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你到草莓园里摘过草莓吗?你注意过草莓是怎样繁殖的吗?如果将草莓直接种到土壤

中,草莓是不能发育出幼苗。因此,人们常用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

方式属于( )

A.营养繁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繁殖

D.种子繁殖

2、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艳、好斗等第二特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

A.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D.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3、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已经能应用一项崭新神奇的克隆技术培育出动物新个体。

1997年,英国科学家用该项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一时间轰动全球。以下是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多莉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分别是体外受精、胎生

B.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C.重组细胞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甲绵羊乳腺细胞中的卵黄

D.多莉的外形特征与丙绵羊相似

4、小莉同学为了研究水分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

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的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A.都应放在向阳光处B.都应当浇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是0℃D.都应不浇水

5、如图:在盆景制作中,为了植物能“枝繁叶茂”,往往要把盆中植物的顶

芽剪掉,这是为了让()更好发育。

A.顶芽

B.侧芽

C.根

D.花

6、“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

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

A.早晨和夏天B.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

C.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D.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7、在红色碧桃砧木上嫁接白色碧桃,嫁接枝条上的花色将是()

A.红色:粉红:白色=1:2:1B.红白色各半

C.全红色D.全白色

8、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形成所生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

数分别是( )

A.2,2,4 B.1,1,2

C.1,2,2 D.1,2,4

9、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一定无胚乳,而单子叶植物种子中一定有胚乳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可能有胚乳,但单子叶植物种子一定有胚乳

10、杨树和柳树是比较优良的绿化树种,但在城市中种植时,到了春夏季节,杨树和柳树会

散发出大量的漫天飞舞的“白毛”多少让人感到厌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 ) A.在繁殖季节剪枝B.使用药物抑制繁殖

C.及时清理D.种植雄性杨树柳树

11、子宫内的胚胎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的途径是( )

A.子宫→胎盘→脐带→胚胎

B.胎盘→子宫→脐带→胚胎

C.母体血液→胎盘→脐带→胚胎

D.胚胎→脐带→胎盘→母体血液

12、将颗粒完整饱满的西瓜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

透气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透气湿润的土壤里。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

13、熊猫是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它偏爱吃的食物是竹子。如果竹子大面积开花就会对熊猫

的生存构成威胁,这是因为()

A.竹子开花后竹子便成熟老化,难以食用

B.竹子开花后,产生的花粉使熊猫过敏中毒

C.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就死亡

D.竹子的种子对熊猫不利

1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导致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B.开花时,雨多、风大、气温低,导致昆虫不能飞出活动,影响了传粉

C.开花时,遇到连绵阴雨,影响传粉

D.柱头上没有落上花粉,子房不能发育成果实

1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16、进入青春期,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变得非常的敏感。对这时期出现的一些生理现象,

正确的认识应是()

A.最近我脸上长出了许多小痘痘,许多同学取笑说我是为了美丽才故意长出这么多“青春美丽痘”。为此,我很烦恼,走路也经常低着头

B.我突然发觉自己声音变粗了,赶紧到野外去大喊了几声,感觉却是和以前不太一样,极不自然。看来我得当“哑巴”了

C.洗澡时发现腋下已长出了能看见的腋毛,还好现在是春天。但今年夏天肯定惨了,大多数无袖上衣都得淘汰,不然难看死了

D.一摸下巴有毛茸茸的感觉,不觉一惊。但经仔细侦查,班内和我一样情况的有十几个人呢,所以,我又安心了

17、青春期是一个人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A.青春期脑的重量增长的最迅速B.青春期脑开始发育

C.青春期脑的结构变化最大D.青春期身高发育迅速

18、下列微生物中能酿酒、制做面包的是()

19、人们时常会看到,在池塘的水面上,蜻蜓飞得很低,它们不时地把尾巴往水里沾一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这是蜻蜓在()

A.喝水B.产卵

C.捕食D.逃避敌害

2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杀伤大量精子,降低受

孕率。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受精场所分别是( )

A.睾丸和输卵管B.卵巢和输精管

C.睾丸和子宫D.附睾和输卵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22、__________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是__________,长在主茎或

侧枝节上的芽是__________,这是根据芽的__________来分类的。在气温、水分和养料

充足的条件下,芽轴发育成__________,芽轴上的叶原基发育成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将甲、乙、丙3颗菜豆种子分别用细线系上,甲完全浸没在水中,乙和丙一

半浸没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若干天后只有乙种子萌发成幼苗,试分析:

(1)甲种子不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种子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从花蕊的情况看,图中的花是(填“两性花”或“单性花”),其传粉方式

是。(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2)如果图中的花粉借助风力传播,则这些花的花粉具有的特点是,柱头的特点是。

25、如下图左是摘除顶芽后的树形,右是保留顶芽的树形,试回答:

(1)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

(2)要使树木成材,长得高直,应该_________;要使果树的果枝增多,应该_____________。

26、右边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

A是;B是;C是;D是。

27、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切断该女性的__________并结扎,使卵细胞不

能与精子结合,卵细胞被身体吸收,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28、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填字母)

(1)蚕豆幼苗的根由图中的发育而来;茎和叶由图中的

发育而来;胚由组成。

(2)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分别是、。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

29、图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是,依据是孢子囊的顶端呈状。

(2)图中B是,依据是孢子囊的顶端呈状。

(3)A和B的菌体都是由构成。因此他们都是多细胞的真菌,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构成。

30、细菌结构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C细胞壁,D细胞膜,[ F ]_________;

(2)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没有_______的细胞核。

(3)其中A的作用是_____,B的作用是保护。

(4)细菌之所以能分布广泛,是因为它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繁殖速度极快。

三、实验探究题(第31题5分,其余每题6分,共23分)

31、如图中是同一个胚胎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照片,请你观察并分析回答:

(1)照片A和照片B中的胚胎,哪一个发育时间长?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照片A中,胚胎腹部有“索状”的结构与母体相连结,这个结构是___________。它与母体通过___________相连,这样能够使胚胎与母体进行______________交换。

(3)现在,通过检测羊水中胚胎脱落的细胞,就可以知道胎儿的性别;因为女性和男性的遗传物质有不同之处;在农村中,有的人通过鉴定胎儿性别的方法来保留男胎,而将女胎流产掉,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A、B、C),并把它们置

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哪两个装置? ;

⑵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是:;

⑶据你所知,种子的萌发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

33、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情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

宝能结出一个厚薄均匀的茧,某兴趣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

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原因。他

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130条/米2

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统计“双宫茧”的数量。为

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问:

1

、蚕的发育过程

为;

2、该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3、这一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你还对产生“双宫茧”其他原因是否另有猜测,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34、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

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 ACBAB 6-10 DDCBD 11-15 CCCBB 16-20 DCCBA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为:((1)B;B中胚胎的上肢和下肢;

(2)脐带;胎盘;物质;

(3)不对,因为这样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32、答案为:(1)A和B (2)止空气进入水中(3)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有完

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3、答案:(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产生“双宫茧”可能跟密度有关

(3)产生“双宫茧”的数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多,温度的升高而增多(2分)

(4)不违背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4、答案:(1)同一种(2)乙甲(3)乙分解

(4)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觉的形成及功能特点。 难点:皮肤觉、嗅觉、味觉的相同性,互补性。 三、课程资源开发 相关的课堂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感觉到了什么?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读图P2】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1、音乐 2、花香 3、光线 4、温度 5、味道 学生还会说出很多,但只要理由正确都对。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对环境做出反应以更好生存的例子? 炒菜…… 【讨论P2】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都相同吗?分小组讨 论,小组代表发言回答:…… 说明每个人对外界环境的感觉都不一样,各有所好! 2、小明为什么要戴着耳机欣赏音乐? 个人喜好不同,不戴耳机可能会影响别人,你有影响过吗?或者其他方式?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测量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问】对外界的感觉,皮肤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拿你通过皮肤能感觉到外界哪些信息呢? 【答】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光滑还是粗糙…… 【实验P3】 1、两个人一组,随便找一样东西让对方去感觉(闭上眼睛) 那对于同一样物体,我们感觉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对于同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呢? 【做实验】 2、注意:用笔的后面点,轻轻的,然后交换。 如果用前面扎呢?触觉不等于痛觉 3、各种感觉几种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触觉比较:打麻将,用手指摸,手背不行。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精子呈蝌蚪形.这些遗 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 2、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 (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屏障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 换.这样就能避免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 6、人的生长时期 (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较平缓.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 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7、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子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 志着。 (3)内脏功能日益完善。脑调节功能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理解、分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知识要点 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着手。 2、科学知识是十分有趣和有用的。 3、积极主动地观察、认真仔细地思考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方法。 巩固练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寻找___________。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__________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 2、同学们只要留心__________,从__________身边的问题入手,我们都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夏天,当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冻的可乐,放置在桌面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4、分别取一张A4纸和三张A4纸,紧紧的捏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纸团,同时使它们从同一高度下落,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看到它们会同时落地吗 ? (2)如果把一张A4纸捏成纸团,另一张A4纸张开,再做上述实验,它们会同时落地吗 (3)比较以上两种情况,你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吗 , 5、动手做做以下两个有趣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取一只电吹风机,接上电源并设置为冷风档,然后合上开关,让吹风机向上吹冷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吹风口的上方,放手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第2节实验和观察 ! 知识要点 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观察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巩固练习 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观察、讨论和交流C.观察、实验和思考D.阅读、实践和应用 2 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浙江省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D.地核、地幔、地壳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是( ) A.日核、光球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黑子、耀斑、色球层 4、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就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 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5、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三号”登月的其中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 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转 C.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7、下列组合中,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 的右岸冲刷严重。能证明自转现象的组合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日落B.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初一新月十五满月D.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浙教版科学七下光和颜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 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你可以帮它们分类吗?(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展示几幅有关光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感觉一些有趣的光现象:彩虹、日 食、影子、海市蜃楼、筷子为什么在水中会折断等。 问:你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 题 1、4 光和颜色(1) 日 期 2004.2.9 总课时 6 教学 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重点 难点 分析 1、 重点: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2、 难点:太阳光的组成;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激光手电筒、全反射器、太阳镜、微机、投影机、 学生准备:太阳镜、激光手电筒、太阳底下树荫下的光斑实验探究、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厚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准备引入] 利用媒体展示有关光的一些图片,在学生欣赏时提问:你为什么 能看到这些图片?(因为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你还能看见这些图片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题揭示] 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新课展开] 一、光源 问:那么光从哪里来?(学生举例) 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能够自身发光) 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观看媒体上播放出的一些物体, 判断是否是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 为什么? 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 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1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D)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与实验 2.下列有关科学技术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3.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就曾这样写道:“我们的眼珠也不认识实在的本性,所以请别把这心灵的过失归之于眼睛。”这句话说明(C) A.人类视觉的观察总是正确的 B.人类视觉观察结果的正确与否与眼睛无关,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C.肉眼观察会发生偏差,正确的测量需要借助于仪器,它能使我们看得更多、更远、更广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B)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在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D) 6.下面是一些常用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D) 7.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放大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B.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距离不同,物体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越远,物体图像越大

D.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与实际左右相反 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 A.杭州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 mm 9.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B) A.2.5 μm=2.5 μm×10-6m B.2.5 μm=2.5×10-5dm C.2.5 μm=2.5×10-5 cm D.2.5 μm=2.5×10-9 m 10.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D) A.15厘米=15厘米×1 100米=0.15米B.2.5米3=2.5×1000=2500分米3 C.0.05米=0.05米×1000=50毫米 D.16米=16×1 1000千米=0.016千米 1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B)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无法测量长度 12.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C) 13.在一次测量中,一位同学测量同一圆柱体底面的圆的周长,五次记录的数值分别是25.42 cm、25.432 cm、25.40 cm、25.43 cm、28.58 cm,则该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是(A) A.25.42 cm B.25.40 cm C.25.416666 cm D.25.41 cm 14.小明做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0.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8.0毫升,则小明倒出液体的体积(B) A.小于2毫升B.大于2毫升 C.等于2毫升D.以上都错 15.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但是玻璃管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

七年级科学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测试

七年级科学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生长时期中属于变态发育的生物所特有的是() A.受精卵 B.幼体 C.蛹 D.卵 2.下列关于生命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育、死亡 B.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死亡 C.生命周期使生命连续,种族繁育 D.植物的生命周期一样比动物长 3.某孕妇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觉脐带有缠绕现象,如图,请问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脐带的作用是( ) A.与母亲的血管相连 B.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 C.没什么用,胎儿出生时会剪断 D.与胎盘相连 4.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子宫的要紧作用是() A.胚胎发育的要紧场所 B.产生卵细胞 C.受精的场所 D.卵细胞发育的场所 5.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B.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C.在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质相融合 D.一个卵细胞都能够同时同意多个精子 6.你到草莓园里摘过草莓吗?你注意过草莓是如何样繁育的吗?假如将草莓直截了当种到土壤中,草莓是不能发育出幼苗。因此,人们常用草莓茎上长出 的芽来培养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营养繁育 B.分裂生殖 C.孢子繁育 D.种子繁育 7.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B.青春期也称青年期 C.年龄范畴约1 0-20岁 D.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时期 8.人进入青春期后,躯体的形状和功能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由于( ) A.神经系统和激素调剂的阻碍 B.生殖器官发育成熟造成的阻碍 C.内脏器官机能健全造成的阻碍 D.骨骼、肌肉生长造成的阻碍 9.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艳、好斗等第二特点,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丧失生殖能力,坚持第二性征 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逝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逝 D.仍有生殖能力,坚持第二性征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春期人体发育快,因此每天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营养 B.月经、遗精差不多上不正常的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题 带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 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 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反射而成像 C. 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 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3.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女性的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形成月经的地方 B. 切除子宫的女性仍具有生殖能力 C. 母体血液直接进入胎儿体内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D. 成年健康男性终生具有生殖能力,而成年健康女性只在生育期内才能具有生殖能力 4.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A. 子房、子房壁、胚珠 B. 子房、胚珠、子房壁 C. 子房壁、胚珠、子房 D. 胚珠、子房、子房壁 5.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A. 都是单细胞生物 B. 都具有细胞核 C. 都不含叶绿体 D. 都进行孢子生殖 6.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B.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C.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D.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7.你见过香蕉的种子吗?当你切开香蕉时,里面的黑点就是香蕉种子,不过这些种子已经退化.因此人们常用香蕉地下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 出芽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分裂生殖 D. 孢子生殖 8.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经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 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 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 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 9.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家蚕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C.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D.①→②→③→④可表示蝗虫发育过程,并且③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0.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 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 C.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 D.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11.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力的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 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 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D.只要眼球正常,就一定会形成视觉 13.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左匀速行驶,如图所示,经过一棵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落下,在空中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车中的人以车为参照物,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下图中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 识点总结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远视) 凹透镜:会聚作用,有两个虚焦点(近视) 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 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3.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g=kg 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属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两栖类(青蛙)& 昆虫 受精: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卵黄) 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胎盘

假胎生(卵胎生) 7.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新植物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根和茎的结合部位),胚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0.花的结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11.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12.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生殖(水螅),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主要):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 线)。 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 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 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地球公转 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七年级科学第1章单元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据你所知,一只狗与一只乌龟的寿命相比,谁比较长() A、狗 B、乌龟 C、一样长 D、不能确定 2、“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 ) A、早晨和夏天 B、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 C、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D、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3、下列不是属于生长时期的是() A、婴儿期 B、儿童期 C、成人期 D、青春期 4、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形成所生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数分别是( ) (A)2,2,4 (B)1,1,2 (C) 1,2,2 (D)1,2,4 5、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 A、防止害虫破坏 B、保温、保湿、有利萌发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6、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 )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7、杨树和柳树是比较优良的绿化树种,但在城市中种植时,到了春夏季节,杨树和柳树会散发出大量的漫天飞舞的“白毛”多少让人感到厌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 ) A、在繁殖季节剪枝 B、使用药物抑制繁殖 C、及时清理 D、种植雄性杨树柳树 8、构成月经的主要物质是() A、没有受精的卵细胞和精子 B、坏死脱落的子宫内膜 C、坏死脱落的子宫内膜和外流血液 D、包括A、B两项 9、下列情况属于动物完成了胚胎发育的是() A、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大公鸡 B、一头老牛生出了一头牛犊 C、蛙的受精卵发育成青蛙 D、蝌蚪通过变态发育成为青蛙 10、被子植物的开花过程应是() ①花被张开②雄蕊伸长、花药裂开、花粉散开③雌蕊伸长、柱头分泌粘液 11、所谓“着床”是指() A、受精卵植入到子宫内膜 B、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向下移动 C、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胚胎的过程 D、精子和卵细胞互相融合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地卵生动物的卵要比胎生动物大得多 B、胎生和哺乳能提高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 C、一般地卵生动物要比胎生动物产卵得多 D、无性生殖具有适应环境多变的优势 13、下列关于女性月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水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食盐水 C .自来水D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2、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3.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 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下列应对水短缺的措施: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 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的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 A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 、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6、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 A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 、其它原因 7、将一杯质量分数为26%的盐水倒去一半后,剩下的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13% B 、26% C 、52% D 、不一定 8、如果一杯水全部结成冰,那么 ( ) A 、质量、体积中、密度都不变 B 、质量不变、体积与密度均变大 C 、质量不变、体积与密度均变小 D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9、我国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A .冷却热饱和溶液 B .蒸发溶剂 C .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 D .加热冷饱和溶液的方法 10、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 .白醋 B .白酒 C .淘米水 D .雪碧 11.右图是KNO 3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10C 时 ,100g KNO 3 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 3 2 0C 时 ,KNO 3的饱和溶液和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 20 C 时, 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12、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13、如图1 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A .水蒸气 B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 .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S/g t ℃ NaCl KNO 3 t 2 t 1 20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 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 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

七 下 期 末 考 试 科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 1.你见过香蕉的种子吗?当你切开香蕉时,里面的黑点就是香蕉种子,不过这些种子已经退化。因此人们常用香蕉地下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分裂生殖 D 、孢子繁殖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 、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道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 、地球 B 、金星 C 、月亮 D 、太阳 4.据右图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长 的时期分别是( )。 A 、a 时期和b 时期 B 、b 时期和c 时期 C 、c 时期和d 时期 D 、a 时期和c 时期 5.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 ) A 、超声波 B 、水面波 C 、可见光 D 、次声波 6.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可是绿豆芽是如何 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 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 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 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 在水中。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 A 、水分 B 、空气 C 、阳光 D 、适宜温度 7.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 A 、机械能 B 、电能 C 、化学能 D 、声能 8.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乘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他深有感触,写下了动人的词句:“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山 B 、水 C 、风 D 、船 9.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 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施力物体 11.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 A 、拖拉机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千米 B 、某同学用1分45秒骑自行车行驶了1000米 C 、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9.85秒 D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的限制速度是30千米/小时 12 .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 时期 a 时期 c 时期 d 时期 人类的生长曲 体重和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七年级下)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1分) 1.动物和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 A、卵细胞 B、精子 C、胎儿 D、受精卵 2.人的受精卵发育成产出的婴儿大约需要() A、60天 B.280天 C.220天 D.340天 3.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子较小,有长尾,能游动 B.一个成年男子一天能产生上亿万个精子 C.一个有生殖能力的女子一天排一次卵 D.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无尾,能缓慢移动 4.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 A、母体血液 B、胎盘 C、卵黄 D、脐带5.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 A、输卵管 B、子宫 C、胎盘 D、羊膜 6.人的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阴道 D、子宫 7.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是() A、鱼类和两栖类 B、爬行类和鸟类 C、两栖类和爬行类 D、鸟类和哺乳类

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B、一个卵细胞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精子 C、在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质相融合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9. 刚从母体产出的婴儿完成了() A、个体发育 B、胚胎发育 C、生长发育 D、变态发育 10.生物的种族不会因为生命个体的死亡而灭绝,那是因为()A、生物能再生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生长 D、生物能生殖 11. 生殖和发育真正摆脱了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的动物是() A、比目鱼 B、壁虎 C、蝾螈 D、青蛙 1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最大变化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内脏功能的增强和完善 C、第二性征的出现 D、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1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2.空气中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第3题) 3.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食盐B.生石灰 C.氯化镁D.硝酸铵 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B.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腐败D.火药爆炸 5.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6.下面所列举的现象:①用手把图钉压入墙壁;②吸在墙上的塑料挂衣钩;③用塑料管从开口的汽水瓶中吸汽水。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饱和 C.40 ℃时,70 g水最多可溶解30 g乙 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甲大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B.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 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水在电解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9.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第10题)(第14题) 11.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②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对环境的察觉 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内藏了味蕾,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波是传递声音的形式;15摄氏度时的空气,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脑的传导路线,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具体过程: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吧声音放大后传入耳蜗,耳蜗里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耳蜗内的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灵敏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即晕车,晕船;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 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人们通常用分贝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第三个特征就是音色。 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受到来自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在它表米的光,眼睛接受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所以感觉“黑色”;红色物体只反射(或透过)红色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外一种物质的表面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我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我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制成太阳灶; 透镜一般使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偏折; 从实验研究中可以的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f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一科学入门.doc

0 cm 巴胃 A.偏小 B.偏大 C.没有影响 D.与人的身高有 单元测试(一)科学入门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 2.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 B.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 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4.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作出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5.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 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6. (北京中考)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7.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 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较好的方法是() A. 用直尺直接测量 B. 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测量 C. 用弹性不大的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岀棉线的长度 D. 不能测量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0.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 °C,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 B.没有及时读数 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 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11. (黄石中考)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D

七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

七(下)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地球上,一年中的每一天的正午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至北极圈 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 C、北回归线至北极 D、赤道至北极 2、当北京时间为3月8日上午10点时,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是 A、3月8日上午4点 B、3月7日下午6点 C、3月9日下午6点 D、3月7日上午6点 3、下列哪些现象是自转造成的: 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4、仅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是 A、阴历 B、阳历 C、阴阳历 D、公历 5、下列四个年份不是闰年的是 A、1400年 B、1860年 C、1984年 D、2004年 6、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珠江三角洲属于下列哪一种地形类型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7、关于时间、时区和日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刻叫地方时 B、日界线两侧的时间不同,日期相同 C、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D、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 8、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9、下列现象中,主要由于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 A、海沟 B、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 D、地中海 10、浙江省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