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2016年医师资格口腔实践技能考试第三考站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十八)

2016年医师资格口腔实践技能考试 第三考站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十八) 第二部分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是口腔疾病诊治的基础和首要环节,任何医师接诊患者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相关病史,并给其做相应的初步体检或专科检查,然后根据对疾病的判断,选择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项目来进一步深入了解病因和病患的发生基础,最后医师将所获得的所有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寻找出患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得出正确的诊断,并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计划,这便形成了现代临床诊治学的基本工作程序. 因此,对医师来说,掌握好病史采集的方法,学会病例分析的思路,写出完整准确的病史对开展后续医疗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诊断的项目与内容 病史采集的基本手段是问诊. 问诊就是通过语言与患者交流,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它几乎贯穿整个口腔患者就诊的全过程. 通过问诊医师可以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和过去的健康状态等情况. 通常医师要完成问诊这一任务,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深入细致地进行一系列相关询问.问诊主要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四项内容,询问中医师要紧紧围绕这些项目展开,询问顺序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 考试方式:考试给你一个主诉,让你围绕主诉进行询问. 询问过程中,老师不发问也不回答问题,询问过后再回答出主诉可能的诊断. 问诊的技巧 (一般病史采集包括两种,一种笔试,一种口述,本内容主要针对口述) 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个主诉出现后,我们是先有了诊断,之后才有了询问,询问是为了区分鉴别你的可能的诊断,所以病史采集的重中之重是记忆主诉可能的诊断. 1.注意问诊的重点问诊必须重点突出、准确. 2.注意问诊的内容一般应该按医学病历的基本要求有顺序、有目的、有层次地逐步展开询问. 建议问诊顺序: ( 1)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伴发症状以及你关心的一些特点有没有. ( 2)围绕你想到的可能的诊断,询问有没有可能诊断的特点. 3.注意问诊的态度记住“态度决定一切”.

实验室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防火安全 1.实验室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指定专人管理,全体人员要爱护消防器材,并且按要求定期检查更换。 2.实验室内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氮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严禁烟火。 3.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4.电器设备和线路、插头插座应经常检查,保持完好状态,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破损、老化等情况必须通知电工进行修理。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 5.使用电烙铁,要放在非燃隔热的支架上,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用后立即拨下电源插头。 6.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种钢瓶不得靠近热源、明火,要有防晒措施,禁止碰撞与敲击,保持油漆标志完好,专瓶专用。使用的可燃性气瓶,一般应放置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内,氢、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处,要与使

用的火源保持10m以上的距离。所有钢瓶都必须有固定装置固定,以防倾倒 7.实验室内未经批准、备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以免超出用电负荷。 8.严禁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通畅通。 二、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 1.各级各类实验室所用化学药品的必须由学校统一组织购置,任何实验室和个人不得私自购置。购置剧毒类和易制毒类药品需经公安部门许可,持许可证方可购置。 2.化学药品要分类存放,相互作用的药品不能混放,必须隔离存放。所有药品都必须有明确的标签,贮存室和柜必须保持整齐清洁。有特殊性质的药品必须按其特性要求存放。无名物、变质过期的药品要及时清理销毁。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剧毒类药品。 3.危险化学药品容器应有清晰的标识或标签。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药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药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实验室整改报告范文

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资料 ---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2009年 7 月 27 日 目录 1、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计划???????????* 2、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报告???????????* 2.1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一?????????? * 2.2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二?????????? * 2.3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 之三?????????? * 2.4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四?????????? * 2.5实验室计量认证 评审整改材料之五?????????? * 2.6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六?????????? * 2.7 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七????????? * 2.8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八????????? * 2.9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九????????? * 2.10实验室计量认证评 审整改材料之十????????? * 2.11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材料之十一???????? * 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计划 编制:审核:批准: ---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2009年 7月 20 日 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整改计划 2009年7月 17~18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派的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组对我公司进行首 次评审,现场评审结论为实验室的运做基本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要求,评审表中19 个要素大部分符合,有11 项基本符合。现根据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制订 整改计划如下。一、职责 1.1、质量负责人制订整改计划,提出整改要求,追踪验证,并做记录和采集证据,编制 整改报告(附证据)。 1.2、质量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计划,审核整改报告。 1.3、相关责任科室按照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1.4、公司负责人批准整改报告。二、缺陷与整改要求 篇二:实验室资质认定整改报告 实验室资质认定 (计量认证) 复查评审整改报告 编写人: xxx 审核人: xxx 签发人: xxx 抚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三年x月xx日 抚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认证复查评审整改报告 省计量认证评审组: 根据我中心的申请,依据[2012]辽质监认函549-1号文件规定,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 证处派出了3名评审员组成的评审组于2012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对我中心进行计量认 证复查的现场评审。 评审组认为我中心的管理体系文件完整,能够服务于质量方针。有完整的过程控制文件, 在用的技术文件为现行有效的版本。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有效,具备了申请的4 类 62 个参数 的检测能力,同意推荐通过计量认证复查的现场评审。现场考核了 2 名授权签字人,1名技 术负责人,考核合格,同意推荐。评审组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认为我中心管理 体系及检测管理存在6个整改项。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血R t (一)红细胞(RBC) 男:(~)×1012/L 女:(~)×1012/L 新生儿:(~)×1012/L (二)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三)血细胞比容(HCT) 男:40%~50% 女:35%~45% (四)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2~95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七)红细胞提及分别宽度(RDW) <15% (八)白细胞(WBC) 女:(~)×109/L 新生儿:(~)×109/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十)血小板(PLT) (100~300)×109/L

(十一)血小板比积(PCT) %~% (十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十三)血小板体积分别宽度(PDW) <18% 二、尿Rt (一)酸碱度(PH) 5~8 (二)比重(SG) ~ (三)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24h (四)葡萄糖(Glu) 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4h (五)酮体(Ket) 阴性(neg) (六)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 均为阴性(neg) (七)亚硝酸盐(Nit) 阴性(neg) (八)白细胞(Leu) <25μl (九)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10μl 三、粪Rt (一)一般性状 颜色为黄褐色成型便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 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临床检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一、机构管理 (一)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临床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医院感染; 6.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诊断报告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病理检查病例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7.对设置的试剂、仪器耗材、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四)财务部门要对实验室业务费用和检验项目费用结算进行检查,并提出调控措施。 (五)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工作。 二、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常规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民、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5岁以前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出现生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 3.红细胞形态改变 贫血的形态分类 MCV 平均红细胞容积;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二)白细胞 【参考值】成人(4~10)×109/L 各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小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2.0×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PNH、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棒状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猩红热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转移癌和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 5.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型淋巴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 6.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和一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三)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24~84)×109/L。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四)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DIC、TTP、上呼吸道感染、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 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和癌症患者。 (五)血沉 血细胞沉降率: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血沉增快,病因复杂,无特异性,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男性0~15/1h末;女性0~20/1h末。 血沉加快常与以下疾病有关 1.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2~3个小时就会出现血沉加快的现象; 2.各种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肾炎、心肌炎、肺炎、化脓性脑炎、盆腔炎等,

实验室安全须知

实验室安全须知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实验室安全须知 一、 实训中心主要危险源及其分布 1. 危化品实训中心涉及的危险性化学品主有氧气、液化汽。平时不贮存在实训中心,只有在做实验时,才从学校危化品贮存库取来使用。详细见下表1。表1实训中心涉及的危险化学品 序号品名使用现场量(房间)最大存量备注1氧气1(瓶)0(瓶)202室2液化石油气1(瓶)0(瓶)202室3硫化氢1(瓶)0(瓶)202室4一氧化碳1(瓶)0(瓶)202室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附件1所示。2. 电器设备实训中心的电器设备主要有:电机控制实验装置、数控机床、电脑、投影实验系统、红外摄影监控系统、可变频控制器等。详细见表2所示。表2电器设备等列表清单序号名称数量使用地点(房间)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1机床排故装置10102机械伤害、触电火灾操作违规2电机控制实验台4104触电火灾操作违规3电机调速与排故实验装置12105机械伤害、触电火灾操作违规4数控机床1106机械伤害操作违规5变频器及PLC装接10401触电火灾操作违规6电工技术实验台12402触电火灾操作违规7电子焊接操作台36404触电火灾操作违规8PLC设计20405触电火灾操作违规9电脑150106、301、307、405、502、503、504、507火灾电线老化,短路电器设备易发事故:主要是触电、火灾,其中触电原因主要是电器由故障或潮湿漏电等原因引起;火灾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燃,主要是由于内部线路故障机潮湿造成内部短路以及房屋漏水等原因造成,二是实验人员不当使用明火(比如抽烟)等造成木制桌椅及窗帘等易燃物着火所致。 第 2 页共 14 页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血R t (一)红细胞(RBC) 男:(~)×1012/L 女:(~)×1012/L 新生儿:(~)×1012/L (二)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三)血细胞比容(HCT) 男:40%~50% 女:35%~45% (四)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2~95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七)红细胞提及分别宽度(RDW) <15% (八)白细胞(WBC) 女:(~)×109/L

新生儿:(~)×109/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十)血小板(PLT) (100~300)×109/L (十一)血小板比积(PCT) %~% (十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十三)血小板体积分别宽度(PDW)<18% 二、尿Rt (一)酸碱度(PH) 5~8 (二)比重(SG) ~ (三)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24h (四)葡萄糖(Glu) 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4h (五)酮体(Ket) 阴性(neg) (六)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 均为阴性(neg) (七)亚硝酸盐(Nit) 阴性(neg) (八)白细胞(Leu) <25μl (九)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10μl 三、粪Rt (一)一般性状 颜色为黄褐色成型便 (二)镜检 1.白细胞 2.红细胞 3.细菌 4.虫卵 (三)粪便隐血试验(OBT)

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知

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知 1、安全设施 1.1 实验室内安全设施必须保证完好,有明确的标记 1.2 实验室走廊、通道必须保持清洁,没有障碍物 1.3 每位实验室员工必须了解实验室内安全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的具体位置,如灭火器、 紧急冲淋器、医药箱等,并掌握如何正确使用。 2、人员安全 2.1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在实验中溢出或溅出的样品或化学试剂应马上清除,并按 照安全规则做相应处理。 2.2 实验室实验区域内不得放置任何食品及饮料,不得在此吃喝食物和饮料。 2.3 在实验室内人员必须根据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进入相关实验区域应佩戴 防护眼镜等)。 3、操作安全 3.1 实验室应配有相应的化学品清单和MSDS资料,在实验前要查阅相关资料内容。 3.2 新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获取必要的安全信息和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 3.3 玻璃器皿必须分类存放并保持清洁,严防承载重物。 3.4 实验室员工在做实验前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在处理化学品时应根据相关规定戴好 相应的劳防用品,如安全手套等。 3.5 实验室仪器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仪器使用说明书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正确使用。 3.6 离开实验室的最后一位员工,应确保水、电、气等关闭并检查烘箱等(具有温度保 险装置)是否处于受控或其他正常状态。 3.7 一旦有员工发现实验室内有异常现象,如物料泄漏等,必须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 以便及时有效处理。 4、实验室化学品存取安全 4.1 实验室员工必须按安全环保规则正确使用化学品。 4.2 使用的化学品必须明确标记,储存在实验室指定区域。 4.3 在实验室内只能放置工作需要量的可燃性液体;易爆品不得存放在一般冰箱及烘箱 内。 4.4 带有易挥发化学物质或其他特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操作应尽可能在通风柜或其他有 良好通风条件的环境中进行。 5、环境与环保 5.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整洁,包括保持玻璃器皿,试验台和地面整 洁。 5.2 实验室的废弃物包括废液和废料,其中有毒有害的物料,应根据相关安全环保规定 收集起来并写明标签。 实验室内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 1、着火 着火是有机实验室常见的事故,预防着火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使火源与溶剂尽可能远离,尽量不用明火直接加热。盛有有机溶 剂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数量较多的易燃有机溶剂应放在危险药品厨内。

实验室辅助检查

实验室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第一节红细胞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成男:(4.0~5.5)×1012/L;成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年龄与性别的差异:精神因素: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气压降低:妊娠中、后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 2.病理性变化 (1)RBC和HGB减少: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为贫血),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外周血单位体积RBC减少,即为病理性贫血。贫血按病因分为RBC生成障碍、过度破坏和丢失3大类。 a、急性、慢性RBC丢失过多 b、RBC寿命缩短:溶血 c、造血原料不足:缺铁、维生素B12、叶酸,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不足,药物原因引起的不足。 d、BM造血功减退:药物、物理因素、某些疾病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潴留、原因不明。 (2)、RBC增多 a、原发性RBC增多症: b、继发性RBC增多症:机体缺氧。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HGB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相对性RBC增多症:体内水分丢失 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成男:120~160g/L;成女: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临床应用】基本同RBC计数。但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上优于红细胞计数。以下两种情况值得注意:①在某些病理情况下,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全身红细胞总容量的多少。大量失血(主要是血容量的缩小,血浓度变化很少,从Hb等数值上很难反映出贫血的存在)、水潴留(血浆容量大,红细胞容量正常,但红细胞浓度低,表面看有贫血)、失水(血浆容量小,浓度偏高,即使有贫血也看不出)②大细胞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者浓度不成比例。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值】男性0.40~0.54;女性0.37~0.47。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RBC平均指数的计算,有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以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增高见于血液浓缩及RBC增多症;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体内红细胞能保持悬浮稳定性,离体后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能自然下沉。血沉一般分为3期: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快速沉降期、细胞堆积期。健康人血沉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而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快。 【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ESR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试验,但对判断机体有无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或某些疾病有无活动、进展、恶化及肿瘤浸润、播散、转移等都的一定的价值。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1、血沉增快 生理性:常见于妇女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老年人等。 病理性:各种炎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2、血沉减慢意义不大

(完整版)实验室要求及注意事项_0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室要求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要求及注意事项上海畅通净化工程 changtongsys 上海畅通建筑装饰 changtongsh 首先要根据仪器的要求设计好相 对的房间,比如说精密天平要考虑,热源、震动、气流、静电等,原子荧光还要考虑空气的洁净,原子吸收要考虑排风等等。 总之实验室的装修原则是; 1 安全、 2 科学、 3 适用、 4 美观。 要做一个标准的实验室是要有很深的专业人员才能做到的。 1. 温湿度控制,涉及到空调,除湿机的配置等; 2. 通 风系统,一定要的; 3. 防震防火,一般没问题; 4. 防尘,注意门窗的设计; 5. 电源,注意有没有三相电和两相电的特别 需要。 6. 气体管路的布置,一般也没问题。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需要设计有全钢结构,钢木结构,铝木 结构,全木结构,全不锈钢结构及玻璃钢结构的产品;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烘箱,培养箱,电子天平等。 净化设备: 粗,中,高效过滤器;风淋室;净化空调;洁净传递窗;空 气自净器;净化工作台;洁净服;净化送风口等;一、实验 室要求理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 染源的地方,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尽量减少污染。 1/ 18

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培养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即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二是实验室的规模,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 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 3 个基本的需要: 实验准备(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 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或新建、改建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 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 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避免某些环节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乱。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

常用辅助检查模板

血常规:白细胞数×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6g/L,红细胞积压%,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数394×109/L。L Y M P H%% 尿常规:Urine Rt:GLU-,PRO-,URO-,NIT-,LEU-。 肝功能+AFP:总胆红素12μmol/L,直接胆红素2μmol/L,间接胆红素10μmol/L ,总胆汁酸21μmol/L,谷丙转氨酶16 U/L,谷草转氨酶30 U/L,γ-谷氨酰转移酶 12U/L,碱性磷酸酶249 U/L,α-L-岩藻糖苷酶U/L ,总蛋白70g/L,白蛋白 47g/L,球蛋白 23g/L,白球比;AFP阴性。 肾功能:尿素L,肌酐23μmol/L,尿酸226μmol/L,二氧化碳mmol/L,胱抑素mg/L,肌酐清除率92ml/min。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载脂蛋白A g/L,载脂蛋白B g/L ,脂蛋白(α),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心肌酶谱+cTnI:乳酸脱氢酶271U/L,肌酸激酶6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α-氢丁酸脱氢酶U/L,cTnI阴性。 电解质: mmol/L,Na144 mmol/L,Cl105mmol/L,L 抗-HCV阴性、抗-HIV阴性、RPR 阴性。TB-Ab阴性、Mp-Ab阴性。Hp-AbHBsAg 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阴性、PreS1阴性。

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 汇总

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 操作激光器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及建议。 请确保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禁止眼睛直视激光射线,即使佩戴了激光防护镜,亦不可直视激光发射口。 1、除非得到允许,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激光器正在运作的房间或者激光工作区域。 2、不可直视激光束(迎着激光束射来的方向看)和它的反向光束,不允许对激光器件做任何目视准直操作。 3、搭建实验平台时,在激光发射口高度会有一个“工作平面”,在激光工作中请勿将头部接近这个工作平面,因为透镜及反射镜组反射、透射的光可能会入眼造成伤害。请勿使激光发射口及反射镜上扬,易导致向上发射的激光入眼造成伤害。 4、有些激光工作时会发射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紫外光,切勿认为激光器发生故障而去用眼睛检查,在检查激光器时一定确保激光器处于断电情况下。 5、对于不可见的红外激光束,实验者更应了解实验的光路布局,并避免使自己的头部保持在激光束高度所在的水平面内。 6、使用激光时,实验人员应从身上除去任何带有闪亮表面的物体,如饰物、手表与徽章等,以避免反射的光入眼造成伤害。长头发需扎好带好实验帽。 7、禁止在激光路径上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及黑色的纸张、布、皮革等燃点低的物质(激光毁伤实验除外)。 8、脉冲(调Q、锁模、超快)激光的峰值功率极高,可能会造成实验元件的损坏,使用前请确认您的实验件的抗损伤阈值。 9、不允许将激光瞄准任何人体、动物、车辆、门窗和天空等,对于由此而带来的对目的物的伤害,操作者负有法律责任。 10、不得在未停机前或未确认储能元件均已放电完毕的情况下检修激光设备,避免造成电击伤害。 11、请注意一些波段的激光(如波长低于430nm或高于700nm的激光)视觉强度会明显弱于实际强度。 12、使用激光时,应佩戴好相应波长的激光防护镜,以保护眼部不受到激光的威胁。 使用前需仔细阅读,阅读后签字。

实验室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7)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2、防爆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3、防火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 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4)防灼伤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2020)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2020)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医疗机构,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标本进行医学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核酸和基因检验以及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医学检验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第四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履行医学检验工作的主体责任。医学检验应当遵循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不受不当因素影响,不出具虚假或不符合规定的检验报告。 第二章机构管理 第五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实验室内感染预防、控制和改进的措施,保障医学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医疗质量、感染预防与控制、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械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四)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感染; (六)对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报告的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病理检查病例的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患者隐私。 (七)对试剂与耗材的存储部门、消毒供应等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并提出质量改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神经系统:浅反射、深反射存在正常,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入院时血糖:13.5 mmol/l 入院时心肌酶: AST:126U/L CK:230U/L LDH:216U/L 心肌梗死全定量:CK-MB<5.0Ng/ML ctnl<1.0Ng/M myo<50.0Ng/M 发病后12小时心肌酶: AST 208 U/L CK:1845U/L LDH:416U/L 入院时心电图:心肌呈缺血损伤性改变,V1V2呈QS型。 入院后10小时心电图:心肌呈缺血损伤性改变,室上性早搏,不排除前间壁心肌梗塞可能? 心电图:心肌呈缺血损伤性改变,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肌呈缺血性损伤性改变,Q-T间期延长,S-T延长。 血Rt:WBC 9.0X 109/L,N% 79.9%,L13.9%,M6.2%,RBC 3.43x1012/L,Hb 84g/L,PLT 380X 109/L 尿十项:酮体:2+ 4.0 mmol/l 潜血:2+ 80cells/uL 蛋白质:3+ 3.0g/L 葡萄糖:1+ 14 mmol/l 维生素C:5.6 mmol/l 大便常规:褐黄色硬便,潜血:阳性。 肝功能:ALT:38 U/L AST:29 U/L ALP:96 U/L TBIL:18.6μmmol/l DBIL:4.8μmmol/l IBIL:13.8μmmol/l TP:80.9 g/L ALB:47g/L GLB:34g/L。 血生化:TC 6mmol/L TG1.7 mmol/L GLU6.12 mmol/L LDL-C:2.68 mmol/L HDL-C:1.03 mmol/l。 肾功:BUN:12.3mmol/L.CRE: 238umol/L.UA: 94umol/L。 电解质:K:3.27 mmol/l 、Na:135.5 mmol/l、 Cl 105.8mmol/l、 CO2 28.3 mmol/l、Ca1.96mmol/l。 凝血四项:PT14.4S PTR1.11 INR1.12 APTT23.9S FIB2.92g/L TT17.6S。 血尿淀粉酶:AMY84 U/L。AMY2 84 U/L 心脏彩超:提示冠心病,心功能下降(EF43%、FS21%),心律失常。 心脏彩超:高血压性心脏病改变、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心脏彩超:冠心病、三尖瓣少量反流。 颈部血管彩超:右侧颈动脉附壁斑块 颈椎五位CR片:颈椎病。 胸部正位CR片:支气管炎。(建议进一步检查) 胸部正位片(宜阳卫校医院2012-7-29):1.左肺肺炎,2.慢支伴肺气肿,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一.目的: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 一.目的: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工作程序: l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吸烟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饮料及其它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1.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但允许面罩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

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1.6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 1.7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佩戴帽子。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人工作区,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1.8胡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1.7)规定。 1.9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10眼睛冲洗 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1.11呼吸防护 在没有有效的硬件控制的实验室或实验室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时,工作人员配戴呼吸防护器具,以防止吸人被有害粉尘、气体、烟雾、蒸气污染的空气。这些防护器具包括:防尘面罩、机械或化学滤筒式呼吸器、导管式呼吸器以及自给式呼吸器,提供的呼吸防护器具必须是根据现有标准专门设计的,对某些特殊危害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的。 下列情况应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有害气体的性质不明; *氧气含量低于19.5%; *存在有不易察觉的有害气体;

高脂血症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血脂异常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是血TC和TG测定。此外,测定血浆apo-B、apo-Al对预测冠心病有一定意义。 1.血浆外观检查可判断血浆中的CM含量。将血浆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后,如见到"奶油样"顶层,而下层澄清,表明CM的含量较高;IIa型和IIb型者的血浆澄清或轻度混浊;Ⅲ型的血浆混浊,可见模糊的"奶油样"顶层;IV 型澄清或混浊,一般无"奶油样"顶层;V型可见"奶油样'顶层,下层混浊。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陷症和家族性载脂蛋白CⅡ缺陷症患者的新鲜血浆呈乳白色,于4℃放置12h后,可见血浆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 2.脂蛋白电泳可分为CM、前β、β和α四条脂蛋白区带。电泳时CM滞留在原位,a区带含HDL2和HDL3,β区带包括IDL和LDL;前β区带代表VLDL.CM、VLDL、IDL、LDL和HDL的密度依次增加,颗粒逐渐变小,LP(a)的密度大于LDL.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陷症表现为CM增多;家族性高TC血症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β带增宽(亦见于IIb或V型高脂蛋白血症)。若将血浆高速离心,用分离出的VLDL进行琼脂糖电泳,出现β带对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价值更大。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可有效分离血浆中的各种脂蛋白成分,结合等电聚焦,可鉴别载脂蛋白E异构物,也有助于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 3.超速离心可分辩CM、VLDL、IDL、LDL和HDL等组分。 4.脂蛋白代谢分析将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用放射性碘标记,注入受试者体内,取血样分析其代谢变化。 5.基因突变分析脂蛋白脂酶、胆固醇酯化酶和合酶、LDL受体、apoB和apoB等的基因突变分析可明确血脂异常的分子病因。 6.其他检查家族性混合型血脂异常症和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退或高尿酸血症;III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糖尿病或甲减。

核酸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

核酸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 1. 核酸实验室包括PCR前区(314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极低病毒载量处理间)和PCR后区(321病毒载量检测间、测序间;212 PCR扩增间、电泳间)。核酸实验室单向流程,即从PCR前区流向PCR后区,严禁任何物品返回。 2. 核酸实验室所有耗材和试剂由专人负责订购和领取,其中一次性耗材由胡园园负责领取,常规试剂及耗材由马鹏飞负责订购和领取,请在实验前做好计划。 3. 各室冰箱由房间负责人按照需求分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仪器设备使用故障或疑问,请咨询相关房间负责人。 4. 所有核酸实验室的门把手严禁带手套接触。所有房间的自感应水龙头、洗眼器为洁净区,禁止戴手套操作。 5. 生物安全柜使用:先打开外排风机,然后接通安全柜电源,打开安全柜内风机电源,然后等待下降气流及排风量稳定后方可使用,使用安全柜前后请务必清理台面,结束后先关闭安全柜电源,然后在关闭外排风机。(安全柜内污物使用后及时清理)。 6. 污物处理:液体、固体分开处理,液体:废物放入提前加入指定量次氯酸钠的专用容器,固体: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污物袋中。实验完毕后,将固体废物扎紧,液体废物盖好盖子,然后送至-1层高压间。 7. 实验室的工作服严禁穿出该实验室。 8. 试剂准备间(负责人李喆):用于PCR体系配置及PCR试剂存放,严禁任何样本和核酸(如PCR模板或产物)带入该室。 9. 样本处理间(负责人苏俊琪),用于核酸提取及样本处理,处理血样样本时需要带双层乳胶手套,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10. 极低病毒载量处理间(负责人马鹏飞),严禁与实验无关人员进入该实验室。 11. 病毒载量检测间(负责人马鹏飞):用于病毒载量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