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一)

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一)

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一)
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一)

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一)

(一)热轧卷板基础知识介绍

(一)热轧卷板产品概况

一、热轧卷板概况热轧卷板(Hot rolled coils)是以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和精轧机组轧制而成的钢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热轧卷板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xx年产量达到1、83亿吨。钢铁工业的发展有效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热轧卷板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也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

二、热轧卷板的主要用途热轧卷板是重要的钢材品种,主要反映工业化需求。它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三、热轧卷板的主要分类热轧卷板一般包括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和热轧薄板。中厚宽钢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其产量占比约为热轧卷板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上市的热轧卷板期货合约的标的物属于中厚宽钢带。想要更便捷、更高效、更实时地了解高手访谈、交易心得、高手活动等,就关注证期金融网的吧中厚宽钢带是指厚度≥3毫米且小于20毫米,宽度≥600毫米,用连续式宽带钢热轧机或炉卷轧机等设备生产、卷状交货的钢带。热轧薄宽钢带是指厚度<3毫米,宽度

≥600毫米,用连续式宽带钢热轧机或炉卷轧机或薄板坯连轧等设备生产、卷状交货的钢带。热轧薄板是指厚度<3毫米的单张钢板。热轧薄板通常用连续式宽带钢轧机、薄板坯连铸连轧等设备生产、板状交货的钢带。

四、热轧卷板的产能及地区分布据统计,截止到xx年底,我国共有70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2、29亿吨。分区域看,华北地区是我国热轧卷板产能最大的地区,共有25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784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

34、2%;华东地区共有17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591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

25、8%;东北地区共有11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3956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

17、2%;中南地区共有9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3163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

13、8%;西南地区共有5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1385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6%;西北地区共有3套热轧卷板机组,产能68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3%。

热控基础知识——电工学基础知识

目录 电工学基础知识 (3) 1.为什么一般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金属导体的电阻却 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3) 2.什么叫静电感应? (3) 3.什么叫静电屏蔽? (3) 4.尖端放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 5.什么是热电效应? (4) 6.什么是光电效应? (4) 7.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它有何利弊? (4) 8.为什么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 (4) 9.什么是“左手定则”?什么是“右手定则”?分别说明它们的用途。 (4) 10.什么叫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自感?什么叫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和互感? 5 11.什么叫集肤效应? (5) 12.什么叫涡流?涡流的产生有哪些危害? (5) 13.常用的电阻器阻值标示方法有哪些?各是怎样表示的? (5) 14.常用的电容器容量标示方法有哪些? (6) 15.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 (6) 16.什么是电路的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 (6) 17.短路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生产中能否利用短路? (7) 18.如何理解额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7) 19.什么叫交流电?什么是正弦交流电?正弦量的三要素是什么? (7) 20.什么是交流电的最大值、瞬时值和有效值? (7) 21.什么是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7) 22.什么是相位(ωt+φ)、初相位φ、相位差Δφ? (8) 23.正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8) 24.什么叫感抗、容抗和阻抗? (9) 25.什么是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9) 26.什么是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 (9) 27.什么是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10) 28.串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 29.并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 30.什么叫功率因数(cosφ)?怎样提高功率因数? (11) 31.什么是三相电路?采用三相电路的原因是什么? (12) 32.什么叫端线、中点、中线线电压、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 (12) 33.三相功率如何计算? (12) 34.什么是换路与换路定律? (13) 35.什么是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它们有什么不同? (13) 36.什么叫磁路? (13) 37.变压器为什么不能使直流电变压? (14) 3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14) 39.何为转差率?怎样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14)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外贸部姓名:王俊宝成绩:一、填空题 1.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 2.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污水、衣物洗涤污水、家庭清洁产污 等。 3.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4.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三大类。 5.当水中含油0.01~0.1mg/L ,对鱼类和水生生物就会产生影响。当水中含油 0.3~0.5mg/L 就会产生石油气味,不适合饮用。 6.异色、浑浊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厂、纺织厂、造纸厂、焦化厂、煤气J —等。 7.恶臭废水来源于炼油厂、石化厂、橡胶厂、制药厂、屠宰厂、皮革厂等。 8.当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时,在流动和曝气过程中将产生泡沫,如造纸废水、纺织废水等。 9.造成水体污染水质物理因素指标:总固体含量、温度、色度。 10.现代污水处理程度划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BOD 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二级处理有机污染物质(BOD、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11.离心分离设备有离心机、水力旋流器。 12.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分为调节池、离心分离、除油、过滤、吹脱技术。13.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分为中和、化学沉淀、药剂氧化还原。 14.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分为混凝、气浮、吸附。。 15.常见污泥处理工艺有

16.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分为空隙水、毛细水、表面吸附水。 其中间隙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0%,毛细结合水约占污泥水分的20%,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占污泥水分的10% 。 17聚丙烯酰胺在污泥脱水中的作用有作为絮凝剂,起絮凝沉降作用。 18.污泥脱水效果常用指标有滤清液含固率、泥饼含固率、污泥回收率等。 19.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时常用配置浓度0.1-0.5% ,熟化时间:3小时。20.污泥处置根据国家规定分为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三种方式。21.我国酒精生产的原料比例为淀粉质原料(玉米、薯干、木薯)占75%,废糖蜜原料占20%,合成酒精占5%。 22.酒精废水的深度处理有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常规水净化技术。 23.含油废水主要来源有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等。 二、名词解释 1.悬浮物:悬浮物是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它的存在不但使水质浑浊,而且使管 道及设备阻塞、磨损,干扰废水处理及回收设备的工作。 2.浊度:浊度是对水的光传导性能的一种测量,其值可表征废水中胶体相悬浮 物的含量。 3.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包括饮用和工业用水对象等)所要求的各项 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4.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人们终生用水 的安全来考虑的,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5.离心分离原理:利用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含有悬浮固体(或乳状油)

热电阻热电偶基础知识资料

热电偶热电阻测温应用原理 1热电偶测温的应用原理 1.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1.2热电偶的种类与结构形成 1.2.1热电偶的种类 1.2.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 1.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1.4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 2热电阻的应用原理 2.1热电阻测温原理与材料 2.2.1精通型热电阻 2.2.2铠装热电阻 2.2.3端面热电阻 2.2.4隔爆型热电阻 2.3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热电偶热电阻测温应用原理 1热电偶测温的应用原理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

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1.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接触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1.2热电偶的种类与结构形成 1.2.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与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反渗透设备设计基础知识-29页精选文档

反渗透设备设计基础知识 膜分离: 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分子和细胞等微观单元构成的,然而这些很小的物质单元总是杂居共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微观粒子都会倾向于无序的混合状态。膜分理技术得基础是分离膜。分离莫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的薄膜,某些分子(或微粒)可以透过薄膜,而其他的则被阻隔。这种分离总是依赖于不同的分子(或微粒)之间的某种区别,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尺寸大小,三维空间之中,什么都有大上巨细而膜有孔径。 全量过滤: 全量过滤也称为直流过滤、死端过滤、与常规的滤布过滤相似,被处理物料进入模组件,等量透过液流出模组件,截流物留在模组件内。为了保证膜性能的可恢复性,必须及时从模组件内卸载截留物,因此需要定时反冲洗(过滤的反过程)等措施来去除膜面沉积物、恢复膜通量。模组件污染后不能拆开清洗,通常使用在线清洗方式(CIP)超滤/微滤水处理过程一般采用全量过滤模式。 错流过滤 被处理料液以议定的速度流过膜面,透过液以垂直方向透过膜,同时大部分截留物被浓缩液夹带出模组件。错流过滤模式减小了膜面浓度极化层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反滲透、纳滤均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膜系统: 膜系统是指膜分离装置单元。压力驱动膜系统主要由预处理系统、升压泵、模组件(压力容器和膜元件)、管道阀门和控制系统构成。 膜污染: 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由无机颗粒物、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再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磨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膜污染,膜污染是膜系统性能的劣化。 反滲透/纳滤基本原理: 半透膜: 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能的薄膜。当液体或气体透过半透膜时,一些组分透过,而另外一些组分被截留。实际上半透膜对任何组分都有透过性,只是透过的速率相差很大。在反渗透过程中,溶剂(水)的透过速率远远大于溶解在水中的溶质(盐分)。通过半透膜实现了溶剂和溶质的分离,得到纯水以及浓缩的盐溶液。 渗透: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最新整理)

电工基础知识 一,通用部分 1,什么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么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么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 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么?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 R 表示,当电压为 1 伏,电流为 1 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 1 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1000 KΩ 1 KΩ=1000Ω 7,什么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么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只有短波(SX)、长波(LX)和超长波(ZX)之分,没有单模多模之分!只有光纤才分单模多模! 短波光纤模块:发光口大,传输距离近 长波和超长波光纤模块:发光口小,传输距离远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大,传输距离近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小,传输距离远 短波模块-单模光纤-短波模块:不可行!因为短波模块的发光口大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部分光信号无法进入光纤 长波模块-多模光纤-长波模块:一般可行,因为长波模块的发光口小于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所有光信号能够进入光纤。但传输距离受多模光纤限制,只有几百米,而且本人见过连通性不稳定甚至连不通的情况! 长波模块-多模光纤-短波模块:不可行!两端波长必须相同! 如果传输距离较远,必须选择长波模块-单模光纤-长波模块! 光纤主要分为两类: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

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光纤使用注意! 光纤跳线两端的光模块的收发波长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光纤的两端必须是相同波长的光模块,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光模块的颜色要一致。 一般的情况下,短波光模块使用多模光纤(橙色的光纤),长波光模块使用单模光纤(黄色光纤),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光纤在使用中不要过度弯曲和绕环,这样会增加光在传输过程的衰减。光纤跳线使用后一定要用保护套将光纤接头保护起来,灰尘和油污会损害光纤的耦合。 单模多模 1. 光纤是如何工作的? 通讯用光纤由外覆塑料保护层的细如毛发的玻璃丝组成。玻璃丝实质上由两部分组成:核心直径为9到62.5μm,外覆直径为125μm的低折射率的玻璃材料。虽然按所用的材料及不同的尺寸而分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的光纤,但这里提到的是最常见的那几种。光在光纤的芯层部分以“全内反射”方式进行传输,也就是指光线进入光纤的一端后,在芯层和包层界

光模块基础知识大全分类及选用

光模块基础知识大全、分类及选用 、光模块基本知识 1、定义: 光模块:也就是光收发一体模块。 2、结构: 光收发一体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输出的信号一般为P ECL电平。同时在 输入光功率小于一定值后会输出一个告警信号。 3、光模块的参数及意义 光模块有很多很重要的光电技术参数,但对于GBIC和SFP这两种热插拔光 模块而言,选用时最关注的就是下面三个参数: 1)中心波长 单位纳米(nm,目前主要有3种: 850nm( 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 131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

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 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2)传输速率 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 ),单位bps。 目前常用的有4种:155Mbps、1.25Gbps、2.5Gbps、10Gbps等。传输速率一般向下兼容,因此155M光模块也称FE (百兆)光模块,1.25G光模块也称GE (千兆)光模块,这是目前光传输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模块。此外,在光纤存储系统(SAN中它的传输速率有2Gbps 4Gbps和8Gbps 3)传输距离 km 。 光信号无需中继放大可以直接传输的距离,单位千米(也称公里, 光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多模550m 单模15km 40km 80km和120km 等等。 除以上3种主要技术参数(波长,速率,距离)外,光模块还有如下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就行。 a、激光器类别 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将电流注入半导体材料中,通过谐振腔的 光子振荡和增益射出激光。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有FP和DFB激光器,它们的差 异是半导体材料和谐振腔结构不同,DFB激光器的价格比FP激光器贵很多。传输距离在40KM 以内的光模块一般使用FP激光器;传输距离》40KM的光模块一般使用DFB激光器。 b、损耗和色散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 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 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

热电偶基础知识及选型

热电偶基础知识及选型 一、热电偶基础 1. 热电效应:将两根不同的导体连接在一起,当导体的两端温度不一致时,导体构成的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物质的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热电特性是物质普遍具有的一种物理特性。 2. 热电偶:以测量热电动势的方法来测量温度的一对金属导体。注意是两根不同的均质导体,且只有热电特性曲线线性好、稳定性好、热电势率较大、耐蚀性好的一对金属导体才可用于热电偶。 3. 热电极:构成热电偶的两根金属导体叫热电极,其中一根叫正极,另一根叫负极。 4. 测量端与参比端:热电偶的焊接端叫测量端,也叫热端,另一端用于连接显示仪叫参比端,也叫冷端。 5. 热电动势:热电偶回路中由于测量端和参比端温度不一致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动势,包括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两部份。当参比端温度恒定时,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大小与测量端温度一一对应。 6. 热电势率:指温度每变化1℃引起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变化值,又称“塞贝克系数”,单位为μV/℃。温度需换算成热电动势才能进行运算。 7.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连接导体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8. 热电偶起源:基于1821年塞贝克发现的热电效应,1826年贝克雷尔首先根据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9. 分度号:对热电特性在一定范围内一致的一个类别的热电偶的命名符号。热电极化学成分相同的两支热电偶,其分度号相同。 10. 分度表:每类分度号的热电偶在每摄氏度对应的热电动势的数据表,叫热电偶分度表。 11. 热电偶的结构:两端五部,热电偶三要素 12. 装配热电偶:热电偶偶丝、绝缘材料、保护套管经过装配而成,并可拆卸的热电偶。 13. 铠装热电偶:热电偶偶丝采用氧化镁粉绝缘,将偶丝、绝缘材料、保护套管组装在一起,反复拉拔缩径,加工成一体化的细长的不可拆卸的热电偶电缆,再分剪成需要的长度,制作测量端和接线端,即成为铠装热电偶。 三、热电偶选型基础

光模块基础知识大全、分类及选用

光模块基础知识大全、分类及选用 一、光模块基本知识 1、定义: 光模块:也就是光收发一体模块。 2、结构: 光收发一体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输出的信号一般为PECL电平。同时在输入光功率小于一定值后会输出一个告警信号。 3、光模块的参数及意义 光模块有很多很重要的光电技术参数,但对于GBIC和SFP这两种热插拔光模块而言,选用时最关注的就是下面三个参数: 1)中心波长 单位纳米(nm),目前主要有3种: 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131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2)传输速率 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单位bps。 目前常用的有4种: 155Mbps、1.25Gbps、2.5Gbps、10Gbps等。传输速率 一般向下兼容,因此155M 光模块也称FE(百兆)光模块,1.25G光模块也称GE (千兆)光模块,这是目前光传输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模块。此外,在光纤存储系统(SAN)中它的传输速率有2Gbps、4Gbps和8Gbps。 3)传输距离 光信号无需中继放大可以直接传输的距离,单位千米(也称公里,km)。 光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多模550m,单模15km、40km、80km和120km 等等。 除以上3种主要技术参数(波长,速率,距离)外,光模块还有如下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就行。 a、激光器类别 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将电流注入半导体材料中,通过谐振腔的光子振荡和增益射出激光。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有FP和DFB激光器,它们的差异是半导体材料和谐振腔结构不同,DFB激光器的价格比FP激光器贵很多。传 输距离在40KM以内的光模块一般使用FP激光器;传输距离≥40KM的光模块一 般使用DFB激光器。 b、损耗和色散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

(完整版)水处理基础知识(DOC)

水处理基础知识 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 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 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单位用NTU 表示。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可以间接表 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什么是水的含盐量: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 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11、沉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可分为物理沉淀和化学沉淀两种作用。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 即重力分离的方法。它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物与水的比重不同,借重力沉降或上浮的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 化学沉淀是在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之与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析出沉淀。 12、“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 作为区分的标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再生水水质介于上水(饮用水)和下水(生活污水之间),这也是中水得名的由来,人们又将供应中水的系统称为中水系统。 13、什么是有机物污染: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等某些其 它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14、什么是浓差极化:反渗透在运行状况下,膜表面盐类被浓缩,同进水中的盐类之间存在浓度差,若浓水 流量小,流速低时,高含量盐类的水不能被及时带走,在膜表面会形成很高的浓度差,阻碍了盐分的扩散,这种现象叫浓差极化。 15、悬浮物(S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粘土、微 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是水样过滤后在103-105度温度下把滤纸上

反渗透和纳滤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反渗透和纳滤的原理 3.1 反渗透和纳滤基础 3.1.1 膜与膜过程 膜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尤其在生物体内。但是人类首次注意到由生物膜引起的渗透现象是在1748 年,法国学者Abbe Nollet(1700 – 1770)很偶然的发现包裹在猪膀胱里的水可以自己扩散到膀胱外侧的酒精溶液中。法国植物学家Henri Dutrochet(1776 – 1847)在1827 年提出了Osmosis(渗透)一词来定义Abbe Nollet 发现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854 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Graham(1805 – 1869)在实验中发现,放置在半透膜一侧的晶体会比胶体更快的扩散到另一侧,并提出了Dialysis(透析)的概念。这时人们才对半透膜产生了兴趣,并由德国生物化学家Moritz Traube(1826 – 1894)在1864 年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完整的渗透压理论直到20 世纪才由荷兰物理化学家Van't Hoff(1852 – 1911)提出。后来,随着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膜分离现象也不断为人们发现并研究。1960 年,人类终于实现了从苦咸水中制取淡水的梦想,工作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Sidney Loeb (1917 –)和Srinivasa Sourirajan(1923 –)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张非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从那时起的近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和纳滤,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表3.1 列出了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表3.1 膜分离技术发展史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80) 1、为使得好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污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比例适当,其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比例为C:N:P=【C】。 A.10:5:1; ?B.1:5:10;?C.100:5:1;?? D.1:5:100。 2、一般情况下,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A】 /COD的值 B、BOD5/TP的值A、BOD 5 C、DO/BOD5的值 D、DO/COD的值?3、污泥回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气池中一定【B】?A、溶解 氧B、MLSS C、温度 D、pH?4、在生物滤池中,为保证微生物群生长发育正常,溶解氧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以【B】为宜?A、1-2mg/L B、2-4mg/L C 4-6mg/L D 6-8mg/L 5、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是【B】 A、4.5-6.5 B、6.5-8.5 C、8.5-10.5 D、10.5-12.5 6、城市污水厂,初次沉淀池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 B】之间 A、10%-20% B、20%-40% C、4 0%-60% D、60%-80% 7、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为0.5,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B 】?A较好 B 可以 C较难 D 不易 8、下列四种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A 】很不稳定,很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其他三种。 A.有机氮;?? B.氨氮; ? C.亚硝酸盐氮; D.硝酸盐氮 9、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成分是【C 】。 A.无机物; B.简单有机物; C.有机物; D.砂砾 10、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为【B】。 A.4~6h;??B.6~8h;? C.16~24h;D.8~10h; 11、厌氧消化池中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属于【D】 A.好氧菌;? B.厌氧菌; C.兼性菌;??D.厌氧菌和兼性菌

进口反渗透、纳滤的基础知识

反渗透、纳滤基础知识 1 分离膜与膜过程 膜分离 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分子和细胞等微观单元构成的,然而这些微小的物质单元总是杂居共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微观粒子都会倾向于无序的混合状态。人们发明了过滤、蒸馏、萃取、电泳、层析和膜分离等分离技术来获取纯净的物质。 膜分离技术的基础是分离膜。分离膜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能的薄膜,某些分子(或微粒)可以透过薄膜,而其它的则被阻隔。这种分离总是要依赖于不同的分子(或微粒)之间的某种区别,最简单的区别是尺寸,三维空间之中,什么都有大小巨细,而膜有孔径。当然分子(或微粒)还有其它的特性差别可以利用,比如荷电性(正、负电),亲合性(亲油、亲水),深解性,等等。按照阻留微粒的尺寸大小,液体分离膜技术有反渗透(亚纳米级)、纳滤(纳米级)、超滤(10纳米级)和微滤(微米和亚微米级),另外还有气体分离、渗透蒸发、电渗析、液膜技术、膜萃取、膜催化、膜蒸馏等膜分离过程。 表-1 主要的膜分离过程

气体分离气体、气体与蒸 汽分离 浓度差易透过气体不易透过气体 薄膜复合膜 薄膜复合膜由超薄皮层(活性分离层)和多孔基膜构成。基膜一般是在多孔织物支撑体上浇筑的微孔聚砜膜(即0.2mm厚),超薄皮层是由聚酰胺和聚脲通过界面缩合反应技术形成的。 薄膜复合膜的优点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关,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在中等压力下操作就具有高水通量和盐截留率及抗生物侵蚀。它们能在温度0-40℃及pH2-l2间连续操作。像芳香聚酰胺一样,这些材料的抗氯及其他氧化性物质的性能差。 过滤图谱 平膜结构

图-1 非对称膜与复合膜结构比较 美国海德能公司的RO/NF膜(CPA, ESPA, SWC, ESNA, LFC)均是复合膜。CPA3的断面结构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支撑层上形成褶皱状的表面致密层。原水以与皮层平行方向进入,通过加压使其透过密致分离层,产水从支撑层流出。 图-2 CPA3的断面结构 表面致密层构造 根据膜种类不同,制作平膜的表面致密层材质也有差异。大多数都是采用交链全芳香族聚酰胺。其构造如图-3所示。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一)、反渗透基础: 一、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囔嗉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这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R.O)的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即在进水(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请参见下图)。

二、反渗透过程 根据反渗透原理可知,渗透和反渗透必须与具有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的半透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才会出现渗透现象和反渗透操作。 反渗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 膜元件:将反渗透膜膜片与进水流道网格、产水流道材料、产水中心管和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等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的反渗透过程的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 膜组件:膜元件安装在受压力的压力容器外壳内构成膜组件; 膜装置:由膜组件、仪表、管道、阀门、高压泵、精密过滤器、就地控制柜和机架组成的可独立运行的成套单元膜设备称为膜装置,反渗透过程通过该膜装置来实现; 膜系统:针对特定水源条件和产水要求设计的,由预处理、加药装置、增压泵、水箱、膜装置和电气仪表连锁控制的完整膜法水处理工艺过程称为系统。 待处理的进水经过高压泵被连续升压后入膜装置内,在膜元件内进水被分成浓度低的或更纯的产水,称为透过液和浓度高的浓水。浓水调节阀控制成为产水和浓水的比例即装置回收率。

热电阻温度计基础知识

热电阻温度计 1、测温原理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会发生变化,温度和电阻间具有单一的函数关系,利用这一函数关系来测量温度的方法,即为热电阻测温法,用于测温的导体或半导体被称为热电阻。测温用的热电阻主要有金属电阻和半导体两大类。 2、金属热电阻 大量实验表明,对于金属导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和温度有以下的关系: R =R [1 + α(T – T )] 式中,R 为温度T 下的金属电阻值;R 为温度T 下的电阻值;α为电阻温度系数,℃,大多数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不是常数,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取其平均值作为常数值。 热电阻的温度系数越大,表明热电阻的灵敏度越高;一般情况下,材料的纯度越高,热电阻的温度系数也越高。通常纯金属的温度系数比合金要高,所以多采用纯金属来制造热电阻。热电阻的温度系数还与制造工艺有关。在使用热电阻材料拉制金属丝的过程中,会产生内应力,并由此引起电阻温度系数的变化。因此,在制作热电阻时必须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的影响。作为测量温度的金属热电阻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①电阻温度系数应大,这样的热电阻的灵敏度才能高。 ②要求有较大的电阻率,因为电阻率越大,同样阻值的热电阻体积就越小,从而可减小其热容量和热惯性,提高对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 ③在测温范围内,应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最好近似线性,或者为平滑的曲线,以简化测量数据处理与显示的难度。⑤复现性好,复制性强,互换性好,容易得到纯净的金属,易于加工,价格低廉,工艺性好。 热电阻(铠装热电阻)的外形结构与热电偶(铠装热电偶)外形结构基本相同,特别是保护管和连接盒是难以区分的,可是内部结构不同,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热电阻的结构如图1所示。 T 00T 00-1

反渗透膜常识

反渗透膜知识整理 多引用网络资料、难免多纰漏欢迎专家指点、补充。 “反渗透英文名为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中文又有叫做逆渗透,不过我还是习惯反渗透的叫法。反渗透膜主要分为这么几类:一是海水淡化SWRO膜,二是苦咸水淡化BWRO膜,包括常规压力的RO 膜和低压LP或者低能量LERO膜两类,三是家庭用RO膜,超低压比较多。当然也还会有诸如低污染RO膜,抗氧化RO膜等,这些还是包括在前面三类当中,只不过由于膜材料改性衍生出来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和用途的RO膜种类。 国际上生产RO膜供应商主要有陶氏化学DOW FilmTec、日东电工美国海德能Hydraunautics、美国通用电气GE Osmonics、日本东丽Toray、韩国世韩等等,这些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膜的质量属FilmTec 和Toray的最好,但是Toray的市场份额并不高。据报道Toray已经联手蓝星公司在北京建立生产车间,准备大手进攻反渗透膜市场。另外还有很多小的公司,比如美国这边的SepRO,Pall(本身不小,但RO份额小)等等。中国现在RO膜的老大是北京沃顿(汇通源泉)公司,另外还有长沙的威灵顿,杭州的北斗星,深圳的惠灵顿(好像是CA类?其他都是聚酰胺类)等等。反渗透膜生产的入门门槛较高主要是因为生产线投资较大,而且往往国内引进的生产线又是美国这边淘汰的落后生产线,国内引进后若不进行消化并改进,是很难占领市场份额的。 上面谈到的主要都是聚酰胺polyamide类的反渗透膜,属于第二代。第一代则是醋酸纤维素CA类的。今年的ACS将化学成就奖颁发给陶氏Filmtec的两名研发人员,主要是奖励他们在聚酰胺膜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我个人感觉第三代RO膜应该属与纳米复合膜(Polyamide nanocomposite membrane)TFN,还是基于聚酰胺,但是在成膜过程中加入了亲水性纳米沸石,使得膜的渗透性能大幅提高。据悉TFN膜即将商品化,他们的中试结果表明通透性能为现有SWRO的两倍,脱盐率保持不变。但是个人认为他们的TFN膜的推广和占有市场份额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现有水处理工艺流程如果要采用他们的膜,则由于通量的改变需要重新设计工艺流程,市场推广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是新客户,还是多少会质疑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可能新技术的推出都会是这样的吧。不过就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来讲,RO的应用会原来越广的。”——未知大神。 某网站膜市场排名及部分较知名品牌Logo 国外品牌:(性能霸主、价格高)

热电偶基本知识

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号为K) 该种热电偶的正极为含铬10%的镍铬合金(KP),负极为含硅3%的镍硅合金(KN)。它的负极亲磁,依据此特性,用磁铁可以很方便地鉴别出热电偶的正负极。它的特点是,使用温度范围宽,高温下性能稳定,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价格便宜,因此,它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热电偶。 K型热电偶适于在氧化性及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短期使用温度为1200℃,长期使用温度为1000℃。经过选择后优质K型热电偶可以作为标准,用以分度工作用镍铬-镍硅等贱金属热电偶。在这种热电偶的两极添加金属钇及镁等元素,抗氧化性能可进一步提高,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1300℃。为了充分发挥贱金属价格便宜的优点,在同一测温场所中,可多安装几支热电偶,利用其灵敏度高和热电特性近似线性的特点,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我国已经基本上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取代了镍铬—镍铝热电偶。国外仍然使用镍铬—镍铝热电偶。两种热电偶的化学成分虽然不同,但其热电特性相同,使用同一分度表。 K型热电偶是抗氧化性较强的贱金属热电偶。不适宜在真空、含碳、含硫气氛及氧化与还原交替的气氛下裸丝使用。当氧分压较低时,镍铬极中的铬将则优氧化(也称绿蚀),使热电动势发生很大变化。但金属气体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多采用金属制热电偶保护管。 K型热电偶有以下缺点: 1、热电动势的高温稳定性较N型热电偶及贵金属热电偶差。在较高温度下,往往因氧化而损坏。在氧化性气氛中,直径3.2mm的K型热电偶,在1100℃,1200℃下经650h左右,均超过0.75级允许误差;但N型热电偶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000h,其热电动势的最大变化为96.6μV(2.6℃)。在1250℃下经过1000h后仍未超差。 2、在250~550℃范围内短期热循环稳定性不好,即使在同一温度点上,在升降温过程中其热电动势值也不一样,其差值可达2~5℃。 3、K型热电偶的负极,在150~200℃范围内要发生磁性转变,致使在室温至230℃范围内,分度值往往偏离分度表,尤其在磁场中使用时,常出现与时间无关的热电动势干扰。 4、长期处于高通量中子流辐照的环境下,由于负极中的Mn,Co等元素发生蜕变,使其稳定性欠佳,导致热电动势发生较大变化。 K型热电偶的分度号以前为EU-2,现为K。 K型热电偶丝推荐使用温度范围:

光模块基础知识

光模块基础知识详解 图1光模块示意 一、光模块的主要组成部分 光模块主要有6部分组成,分别为金手指、控制器MCU、激光驱动器、限幅放大器、发射端TOSA、及接收端ROSA组成。 1.1、金手指 图2金手指

(a)金手指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给模块来提供供电回路; 2)实现模块的热插拔的功能; 3)为模块的高速信号提供连接; 4)为模块的低速信号提供连接; 5)向主机指示模块已经插入。 (b)管脚详解 1)发射端地管脚标号为1、17、20 2)接收端地管脚标号为9、10、11、14 供电回路中发射端及接收端是单独进行供电的,以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在国际协议中发射端地级接收端地也是单独标注,但在实际中,对此也并没有严格区分,部分公司产品发射端地级接收端地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避免APD升压产生干扰,亦符合单点接地原则。 3)发射及接收端电源15,VCCR;16,VCCT 原则上来说,发射端及接收端的电源是单独供应的,这样可最大限度避免电源之间的相互干扰,主机端对发射端及接收端是单独进行滤波的。 图3host board典型供电电路图 4)低速信号MOD-DEF2(4)、MOD-DEF1(5); 标准的I2C两线接口,可以完成主机到模块的双向通讯;模块中的SERIAL ID,DOM等信息都是通过这个接口读取出来或者写入; 5)低速信号MOD-DEF0(6)

该管脚接地,主机该管脚集电极开路,用于检测模块是否已经插入主机。 6)低速信号TXDISABLE(3) 该管脚用于指示是否关闭发射端,集电极开路输出,需要关闭发射端时,该管脚为高电平,在模块端上拉; 7)低速信号TXFAULT(2) 该管脚用于指示模块发射端是否出现严重故障,若出现严重故障, TXFAULT为高,在主机端上拉。 8)低速信号RX-LOS(8) 该管脚用于指示模块接收端是否出现严重故障,若出现严重故障,该管脚为高电平,在主机端上拉。 9)接收端差分信号对RD+(13)、RD-(14) 此两管脚为高速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告诉信号。 10)发射端差分信号对TD+(18)、TD-(19) 此两管脚为高速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高速信号。

反渗透系统操作手册

反渗透系统操作手册 第一章:序言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简称 RO 技术)是一种时新又实用的水处理技术。反渗透是目前最微细的过滤系统,RO 膜可阻挡所有溶质与无机分子及任何分子量大于 100 的有机物,水分子可自由通过 RO 膜而纯化,溶盐之脱盐率可达 95%,甚至可达到 99%。因而反渗透的应用相当广泛,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家庭饮用水及工业用纯水之制造,都逐步采用了反渗透。 对于一个特定的反渗透系统,其性能的长期稳定是不可缺少的,RO 系统的长期性能的成功取决于正常的操作与维护,包括整套系统的试车,开始运转与关机、清洗与保养等,膜面污垢和水垢预防不仅在预处理设计上要考虑,合适的操作也极为关键,同时记录的保存及 RO 运行参数日报表非常重要,这些资料既能反映该套系统的运行真实情况,也是采取修正措施时的参考。 第二章:开机 2.1、开机前检查 首次开机通常在膜元件装填之后马上进行,在装填元件入压力容器之后,开启 RO 单元前必须确定整个前处理部分按规范运作。 首次开机时,前处理系统和 RO 单元必须检查以下各项: a、管线和泵连接部分之仪器设备需使用耐腐蚀材料; b、管线和设备皆需符合设计压力; c、介质过滤器已经过反冲洗和清洗,出水指标达到设计 RO 进水指标; d、高压泵前保安过滤器必须冲洗干净且无油; e、在接上高压容器前应对包括 RO 供水接头等注入管线清洗干净并冲洗; f、化学药品按需求在合适的加药点注入,并配适当搅拌; g、装备并校正适当的仪表(压力表、温度表、PH 计、电导仪等); h、泵作好操作准备(润滑、转动灵活); i、压力容器稳固地装配在 RO 支架上; j、RO 膜装置应避免极端的温度(如冷冻、直接日照、暖气出口等); k、检查各管路是否按工艺接妥,电器线路是否完整,接线是否可靠; l、透过液管线为开启状态; m、调整 RO 膜系统进水阀或旁通,以控制进水流量少于操作进水流量的 50%。 2.2、首次开机顺序 适当地启动反渗透系统为准备膜运行及避免因注水过度或水压突变伤害膜所必需。遵从适当的开机程序也可确保系统操作参数符合设计规格,以达成系统的水质与生产目标。 在开始系统开机程序之前,必须完成仪器仪表校正,预处理和其他系统检查,以下为RO 系统的一般开机程序: a、在开始开机程序之前,充分清洗前处理部分,冲冼掉杂质和其他污染物,不使不合格水注入膜元件,接 2.1 所述作开机前检查; b、在原水箱有水的情况下,开机械过滤器上进阀和下排阀,开原水泵电源,此时计量泵自动加药,水从上进阀进入机械过滤器,下排阀排出,待水清后,开启活性炭过滤器上进阀与下排阀,机械过滤器出水阀,关机械滤器下排阀,这时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测试机械过滤器出水的污染指数(FI 值),在FI≤4情况下,同时活性炭过滤器出水清后,RO 主机开浓 水阀,纯水排放阀; c、开 RO 系统进水阀,关活性炭过滤器下排阀,让低压低流量水冲出元件和压力容器内的空气,使压力为 0.2-0.4MPa,同时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排尽空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