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5.3 可能还是确定-什么是可能》教案 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5.3.2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一、教材分析本节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了“可能”、“不可能”、“必然”的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机会有大有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不太可能”不等于“不可能”、“很有可能”也不代表“必然”,并且能定性地描述可能性的要求,即用“很大”、“很小”、“不大不小”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在日常语言中,“不可能”往往包括“不可能”、“可能性极小”和“不太可能”多种含义,但在概率论中,“不可能”、“可能性极小”、“不太可能”却对应着逐渐增大的三种机会,是不同的概念,要使学生明白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所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认识它们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能正确区分“不太可能”与“不可能”、“很有可能”与“必然”。
能力目标:1、帮助学生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能正确区分“不太可能”与“不可能”、“很有可能”与“必然”。
3、掌握用实验、观察的方法认识事物,通过对实验数据及结果的理性分析,认识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不太可能”与“不可能”、“很有可能”与“必然”。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定量地表示一个不确定现象发生的机会,从而能正确区分“不太可能”与“不可能”、“很有可能”与“必然”。
五、教学用具学生每两人自备三个普通正方形骰子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还记得掷骰子的游戏吗?掷得点数7是______,掷得点数小于7是______,掷得点数6是______。
提问:若你同时投掷3个骰子,得到3个骰子的点数全是6可能吗?如果可能,可能性有多大?学生回答(二)自主探索下面我们继续“掷骰子”的游戏。
教师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偷懒不重复实验,不得谎报数据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得只顾游戏不安要求记录,要尊重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要求:前后四人一组。
一位同学投掷骰子时,两位同学在旁监督,另一位同学用“正”字法记录,并填入备好的表里。
华师大版 可能还是确定(2.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学习课题:可能还是确定(2.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学习目标:1、区别“不太可能”与“不可能”、“很有可能”与“必然”的区别。
2、了解不确定事件的随机特点。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估计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机会。
学习重点:在实验中体会“不太可能”与“不可能”的区别。
学习难点:探索可能性很大但不是每次都发生的事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活动一]基础知识填空2.“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 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 。
“必然”发生是指每次 发生, 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 %(即机会是 )。
“可能”发生是指有时 发生,有时 发生。
如果我们在数轴上表示机会的大小。
如果不可能发生的,那么机会就是 ;如果必然发生的,那么机会就是 ( %);如果可能发生的,那么机会就是介于 与 之间。
3.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为__________,称那些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为__________,这两种事件在实验中是否发生都是我们能够预先确定的,所以统称为____________。
无法预先确定在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我们称它们为_____________4.⎪⎩⎪⎨⎧⎩⎨⎧ 事件[活动二]自主学习练习1.“不太可能”与“不可能”是不同的。
“不太可能”是指 很小,可以小到不足万分之一,但不是0,它还是有机会发生的。
因此,它是一个 的事件。
而“不可能”是指发生的机会是 ,它没有机会发生,它是一个 事件。
2. “很有可能”与“必然”也是不同的。
“很有可能”是指 很大,可以大到99.99%,但它不是100%,它有99.99%的机会发生,也有0.01%的机会不发生。
因此,它还是一个 的事件。
而“必然”是指发生的机会是100%,它是 会发生的,它是一个 事件。
二 、合作探究1. 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 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机会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2) 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机会达到99.9%,那么它就必然发生;(3) 如果一件事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它就必然发生;(4) 如果一件事不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
最新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可能性》教案【学习课题】第5课时《可能性》知识回顾【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2、能通过计算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学习重点】能通过计算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候课朗读】朗读下面“知识体系”1、知识体系必然事件:确定事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2、基础知识过手:指出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并说明理由①今年冬天本地会下雪;②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③将油滴入水中,油会浮在水面上;④任意掷出一枚均匀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为质数;⑤某班数学的及格率达100%,从试卷中随意抽出一张,一定是及格的;⑥某班有48名学生,他们都是14岁,至少有4个人在同一月出生;⑦在水平的玻璃面上放一个玻璃球,用力推,小球会滚动;⑧李明的爸爸买了一张彩票,一定会中大奖。
3、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3,5,7,9,11,任意掷出正方体木块,朝上面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是。
4、一个袋中有5个红球,4个白球,1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现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
5、典例示范:例1 如右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阴影部分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分析:右图转盘一共分为8等份,其中阴影部分占5份,转动5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为86、反思小结:(1)通过本节学习,能正确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2)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达标检测】1、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0至9十个数字,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刚好抽到9的可能性是 ,刚好抽 到5的可能性是 ,抽到比5大的数的可能性是 ,抽到比8大的数的可能性是 ,抽到比1大的数的可能性是 ,抽到的数不小于0的可能性是 。
2、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各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求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1)朝上的数字是奇数; (2)朝上的数字能被3除余1; (3)朝上的数字不是3的倍数; (4)朝上的数字小于6; (5)朝上的数字不小于33、如图,第一排是一些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将他们分别转动四次后,第二排是语言描述转出最大四位数的可能性的大小,请用线连起来。
初中可能还是确定教案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
例如,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某个概念、掌握某种技能或提高某种能力等。
2.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背景和学习风格等信息,以便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案。
3.选择适当的教材和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材和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
4.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
这些活动应该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巩固和总结等环节。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活动和学生的需求,安排适当的教学时间。
确保教学时间充足,以便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达到教学目标。
6.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确定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可以使用考试、作业、表现评估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7.修改和完善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修改和完善教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标。
教案示例:课程名称: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和精读。
3.学生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
学生情况: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
教材:人教版《英语》教科书第三单元阅读课文章。
教学活动: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新课:教师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略读: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的主旨和各个段落的主题句。
4.寻读: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人物、地点、事件等。
5.精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情感等。
6.巩固: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7.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英语文章。
《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定的情境,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乒乓球、硬币、抽奖箱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抽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抽奖的时候,能不能事先确定自己一定会中奖?(二)讲授新课1、认识“一定”教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 10 个红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得出结论: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色的。
教师讲解:像这样,结果是确定的,就可以用“一定”来描述。
2、认识“不可能”教师拿出另一个盒子,里面装着 10 个蓝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能摸出红色的球吗?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得出结论:从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教师讲解:像这样,结果是确定不会发生的,就可以用“不可能”来描述。
3、认识“可能”教师拿出第三个盒子,里面装着 5 个红色的乒乓球和 5 个黄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5.3 可能还是确定-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不太可能”与“不可能”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使学习通过学习认识到事物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体会合作交流以的乐趣,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分析:重点:对“不太可能”的理解与领会;教学设想:同样以情景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在本节的学习中,一些学生会认为既然某件事“不总是发生”,所以在一次实验中就“不可能发生”,过分夸大这件事在实验中可能不发生这一事实,在“可能不”与“不可能”之间划上等号等一些错误的现象与思想。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频率,或者考虑实验能够观察到哪些结果,来正确区分“不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不同用法,正确区分“不太可能”和“不可能”以及“很可能”和“必然”的不同用法。
其实,在概率论中,这三个词汇通常是和“事件”联系中一起的,即“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也称“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
概率论称一个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的集合为样本空间,称样本空间的任意一个子集为事件,并将事件按发生的概率分为上述三种类型。
二、新课拆析:1、知识情景:(引例1)如果你去抽奖,你认为你能抽到特等奖吗?可能性大吗?(引例2)你认为今天会下雨吗?可能性大吗?(引例3)每个小组各准备四个骰子,进行“掷骰子”游戏,并把相关结果填入表格中:出现的频率2、知识分析:从学生试验的结果,我们很容易知道:全是“6”与全是奇数出现的机会是很少的。
即这种机会是“不太可能”的。
概括:不太可能是指发生的机会很小,可民小到不足万分之一,但不是0。
也就是说,不可能的事情也许一万次里也没有发生过一次,但因为它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
三、巩固训练:P201 练习做一做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不太可能”的概念含义,另外,要注意与“不可能”两者间的区别。
5.3.1可能还是确定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2.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3.通过学生参与游戏的操作,使学生经历猜测、观察、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的能力.2.从游戏中发现规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游戏,体会什么是可能,什么是必然?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两种事件的区别。
感受生活的大千世界,所遇现象无外乎两种,揭示数学领域的广阔性。
教学难点从游戏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游戏:两个人一组做一个“掷骰子”的游戏。
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填入下表:掷2.一个实验(抽三个学生参与实验):一个缸里有黑、白两种球各10个,每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再摸,摸到一个黑球这个事件确定吗?如果白球有100个,黑球有1个,摸到黑球这个事件又确定吗?在实验中,机遇好会容易摸到,但也许摸了很多次也没有摸到。
这种实验做一次或很多次,但总有机会摸到一个黑球,只是无法肯定某一次一定能够摸到黑球。
二.新课教学1.可能还是确定在上面的两个实验中我们得出:“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发生的机会是0.“必然”发生是指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
“可能”发生是指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介于0和100℅之间。
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必然发生议一议:不太可能难道就是不可能吗?会有发生的机会吗?怎样才能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2.两个游戏活动:第一个摸牌游戏:(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做裁判,一人作记录,另两人比赛)规则是:每副牌有红黑两种颜色各十张,由裁判洗牌后每摸出一张随即放回重新洗牌,摸到红色甲胜,摸到黑色乙胜,各摸十次将最终结果填在表中(用“正”字记数并填在表中):(1)先猜一猜各摸10次后出现的频数可能是什么情况?(3)提出问题:“甲胜”一定发生吗?“乙胜”一定发生吗?为什么?如果20张牌都是红色的,那么“甲胜”一定发生吗?“乙胜”一定发生吗?为什么?2.第二个转盘游戏:这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每个小组转动转盘五十次左右,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什么区域的可能大一些?每个组长填好统计表一.统计表一。
《5.3 可能还是确定-什么是可能》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区分“不太可能”和“不可能”;
2、过程与方法:能定性地描述可能性的要求;并能使学生把学习中的一些知识应用于实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体会合作交流以的乐趣,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分析:
重点:充分认识到“可能”与“不可能”的关系;
难点: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实态度。
教学设想:
创造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内容意在帮助学生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同时,在区分“不太可能”和“不可能”后,也提出了定性地描述可能性的要求,即用“很大”、“很小”、“不大不小”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不确定的现象,从中他们认识到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事情是无法预言其会不会发生的,所以教师将为学生创造系统地、重复地关注某一不确定现象的机会,教会他们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不确定的现象,在分析他们自己收集来的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不确定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
另外,老师要在学生的实验中,注意到学生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总结与体会。
二、新课拆析:
1、知识情景:
(引例)每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做个小实验,做“掷骰子”的游戏: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这六个数字中的一个,应该说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然后每个组把结果填入如下的表格中:
掷骰子40次骰子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2
、知
从每个小组的频数表中,可以发现7出现的次数为零,而其他数字出现的次数是相对均匀的。
即,因为骰子中没有“7”,所以不可能出现“7”,也就是说“7”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概括:(1)“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
(2)“必然”发生是指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
(3)“可能”发生是指有时会发生,有进不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介于0和100%之间。
三、巩固训练:
P199 练习1、2、3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概率学习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不可能”、“必然”、“可能”三个概念及他们之间包含的内在关系。
五、家庭作业:
P202 练习1、2
六、每日预题:
你认为“不太可能”与“不可能”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七、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