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数学对数学思维的构建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6
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
一、培养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问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
学生应该习惯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当面对一个几何问题时,学生应先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然后分析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而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和求解。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二、注重培养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离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并进行推理和证明。
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提高他们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体系,它也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当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批判式评估。
通过强化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合作和探究意识数学学科中,合作和探究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数学思维,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
通过合作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发展创新和合作精神。
如何通过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通过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数学来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数学思维。
1.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
数学问题不仅仅是解方程、计算等具体问题,还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观察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
然后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反复思考、分析和尝试,直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2.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公式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逻辑思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脉络,推导出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逻辑思维包括推理、证明、演绎、归纳等,这些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的问题解决中。
通过数学学习,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不仅仅在数学领域中有用,它也能够在生活中提高我们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3. 培养创造力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创造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和定理,它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领域。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遇到一些经典的问题和难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没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思考和尝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从而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
通过培养创造力,我们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乐趣,并且在其他领域中也能运用这种创造力。
高等数学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来探讨高等数学对学生的影响。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注重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而高等数学作为一门纯粹的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首先,高等数学中的证明过程要求学生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通过定义、引理、定理和推论等概念来推导结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高等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和符号体系要求学生掌握抽象思维的能力,将具体的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另外,高等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
在遇到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将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提炼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这样的过程既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数学知识,也需要他们善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高等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和公式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使他们能够从基本条件出发,推导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技巧,如极限、导数、微分方程等,可以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例如物理、经济和工程等领域。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高等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有时候,他们还需要运用一些创新的思维方法,尝试不同的思维路径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力。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数学学科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素质,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数学学科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一、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挑战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求解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逻辑推理规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例如搭建思维导图、进行逻辑思维游戏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锻炼。
三、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索在数学学科中,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中最核心的能力要求之一,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例如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寻找规律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或者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开展数学思维能力训练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课程。
这样的课程可以专门讲授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和策略,并提供专门的训练材料,让学生在系统性的培养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探索的鼓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开展专门的思维能力训练课程等策略与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数学专业的数学思维培养在数学专业学习中,数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强调逻辑思考、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数学专业的数学思维培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基础中的基础。
培养逻辑思维需要注重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证明得出结论。
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习数学证明方法:掌握数学中常用的证明方法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
例如,直接证明法、归纳法、反证法等。
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渐掌握不同证明方法的应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解题思路的培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学会灵活应用各种解题方法。
培养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通过多做习题、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等方式。
通过解题的实践,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二、培养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达通常都是抽象的,因此培养抽象思维对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1.学习数学符号和术语:数学中大量使用符号和术语来表示概念和关系。
学习数学符号和术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2.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抽象和描述的过程。
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习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需要培养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
1.学会分析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对问题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的背景、要求和限制条件,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并确定合适的解题思路。
2.勤于实践: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勤于实践。
学生不仅需要多做题目,还可以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
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在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在数学领域有所突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它强调清晰和准确的推理能力。
在数学中,我们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因此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至关重要。
1.培养分类思维能力分类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技巧之一。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或特征将事物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中的未知数、已知条件和求解过程分别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2.提升推理能力推理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演绎法等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利用演绎法得出结论。
3.鉴别和排除无效信息数学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有些是有效的,有些则是无效的。
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排除无效信息,从而聚焦于问题的核心。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学会辨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与无效信息区分开来。
二、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数学不仅仅是逻辑性强的学科,也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
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创新数学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
1.培养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当我们遇到数学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范围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我们可以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2.鼓励探索和实践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勇于开展实验和研究,从而发现新的数学规律和解决方案。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敢于冒险和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176神州教育大学数学教育对数学思维的培养路径陆毅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大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从数学思维的特征及优势开始分析,提出大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路,进而对如何进行培养提出几点路径,希望对此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路径在本科教育中,无论是数学专业还是非数学专业都会开设数学课程,隐含在教育目标中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未来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在未来的人生中对于思考能力、运筹帷幄、随机应变能力都会有一定的促进。
一、数学思维的特征及优势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包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等。
数学思维就是运用数学运算基础下形成的运用数学解题思维和空间分析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一)呈现出的特征一是逻辑性强。
数学思维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体现在对于外在事物策略化的反映,包括对事物的直接、推理、归纳、联想、类比和总结等,体现为较强的分析理解和推理能力。
微观方面则是对待事物具有严谨性以及数据的支撑性,表现为神功的思维创造,猜想和反复不厌其烦的论证。
宏观与微观的数学思维相结合就体现为运用数学推理来找到结论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反复的论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既体现为聚合思维,有体现为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体现,表现为遇到问题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创新思维、变通思维。
聚合思维就体现在面对一道复杂的难题时,运用发散思维找到解题的思路,考虑各种复杂的模式,但是当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时,运用解题的定律最终集中精力找到突破口,解决问题。
(二)数学思维的优势1.灵活性数学思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培养人不会局限于定向思维,转向灵活而及时,善于突破陈规,从限制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运用丰富的联想能力对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找到解题的突破点,及时调整错误思维回归正轨。
数学学习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而数学思维就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数学思维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学学习中的数学思维培养。
第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它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归纳等方面。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题目来实现。
学生可以通过划分步骤、理清关系、找出规律等方式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做代数方程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推理和判断,逐步进行证明和求解,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促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数学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善于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解决代数问题,或者通过构建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不断开拓思维的边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难以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然而,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连接。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入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五、加强团队学习和合作数学学习中的团队学习和合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思路、协作解决问题。
在团队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和辩论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数学的基础如何建立数学思维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一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和抽象等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就如何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进行讨论。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它是指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题的练习,培养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3.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使用一些逻辑思维训练题,如数列推理、逻辑推理等,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离不开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公式、定理、规律等,对于学习数学思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解数学概念: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清晰理解,包括数学符号的意义和运用。
2.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通过反复练习和应用,掌握常见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
3.扎实数学运算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包括四则运算、代数运算等,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和推导。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建立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2.锻炼分析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拆解,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引导优化思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考如何达到最优解,培养他们的优化思维能力。
四、拓展数学思维应用建立数学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还需要将数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数学专业的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专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其教学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数学专业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指运用系统、抽象、推理和创造等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可采用以下方法:1.1 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题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思维严密性和条理性。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证明题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1.2 提供多样化问题数学问题有多样化的解法。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
1.3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面对新问题或复杂问题时,能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可采取以下方式:2.1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2 提供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鼓励学生进行科研与竞赛学生参与科研和竞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参加数学竞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
3. 建设数学学习环境为了有效地培养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数学专业的数学思维与创造力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极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科。
而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出优秀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学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1. 培养扎实的数学基础在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之前,首先需要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专业学生要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课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掌握数学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证明方法。
2. 学习数学方法和技巧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数学方法和技巧。
数学专业的学生应该主动去了解和学习数学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如数学问题的变形技巧、推理技巧、证明技巧等。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运用,才能培养出灵活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3. 多做数学题目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数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做各种难度层次的数学题目,逐渐培养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道数学题目都蕴含着一定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做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参与数学竞赛和研究数学竞赛和研究是培养数学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参与数学研究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5. 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需要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专业学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善于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理解数学问题,培养出不拘一格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6. 培养数学直觉数学直觉是培养数学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数学专业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培养出对数学问题的直观感觉和洞察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观察,才能培养出灵敏的数学直觉,激发出创造力。
7. 合作学习和交流合作学习和交流是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
数学专业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研讨会等活动中,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大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方法一、前言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思维训练是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思维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训练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其次,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四、解决方法1.改革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取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加强思维训练的实践环节大学数学教育中,加强思维训练的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方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4.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它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方面的素养。
在大学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开展数学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浅谈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指出其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然后探讨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强调了实践在其中的重要性。
文章提到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密切,还强调了跨学科学习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注重实践,同时指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机会。
【关键词】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定义、方法、实践、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注重、提升、关键词1. 引言1.1 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数学思维基础上。
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高度抽象和逻辑性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具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高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数学领域中进行问题解决和推理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思维能力。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March 2013, Volume 3, Issue 1, PP.17-21 Study on the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College EducationMeihong Qiao, Anping Liu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Email:qiaomeihong@AbstractThe critical aspect of cultivating mathematical ability is the training of mathematics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t should coach the creative thinking continually, and College mathematic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s the matter of fact, mathematics can explain many phenomena simply and accurately. Through the living feeling, leading students to study these things, which can form the habit of being happy to analyze mathematic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t could strengthen students’ awareness of applying mathematic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using mathematics. According to three effective ways of coach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apply mathematic knowledge in all kinds of social topics, the author will study how to train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mathematical teaching in this topic.Keywords: College Education; Mathematical Thinking; Training浅谈大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乔梅红,刘安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大学数学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大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有效运用“传授式”、“示范式”、“建构式”的三种教学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一、数学思维能力概述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数学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因此,对数学思维的探究,是我们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思维能力很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面面俱到,但以下几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对学生多加引导,加强他们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更有益学习、生活。
1.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它具体表现为: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从非本质的细节中使自己摆脱出来的能力、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1)在教学中着重进行“分析”和“综合”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数与数、数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
比如在“定积分的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径”的求法,仔细分析结果的形式,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问题的共性,研究算法,得到结论,再抛开两个问题的具体意义,抓住它们算法上的共同的本质与特性,加以概括,最终抽象出定积分的定义,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的训练。
(2)在数学问题的求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本质看问题,对于复杂的事物、现象,有意识地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本质现象与表面现象,从而抓住本质解决问题。
大学生如何在高数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大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当大学生面对数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挑战,但这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绝佳机会。
首先,数学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数学问题往往不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而是有多种路径可以探索。
这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面对未知情况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行思维的跳跃和突破。
这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已有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飞跃,提出新的问题,探索新的领域。
数学中的每一个新理论、新定理的提出,都离不开数学家们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此外,数学学习也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现代社会,创新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受益,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培养创新思维还需要大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信心。
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正是通过坚持不懈地思考和探索,学生才能真正领悟数学的美丽和深刻,也才能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不畏惧,勇于追求新的思想和发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需要教育者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他们进行思维的跳跃和突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信心。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创新思维的力量和乐趣。
大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研究摘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调整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难度上的有所提升,对任课教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在讲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时,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的学生感兴趣内容,并向学生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多数的教师采用的授课的模式单一,使得数学课堂于学生并不具备任何吸引力,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致缺缺,教师并未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居于首要地位,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关键词:大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大学开设的数学课程,在内容和难度上都有所提升,大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精心备课,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措施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大学数学课程更具吸引力。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数学专业的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在各行各业中都能够见到数学的影子,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要重视数学课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储备得更多的专业人才,共同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大学数学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压力,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高中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点,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升,对于教师的教学会产生依赖,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牢记数学概念,但是并未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学生步入大学之后,面对大学数学课程,会延续陈旧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知识点,耗时耗力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直付出却无法获得回报,久而久之,学生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烟消云散,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浅谈大学数学对数学思维的构建作者:陈良莉
来源:《卷宗》2020年第16期
摘要:数学教育应该在传授数学知识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大学数学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而且数学思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本文阐述了数学思维中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探索性思维、扩展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并说明在教学以及学习中如何着重培养这几种数学思维。
关键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探索性思维;扩展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育应着重其思维的培养,而不在于多解对一道题或少解错一道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数学教育。
对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是必修的基础课。
这三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通过其知识点的传授时,侧重对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探索性思维、扩展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思维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各种思维应该穿插进行培养,为了比较这些思维的异同,本文将分别进行叙述。
1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表象和具体形象来进行的思维,属于思维的初级阶段。
在数学上,形象思维侧重于对概念重点信息的提取,从而理解定义并恰当应用;或是读题面,理解题意,并思索应用什么方法进行求解。
例如:设E为平面上一点集,即,P是平面上的一个点。
若存在点P的一个邻域,使得,则P为E的内点。
根据此定义我们可以提取的信息:P应该是点集E内部的点而且不能是边界上的点,根据此理解可把图画出,如下图,点P1就是点集E的内点。
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在讲解定义和例题时,侧重对定义和题面重点信息的提取并推出所需要的信息。
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把议论语言当作媒介、借助逻辑和概念分析来做出推理和判断的思维,属于思维的理性阶段。
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里最抽象的章节是级数,无穷级数在微积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借助无穷级数来表示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进行数值运算。
所谓无穷级数,即无穷多项数列相加。
根据求和的数列的特点不同,又分为常数项级数、正项级数、变号级数、幂级数等。
判断这些级数的敛散性,有很多判别方法,判别方法也非常灵活。
例如:(比较判别法)设和都是正项级数,且则:
1)若级数收敛,则级数收敛;
2)若级数发散,则级数发散。
根据判别法可知,此判别法是针对正项级数,要判断一个正项级数的敛散性,需要找到另一个正项级数与之比较。
重点就是需要找到的这个被比较的级数要恰当,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例如:判别级数的敛散性
分析:这里需要对恰当放缩,观察分子为n+1,若分母
也能分解出n+1这个因式,就能消去n+1,分母变成n的一次幂,而分子只剩常数,这样便可以和调和级数建立联系。
而调和级数发散,便可判断出此级数亦发散。
遇到这类较抽象的知识点时,要注意帮助分析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判断、推理和综合能力。
3 探索性思维
探索性思维,是指根据目标进行求异、求同学习和探索的思维,它常常升华于一般性思维。
在学习函数与极限章节,总会遇到用定义证明数列或函数的极限存在。
需要假设极限存在,反解出所需要的N或δ或M。
极限这一章节是高等数学学习的第一章。
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同学们来说,这一章节晦涩难懂不易理解,但是通过对本章定义以及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可培养大学生假设、尝试、化归、联想和探索能力。
4 擴展性思维
扩展性思维的特点:灵活与求变。
应努力培养大学生变通、灵活的思维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着重培养信息处理、做出决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等数学中,同一题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学生们在练习这样的题的过程当中,可以突破定势思维,使思维更具发散性。
例如:设球面半径为R,球冠高度为h,则球冠面积为多少?
解法一:利用微元法:
解法二:在直角坐标系下用二重积分计算:
解法三:在极坐标系下用二重积分计算:
设分别为球面的经度和纬度,则球冠在极坐标系下的面积微元为dS。
于是有
这个题列举了三种解法,当然要解决这个题还不止这三种解法,一题多解的题在数学上也有很多。
在遇到这类题型时,可告诉学生此题解法的多样性,讲解其中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完成其他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在高等数学上体现在对题的解法,突破原有思维,用不一样的做法,而且此做法简单易懂。
上面的例题的解法可以看出解法一是常规解法,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做法,但相比解法二稍微复杂一点。
解法二更简单,但需要对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理解深刻,运用恰当。
本文对数学思维的五种形式进行了阐述,并举例说明在高等数学上这些思维锻炼的体现。
为了阐述清晰,将这几种思维分开阐述说明,但是每一种思维锻炼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在教学、练习中,经常会涉及多种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李志辉,沈洁.数学思维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关联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134-135.
[2]万安华.注重培养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9,35(1):25-27.
[3]韩晓峰.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7,8(47):76.
[4]刘美秀,张晓林.财经类大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7):147-148.
[5]尹松庭,刘彩云.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34-35.
[6]彭年斌,胡清林.微积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49-150.
作者简介
陈良莉(1990-),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