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除草综合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27.50 KB
- 文档页数:26
大豆田杂草的调查及其化学防除技术【摘要】本文概述了桦南县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分布、危害、以及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和杂草化学防除。
【关键词】大豆田;杂草;化学防除桦南县为一年一熟制的大豆种植区,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左右。
随着除草剂的引进和国产除草剂的普及,大豆田化学除草发展迅速,近几年化学除草面积已达大豆种植面积的98%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现将我县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分布、危害、以及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和杂草化学防除情况介绍如下。
1.大豆田杂草种类、分布、危害及种群变化1.1杂草种类及分布桦南县大豆田常发性杂草,据不完全调查,现有51种,分属21科。
其中禾本科6种,分别是稗草、狗尾草、看麦娘、野黍、芦苇、鹅观草;菊科12种,分别是蓟、苣买菜、苦菜、蒲公英、苍耳、小飞蓬、黄花蒿、柳蒿、鬼针草,还有三种未知名;苋科1种,凹头苋;马齿苋科1种,马齿苋;大戟科1种,铁苋菜;鸭跖草科1种,鸭跖草;木贼科1种,问荆;锦葵科2种,苘麻、野西瓜苗;石竹科1种,繁缕;旋花科1种,田旋花;十字花科5种,分别是荠菜、风花菜、独行菜、葶苈、遏蓝菜;唇形科2种,香薷、水棘针;藜科3种,分别是蓼、萹蓄、羊蹄;茄科3种,分别是龙葵、酸浆、曼陀罗;豆科4种,分别是野大豆、大巢菜、黄花草木樨、长萼鸡眼草;百合科1种,小根蒜;车前科1种,车前;桑科1种,葎草;萝藦科1种,萝藦;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大豆菟丝子。
在这些杂草中,严重和比较严重发生的有20种,轻发生的31种。
1.2杂草群落特点据调查,目前我县出现频率较高的群落为稗草、藜、反枝苋、本氏蓼、鸭跖草、香薷和苣卖菜等群落。
与2002年调查结果比较,10年间稗草群落比例明显下降。
藜、反枝苋、鸭跖草、香薷和苣卖莱等群落比例均上升。
1.3影响大豆田杂草种群数量的因素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减少了劳动力向土地的投入,除草剂代替了人工除草,铲趟作业次数相应减少。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为有效防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杂草危害,以下技术,农民朋友要记住。
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麦田杂草主要有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冬小麦种植区。
在江淮流域水旱轮作麦田,杂草基数较大,杂草防控采用“封杀结合”策略。
小麦播后苗前,选用异丙隆及其复配剂、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防治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硬草、菵草、棒头草,选用环吡氟草酮•异丙隆防治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苯磺隆、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及其混剂防除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等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在黄河流域旱旱轮作麦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较差,杂草防控采用“杀补结合”策略。
在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多花黑麦、大穗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灭草松、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
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脂、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防除藜、萹蓄、打碗花等;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嗪草酮等药物为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其中氟磺胺草醚在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使用,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公斤后喷雾杂草茎叶即可。
灭草松的杀草谱较广,对大豆安全。
嗪草酮可在大豆播后、出苗前5天做土壤处理,可防除狼巴草、苍耳等阔叶杂草。
一、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1、氟磺胺草醚
属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除草剂,主要防除对象为阔叶杂草。
具体用量为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每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2、灭草松
属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对苍耳有特效,对大豆安全。
可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3-4叶期施用,亩用灭草松48-96克,兑水30-40公斤后喷雾。
3、嗪草酮
一般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3-5天做土壤处理,主要防除苋、狼巴草、藜、蓼、繁缕、苍耳等多种阔叶杂草。
亩用70%可湿性粉剂53-76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布土表。
二、大豆田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1、马齿苋、龙葵、铁苋菜、苍耳、苘麻、风花菜、猪毛菜、鸭跖草、繁缕、水棘针、卷茎蓼、大巢菜等为大豆田常见杂草。
2、在阔叶杂草基本出齐,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时应及时施药,具体药剂如下:亩施48%苯达松水剂200毫升、21.4%三氟羧草醚水剂100毫升,兑水10-15千克均匀喷施,宜在大豆2-3片复叶,阔叶杂草2-5叶期,杂草株高5厘米左右时施药。
大豆田施药过早或过晚均会加重药害,施药时视草情、墒情确定用药量。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在大豆田中,除了大豆之外,还会生长一些标记不清、多种多样的杂草,它们通常被称为“大豆田杂草”。
这些杂草对大豆生产带来了很多危害,如通过竞争大豆生长的水分、养分和阳光,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通过与大豆竞争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降低了大豆的根系力和抗逆性;以及它们还可以作为病原菌和害虫的寄主,引起多种大豆病害和害虫危害,严重损害大豆田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利益。
杂草分类及其危害在大豆田中,常见的杂草主要有草本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
草本杂草一般以禾草科为主,如狗尾草、稗草、马唐等;阔叶杂草则以菊科和豆科为主,如蒲公英、小花蓼、光叶旋花等。
杂草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不良。
由于大豆田杂草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所以它们会抢夺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阳光,使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严重时还会引起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2. 影响大豆品质。
大豆田杂草会占据大豆田的生长空间,限制大豆的生长,并且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大豆的品质。
3. 增加病虫害缺口。
不同的杂草对大豆生长环境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它们会吸引不同的害虫进行寄生或开花,吸引不同的病菌进行繁殖,从而增加了病虫害的缺口。
4. 麻烦操作。
杂草丛生会给后期的草耕、束枝等操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农民的种植效益和工作质量。
防治方法由于杂草不可避免,所以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是必要的,具体如下:1. 土壤处理。
田间杂草主要分布在受到耕作机械破坏较少和覆盖层较薄的地段,适当的深松,增加覆盖,并降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密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2. 农业物理防除。
农事措施是控制杂草的重要办法之一。
在大豆田的管理措施上,草耕是常用于防止杂草竞争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而在大豆发芽前期进行草耕,可有效地杀死田间杂草的种子,同时保持大豆田的最佳生长状态。
3. 化学防治。
在大豆田使用化学除草剂是防治杂草的有效方法。
现代化学除草剂分为代谢型、系统型、接触型和混合型。
大豆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除方法摘要防除大豆田杂草是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调查收集了新建县流湖乡、厚田乡早、晚大豆田杂草计13科24种,分析了其种类的分布与消长规律,提出了防除方法。
关键词大豆田杂草;种类;防除方法;江西新建大豆杂草是大豆作物的一大灾害,它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杂草在大豆田发生的种类多,繁殖力大(如1株马齿苋杂草可繁殖20万粒种子),抗逆性强(如车前草种子在土壤中10年仍有发芽力),夺取水分、养分、日光的能力强(是大豆的数倍),在栽培管理中稍疏忽就容易造成草荒,减产1~4成。
为此,防除杂草成为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1杂草种类2005~2007年4月10日至9月20日对新建县流湖乡、厚田乡早晚大豆田进行调查,共收集了13科24种杂草。
1.1禾本科(Gramineae)蟋蟀草Eleusineindca(L.)Gaertn、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早熟禾Poa annua L.、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r、狗芽根Cynodon dactylon (L.)per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Beau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千金子Leptochlop chinensis(L.)Ness。
1.2 百合科(Liliaceae)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1.3酢浆草科(Oxalidaceae)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
1.4菊科(Compositae)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a、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 R.Br、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鳢肠Ecliota prostrate L.。
1.5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汇报人:日期: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用虎威03广谱性01高效性02低毒虎威的特性抑制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分裂破坏叶绿体030201大豆田虎威主要应用于大豆田的阔叶杂草防除,对大豆安全无害。
其他作物田虽然虎威主要应用于大豆田,但在其他作物田中也可使用,如玉米田、小麦田等。
竞争养分遮阳寄生与传播病害阔叶杂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大豆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其品质也会得到提高,表现为蛋白质、油分的含量增加。
提高品质减少农药使用耐药性安全性杂草种类多虎威可采用喷雾、甩施等方法进行施用,施药时应均匀喷洒,避免重喷或漏喷。
虎威的施用时间与方式施用方式施用时间施用量防除效果虎威的施用量与效果虎威与其他防草剂的对比然而,虎威并非对所有阔叶杂草都有效,一些抗性强的阔叶杂草可能需要使用其他防草剂进行防除。
高效防除虎威是一种高效的大豆田阔叶杂草防除剂,能够迅速杀灭多种阔叶杂草,如苋菜、苍耳、龙葵等。
安全环保虎威对大豆的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对环境友好,符合环保要求。
省时省力虎威使用方便,只需一次施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防除效果。
虎威的优点严格按说明书使用避免药液接触皮肤注意天气条件使用虎威的注意事项1 2 3对大豆安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安全虎威的安全性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用虎威的效果高效性安全性灵活性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用虎威的前景合理使用注意安全持续监测对使用虎威的建议和展望感谢观看THANKS。
Z i x u n t a i浅谈大豆田杂草种类、危害、发生特点及除草剂选择原则陈林(明水县人民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黑龙江绥化151700)草害是豆田的严重问题,尤其对于高温多雨年份,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田间管理是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加强田间管理,是促进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采用有效措施防除田间杂草对大豆的高产、优质、高效至关重要。
1、大豆杂草种类:大豆田杂草种类很多,但常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的只有20多种:1.1、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等;1.2、一年生阔叶杂草:苍耳、龙葵、风花菜、香薷、狼把草、本氏寥、酸模叶寥、猪毛菜、黎、茧丝子、鸭历草、马齿克、猪殃殃、繁缕等;1.3、多年生杂草:问荆、苣卖菜、大蓟、刺儿菜、芦苇等;2、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2.1杂草种类多、发生时期长、出苗不整齐。
当地一年生早春杂草如蓼、藜、稗草,晚春杂草如反枝苋、鸭跖草和多年生杂草如问荆、刺儿菜等,从大豆播种期(4月下旬)开始至8月末均能不断发生,因而造成防除上的困难。
2.2杂草与大豆幼苗同步生长,相对集中竞争。
大约有占全年发生量5-10%的杂草在5月中旬发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各种杂草进入高峰期,约占全年大豆田杂草发生量的60%。
2.3大豆封垅前如果除草不彻底,残余的苗眼草秋季能形成超高的大草,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给机械收割带来困难。
2.4春季十年九旱,春风又大,大豆播种前后,杂草萌发前要施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大豆生长至1-3片复叶时,要不失时机地喷施苗后除草剂。
化学除草的时期必须抓紧。
3、大豆田杂草的发生规律3.1早期杂草---大豆出苗前已经发生的杂草由于早期杂草发生早,与大豆共生时间长,危害最为严重,是最主要的防除对象。
这一阶段主要杂草有藜、问荆、苣荬菜、刺儿菜、荠菜、野燕麦、卷茎蓼、蒿等。
3.2中期杂草---大豆出苗至封垄期发生的杂草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发生。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孙运亮宋文茜大豆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对大豆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本文对大豆的主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豆种植面积。
随着我国开始实行“减玉米、增大豆”的新型农业种植结构,山东省米豆轮作制度补贴等政策也不断实施,本地的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政府对大豆种植者的补贴越来越高,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虽然给农民带来了增收的渠道,但是大豆病虫草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大豆种植收益降低。
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地的大豆产业,必须要积极加强大豆病虫草害研究,对大豆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大豆病虫害以及草害的威胁。
一、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1、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大豆根腐病是很常见的大豆病害之一,在大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危害。
苗前发病会导致种子腐烂,出苗之后发病会导致幼苗死亡,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最终枯死。
患病初期病株的叶子结节处会形成水渍状的软腐病斑,然后病变部位变成棕褐色。
随着大豆生长,其病变也会逐渐向上扩展,将患病部位剖开可以发现内部的髓组织已经变成褐色。
病株的叶子会枯黄、逐渐下垂,渐渐脱落,严重的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如果在结荚期感染该病,会影响大豆结荚,形成空荚、瘪荚,豆荚的籽粒不饱满。
对于大豆根腐病而言,最主要的防治方法是从预防为主,首先要对大豆种子进行筛选,尽量选择抗病性强、优质无病害的种子;其次,要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长期连作会导致病害加重,所以在同一个地块上不能连续两年都种植大豆,一般采取四年以上的轮作制度,间作其他农作物,提高土壤抗病性。
第三,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在播种之前5~7天,使用浓度比例为1∶1的50%福美双WP 和50%多菌灵WP 混剂,按照种子重量的0.5%拌种,也可以使用浓度为2.5%的咯菌腈FS 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5%。
心马玉米大豆封闭除草试验总结在农业生产中,除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除草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除草,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果有限。
为了提高除草效率和减少人工劳动成本,近年来,心马玉米大豆封闭除草试验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对这一试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一、方法和过程本次试验选取了心马玉米和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除草技术进行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地块准备:先选择试验地块,对土壤进行充分耕翻和松土,以便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播种:按照传统的播种方式进行心马玉米和大豆的播种。
确保每株作物之间的距离合适,以便后续的封闭除草操作。
3.封闭除草:当作物生长到适当高度时,采用封闭除草器具进行封闭除草操作。
该器具可通过机械手臂实现对作物周边杂草的切割和清除,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4.生长观察:对经过封闭除草处理的作物和未处理的作物进行生长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和收获产量。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心马玉米大豆封闭除草试验的实施与观察,得到以下结果与分析:1.除草效果良好:经过封闭除草处理的心马玉米和大豆作物,相较于未处理的对照组,杂草数量明显减少。
这表明封闭除草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草的生长,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作物生长状况良好:除杂草之后,心马玉米和大豆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叶片茂盛,株高均匀。
相比未经封闭除草处理的作物,封闭除草处理的作物生长更加健壮,产量也有所提升。
3.减少人工劳动成本:传统的除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而封闭除草技术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对农民来说是一种负担较小的除草方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4.试验可行性:心马玉米和大豆封闭除草试验的成功表明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施可行性。
该技术不仅减少了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节省了人工劳动,提高了农田管理效率。
三、进一步改进建议尽管心马玉米大豆封闭除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可进一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除草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