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化学除草.
- 格式:pptx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13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大豆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带来了严重的田间杂草问题,其中大豆田中的杂草问题尤为突出。
大豆田中的杂草竞争力强,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化学防除。
1. 杂草竞争力强:大豆田中夹杂的杂草非常容易与大豆竞争生长空间、营养物质及水份等资源,从而抑制大豆的发育及产量。
2. 杂草影响高产:大豆田中的杂草通常会影响大豆株高、叶面积及光合作用等生长指标,进而影响大豆产量。
3. 杂草细胞活性差:大豆田中杂草的细胞活性非常差,导致杂草生物肥料的效果不佳,结果大豆容易出现缺钾、缺磷、缺氮等状况。
4. 杂草威胁作物品质:大豆田中如果有杂草,不仅会影响其产量,还会影响大豆的质量,从而影响大豆价值。
化学防除方法:1. 喷洒除草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除草剂,可以选择性的影响杂草的生长,而对大豆不会产生毒害,具有精确的杀草效果,能有效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和人工投入。
2. 灭草片和草灵:灭草片和草灵都是一种专门对抗杂草的化学药品。
这两种药品均可用于大豆田中,但需注意按药物的适用范围和剂量进行浸液灌溉或杀草剂喷施。
3. 玉米地药剂:玉米地药剂是目前大豆田杂草化学防控的一种较为新的方法,在玉米地生长期是可以有效去除杂草的,如果大豆田杂草数量较多或者杂草种类比较复杂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总之,化学防除大豆田中的杂草必须遵循化学防治原则,如药用精准、安全、环保和经济等方面的方针,合理应用高效、低毒、环保的防除药剂,以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此外,目前化学防除还需要与物理、生物手段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确保大豆田的高效、低成本、高增益的生产操作。
大豆田如何使用除草剂?大豆播后苗前化学药剂除草在大豆播种后,杂草刚刚萌芽时喷洒除草剂,灭草配方公顷用量可用50%乙草胺3公斤+12%农思它,兑水450公斤喷雾。
也可用50%乙草胺3公斤+72%2―4D丁酯1公斤,兑水450公斤喷雾。
也可用90%禾耐斯1.5公斤+48%广灭灵0.75公斤+80%阔草清60克兑水450公斤喷雾。
以上除草配方在大豆田除草时可任选一种即可。
一、稀释农药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掌握正确的农药方法对防止污染有着重要作用。
其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液体农药的稀释药液量少时可直接进行稀释。
正确的方法是在准备好的配药容器里盛好所需要的清水,然后将定量药剂徐徐倒入水中,用木棍等轻轻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若需要配制较多的药液量时。
最好采取两步配制法:即先用少量的水将农药原液稀释成母液,再将配制好的母液按稀释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清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可湿性粉剂的稀释采取两部配制法,即先用少量水配制成较为浓稠的母液,然后再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最后稀释。
但要注意两步配制所有水量要与理论所用水量相等。
粉剂农药的稀释主要是利用填充料进行稀释。
先取填充料(草木灰、米糠稗)将所有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再反复添加,直到达到所需倍数。
颗粒型农药的稀释利用适当的填充料与之混合,稀释时可采用干燥软土或同性化肥作填充料,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即可。
二.为什么水稻田除草采用毒土法比毒肥法、毒沙法效果好?答:毒土法、毒肥法、毒沙法都是将药剂与细土、化肥、细沙等载体混拌后撒于田中。
因为土壤渗透性好,吸附性强。
吸附药剂后沉到水底层,然后缓慢释放药剂,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而化肥、沙子只是把药剂粘附在表面,遇水后药剂容易飘浮在水面,遇大风容易聚集影响药效,所以采用毒土法用药比毒肥、毒沙法效果好。
三.大豆田旱期苣荬菜、刺儿菜怎样防除?答:对于早春先于大豆出苗的苣荬菜、刺儿菜,在大豆拱土前,用池梗净、农达等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可将其连根杀死;大豆出苗后苣荬菜、刺儿菜三叶期前最佳防除时期。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杂草不仅会占据大豆田的生长空间,还会抢夺大豆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
化学防除已成为大豆田杂草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及化学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 竞争养分:大豆田杂草会和大豆植株争夺土壤养分,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而杂草的存在会让大豆植株吸收到的养分减少,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抢夺水分:杂草还会和大豆植株抢夺土壤中的水分,使大豆植株缺乏水分,导致大豆的干旱和缺水情况,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3. 遮光遮荫:杂草的生长会使得大豆田的阳光照射不充分,大豆植株缺乏光合作用,影响养分的合成和移动,从而导致大豆的生长受到限制。
4. 传播病虫害:杂草也是病虫害的传播媒介,大豆田杂草的存在会导致病虫害大量滋生,对大豆的生长造成直接危害。
5. 影响农药防治效果:如果大豆田杂草过多,会影响农药的喷洒效果,使得农药无法均匀喷洒到大豆植株上,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大豆田杂草防治手段,其特点是防治效果好、实施方便、速度快、范围广。
针对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主要包括除草剂的使用和预防性灭草剂的使用。
1.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杂草防治的农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杀虫剂、杀菌剂等,主要是通过叶面或根部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杂草的生长和发育。
在大豆田杂草防治中,应选用专门针对杂草的除草剂进行施用。
如常用的除草剂有草铵膦、氟吡草酮、草甘膦等。
2. 预防性灭草剂预防性灭草剂是指在大豆田杂草生长之前就喷洒在土壤上,通过土壤或者叶片吸收起到对杂草种子或者幼苗的控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大豆田杂草种子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大豆田杂草的数量,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大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大豆田化学除草的方法有两种:
1、苗前除草:土壤墒情好时,可以在大豆播种后拱土前进行封闭处理。
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200~300毫升,或90%禾耐斯100~15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加噻吩磺隆2~3克,或加75%宝收干悬浮剂2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50~100毫升,或加72%的2,4D丁酯65~100毫升,对水3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
2、苗后除草:出苗后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进行防除。
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60~100毫升,或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5毫升,或用10.8%高效吡氟氯禾灵乳油30毫升,或用6.9%威霸浓乳剂50~60毫升,或用12.5%拿扑净乳油80~10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25%虎威、龙威、氟磺胺草醚等水剂4~6毫升,或用44%克莠灵水剂8毫升,或用24%杂草焚水剂4~6毫升,对水2千克喷雾。
二、用好大豆除草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剂喷洒要均匀,不重,不漏。
2、整地质量要好,土壤要平细。
3、混土要彻底。
混土的时间与深度,应根据除草剂的种类而定。
4、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及混配配方。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在大豆田中,除了大豆之外,还会生长一些标记不清、多种多样的杂草,它们通常被称为“大豆田杂草”。
这些杂草对大豆生产带来了很多危害,如通过竞争大豆生长的水分、养分和阳光,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通过与大豆竞争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降低了大豆的根系力和抗逆性;以及它们还可以作为病原菌和害虫的寄主,引起多种大豆病害和害虫危害,严重损害大豆田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利益。
杂草分类及其危害在大豆田中,常见的杂草主要有草本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
草本杂草一般以禾草科为主,如狗尾草、稗草、马唐等;阔叶杂草则以菊科和豆科为主,如蒲公英、小花蓼、光叶旋花等。
杂草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不良。
由于大豆田杂草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所以它们会抢夺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阳光,使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严重时还会引起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2. 影响大豆品质。
大豆田杂草会占据大豆田的生长空间,限制大豆的生长,并且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大豆的品质。
3. 增加病虫害缺口。
不同的杂草对大豆生长环境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它们会吸引不同的害虫进行寄生或开花,吸引不同的病菌进行繁殖,从而增加了病虫害的缺口。
4. 麻烦操作。
杂草丛生会给后期的草耕、束枝等操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农民的种植效益和工作质量。
防治方法由于杂草不可避免,所以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是必要的,具体如下:1. 土壤处理。
田间杂草主要分布在受到耕作机械破坏较少和覆盖层较薄的地段,适当的深松,增加覆盖,并降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密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2. 农业物理防除。
农事措施是控制杂草的重要办法之一。
在大豆田的管理措施上,草耕是常用于防止杂草竞争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而在大豆发芽前期进行草耕,可有效地杀死田间杂草的种子,同时保持大豆田的最佳生长状态。
3. 化学防治。
在大豆田使用化学除草剂是防治杂草的有效方法。
现代化学除草剂分为代谢型、系统型、接触型和混合型。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指用于种植大豆的农田。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来自杂草的危害,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大豆田中,常见的杂草主要包括宽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宽叶杂草主要有野草莓、野苋菜、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黍、野稻、野茭等。
杂草对大豆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杂草会竞争大豆的养分和水分。
杂草和大豆同时生长时,会和大豆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等资源,导致大豆生长缓慢,生长不良,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 杂草会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
杂草与大豆竞争阳光时,大豆的叶片会被遮挡,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3. 杂草会成为害虫和病菌的藏身之处。
杂草长势较旺,常常成为害虫和病菌的栖息、繁殖和传播之地。
这些害虫和病菌危害大豆健康,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止杂草对大豆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
化学防治主要是指采用农业化学品,如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以防治大豆田的杂草、害虫和病菌。
具体的化学防治方法如下:1. 采用草甘膦进行除草。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杀死绝大部分草本植物,而对非草本植物影响较小。
草甘膦作用于杂草的叶片,通过叶片吸收,使杂草死亡。
在使用草甘膦时,要注意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问题,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预防。
在大豆田中,常见的害虫和病菌有蚜虫、棉铃虫、叶斑病、炭疽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用相应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
在使用这些农业化学品时,要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以避免造成农作物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化学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田中的杂草、害虫和病菌,保障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农民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也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化学除草这⼏点要注意因地制宜,选药准确。
除草剂应选择芽前除草剂,⼴灭灵残效期短,对下茬安全,为⾸选药剂。
⼤⾖播后苗前化学除草不可选克阔乐、精⽲草克、2,4-D等。
严格标准,科学混配药液。
⼤⾖播后苗前化学除草的配⽅是:48%⼴灭灵乳油70毫升+59%⼄草胺乳油100毫升+70%⾖磺隆可溶性粉剂2克,对⽔30公⽄,可喷施⼀亩地。
配制混配农药时,先将农药按标准加⼊器具内,再把粉剂农药⽤少许清⽔稀释成母液后加⼊器具,最后加⼊定量清⽔,不能先将器具加满⽔后再加⼊药液,防⽌因⽔药不充分溶和⽽喷施不均、药效差。
适时喷施,保证⽔量充⾜。
⼤⾖不可播后马上喷药,防⽌⼲旱等天⽓影响药效,但也不能太晚。
正确的⽅法是:墒情好的地块在播后3-4天喷药,墒情较差的地块在出苗前4-5天时结束喷药。
所以在应⽤苗前除草技术时,⼀定要注意⽔量充⾜。
以农⽤⼩四轮拖拉机牵引的⽓喷式喷雾器为例,其容重175-200公⽄,配⽤⾼压喷嘴,前进速度⼆挡中油门,这样每罐药液可喷施6-7亩,保证亩施⽔量30-35公⽄。
同时视⼟壤墒情和⽓候条件,可随时补喷⼀次清⽔,每亩20-30公⽄,以提⾼药效。
⼀、不宜⽤⼄草胺作芽前处理。
淮北地区夏⼤⾖⾯积较⼤,播种季节多数年份⾼温⼲旱。
据观察,⼤部分⾖⽥除草均采⽤⼄草胺作芽前处理。
值此⾼温⼲旱季节,蒸发量⼤,喷施⼄草胺后蒸发到空⽓中的农药微粒飘移到较敏感的作物上(如西⽠、⾖⾓、番茄),常出现药害(症状如病毒病);⽤药过量时⾖苗也会出现药害,须⾬透地⾯或施⽤⽣长素后才能逐渐缓解。
另外,⼄草胺对成株杂草和部分杂草幼芽⽆杀伤作⽤,如青葙、铁苋菜、地锦、油菜、⼩麦⾃⽣苗等。
处于⾼温⼲旱季节,整地质量较差,施药难以均匀周到,⼀段时间后杂草⼜⽣出,还需进⾏2次除草。
因此,使⽤⼄草胺作⼤⾖⽥芽前除草,既浪费⼈⼒、财⼒,⼜污染环境,实不可取。
⼆、⾖⽥化除宜选⽤的除草剂品种。
⾖⽥杂草的化除宜在⼤⾖五⾄六叶期,杂草四叶期前后进⾏。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但由于杂草的生长和繁殖,会对大豆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杂草对大豆的田间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化学防除成为一种常用的控制杂草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以及化学防除的方法。
在大豆田里,杂草会与大豆竞争土壤养分、水分和光线等生长要素,从而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
尤其是早熟禾和芒草等高大的杂草,会对大豆的光合作用产生阻碍,导致大豆产量减少。
杂草还会影响大豆的通风和光照,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增加病虫害的风险。
杂草还会成为害虫的庇护所,增加害虫的数量和繁殖速度,进一步对大豆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杂草对大豆产生危害,农民常常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
化学除草剂可以通过吸收或接触杂草体内的细胞膜,并破坏其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控制杂草生长的效果。
常用的除草剂包括草甘膦、苯嘧磺隆等。
这些除草剂对大豆相对安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多数杂草的生长。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用于大豆田杂草的除草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方法和用量。
除草剂的选择应根据大豆的生长时期、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使用除草剂时还应注意保护好大豆苗期和结荚期的大豆植株,以避免除草剂对大豆的伤害。
在使用除草剂后,要定期观察大豆田里的杂草情况,及时进行补救措施。
除了化学防除,还可以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比如通过轮作制度,使大豆和杂草的生长季节错开,减少杂草的生长空间和时间。
可以适当加强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杂草的繁殖和扩散。
比如通过耕作、覆盖等物理手段来限制杂草的生长。
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杂草的繁殖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大豆田杂草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杂草的生长,化学防除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选择适用于大豆田杂草的除草剂,并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
还可以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保障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大豆田的种植中,随着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豆田杂草也成为影响大豆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豆田杂草对大豆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杂草与大豆竞争养分大豆与杂草同在一个生长环境中生长,它们会在生长过程中争夺养分、水分、阳光和空气等生存必需物质,这就导致大豆产生生长发育不良、减轻光合作用能力、减少根系发达等问题,从而导致大豆减产,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如果生存空间不足,则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杂草滋生、繁殖能力较强,如果大量繁殖的话,很有可能影响到大豆的生存空间,引起大豆的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 杂草影响大豆病虫害防治杂草滋生繁殖会引起病虫害的滋生,这样不仅直接危害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增加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加剧大豆田的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大豆田杂草的危害问题,农业生产中防除杂草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化学防除方法被广泛应用与实践。
化学防除杂草是大豆田防治杂草方法之一,其主要利用化学药剂药力杀灭草本杂草。
近年来,采用化学药剂防除大豆田杂草,其安全度较高,防效明显,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主要的防治方法之一。
常用于大豆田杂草化学防除的药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除草灵除草灵的化学名为2,4-二氯苯氧乙酸,是一种非选择性杀草剂,能有效控制杂草,且复苏效应强。
在该药剂的使用中,应注意防止其对大豆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草甘膦草甘膦的化学名为N-(磷乙基)甘气膦,属于广谱杀草剂,具有低毒、高效、易降解的特点。
常用于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中,能有效地控制大豆田杂草,对大豆无毒副作用,并能保护大豆健康,具有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
3.草铵膦总之,大豆田杂草对大豆的生长发育、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省工、省时、高效,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草荒危害,但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大作物应用技术的成熟、广泛、全面,大豆等小作物化除技术显得薄弱。
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研究,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采用“一封一杀”二次除草法,重点以抓好播后苗前或移栽前的药剂封闭处理为主。
一、施药原则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把握好“药好、足量、及时”和“因天、因地、因草”以及“安全、稳妥、高效”施药的原则。
根据杂草种类、杂草基数、土壤含水、土壤有机质含量、空气湿度、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合理确定具体配方和用量。
一般在杂草基数大、土壤含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湿度小等情况下用推荐用量上限,反之用下限。
对杂草种类复杂、杂草多次发生的地块,可以采用苗前和苗后两次施药的方式。
在不影响后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作用期长的除草剂品种。
陌生的除草剂配方,要先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
二、施药方式化学除草分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喷洒处理两个时期。
苗前土壤封闭,又可分为播前混土封闭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封闭处理两种方式。
苗期茎叶处理主要在大豆2~3片复叶期或杂草3~4叶期进行叶面喷洒。
(一)播前土壤封闭处理1、条件。
对于春播大豆,有耕作条件、天气也较干旱的地区可以在地平整好后,施用除草剂而后浅混土,1天后播种。
播前混土封闭处理,受风、雨、土壤湿度等因素影响小。
土壤过干、过湿都不宜采用。
2、药剂。
(1)每667m 2用80%阔草清4~5g 加90%禾耐斯100~150m l 。
(2)每667m 2用48%广灭灵50~75ml 加72%都尔65~135ml 。
3、用法。
施药量,一般应用推荐量的上限,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在正常用量基础上应增加10%左右。
施药时机,播种前土壤水分合适时,边喷边耙边耪边镇压。
整地要细碎,施药前土壤要达到待播状态,防止大土块包含的杂草种子后期出苗造成草荒;湿度要适宜,混土时土壤要松散,土壤过干、过湿对除草剂药效发挥都有较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时施药比较适宜。
黑龙江省大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1、黑龙江省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黑龙江省大豆田杂划可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常见的主要杂草种类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等。
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苍耳、反枝苋、龙葵(黑星星)、风花菜、铁苋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鸭跖草(兰花菜)、苘麻、繁缕、马齿苋、猪毛菜、菟丝子、猪殃殃等。
多年生杂草:主要有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等。
我省大豆杂草自播种开始至8月上旬均有发生,从播种至5月末,早春杂草占优势,到6月上旬开始则以一年生晚春杂草占优势。
我省大豆田杂草群落随着化学除草剂的普遍使用而逐渐演变,特别是西、北部地区近几年鸭跖草、狼巴草、节蓼、酸模叶蓼、苍耳、龙葵、风花菜、苘麻、苣荬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已逐渐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成为大豆田主要杂草。
进入雨季后,这些杂草混同遗漏的稗草生长旺盛,对大豆危害严重。
其中小蓟(刺儿菜)、苣荬菜、鸭跖草(兰花菜)被称为“三菜”成为大豆田杂草防除的难点。
2、化学除草方式的选择我省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主要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势、气象条件及杂草群落等情况选择适应的化学除草方式。
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有利于大豆苗期生长,除草效果比较稳定,即便防除杂草效果不好,苗后还可进行被救。
缺点一是土壤处理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影响较大,土壤过于黏重、有机质含量过高或pH值不符合某种药剂时不适宜采用土壤处理;二是药效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三是有些除草剂如嗪草酮、2,4—D丁酯等在砂质圭、低洼地由于药剂的淋溶易产生药害。
大豆田除草标准一、前言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广泛。
然而,由于大豆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对氮肥需求高等特点,使得其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杂草的侵害,从而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大豆田中进行除草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大豆田除草标准1. 除草时间在大豆生育期内,应根据不同品种及地区气候条件确定适当的除草时间。
通常来说,在大豆萌发期后1-2周进行初次除草,之后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
最后一次除草应在开花前完成。
2. 除草方法(1)化学除草:采用化学农药喷洒或撒布方式进行。
使用时应注意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物理除草:采用机械或手动方式进行。
机械方式包括旋耕、翻耕等,手动方式包括锄草、拔草等。
机械除草应注意不要损伤大豆根系,手动除草应注意不要损伤大豆叶片。
3. 除草剂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豆田除草剂种类包括苯醚类、三嗪类、吡唑酮类、氨基甲酸盐类等。
使用时应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及大豆品种的除草剂,并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4. 除草量(1)化学除草:一般情况下,每亩用量为30-60克。
(2)物理除草:机械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手动方式视杂草密度而定。
5. 除草条件(1)天气条件:适宜的天气条件是风力小于3级,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无降雨或降雨后24小时内无风。
(2)生长状态:大豆处于生长旺盛期时进行化学除草,效果更佳。
(3)杂草密度:当杂草密度较大时,应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草。
6. 安全措施(1)使用化学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物。
(2)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
(3)使用化学农药后应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残留对人畜带来危害。
三、结语大豆田除草是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工作,需要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大豆品种及生长状态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除草。
Z i x u n t a i1.鸭跖草1.1生物性状。
鸭跖草为一年生杂草,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或斜升,长30-5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下延成鞘,有紫红色条纹。
总包片佛焰苞状,有长柄,生于叶腋,卵状心形,稍弯曲,边缘常有硬毛;花数朵,略伸出苞外;花瓣3片,深蓝色先端成蝴蝶状,蒴果椭圆形,2室,有4粒种子,种子表面凸凹不平,土褐色或深褐色,种子繁殖。
喜潮湿,耐干旱,发生密度大,危害严重,成为大豆田难治杂草。
1.2防治技术。
大豆田化学除草可在秋季施药或春季播前施药或播后苗前施药,施药后最好浅混土或起垄种大豆,施后培土2厘米。
可用的药剂有:75%宝收25-30克/公顷;90%禾耐斯(乙草胺)2000-2500毫升/公顷;96%金都尔1500-2250毫升/公顷;72%异丙草胺(普乐宝)3000-3750毫升/公顷;50%乐丰宝4320-5400毫升/公顷;48%广灭灵(异恶草松)1500-2000毫升/公顷(拱土施药最好)毫升/公顷;5%普施特1500毫升/公顷(拱土施药最好);80%阔草清60-75毫升/公顷;50%速收150-180克/公顷。
大豆苗后真叶期到一片复叶期,鸭跖草3叶期以前施药:黑龙江省早春气温低,鸭跖草出苗早,生长发育比大豆快,大豆真叶期到一片复叶期,鸭跖草叶龄到3叶期,此时可此时可用虎威(氟磺胺草醚)或排草丹与广灭灵混用,一定要加除草剂喷雾助剂药笑宝、信得宝或快得七等才能有好的药效。
大豆2片复叶期,防治4-5叶有分枝的大龄鸭跖草应采用2次施药,考虑到对大豆的安全性,每一遍选用排草丹+广灭灵(异恶草松)或氟磺胺草醚+广灭灵(异恶松),间隔期5-7天。
用第二遍除草剂,选用排草丹,一定要加除草剂喷雾助剂经笑宝、信得宝。
2.苣荬菜、刺儿菜2.1生物性状。
苣荬菜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150厘米,基生叶倒向羽状分裂,头状花序,瘦果楔形,以种子和根蘖进行繁殖。
刺儿菜、大刺儿菜为多年生草本,前者高20-50厘米,后者高50-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