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由4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我的发现”里的内容进行掌握。区分并运用日积月累里的近义词。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教学重点: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由4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我的发现”里的内容进行掌握。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教学难点:

1、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1、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2、复习54页“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洒水-洒水车集邮-集邮册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飞机-飞机场游泳-游泳池足球-足球场

3、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长城)、(故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

4、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回族)、(土族)、(白族)、(苗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台湾)等(二十八)个省、自治区。

三、听写:

海岛伸展建设纱巾环绕围绕胜利隐约节省茂盛春季季节停留杏树茂密蜜蜂山坡搭桥采摘摘抄图钉沟通能够足够龙虾报恩寿礼长寿松柏活泼特别敬爱鲜艳脚步温度凤凰约束勾画政府单独争夺故宫打扮雄伟闪烁辉煌善恶宽窄穷富贵贱加减胜败内外强弱收留坡度宫灯

四、比较组词:

岛(海岛)建(建议)沙(泥沙)绕(环绕)雀(孔雀)胜(胜利)隐(隐约)鸟(小鸟)健(健壮)纱(纱布)挠(挠头)省(节省)性(性格)稳(稳定)药(中药)盛(盛开)吾(吾国)季(四季)留(留心)杏(杏树)蜜(蜜蜂)约(约定)盏(灯盏)悟(觉悟)秀(优秀)溜(溜冰)呆(发呆)密(秘密)波(波浪)搭(搭桥)滴(滴水)订(订购)钩(鱼钩)龙(龙王)恩(恩人)坡(山坡)塔(灯塔)摘(摘抄)钉(钉子)沟(水沟)笼(灯笼)思(思念)寿(长寿)泊(停泊)泼(泼水)待(等待)鲜(鲜艳)却(冷却)渡(渡船)涛(波涛)柏(柏树)拨(拨号)特(特别)样(样子)脚(脚步)度(长度)风(大风)凰(凤凰)警(警卫)展(开展)坏(坏人)境(边境)优(优秀)凤(凤凰)皇(皇上)敬(敬礼)屋(房屋)环(环境)镜(镜子)犹(犹如)五、多音字:

chénɡ(盛饭) dǎo (倒闭) shěnɡ(节省) báo (薄雾) 盛倒省薄shènɡ(盛开) dào (倒车) xǐnɡ(反省) bó(单薄) dīnɡ(钉子) fēn (分别) ɡān (干净) hǎo (好人) 钉分干好dìnɡ(订书机) fèn (水分) ɡàn (干活) hào (好学) kōnɡ(天空) yuè(音乐) wéi (为人) xiánɡ(投降)

空乐为降kònɡ(空地) lè(快乐) wèi (因为) jiànɡ(降落)

ɡōu (勾画) dān (单位)

勾单shàn (姓单)

ɡòu (勾当) chán (单于)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出产)水果(搭起)凉棚(摘下)葡萄

(驶过)江面(勾画)轮廓(敲)鼓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小岛(美丽)的北京(美丽)的角楼(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成串)的葡萄(流动)的空气(敬爱)的总理(鲜红)的地毯(欢快)的鼓点(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绿色)的凉棚(明亮)的橱窗(高大)的建筑(著名)的建筑(世界闻名)的建筑(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薄薄)的雾(清晰)地展现(热情好客)的老乡繁华的(城市、大街)明亮的(灯光、眼睛、教室)茂密的(树林、枝叶、森林)

绚烂多彩的(舞台、广告、人生)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风光秀丽的(公

园、日月潭)

二、近义词:

环绕—(围绕)清晰—(清楚)展现—(出现)秀丽—(美丽)周围—(四周)茂密—(茂盛)有名—(出名)一起—(一同)祝福—(祝愿)敬爱—(尊敬)犹如—(好像)装点—(装扮)美丽—(漂亮)

三、反义词:

年轻—(古老)繁华—(萧条)热情—(冷淡)成功—(失败)强大—(弱小)战争—(和平)骄傲—(谦虚)热闹—(冷清)进步—(落后)黑暗—(光明)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笑容满面—(愁眉苦脸)清晰—(模糊)深—(浅)粗—(细)加—(减)直—(弯)冷—(热)真—(假)甜—(苦)升—(降)哭—(笑)善—(恶)穷—(富)贵—(贱)内—(外)宽—(窄)强-(弱)胜-(败)

四、量词:

一(个)湖一(个)凉棚一(条)龙船一(串)花炮一(只)象脚鼓一(道)彩虹一(束)灯光一(个)民族一(条)头巾一(座)立交桥五、四字词语(熟练背写):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湖水(碧绿)隐隐(约约)

太阳(高照)风光(秀丽)(点点)灯光蒙蒙(细雨)热情(好客)

笑容(满面)令人(难忘)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

灯光(闪烁)银光(闪闪)(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绚丽(多彩)灯火(通明)五光十色

六、造句:

1、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

3、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在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4、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5、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6、五光十色――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七、拓展:

读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葡萄沟的葡萄结得多、颜色多,其中描写葡萄颜色的词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绿、红、白、紫、暗红、淡绿。

八、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继而,指导学生写话练习。

1、请同学们再次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读几篇当时写的好的《夸家乡》。

3、继而,指导学生学生写话练习。

4、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九、小结

十、布置作业:

1、家长督促认读课外识字。

2、听写本单元易错的词语。

最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一、复习重点 1、掌握第62页“词语盘点”,还要求听写课文后的生字在课文中的词(书写生字要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形近字区别、同音字的字义区别)对本单元出现的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进行分类复习。对本单元的一些重点词语进行相关的填空、造句练习。 2、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积累优美的语言。 3、复习“日积月累”中的趣联和本单元作文、口语交际。 二、参考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wēi fēng ǎi xiǎo lěng xiào wéi nán guī ju zhāo dài qiú fàn chū xi dà chén gān jú dào zéi qǔ xiào xiào xī xī péi bú shi shí huà shí shuō miàn bù gǎi sè ān jū lè yèbù xī dài jià jiě shì fù zéwán hǎo wú sǔn liǎo rú zhǐ zhǎng 2、形近字组词。 梁()诣()乃()辱()慌()敝()矩()囚()粱()谐()及()唇()谎()蔽()炬()因()臣()淮()贼()敝()撤()既()曰()惠()巨()准()贱()敞()撒()即()日()慧()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的小说。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3)杨氏子的特点: (4)《晏子使楚》的“使”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然后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使”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①使用;②让;③假如;④派遣;⑤奉命到某地办事。在“晏子使楚”中,“使”应是第()种解释。在“这把剪刀特别好使”中,“使”应取第()种解释。《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5)晏子的特点: (6)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7)背诵与默写《杨氏之子》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 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3÷7 47÷9 34÷6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0 ()×5<32()×7<46()×9<42 (三)拓展练习 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 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 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 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四)提高练习 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 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 (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请你仔细观看,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一起看看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欢迎查阅!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随文识字,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重点: 朗读并理解三只小动物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准备: 小蜜蜂、小燕子、小鹿板贴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课件导入 (出示课件)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请你仔细观看,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因为你们的心里装着无数个美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世界上最美的什么呢?森林里的大象爷爷就给小动物们布置了这样一个比赛任务,小动物们的完成比赛,找到答案了吗?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学习,理清脉络 (一)小组学习,初步感知。 师:谈话出示学习任务: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②轮读课文,组员之间纠错正音。③把自己在课前预习中学会的新字新词说给组员听。④组长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检查识字情况。 (二)指读检测,纠错订正。 师指名读课文,指读过程中教师纠错订正。 (三)布置问题,理清脉络。

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这个填空。(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索。) 课件出示句子:森林里大象伯伯给动物们布置了的比赛任务。 (动物)飞向,认为最美的; (动物)飞过山峰。认为最美; (动物)因为而没有。大象伯伯认为它们都找到最美的事物。 (四)弄懂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指名学生汇报,师边汇报板帖。诵读课件的句子,使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五)选词填空,体会词语变化美。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读句子,想想都有谁参加了比赛?他们分别是哪类小动物的代表呢?谁能把词语正确填入空格内。 运动员选手代表 小蜜蜂( )昆虫,小燕子是飞鸟们推出的( ),群兽选出的( )是小鹿。 引导学生理解更换了几个词语,就让我们感觉到很生动。 三、合作学习,提炼主干。 (一)小组合作,提炼主干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人教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语文知识归类分为五部分: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和积累;口语交际和写话。 二、复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运用。 3、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不同组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过的词语。 5、初步掌握和运用反义词、近义词。 6、能恰当准确地进行词语搭配。 7、能够养成主动积累好词(不同结构方式的词语,四字词等)的习惯。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句子。 9、继续学习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 10、初步学习如何将句子表达得准确、具体和生动。 11、培养阅读兴趣,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12、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积累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1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学习写日记,看图写话。 三、复习时间:6月17日—6月24日 形式一:以课文为本,以单元为整体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对课文人物加深理解,归纳阅读的基本方法。 形式二:以归纳的形式、专题训练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穿插进行测试、查漏补缺. 主要复习类型有: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 四、复习措施: 1、生字认读的措施: a、抓住生字表1,展开全面认读。利用学习小组,在小组里互相认读,进行识字巩固活动。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识字巩固的措施: 以争得“小五星”的形式,结合听写,在听写查漏补缺。发现掌握不好的词语想办法记住——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个生字?配合一定量的强化书写。3、阅读写话复习的措施: A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进行写话指导。 4、其他综合性复习思路: A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学习。 C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D充分利用测试题,查漏补缺,及时补救。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共7课时)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第一课时表内除法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除法计算的便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表内除法。 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步骤 二一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应该怎么租呢? 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2.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2 = 8 (辆) 3.16名同学都乘坐4人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4.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4 = 4 (辆) 5.请看算式:16÷2 = 8 16÷4 = 4 (1)分别说一说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以上式子说一说什么是除法? (3)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专项训练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八()二十四()八十一九

七()四()十六()三十六七六()()五三十 2.计算下面各题 32 ÷8 = 81 ÷9 = 15 ÷ 5 = 24 ÷ 6 = 42 ÷7 = 40 ÷8 = 24 ÷3 = 14 ÷2 =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6=()×3 2×()=3×()7 ×()> 8×2 ( ) ×8 < 6×5 24÷( ) > 24÷( ) 4.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第二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 情感态度预交直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每篇课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4.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二.复习重点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每篇课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三.复习难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每篇课文的主旨。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四.复习方法 1.点拨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出示课题,展示目标 二.训练操作 1.积累词语,掌握其音形意.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幼稚鲲鹏混淆深邃萌芽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高深莫测不值一提与众不同不可思议硕大无比无与伦比庇护吞噬啮齿干涸敦煌萧瑟和煦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浑然一体媲美挑衅迷惘收敛橘红迁徙奥秘滑稽繁衍一无所获仓皇逃窜误入歧途紧追不舍鼠目寸光相辅相成雾霭寂寥沼泽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频繁徘徊绞尽脑汁目空一切贪婪牟取秤砣缚哂笑履行诺言签订监督欣慰肮脏棘手妥善铆钉微不足道黑咕隆咚深不可测颤颤巍巍莫衷一是众目睽睽闻风而来无所不知镇定自若众说纷纭齐心协力经久不息胸有成竹异口同声争先恐后源源不断任劳任怨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 2.熟练地说出每一课的文体及作者。 3.回顾课文内容,概括每一课的主旨。 4.分析下列句子的含意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字词部分——形近字复习1) (一)激情导入,乐中求学。 导入:小朋友们,期末到了,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期末总习。我们该怎么做?(多读,多练,多动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期末我们班要竞选“聪明小宝贝”。谁将得到这个光荣的称号呢?看谁得的星数最多,那他就咱班的“聪明小宝贝”。加油! (二)着眼整体,明确目标。 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字词王国”。先请看:第一道题:谁造的房子最漂亮。请大家先完成听写吧,全部做对的可以得到第一颗星: 溪水躲藏解脱躺下烧菜浇水住宿世界呼唤 解冻棉花探望摇头田野未来末日商店枯荣 (三)整体回顾,知识归类。 1、汉字开花(出示课件) (1)填一填?(区分两组形近字:羞和差淹和掩) (2)你发现了什么?快来试一试吧! 全班交流,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发现。 (3)小结:我们发现许多汉字看上去都很像,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些就是形近字。 2、火眼金睛: (1)考考你的眼力:口头组词(属于生字表一中的形近字,不要求书写)深()厨()碉()馒()渐() 探()橱()稠()漫()惭() 酒()莫()曾()猴()僵() 洒()幕()蹭()喉()疆() (2)用手势选择形近字:选字填空 要求区分的字是: 哄烘拱截戴裁讥叽勾勺碟蝶愉偷或式 吾悟呜鸣描瞄喵蓬缝锋歉谦 3、加油站。(必答题,含有生字表2 中部分必须掌握的形近字。) (1)只有顺利地通过这间加油站,你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可以继续。

教师下发练习纸,完成部分书面练习。 (2)习题: 未烧摘勾玻锋鹃 末绕滴沟破峰鹅 抹浇商购坡蜂鹊 (3)交换批改,谈谈自己有什么发现。 4、创新大比拼。 (1)我自己去找书本生字表中的形近字,并且想出合理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交流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字词部分——形近字复习2+多音字复习) (一)火眼金睛。 正确区分下列字。 勺勾蜜密垂睡辫瓣迷谜桩脏寿涛 (二)加油站。 (1)书面练习 (2)组词。 尤题凰陈柳娇玲芽 龙提煌冻印骄岭讶 (3)谈谈自己的发现。 (三)三打白骨精。(多音字练习) (1)给下列本册多音字组词。 (2)归纳: 间待答钉盛藏蒙重 晃溜哄喝缝假斗数杆 (四)创造大比拼。用部分多音字组成的词语造句。 (1)例:盛:盛饭。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家里吃晚饭。我看见爸爸酒喝完了,连忙去给他盛饭。爸爸看见了,连连夸我是个好孩子! (2)盛:茂盛。周日早上,我跟随爸爸一起去西湖边游玩。我看见湖边的柳树叶子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

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 一、复习课文: 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还有着名的现代建筑、、、…… 优美句子: 到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底下,有、、、、,,美丽极了。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复习54页“我的发现”:照相-照相机洒水-洒水车集邮-集邮册 图书-图书馆电视-电视台飞机-飞机场游泳-游泳池足

球-足球场 三、比较组词: 岛建沙绕雀胜隐 鸟健纱挠省性稳 药盛吾季留杏蜜 约盏悟秀溜呆密 波搭滴订钩龙恩 坡塔摘钉沟笼思 四、多音字: chénɡdǎoshěnɡbáo 盛倒省薄 shènɡdàoxǐnɡbó 五、填空: 填入合适的动词: 水果凉棚葡萄江面轮廓鼓 七、反义词 粗—加—直—冷—真—甜—升—哭—善—穷—贵—内—宽—强- 胜- 六、造句: 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

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有的……有的……还有的: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十二、拓展: 七、读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这段话主要写的是葡萄沟的葡萄结得多、颜色多,其中描写葡萄颜色的词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绿、红、白、紫、暗红、淡绿。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喝醉(zuì) 丝(sī)绦裁(cái)剪遮(zhē)掩兴致(zhì) 茁(zhuó)壮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 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化妆丝带剪刀冲出寻找姑娘吐丝柳枝 荡秋千鲜花桃花杏花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客 惊奇去年美好一堆礼物邓小平植树格外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长:cháng(长处)zhǎng(长大)冲:chōng(冲锋枪)chòng(冲着)藏:cáng(捉迷藏)zàng(藏族)似:sì(似乎) shì(似的) 奇:qí(奇怪)jī(奇数)种:zhǒng(种子)zhòng(栽种)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 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 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 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 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 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特别兴致勃勃—兴味盎然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仔细—马虎害羞—大方 探出—缩进茁壮—瘦弱笔直—弯曲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读的形式考查。 5.《邓小平爷爷植树》第2-4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笔记 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 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 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 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 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 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 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 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 进行。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 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 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此为WORD版,可以任意编辑) 第一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二首》中编排了《村居》《咏柳》,这两首诗都与春天有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三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描绘了春天的足迹,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感受春天,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共享,并可以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辬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要能读准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积累好词佳句,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学会从书籍目录中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 5.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难点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 《找春天》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1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辬 【知识与技能】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复习课程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案教元单. 精品文档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人教版)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B (2a-2c) 一、教案背景: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课题:1 、面向学生:中学240min 、 课时:3 、版本:人教版新目标4 、单元分析: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 第一课时for it本单元是人教版新目标(Go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复习, 中心话题是“, transportation”(Section A 1a~1c)的内容以前学过的几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学习“乘坐交通工具”的搭配,询问对方如何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去上学的特殊疑问句、回答语和Do you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容易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让学生开口交

流。本课的教学围绕“谈论如何去上学”这一话题展开,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语言素材看图说话,进行句型操练和实际描述,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同时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学情分析:三、刚刚升入初中,较大面积接触英语的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还不大高,因此仍然需要以老师为较大主体的教师引导学习。而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英语的学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习热情和好奇心也是比较旺盛的,只是仍然害怕开口,所以需要老师一定的鼓励让他们积极开口,和学生们互动,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复习单词subway, bike, walk, bus, car等 (2)学习新单词ropeway, difficult, villager, classmate (3)复习Does he引导的一般疑问句。 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Yes, he does. (4)了解2b文章脉络,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How do villages get to school? Why can't villagers take a boat or cross the bridge to school? 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Why? What is the villagers' dream?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 2. 文化意识目标 (1)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 (2)了解村民是怎么去上学的,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感恩现在的生活并思考能够为村民做什么。 五、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记忆新词汇 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脉络。Retell the passage. 4、教学难点 学生可能会害羞于表达自己,或者不能理解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六、教学过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第二部分2a-2c. 2、教学手段 趣味导入法引入教学,交流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

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3 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 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 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 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 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 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 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 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 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 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 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 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 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