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学期刊都禁止一稿多投
- 格式:pdf
- 大小:99.83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一稿两投,作为学术期刊领域中的一个敏感话题,一直备受争议。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最近发布了关于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稿两投的定义。
一稿两投是指作者将同一研究成果同时投稿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进行评审。
这种行为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还损害了期刊的学术评价体系。
对一稿两投问题进行严肃处理,有利于维护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发布的声明明确指出,对于发现存在一稿两投问题的作者,将取消其在本刊的发表资格,并向其所在单位和其他相关期刊通报处理结果。
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为其他学术期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对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这一声明,我个人持支持态度。
在当今学术界,一稿两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学术期刊的权威性。
对于这类行为,学术期刊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处理措施,以震慑不法之徒,维护学术界的健康发展。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对于维护学术期刊的正常秩序和学术评价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这一声明能够得到更多学术期刊的响应和支持,让学术研究更加健康、公正地开展。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记录和传播评台,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对整个学术界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追求发表成果和学术声誉,采取了一些不端行为,其中包括一稿两投等做法。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不仅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警示,也是对学术期刊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该声明的发布,将有力地打击一稿两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提升了学术期刊的声誉和专业形象。
浅析医学期刊中“一稿两投”的常见原因
袁璐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卷),期】2001(008)024
【摘要】几乎所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均明确的规定,“来稿不能一稿两(多)投”,这是作者、编辑尽知的准则。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稿两(多)投的事仍常有发生。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笔者就医学期刊常见的多种原因,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
【总页数】2页(P2785-2786)
【作者】袁璐
【作者单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
【相关文献】
1.浅析兽医诊疗失误原因及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J], 王洋
2.浅析兽医诊疗失误原因及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J], 潘登
3.浅析常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J], 裴涛
4.浅析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与原因 [J], 申艳红;
5.浅析兽医治疗失误原因及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J], 龚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于其他四个科室,其次为外科㊂这与2013年胡婷秀[5]在长沙市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相关情况调查中的结果一致,胡婷秀指出科室是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知晓程度存在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而且内外科是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知晓率较高的科室㊂内科执业医师的得分较高,这可能与此次被调查对象以内科人员为主有关,比例为44.40%㊂调查过程中,由于外科人员工作异常繁忙,所以能配合调查并认真完成答卷的执业医师较少,而其他科室,例如妇科㊁儿科是比较单一的科室,执业医师数量相对较少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执业医师的卫生法律知识得分最低46.80ʃ21.61分,儿科医生在诊疗活动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更应该重视对卫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卫生法律意识㊂调查结果显示,外科执业医师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得分次高,这可能是因为外科主要是进行手术的科室,是医疗事故㊁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医务人员的风险责任更大,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㊂执业医师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得分情况与执业医师所在单位有关,市属三级医院与市属二级医院的执业医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要好于一级医院㊁民营医院,这与周林娟[6]的调查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二级㊁三级医院招聘的执业医师学历高,其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自主性比较强,市属综合医院公益性比民营医院强,而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充足,有更丰富㊁便捷的资源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医疗质量比民营医院要求更严格㊂因此,民营医院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㊁一级医院应重视对执业医师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教育㊂3.4㊀执业医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认知水平与医院组织学习㊁培训频率有关㊀医院每年组织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学习㊁培训的频率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从调查结果看,执业医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得分随着医院组织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学习㊁培训的频率增加而提高㊂医院应多开展专题讲座,给执业医师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来营造浓厚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氛围,激发执业医师的学法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㊂ʌ参考文献ɔ[1]㊀史淑叶,王佩,王秀娟,等.1998年 2018年我国医师权利研究综述[J].医学与法学,2019,11(1):24-28.[2]㊀杨娟,傅静.调查研究:实习护生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认知及需求[J].医学与法学,2014,6(5):36-39.[3]㊀赵小平,何兰燕,谭耀坤.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4(5):852-853.[4]㊀罗再芳.实习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33(9):770-771.[5]㊀胡婷秀,赵衡文.长沙市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相关情况的调查[J].现代医院,2013,26(10):80 -83.[6]㊀周林娟.绍兴市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5(1):76-78.(2020-01-20收稿㊀2020-04-25修回)(本文编辑㊀戴志鑫)‘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严禁作者一稿多投㊀㊀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审过程中,发现少数作者存在一稿多投的情况,对期刊工作造成恶劣影响㊂为了保障杂志工作正常运行与开展,杜绝此类情况发生,编辑部严正声明: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发现后将严肃处理,拉入编辑部黑名单,通报作者单位,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上公示并撤销稿件㊂请作者务必不要一稿多投㊂望广大作者相互转告㊂‘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㊃264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年5月30日第27卷第5期Hosp Admin J Chin PLA,Vol.27,No.5,May30,2020。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 年 04 月 15 日第 44 卷第 2 期 I n t J Genet Apr. 15,2021,Vol. 44,No.2■ 127 ■在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诊断,扩增了 yvfv基因与ac y u4/z>基因突变谱,为将来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及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v/v基因新型变异合并C/lCiV/U D 基因罕见变异导致患儿一系列临床症状,虽然 该突变均发生率低,但是患儿的出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也将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曾生育过染色体及基因异常患儿的夫妻,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若下次妊娠时,需进行遗产咨询及产前诊断,减少缺陷胎儿的出生,为家庭及社会减少负担。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张家,李明,姚志荣.二例散发型I型神经纤维瘤患儿的N F1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33(2):200-202. D0I:10. 3760/cm a. j. issn. 1003-9406.2016. 02. 016[2] Loh ML, Sakai DS , Flotho C , et al. Mutations in CBL occur frequently in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 J ] . Blood , 2009 ,114(9) :1859-1863. DOI:10. 1182/b l〇〇d-2009-01-198416[3] Burkitt Wright EM,Sach E, Sharif S,et al. Can the diagnosis ofNF1 be excluded clinically? A lack of pigmentary findings infamilies with spinal neurofibromatosis demonstrates a limitation ofclinical diagnosis [ J ]. J Med Genet ,2013,50(9): 606 -613.DOI : 10. 1136/jmedgenet-2013-101648[4] Kocova M , Kochova E , Sukarova-Angelovska E. Optic glioma andprecocious puberty in a girl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carryingan R681 X mutation of NF1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J ] . BMC Endocr Disord , 2015,15: 82. DOI:10. 1186/si 2902-015-0076-4[5] Strauss KA , Gonzaga-Jauregui C , Brigatti KW , et al. Genomic diagnostics within a medically underserved population : efficacy andimplications [ J ]. Genet Med , 2018 , 20 ( 1) :3 1 -41. DOI :10. 1038/gim. 2017. 76[6] Scholl UI, Goh G,Stolting G , et al. Somatic and germline CAC-NA1D calcium channel mutations in 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s and primary aldosteronism [ J ] . Nat Genet, 2013,45(9):1050-1054. D01:10. 1038/ng. 2695[7 ] Baig SM , Koschak A , Lieb A , et al. Loss of Ca ( v) 1. 3 ( CAC-NA1 D ) function in a human channelopathy with bradycardia andcongenital deafness [ J ]. Nat Neurosci, 2011 , 14 ( 1) : 77-84.DOI: 10. 1038/nn. 2694(收稿日期:2020-09-07)•读者•作者•编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声明为维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 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
・482・Shanghai Med J,2019,Vol.42,No.8在输注过程中具有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风险,以防止医务人员对诊疗项目的理解产生偏差。
③强化监督管理。
医院必须加强知情告知全过程的管理,确保知情同意制度得到完整、充分地执行旳。
积极发挥各级质控组织的作用。
坚持自控与互控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要把同意书的签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每天要对次日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病历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机关职能科室要把各环节的质量检查常态化、制度化,以手术、输血、有创操作等病历为重点,坚持深入科室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知情告知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公示,定向反馈,提高问题整改的针对性,持续改进医疗告知制度的执行力,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应加强住院病历归档前各环节的审查,防止同意书在归档过程中遗失。
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实时监测。
医院依托电子病历系统,建立特殊诊疗项目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测;医师在下达医嘱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其签署同意书,从而确保每个特殊诊疗项目的实施都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综上所述,医院知情告知管理比较规范,但要进一步规范知情告知项目管理、深化教育培训和加强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对知情同意书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L1]杨平,肖进,陈宝珍.医学人文科学词汇精解[Z].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05-206.[2]叶春花,韦秀碧.195份知情同意书缺陷分析[J].中国病案,2009,10(2):15-17.[3]雍娟.426份知情同意书缺陷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2):13-14.[4]陈权,谭鸣,陆廷岚.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医学,2017,40(4):240-242.[5]姜志高,顾彦琪,王兵.医方告知义务与患方知情同意权的实施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5):627-628.(收稿日期:2019-03-05)(本文编辑:陈蔚)・读者•作者・编者・《上海医学》杂志编辑部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为维护《上海医学》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上海医学》杂志编辑部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
在学术界,每一位学术人都有义务牢记:符合道德规范的研究与发表行为,是诚信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如今,大多数期刊都敏锐地意识到:他们应公布关于这类问题的政策,并期望作者了解并遵守最佳发表行为准则。
本文中笔者将讨论两种普遍存在且又相关的违规发表行为,即重复发表与一稿多投。
首先我们谈谈重复发表,重复发表是指某作者发表与自己已发表论文大体相似的论文,而且不注明来源也未经原版权持有者同意。
原论文和新论文可能存在着没有意义的差别,例如:采用新标题或经过修改的摘要,但是数据集和研究结果完全相同。
未经允许或确认的论文重复发表是一种严重违反发表道德的行为,其理由如下:大多数情况下会侵犯版权,论文的版权属于期刊而不是作者;因此,作者不能随意重复发表论文。
可能误导实验性证据,因为本学科的研究者会将某组结果误解为两组(因为研究结果分别包含在两篇独立的论文中)。
由于实验性研究是制定政策和其它医学/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这相当于“自我剽窃,”因为其涉嫌使用其它作品的材料而未注明出处。
导致编辑和评审资源的浪费。
不合理地占用竞争激烈的有限期刊空间,减少了其他作者的论文发表机会。
是一种“不良学术现象”,其后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对文献的贡献度。
”?举个例子:一位作者在由其大学出版的区域性英文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作者后来又将论文投递至美国的一家期刊。
这种行为应视为重复发表吗?回答:是!作者必须告知第二家期刊论文已在大学期刊上发表。
大家不能重复其它任何已发表论文的内容。
未经期刊允许,不能向媒体、公司或其它机构提供关于未发表论文的初步报告。
引用自己已发表论文的材料时,只能从发表论文中摘录少量句子。
另外,引用文字应添加引号并注明出处。
当使用单组数据撰写多篇论文时,必须确保每篇论文分别解决具有独立性和重要性的问题,论文应交叉引用,在投稿信中将相关事项告知期刊编辑。
如果已发表了相关论文,应在投稿时向期刊编辑提供这些论文的详细信息。
如何合理的进行二次论文发表“一稿多投”即屡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是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发表,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一稿多投,如何合理的进行二次发表。
1. 一稿两(多)投:是指同一篇稿件投稿到某一期刊的同时又投稿到另外一个期刊的行为。
大多数生物医学期刊都反对一稿两投,导致该政策的原因是:1)为了防止两个或多个期刊同时承受同一篇稿件时可能引起的争议;2)两个或多个期刊在不知不觉地或者不必要地为同一篇稿件进行审稿和工作,甚至发表,造成浪费。
当然,有少数期刊是可以同时或联合发表一篇文章的,觉得这样做可以引起公众更广泛的注意。
2. 重复发表:是指与已经发表的文章(纸版或电子版)有足够重叠的论文。
重复发表的文章要有清楚的脚注,说明该文是作者和同意,并且提供原文出处。
重复发表涉及版权、伦理、使用原始文的费用等。
原创性研究论文的重复发表易导致很多问题,因为无意中会重复计算或不恰当评价一个研究,会导致误报等。
因此,大多数杂志不愿意承受重复发表的论文,这里包括:完全或局部重复,因此,作者投稿时必须做一个完整的声明,说明有可能与本文的重复发表相关的前期发表过的初步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或摘要、学术报告、新闻报道(包括其他语种的翻译)等,以便处理时作出决定。
一定要老实、客观!不能有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发现作者未经这种声明尝试重复发表,部有权未经作者的解释或同意就刊登重复发表声明,这将对作者以及的学术声誉很不利。
3. 合理的二次发表:合理的二次发表(相同或不同语种)一般是为了扩大读者面,尤其在其他国家可能是有意义的,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作者必须经得两个期刊的同意,应给二次发表的期刊提供首次发表的文章复印件。
2)首次发表的优先权应得到尊重,二次发表应在首次发表后一周以上(除非两个期刊之间有协议)。
3)二次发表的论文应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通常是缩写本即可。
4)二次发表的版本应忠实反映首次发表。
操作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㊂档案数据维护是长期任务,要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形成数据维护长效机制,确保档案信息安全㊂3.3㊀提高人员素养㊀完善相关标准规范㊀事在人为,提高人的素养永远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㊂医院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快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这是档案工作融入医院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条件㊂改善和提高档案部门信息化工作能力水平,应该采取 两条腿走路 的办法㊂一是积极吸引专业人才,档案部门积极引进在计算机㊁信息化㊁数据处理等方面学有专长的人员,改变档案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快速提升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能力㊂二是重视档案岗位现职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和鼓励档案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成为掌握档案业务知识和信息化工作知识㊁将档案业务技能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4]㊂4㊀结㊀论标准化建设是档案资源建设及其和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㊂所谓信息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将位于不同系统㊁分散存储和管理的各类信息资源连接成为一个结构有序㊁管理一体㊁配置合理的整体㊂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通过对各子系统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㊁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信息资源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从而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㊂同理,医院信息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融合建设,实质上是将信息资源视为一个系统,医疗㊁管理㊁档案等信息分别是子系统,实现所有子系统的有机聚合㊂但是,各子系统的集聚融合必须以遵从统一的标准为前提,否则,会出现 信息孤岛 ,影响系统的互联共享㊂所以,标准化㊁规范化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㊂一是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自身标准化工作㊂医院档案繁多,各类档案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如数据元标准㊁数据交换格式规范㊁数据存储格式标准等㊂二是加强档案系统与医院信息一体化的标准化建设,实现无缝衔接㊂要加强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标准研制工作,从参与的各个子系统和实施一体化建设各环节的两个维度提出各项适用标准,防止子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出现异构瓶颈,并避免一体化实施中的工作环节之间衔接和勾连困难等问题㊂档案部门尤其要主动关注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从数据库㊁系统架构和软件等方面高度注重档案工作与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相容和相适性,这是档案系统融入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的重要条件㊂ʌ参考文献ɔ[1]㊀李朝虹,张成超,张豫,等.谈医院学科档案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151-152.[2]㊀李红.医院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5):31-32.[3]㊀王晓萍.医院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43-44.[4]㊀张晓玲,阮俊勇.军队医院及疗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7):623-625.(2019-06-28收稿㊀2019-09-27修回)(本文编辑㊀胡友花)‘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严禁作者一稿多投㊀㊀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审过程中,发现少数作者存在一稿多投的情况,对期刊工作造成恶劣影响㊂为了保障杂志工作正常运行与开展,杜绝此类情况发生,编辑部严正声明: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发现后将严肃处理,拉入编辑部黑名单,通报作者单位,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上公示并撤销稿件㊂请作者务必不要一稿多投㊂望广大作者相互转告㊂‘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㊃629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年10月30日第26卷第10期Hosp Admin J Chin PLA,Vol.26,No.10,October30,2019。
三大服务理念,结合走动管理不断修正优化,不仅方便患者,也缓解门诊窗口服务压力㊂医院的人工窗口从原先的43个逐渐缩减至27个,将缩减窗口的工作人员弹性排班进行自助机的使用指导㊁日常维护等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㊂4㊀讨㊀论4.1㊀通过走动管理可及时发现问题㊀走动式管理变被动型管理为主动型和开拓型管理,该模式的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者的行政管理和临床质量管理的有效结合[9]㊂使管理者掌握第一手资料,能及时倾听患者的呼声,根据患者的需求有效改进门诊工作流程,弥补各种自助服务的不足,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到医护人员对门诊管理的建议,及时整改,切实提高门诊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㊂4.2㊀运用走动管理可及时解决纠纷㊀走动管理关注细节,并能有效进行情感沟通㊂通过实施走动式管理,门诊管理者在特殊时段㊁重点时段深入实际,走动于医患之间,既体察患情,又能了解医情,找出医患间焦点问题,现场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㊂4.3㊀通过走动管理可强化门诊管理4.3.1㊀管人㊀实现知人善任㊀门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认知㊁专业核心能力㊁职业态度及学历层次㊁年龄等往往参差不齐[10],只有通过走动管理,深入临床一线,才能真实了解到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细致观察到每位工作人员的特点,从而对其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实现知人善任㊂将日常随机走动与目的走动相结合,才能根据每人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岗位,做到人岗匹配㊂4.3.2㊀管事㊀提高工作质量㊀领导者在走动管理中,通过及时有效地改善门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工作质量㊂4.3.3㊀管服务㊀提高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㊀通过走动式管理中的情感交流与细节管理,强化门诊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使其感受到医院对一线工作人员的重视㊁关怀,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励其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㊁安全㊁舒适的优质服务㊂ʌ参考文献ɔ[1]㊀杨骅,陈羽中,陈珏,等.综合性医院门诊流程改造中的精益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80-81.[2]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OL]..cn /guihuaxxs /s10743/201806/44e3cdfe11fa4c7f928c879d435b6a18.shtml,2018-06-12/2018-08-15.[3]㊀徐家喜.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04-105.[4]㊀孔彩霞,杨芳.走动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0):65-66.[5]㊀李刚,赵昌志.走动式管理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8(7):372-373.[6]㊀卞根霞.在医院门诊管理中引入走动式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2016(5):83-85.[7]㊀王亚平,于淑英,司马欣元.关于建立门诊管理委员会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3):256.[8]㊀王延芳.浅析医院人事管理中 走动式 管理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7(14):23-24.[9]㊀李勇兰,方茜,罗梅梅,等.走动式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6):111-112.[10]冷育清,商月娥,王翠兰,等.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应对门诊护理人员不足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6):498-500.(2019-01-10收稿㊀2019-05-06修回)(本文编辑㊀丁㊀陶)‘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严禁作者一稿多投㊀㊀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审过程中,发现少数作者存在一稿多投的情况,对期刊工作造成恶劣影响㊂为了保障杂志工作正常运行与开展,杜绝此类情况发生,编辑部严正声明: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发现后将严肃处理,拉入编辑部黑名单,通报作者单位,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上公示并撤销稿件㊂请作者务必不要一稿多投㊂望广大作者相互转告㊂‘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㊃574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年5月30日第26卷第5期Hosp Admin J Chin PLA,Vol.26,No.5,May 30,2019。
第1篇一、引言一稿多投,即同一作者将同一篇稿件同时投稿给多个编辑、出版单位或平台,是当前文坛上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作品的原创性和质量。
为了规范出版市场秩序,保护作者、出版单位及其他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禁止一稿多投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围绕禁止一稿多投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
二、禁止一稿多投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三条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获酬权等权利。
”该法为禁止一稿多投提供了法律依据。
2.《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是我国出版管理的基本法规,其中第三十条规定:“出版单位对投稿的稿件,应当认真审阅,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对一稿多投的稿件,出版单位有权拒绝出版。
”该条例明确了出版单位有权拒绝一稿多投的稿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我国合同制度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该法为禁止一稿多投提供了合同法上的依据。
三、禁止一稿多投的具体规定1.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一稿多投的行为,实质上是作者未经出版单位同意,将同一作品公之于众,侵犯了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
因此,禁止一稿多投是著作权法的基本要求。
2.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出版单位有权拒绝一稿多投的稿件。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作者未征得原出版单位同意,将同一稿件投稿给其他出版单位;(2)作者未征得原出版单位同意,将同一稿件投稿给同一出版单位的多个编辑或部门;(3)作者未征得原出版单位同意,将同一稿件投稿给同一出版单位的多个子、分公司或子公司。
期刊发表可一文多投吗在学术界,期刊发表是评价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对于很多学者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期刊发表可一文多投吗?也就是说,他们是否可以将同一篇论文提交给多个期刊进行评审,以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几率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学术道德和期刊编辑的规定,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部分期刊都不允许一文多投。
这是因为一篇论文被多个期刊同时审稿可能会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例如重复发表、抄袭等。
而且,如果一篇论文被多个期刊接受,就会出现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期刊上同时发表的情况,这不仅会浪费期刊的资源,也会影响学术界对于论文的评价和引用。
其次,一篇论文在同一时间只能被提交给一个期刊进行评审。
一旦一篇论文被某个期刊接受,作者就需要立即通知其他期刊将论文撤回,以避免同一篇论文被多个期刊同时发表的情况发生。
这也是对学术道德和期刊编辑规定的尊重和遵守。
那么,是否就完全不可能一文多投呢?其实,并非如此。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文多投是可以被接受的。
比如,作者可以将同一篇论文提交给一个期刊进行评审,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得到答复,或者得到的答复是拒绝,那么作者可以将论文提交给另一个期刊进行评审。
这种情况下,作者需要在提交时向新的期刊说明这一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一些期刊也允许作者将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再次修改和扩展后提交给该期刊进行评审。
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同一篇论文,但经过了较大的修改和扩展,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一篇新的论文,因此是可以被接受的。
总的来说,期刊发表不允许一文多投,这是出于对学术道德和期刊编辑规定的尊重和遵守。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一文多投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
因此,对于学者来说,应该严格遵守期刊的规定,以保持学术道德和学术界的规范,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论文被接受的几率。
论文一稿多投会被发现吗?论文能一稿多投吗?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提交给多个期刊或会议进行审稿和发表。
这种行为在学术界被称为“重复投稿”,是被普遍认为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会严重损害学术诚信和声誉。
那么,一稿多投会被发现吗?论文能一稿多投吗?一稿多投的风险:1. 重复投稿是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容易导致学术声誉受损。
2. 一稿多投的可能被检测到,容易导致多重出版,在业内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会受到严厉惩罚,比如被列入学术黑名单。
3. 一稿多投容易导致时间浪费、心理负担增加,并对学术交流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如何避免一稿多投?以下是一些建议:1. 作者应该仔细研读期刊或会议的投稿指南,明确投稿须知,如会议是否允许同时投稿到其他会议或期刊,期刊是否允许先发表论文在其他平台。
2. 建议在投稿之前做好一个“拟投清单”,列出所有想要投稿的期刊或会议,并仔细比较评估这些期刊或会议的学术权威性和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投稿顺序能慎重考虑,避免同一篇稿件同时投稿于多个期刊或会议。
3. 如果实在需要一稿多投,可以提前事先与所有期刊或会议相关方面沟通,征求对方意见和许可,以获得相关方的授权和同意,避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
4. 一旦提交过投稿请求,作者就需要跟着每一个期刊或会议的审稿进程,尽快回复审稿意见并更正和反馈数据、材料等信息。
综上所述,不推荐一稿多投,对于一篇论文最好是只投一个期刊或会议。
在准备投稿前,建议作者认真了解和遵守相应期刊或会议的稿件要求和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
提纲:一、什么是一稿多投二、重复投稿的风险及影响三、为什么有人会一稿多投四、怎样避免一稿多投五、人类多少年无路可走,以此循环直到寻路成功。
(“多发文”会不会变成“无路可走”)六、追求最快发表,一个月刊的发表需要进行两个月以上的排版及编辑,怎能快速发表七、重复投稿能否发表,以及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八、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稿多投这种现象?九、如何帮助年轻人在学术界中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一、什么是一稿多投该提纲旨在解释一稿多投的定义以及学术界中普遍认为的不道德行为,可以概述一稿多投的相关概念,引出下文的有关细节。
期刊编辑部对一稿多投现象的责任和对策【摘要】一稿多投现象可以分为作者应负责任和期刊编辑部应负责任两种情况。
编辑部应负责的一稿多投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不到位或者是工作周期过长造成的。
期刊编辑部应该做的是从自己的本职工作着手,将因编审工作造成的一稿多投现象降至最少的程度。
这要求编辑部编校审稿件的整个过程中都尽职尽责,制定严格的制度,将稿件从审阅到刊出的时间周期尽量缩短。
【关键词】编辑部;一稿多投;审稿;三审制近年来,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迅速,但是,一稿多投现象却也日益增多,困扰着众多期刊编辑部。
对一稿多投现象,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的看法和建议。
作为一名高校学报的编辑,在拜读诸位专家的大作后,感觉对一稿多投这一现象的分析,多是对作者一稿多投的批评和指责,而对期刊编辑部对此现象的责任和对策则较少提及,在此提出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一稿多投的两种责任主体一稿多投现象是一直困扰着我国期刊界的棘手问题,但是近几年来该现象与以往相比发展的更迅猛,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的泛滥呢?综合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1、作者的责任。
作者应该负责任的一稿多投大都是作者主观故意进行的。
现在各种教育科研机构纷纷将论文发表与职称、奖金等各种利益直接挂钩,造成了多发论文多得利益,而期刊的版面资源是有限的,结果科研人员和教师只能疯狂的向外投稿。
为了能多发稿件,很多人明知不对,还是采取了“大面积撒网”的一稿多投,以期能被录用的几率大一些。
这在笔者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
有时打开收稿邮箱,发现收件人地址栏密密麻麻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期刊社的收稿邮箱,让人生气而又好笑。
一般期刊社编辑对这样的明显一稿多投的投稿都是直接删除而不予理会。
而另外一种较为“勤快”的一稿多投者就比较让人无奈了,这种投稿者将稿件分几十次分别发到搜集到的几十个期刊社邮箱中,这样几十个期刊社可能都对该稿件进行复杂的审稿,造成期刊社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上,看到一些医学期刊杂志社的征稿信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经过对比总结,我们会发现,很多杂志社的征稿声明中都会列出一条:禁止一稿多投。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一稿多投有什么不良影响呢?对于想要向医学期刊投稿的人们来说,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稿多投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所谓的一稿多投,就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在杂志社的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等专业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在不止一种期刊杂志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太相近的文章。
在国际上,一稿多投也被称为重复发表、多余发表或自我剽窃等。
如果你的某篇文章被某期刊判为重复发表,说的就是一稿多投的意思。
一般在各个领域里比较典型的相同研究成果的一稿多投不是很常见,比较常见的是一个作者针对某个较大的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如果采用的资料并没有重复,而且每一篇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各不相同,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合理的,不会被杂志社判为一稿多投。
我们常说的一稿多投,常常介于上述二个做法中间。
比如在医学领域,某个医生针对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组病人的研究,或针对同一组病人不同疾病的论文,就是一稿多投的典型。
有些研究生为了为了节约时间,会一稿多投,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稿件被录用的机会。
比如,你写的一篇论文同时投给甲乙两个期刊。
甲期刊可能经过一番审稿后选择退稿,而乙期刊可能经过一番审稿后录用了。
不同的期刊,其审稿周期也不尽相同,短至几周,长至一个月,都有可能呢。
这样可能经过一个月后,你有一篇文章被录用。
但是按照正规的流程讲,如果你先投甲期刊,过了一个月以后,接到通知被退稿了,前功尽弃,然后你再投乙期刊,经过一个月被录用了,加起来一篇文章的发表就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对于研究生来说,尤其是那些学制较短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花费的宝贵时间太久了,根本等不及。
因而会有一些人选择一稿多投。
那么医学期刊杂志是如何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是重复发表即一稿多投呢?下面是期刊编辑夏老师总结的几点评判标准:
1.是不是发表这几篇文章之后,其效果还不如只发一篇比较完整的论文?
2.是不是发表这几篇文章之后,读者只需要阅读其中的某一篇论文就足够获取同样的信息了?
3.是不是发表这几篇文章之后,会降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不过,有些投递方式像是一稿多投,实际上却不是的。
一般来说,以下发表方式严格说来并不属于一稿多投的范畴:
1.第二次发表的论文对第一次发表的论文内容补充了一半或更多的数据;
2.在论文主题所在的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是没有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过。
以上两种论文在投递给期刊之前,应事先说明,并附上有关材料说明,避免会被杂志社的编辑或审稿人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成果的重复发表而被退回。
那么多的医学期刊杂志为什么都拒绝作者一稿多投呢?在学术界,一稿多投是被严厉打击的违法甚至不道德行为,它扰乱了根据科学成果的研发所成立的学术奖赏机制。
编辑给大家总结一下,具体原因有以下几项:
1.违反了版权法;
2.浪费了期刊杂志社内部人员的工作时间;
3.对期刊杂志社本身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这是杂志社最排斥的原因。
我们国内的检测系统都是有记录功能的,你的这一篇文章每当被检查一次都会被记录下来,等你以后第二次、第三次投稿检测的时候,期刊编辑是会看到的,很明显就知道是一稿多投。
所以,为了你自己的学术未来,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好,不要一稿多投,可能你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影响面会这么广,会这么严重,但是等发生的时候却什么都来不及了,根本没有补救的措施。
在文章送审的时候,每个期刊杂志都有一个投稿须知,其中有一条写的非常清楚:请勿一稿多投。
在双方约定之后,作者继续把文章投稿至另外的编辑部,很明显这是作者首先违约。
外国杂志社间都有一个联盟,如果发现作者一稿多投,所有的杂志基本都会将作者挂上
黑名单,这就意味着以后都不采用你的文章发表了。
国外对一稿多投处理较严重,一般来说被发现之后,该期刊所在的数据库以后你也不必投稿了。
当然有的人想要投机取巧,跨库一稿多投,被发现后,两个数据库都会把它列为黑名单。
国内医学期刊杂志社之间目前还没有形成如国外那样规范的联盟,但是小联盟是存在的。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社是兄弟社。
很多社里的社长之间,主编之间,责编之见,小编辑之间存在着或深或浅的关系,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朋友、同学、老乡之类的关系。
他们私下里有沟通、交谈、交流,一旦你被某个编辑发现一稿多投,你不仅仅只上了这个期刊的黑名单,其实你已经上了所有与这个社有接触的兄弟社的黑名单。
比如知网,对打击一稿多投现象也是挺重视的。
周围的朋友投稿时可能没有太在意一稿多投的事,很多都是认为一稿多投不要紧,被录用的几率更大些,胜算更多些。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你可能不知道,知网是属于盈利性质的公司,而非公益性的单位,他们已开发了稿件追踪器,可以追踪稿件投稿情况。
另外,如果在那些使用这个投稿系统的期刊杂志社投稿,对文章查重的时候也会发现你的这一篇文章已经投了几个刊物了。
如果你的文章是一稿多投的,一旦被发现,杂志社立即停止审稿算是比较轻的了,重则可能会上该刊黑名单,至少几年之内都不接你的稿件了,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想想看,你投稿的期刊范围一个一个的变少了,还会有比较大的胜算吗?
拿我们自己的医学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来说,在外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一步,把所有论文都打印,每一篇论文由三个老师负责初审,把最优秀的论文归为一类,只请一个审稿人。
把普通的论文归为一类,请两个审稿人。
其他,一部分直接拒稿,一部分再重新审理。
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期刊编辑企鹅3110643181会安排每一个稿件的评审,挑选合适的审稿人。
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要对录用的稿件进行分期刊推荐,因此,又是新一轮评估。
这样明确精细的工作,一方面是对支持我们的期刊杂志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支持医学研究的作者负责。
如果某个人的论文在投递给杂志社之后刊发之前,被杂志社发现是一稿多投,一般只会被退稿。
但是有些相当严格的期刊编辑部,可能会在退稿的同时函告作者所在单位的相关部门。
如果这样的稿件已经被杂志社采用发表了,就是说一稿多投的行为在事实上已经发生,无法撤回退稿,那么期刊很有可能会这样做以示惩戒:
1.立即在期刊上发布关于投稿人一稿多投的声明,生成目录,以便被各个检索系统收录,供期刊同行检索;
2.在该论文主题特定的专业群体的期刊杂志中,对一稿多投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期刊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这个投稿人来稿,甚至有可能是永远拒收;
4.通知投稿人所在单位,揭发他的不良投稿行为。
综上,真诚的劝诫朋友们,一定不要同时一稿多投。
除非你的这篇文章没有被甲社采用,才可以考虑投到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