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目的:利尿药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从而使尿量增加的药。其中呋塞米是这种药代表,也是一种强效的利尿药。在学习了利尿药的利尿机制之后,以本实验来验证性的观察呋塞米对麻醉大鼠以及清醒大鼠的利尿作用,从而加深对利尿药及其机制的理解,并掌握麻醉和清醒动物的利尿方法。

原理:呋塞米是一种高效的利尿药,其作用机制为: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短上皮上的Na+——K+——2Cl-同向转运体选择性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其转运能力,因此,Na和Cl在肾小管处的重吸收就受到抑制,因此尿浓缩功能受到影响,从而排出大量几乎等渗的尿液。

同时,预先用1%NaCl对实验大鼠进行水负荷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对清醒大鼠的利尿实验应采取代谢笼法。

一呋塞米对麻醉小鼠的利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雄性大鼠

1.2 实验药品:乌拉坦麻醉药,1%呋塞米,生理盐水

1.3 实验器材:手术剪,止血钳,眼科剪,烧杯,刻度试管,导尿管,丝线,缝针,试验台,灌胃针。

2 实验方法:

1)取一只正常大白鼠,称重,然后用生理盐水按照20ml/kg

的比例进行灌胃处理。

2)腹腔注射乌拉坦1.2g/kg进行麻醉。麻醉好后将大鼠固定在大白鼠台上,取仰卧位,然后从颈部作一纵切口,分离出一侧颈外静脉,并做好静脉插管。

3)做腹部切口,暴露膀胱,并以荷包蛋缝合的方式对膀胱进行插管,并排空膀胱。

4)于颈静脉插管处注射生理盐水1ml/kg,并收集20分钟尿液流出量作为正常值。

5)同样方法注射呋塞米1ml/kg,并收集20分钟尿液。比较尿量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如下。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呋塞米20分钟收集到的尿量

组号生理盐水呋塞米

1 0.45 2.5

2 0 1

3 0 0.28

4 0 2.1

5 1 3

均数0.29 1.776

标准差0.442 1.114

p值0.0151

4 结果分析:

1)从上表可以看出,每组实验注射生理盐水后收集的尿量明显比注射呋塞米后的小,说明了呋塞米确有利尿作用。

2)每组所得实验结果偏差较大,以致标准差很大。这与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实验操作过程有关,是由于个体原因造成的。

3)可以看到,p<0.05,这说明统计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即呋塞米具有高效的利尿作用。

5 注意事项

1)分离颈总静脉和插管时,应尽量小心,不可大力撕扯,因为经脉璧薄易被撕裂或者误伤。

2)膀胱插管不宜过深。在做腹部手术时应注意不可损伤输尿管。

3)所有插管内的空气均应排干净。

二呋塞米对清醒大鼠的利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大白鼠

1.2 实验药品:1%呋塞米,生理盐水。

1.3 实验器材:称,注射器,灌胃针,烧杯,代谢笼。

2 实验方法:

1)每组取大鼠2只(大小尽量相同),称重,并给大鼠灌胃,灌胃比列为:生理盐水30ml/kg。

2)将两只大鼠分开,其中一只放入代谢笼内做对照组。另一只肌内注射呋塞米:1ml/kg。放入另一代谢笼。

3)观察。没30分钟收集尿液一次,连续观察90分钟。

3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号30min对照

30min试验

60min对照60min实验组

1 0 6.4 0 9.8

2 0 4.9 0 7.3

3 2.5 7.5 3 11.4

4 0 3.2 2 4.8

均数0.625 5.5 1.25 8.325

标准差 1.25 1.867 1.5 2.893

p值0.005 0.005

4 结果讨论:

1)每组注射呋塞米的大鼠尿量明显多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说明呋塞米能使大鼠尿量增多,即具有利尿效果。

2)由表可知,30分钟和60分钟均可得p<0.01,即所得结果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呋塞米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3)各组实验数据差异与大鼠个体差异和操作人员的操作以及

实验时间等因素的不同有关,但是不影实验的整体结果。

5 注意事项:

在对对照大鼠处理时,可以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ml/kg,以保证两只老鼠所受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一致。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两只老鼠所处环境相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三总结

1)在实验过程中,第二个实验比较简单,都能很好的得出结果,只是对灌胃技术掌握的不是很好,缺少练习,导致灌胃困难。

2)第一个实验相对困难,两处手术对大鼠造成了很大伤害,在做插管时,主要是对颈静脉插管不熟悉,以及初次接触荷包缝合方式故使实验时间延长。

3)这两个实验一起做,但没有证明呋塞米对清醒和麻醉大鼠的利尿作用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另作研究。

4)固定大鼠时用力过大,麻醉药物使用过多,麻醉药浓度过高,静脉推注呋塞米过快,实验时间过长等原因均可造成实验大鼠死亡而使实验失败。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应尽量避免以上现象出现。

5)实验需要所有实验成员密切配合才能快速而成功的完成实验。

6)呋塞米利尿作用具有高效,迅速,强大和短暂的特点,故在临床上可用于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以及肾功衰等

疾病的治疗。但是应注意不良反应。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邵水金,男,1966

导师简介 邵水金,男,1966.10出生,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 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 大学经穴解剖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主任,上海 中医药大学“严振国名师工作室”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针 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上海市解剖学会理事。 198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针灸临床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的作用机制研究)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赴日本久留米大学、日本滋庆学園、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进行多次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和课程讲学。从事《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腧穴解剖学》、《美容局部解剖学》、《正常人体学》、《解剖生理学》等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10余年,《腧穴解剖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20余项,主要研究的课题有:“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基于虚拟人的针刺腧穴形变与触觉反馈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穴位融合三维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自噬在大鼠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及电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解剖生理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针灸腧穴标准取穴彩色图谱》(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主编)、《实用躯体解剖学》(上海市重点图书、主编)、《局部解剖学习题集》(主编)、《解剖学习题与解析》(主编)、《应考宝典-正常人体解剖学速记》(主编)、《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上海市研究生教材,副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新世纪创新教材,副主编)、《针刀医学临床研究》(新世纪研究生教材,编委)、《针刀医学基础理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委)等40余部。发表的学术论文有50余篇。《图解治病捷径丛书》、《汉英对照针灸经络腧穴图解》、《实用躯体解剖学》和《无创痛穴疗学》荣获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专利授权1项,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校园明星教师称号,指导研究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

呋塞米(速尿)的药理作用

呋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为呋塞米加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含呋塞米 (C12H11C1N2O5S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PH 值为8.5?9.5。 目录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性状鉴定 ? 生产企业 展开 编辑本段 主要成分 通用名:呋塞米 化学名:2-[(2-呋喃甲基 拼音名:FUSAlMl 英文名:FURoSEMIDE 药品类别:利尿药 CASNo.: 54-31-9 分子式:C12H11CIN2O5S 分子量:330.74 规格:2ml : 20mg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H 溯 "O )氨基]-5-(氨磺酰基)-4-氯苯甲酸 I IL ILclnl'MiIlf I Il^^r S c a llaH 咲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分子式结构 本品为强效利尿剂,其作用机制如下。 对水和电解质排泄的作用 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排泄。与噻嗪类利尿药 不同,呋塞米等袢 利尿药存在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且药物剂量范围 较大。本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 NaCI 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 Na +、Cl -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 Na +、Cl -浓度降低,使 渗透压 梯度差降低, 肾小管浓 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 Na +、Cl —排泄增多。由于 Na +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 Na +浓度升咼,促进 Na + -K +和Na H —H +父换增加, K +和H +排出增多。至于咲塞米抑 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厚壁段重吸收 CI -的机制,过去曾认为该部位存在氯泵,目前研究表 明该部位基底膜外侧存在与 Na + -K + ATP 酶有关的Na +、Cl -配对转运系统,咲塞米通 过抑制该系统功能而减少 Na +、Cl -的重吸收。另外,咲塞米可能尚能抑制近端小管和 远端小管对 Na +、Cl -的重吸收,促进远端小管分泌 K +。咲塞米通过抑制亨氏袢对 Ca2 +、Mg2 +的重吸收而增加 Ca2+、Mg2 +排泄。短期用药能增加尿酸排泄,而长期用药 则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呋塞米分子式结构 咲塞米能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 使前列腺素 E2含量升高,从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深部血流量增加,在咲塞米的 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其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基础。另外,与其他 利尿药不同,袢利尿药在肾小管液流量增加的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不下降,可能与流经致 密斑的氯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断了球 -管平衡有关。咲塞米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 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 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由于咲塞米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为其治疗成人呼吸窘迫 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VtIlXMll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呋塞米

呋塞米 药学总论 ⒈呋塞米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体,通过抑制亨氏袢对Ca2+、Mg2+的重吸收而增加Ca2+、Mg2+排泄。能增加水、钠、钾、氯、钙、镁、磷等的排泄。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且药物剂量范围较大。 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呋塞米能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从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深部血流量增加,在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其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基础。 功能主治 ⒈水肿: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疾病引起的水肿。该品是高效能利尿药,可用于其他利尿药疗效不好而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在成人、儿童和婴儿均可应用。 ⒉急性肺水肿或脑水肿。 ⒊高血压: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但禁用于无尿病人及对该品过敏者。 ⒋配合补液,加速某些经肾消除的毒物排泄,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常见者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尤其是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 短暂但肯定的血管扩张作用。该品使肾损害的病人的静脉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改变,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昏厥。 与噻嗪类药物类似,该品也会导致高血尿酸、促发痛风。 耳毒性。 糖尿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应用后可使血糖增高。 脂质代谢紊乱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 孕妇禁用本药可通过胎盘屏障。

噻嗪类:比如氯噻嗪,氯噻酮 药学总论 主要作用在肾脏的远曲小管始段,抑制Na+-Cl-同向转运体。功能主治 各种水肿, 高血压。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肾损害,所以有肾脏疾病的不宜使用 无尿,糖尿病, 痛风, 心律失常患者及孕妇慎用

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实验设计

本文涵盖全部实验内容,包括经实践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与结果 ?实验名称: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观察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二、实验原理 呋塞米是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同时,由于K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K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Ca﹑Mg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 增加又促使Na-K交换增加,从而使K的排泄进一步增加。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20~80mg)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实验材料 家兔(2kg) ,兔手术台,导尿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量筒(10ml,50ml),注射器(5ml,50ml),针头,50%葡萄糖注射液,1%呋塞米注射液,乌拉坦,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 1.家兔1只,称重、用水50ml/kg灌胃,给予水负荷。 2.25%乌拉坦按5ml/kg体重耳缘静脉麻醉。动物仰卧固定于兔台。用无菌尿管插入膀胱8cm 左右,见有尿液滴出即可。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兔台上,轻压下腹部加速膀胱排空。 3.收集兔用药前10min内尿量,记录。给兔耳缘静脉注射1%呋塞米0.5ml/kg,再收集给药后尿量,每10min记录一次。 4.所有数据采集完成后,去除膀胱插管,处理伤口,整理实验台,另将实验用兔安置至通风、温暖处,适时补充营养和体液;观察其呼吸、心率,待一切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后归还。 ?结果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入表。 表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利尿作用实验结果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 生中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0.65%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0.65%氯 化钠 141.2g 正常平坦146.3g 正常平坦

注20%氯化 141.8g 正常平坦169.5g 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NaOH.CaO)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0.04%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 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 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 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 尾锥27-31块。锥式C7T13L6S4Cy27 -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 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 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 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 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 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

-7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 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 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 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 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 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 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 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 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 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 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 胃。

利尿药习题

章节: 27. 利尿药及脱水药 A型题 (1).呋塞米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A.抑制K+一Na+一2CI-共同转运系统 B.抑制Na+一CI-转运系统 C.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 D.抑制远曲小该对 Na+的吸收 E.拮抗醛固酮受体(2).关于呋塞米的药代动力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口服30min起效,静推5mim起效 B.维持1~2小时 C.主要在肝脏内代谢灭活 D.t1/2为3小时 E.存在肝肠循环 (3).呋塞米的利尿作用部位是: A.近曲小管 1 / 29

B.髓袢降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C.髓袢支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D.远曲小管 E.集合小管 (4).呋塞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低钾血症 B.高镁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低氯性碱血症 E.耳毒性 (5).呋塞米与强心苷合用易出现室性早搏主要是因为: A.低钾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氯性碱血症 D.高尿酸血症 E.低钙血症 (6).呋塞米不易和下列哪种抗生素合用? A.青霉素 B.头抱曲松 C.卡那霉素 D.红霉素 E.环丙沙星 2 / 29

(7).痛风者慎用下列哪种药物? A.氢氯噻嗪 B.螺内酯 C.氨苯喋啶 D.阿米洛利 E.甘露醇 (8).关于吹塞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链霉素合用可增强耳毒性 B.与吲哚美辛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C.与华法林合用可引起出血D.与红霉素合用可增强耳毒性 E.有痛风史者可诱发痛风发作(9).关于布美他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速效 B.中效 C.短效 D.低毒 E.可治疗急性肺水肿 (10).下列利尿药作用最强的是: 3 / 29

A.呋塞米 B.布美他尼 C.氢氯噻嗪 D.氨苯喋啶 E.螺内酯 (11).下列不属于呋塞米的适应证是: A.急性左心衰 B.急性肺水肿 C.加速毒物的排泄 D.尿崩症 E.急性肾功不全早期 (12).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的利尿药是: A.呋塞米B.氢氯噻嗪 C.螺内脂 D.乙酰唑胺 E.甘露醇 (13).引起听力损害的利尿药是: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氨苯喋啶 D.螺内酯 E.乙酰唑胺 (14).患者水肿合并糖尿病应慎用: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氨苯喋啶 E.甘露醇 (15).下列不属于中效利尿药的是: A.氢氯噻嗪 B.氢氟噻嗪 C.氯噻酮 D.氨苯喋啶 E.环戊噻嗪 4 / 29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大鼠,小鼠,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一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小鼠的抓拿、标记、给药(灌 胃、腹腔注射、皮下、肌肉、尾静脉注射)、取血(眶后静脉丛,摘眼球)、脊椎脱臼法处死、大体解剖。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2只(1雌1雄) 三、实验步骤 1、抓取与固定,标记 2、去毛 3、给药:消化道、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 4、取血:眼眶后静脉丛、尾静脉、眼球摘除法、断头法 5、麻醉:氯胺酮腹腔麻醉 6、处死:脊椎脱臼法 7、解剖: 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在膀胱下方,胶质状,透明)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肾上腺、胆囊、甲状腺、胃、肝脏、脾、肺、肾、心脏、甲状腺 四、实验结果 1、抓取与固定标记: 抓取:抓小鼠的尾根部 固定: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 指与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与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并标记: 2、灌胃法:左手抓取小鼠固定后,右手持特制灌胃针,沿一侧口角进针,紧贴咽后壁,头后仰以便伸直消化道,进针2/3后灌生理盐水0、5ml 3、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 从下腹部的两侧进针 ,进针时针与腹部成45°。进针后稍微晃动针,如无粘滞感则可注射药物 尾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中指与拇指将尾拉直,食指托住尾部,在尾动脉位置进针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4、采血 从眼角内侧0、5cm处进针 眼球摘除法:左手抓取用固定小鼠,右手持弯头镊在眼球根部将眼球摘除,头朝下,眼眶内血迅速流出。 5、麻醉: 0、5%氯胺酮腹腔麻醉:本小鼠重22g,按100mg/kg的药量给药,2分钟麻醉成功 6、处死: 脊椎脱臼法:按住头部,将尾根部向后上方以短促的力量拉即可致死 7、解剖: 雄性:寻找到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3、7、2 肾上腺:米粒大小 胰腺:位于胃下方,类似于脂肪组织,浑浊状 3、7、4 ,胆囊:芝麻大小,浅绿色,半透明,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 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0.65%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0.65%氯 化钠 141.2g 正常平坦146.3g 正常平坦

注20%氯化 141.8g 正常平坦169.5g 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NaOH.CaO)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0.04%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干货)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尾锥27—31块。锥式C7T13L6S4Cy27-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

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 (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 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 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7 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 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 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 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 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附属消 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

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 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颜色:淡红色。 2、空肠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呋塞米(速尿)的药理作用(20200625020954)

呋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为呋塞米加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含呋塞米 (C12H11C1N2O5S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pH 值为8.5?9.5。 目录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性状鉴定 ? 生产企业 展开 编辑本段 主要成分 通用名:呋塞米 化学名:2-[(2-呋喃甲基 拼音名:FUSAIMI 英文名:FUROSEMIDE 药品类别:利尿药 CASNo.: 54-31-9 分子式:C12H11CIN2O5S 分子量:330.74 规格:2ml : 20mg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H 溯 一 0 )氨基卜5-(氨磺酰基)-4-氯苯甲酸 I IL UNMhCnfi? 咲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分子式结构 本品为强效利尿剂,其作用机制如下。 对水和电解质排泄的作用 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排泄。与噻嗪类利尿药不同,呋塞米等袢利尿药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且药物剂量范围较大。本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I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Na +、Cl —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 +、Cl—浓度降低,使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 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Na+、Cl—排泄增多。由于Na +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Na +浓度升咼,促进Na + -K+和Na +—H +父换增加,K+和H+排出增多。至于咲塞米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厚壁段重吸收CI-的机制,过去曾认为该部位存在氯泵,目前研究表 明该部位基底膜外侧存在与Na+ -K+ ATP酶有关的Na+、Cl—配对转运系统,咲塞米通 过抑制该系统功能而减少Na+、Cl-的重吸收。另外,咲塞米可能尚能抑制近端小管和 远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促进远端小管分泌K+。咲塞米通过抑制亨氏袢对Ca2 +、Mg2 +的重吸收而增加Ca2+、Mg2 +排泄。短期用药能增加尿酸排泄,而长期用药 则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呋塞米分子式结构 咲塞米能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从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深部血流量增加,在咲塞米的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其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基础。另外,与其他利尿药不同,袢利尿药在肾小管液流量增加的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不下降,可能与流经致密斑的氯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断了球-管平衡有关。咲塞米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 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 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由于咲塞米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为其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 实验一:小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 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 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 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 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 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 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 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 1)耳孔法 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 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 3)染色法

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 1)剪尾采血 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当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动物死亡时采用此法。用左手固定鼠,尽量捏紧头部皮肤,使头固定,并轻轻向下压迫颈部两侧,引起头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使眼球充分外突(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持毛细玻璃管,沿内眦眼眶后壁向喉头方向旋转刺入。刺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药物的利尿作用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药物的利尿作用 :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技术测定尿量的方法。 2.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各种因素对尿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加深对尿生成过程的理 解。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 2.0kg以上) 2.器材: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头皮针。 3.药品: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呋塞米,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垂体后叶素,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班氏试剂。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麻醉:将家兔称重后,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5ml/kg剂量自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2.固定:家兔仰卧位固定。 3.备皮:剪取家兔颈部,下腹部被毛。 4.手术 1)颈部手术 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的迷走神经, 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2)腹部手术 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 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 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 膀胱的贮尿量减至最少。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5.观察项目 1)记录正常尿量(滴/min) 2)生理盐水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快速注射38℃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的变化。

3)葡萄糖对尿量的影响 先收集尿液2滴进行尿糖定性试验作为对照,然后自耳缘静脉快速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观察尿量的变化。在尿量变化增多时,再去尿液2滴作尿糖定 性试验。 尿糖定性试验方法:试管加1ml班氏试剂,加入数滴尿标本,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冷却后观察溶液和沉淀物的颜色改变,蓝色为阴性(-),若颜色变为绿色 (+)、黄绿(++)、土黄色(+++)、或砖红色(++++),则为阳性且其含糖量依 次升高。 4)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5ml,观察尿量的变化。 5)迷走神经兴奋对尿量的影响 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和频率的连续脉冲(定时刺激,持续时间20s,波宽5ms,强度2.0V,频率25Hz)刺激右迷走神经,观察尿量的变化。 6)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1U(1ml),观察尿量的变化。 7)抗利尿激素(ADH)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含ADH)1U(1ml),观察尿量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 表1. 尿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 五、实验讨论 1.尿生成的生理调节 1)肾自身调节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

右心室组成。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10. 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共12对。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和其它动物相似。 实验用大鼠解剖生理学 一、概述 每年约使用3千5百万只鼠应用于研究和测试。使用实验大鼠进行的研究包括老化,肿瘤neoplasia,药效与毒性,含特定菌之动物gnotobiology,龋齿的研究,脂质新陈代谢,维他命之作用,行为,酒精中毒和肝脏硬化,关节炎,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黄疸,果糖不耐症,高血压、胚胎学,畸胎畸形学,肾性尿崩症及传染性疾病等皆可使用大鼠进行研究。 二、解剖构造

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小鼠)的一般操作技术 实习日期:2007—11—13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去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1 实验动物的抓取 2 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定 3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4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 5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6 实验动物的麻醉 7实验动物的采血 8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9 解剖 三实验的方法 1 小鼠的抓取:抓取时先用手将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轻轻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鼠置于左手中心,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即可做其他实验操作作用。 2 小鼠性别的鉴定:抓取小鼠后,观察动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距离远的为雄性,距离近的为雌性。成熟的雄性小鼠可看到小鼠睾丸的轮廓。 3 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用被毛染色法做小鼠编号。用苦味酸(黄色),一般左前肢为1,左侧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右后肢为9。用两种颜色可以染到99。 4 小鼠被毛去除: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 5 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途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入和注射给药法。用一支特制的灌胃针进行灌胃,小鼠一般给1.5ml以下。用注射器抽好液体,然后抓取小鼠,针头延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然后将液体注入。 6 小鼠的麻醉: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抓取小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注入麻药5分钟后,小鼠失去知觉。 7 小鼠的采血的方法:有静脉采血法,尾部采血法,眼眶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将小鼠装入固定盒中,露出尾部,用二甲苯图擦,使尾静脉充盈。用锋利的刀片切断一根尾静脉即可用毛细管采血,也可用细注射器从尾静脉采血。 8 小鼠的处死方法:用颈椎脱臼的方法或者注射过量的麻药使小鼠死亡。 9 解剖:从腹部开始,查看腹部脏器,以肝脏胃脾肾输尿管姨小肠大肠膀胱前列腺性腺顺序。然后再看胸部,看到肺脏心脏胸腺等器官,并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了心脏的采血。然后再看颈部的解剖。最后解剖头部。 四讨论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如抓取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为以后进入临床进行实验研究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动物实验报告修订稿

动物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 实验一:小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 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 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 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 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 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

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 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 1)耳孔法 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 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 3)染色法 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 1)剪尾采血 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 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