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和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655.50 KB
- 文档页数:20
#### 一、实验背景利尿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通过增加尿量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从而治疗水肿、高血压等疾病。
本实验旨在探究利尿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利尿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
2. 了解利尿药的药理作用。
3.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6只,体重(2.0±0.2)kg。
2. 实验药物:呋塞米(速尿)。
3. 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量筒、导尿管、生理盐水、注射器、记录本等。
####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6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
2. 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
3. 实验操作:(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0.5ml/100g体重。
(2)实验组:给予呋塞米灌胃,剂量为1mg/100g体重。
4. 实验观察:(1)记录实验前24小时家兔的饮水量和尿量。
(2)实验后,每隔30分钟观察并记录家兔的饮水量和尿量,连续观察6小时。
(3)计算实验前后家兔的尿量变化。
#### 五、实验结果1. 实验前24小时,对照组家兔的饮水量为(150±20)ml,尿量为(200±30)ml;实验组家兔的饮水量为(150±20)ml,尿量为(200±30)ml。
2. 实验后,对照组家兔的饮水量为(180±30)ml,尿量为(220±40)ml;实验组家兔的饮水量为(220±40)ml,尿量为(400±60)ml。
3.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P<0.05)。
#### 六、实验分析1. 呋塞米是一种高效的利尿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同向转运蛋白,减少Na+、K+、Cl-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量。
2. 本实验结果显示,呋塞米对家兔尿量有明显的增加作用,这与文献报道相符。
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呋塞米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然而,其利尿作用对于不同动物种类可能存在差异。
本实验旨在探究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家兔10只,体重在2-3kg之间。
2. 实验药物:呋塞米片剂。
3. 实验仪器:尿液采集器、天平、计时器等。
4. 实验步骤:a. 将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b. 实验组:给予呋塞米片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mg。
c.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d.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的尿量和尿液浓度。
e. 采集尿液样本,进行尿液分析。
三、结果1. 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2. 实验组家兔的尿液浓度较低,说明呋塞米具有稀释尿液的作用。
3. 尿液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家兔的尿液中钠、氯等电解质浓度明显升高,尿酸浓度降低。
四、讨论1. 呋塞米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等电解质的重吸收,增加它们的排泄,从而导致尿量的增加。
2. 呋塞米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液中尿素和尿酸的排泄。
3. 实验结果表明,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明显,可能与其在肾脏的作用机制有关。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呋塞米对家兔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利用呋塞米治疗水肿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究呋塞米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其在不同动物种类中的应用效果。
六、致谢感谢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药物的提供者,以及参与实验的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
七、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The diuretic action of furosemide in rabbits.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0; 315(2): 245-251.[2] Brown D, et al. Mechanism of furosemide-induced diuresis in the rabbit.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5; 326(2): 558-564.[3] Zhang L, et al. Effects of furosemide on renal function in rabbits. Chin J Pharmacol Toxicol. 2010; 24(3): 245-250.以上就是本次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药学专升本(函授)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54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其中:面授学时18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自学学时30学时。
实验教学教材使用高允生主编的《药理学实验教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实验一-1:戊巴比妥钠ED50的测定实验目的:测定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作用的半数有效量(ED50)。
实验内容:掌握:1.ED50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2.孙氏改进Kaerber法的设计条件及其计算方法。
熟悉:1.给药剂量的确定。
2.药物催眠效应的观察。
3.小鼠腹腔注射基本操作。
了解: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实验一-2:硫酸镁对小鼠的导泻作用实验目的:观察硫酸镁对肠管活动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
实验内容:掌握:1.硫酸镁的导泻机理。
2.小鼠灌胃基本操作。
3.硫酸镁对肠管膨胀、蠕动及粪便性状的影响。
熟悉: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学分析方法(t检验)。
实验二:呋塞米、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实验目的:观察并比较呋塞米、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实验内容:掌握:1.兔耳缘静脉给药法及膀胱套管放置方法。
2.呋塞米、高渗葡萄糖利尿机制。
熟悉:呋塞米的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三:药物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内容:掌握:1.应用BL-420系统描记血压变化的基本操作。
2.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基本操作。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熟悉:1.图形剪辑、打印。
2.实验注意事项。
了解:血压实验常用动物。
实验四:普萘洛尔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掌握:1.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影响心肌耗氧量的机制。
2.掌握耗氧量测定装置的安装及应用注意事项。
熟悉:耗氧量测定装置监测的实验指标及其意义。
家兔利尿药的作用原理
家兔利尿药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利尿药能够增加家兔肾脏对尿液的过滤和排泄,从而增加尿液的产生和排出。
家兔利尿药可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液中的废物和水分的排泄。
2. 利尿药对家兔肾血管具有扩张作用,增加肾血流量。
通过增加肾脏的血液供应,利尿药有助于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尿液的产生和排泄。
3. 利尿药还可以作用于家兔的神经系统,直接刺激尿液的产生和排泄。
例如,某些利尿药可以刺激家兔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抑制尿液的重吸收,增加尿液的排出。
总之,家兔利尿药通过增加肾脏对尿液的过滤和排泄,扩张肾血管,刺激神经系统等多种作用机制,来增加尿液的产生和排出,达到利尿的效果。
本文涵盖全部实验内容,包括经实践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与结果•实验名称: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观察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二、实验原理呋塞米是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
同时,由于K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K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Ca﹑Mg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
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增加又促使Na-K交换增加,从而使K的排泄进一步增加。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
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
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
静脉给药(20~80mg)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
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实验材料家兔(2kg),兔手术台,导尿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量筒(10ml,50ml),注射器(5ml,50ml),针头,50%葡萄糖注射液,1%呋塞米注射液,乌拉坦,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家兔1只,称重、用水50ml/kg灌胃,给予水负荷。
2.25%乌拉坦按5ml/kg体重耳缘静脉麻醉。
动物仰卧固定于兔台。
用无菌尿管插入膀胱8cm左右,见有尿液滴出即可。
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兔台上,轻压下腹部加速膀胱排空。
3.收集兔用药前10min内尿量,记录。
给兔耳缘静脉注射1%呋塞米0.5ml/kg,再收集给药后尿量,每10min记录一次。
4.所有数据采集完成后,去除膀胱插管,处理伤口,整理实验台,另将实验用兔安置至通风、温暖处,适时补充营养和体液;观察其呼吸、心率,待一切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后归还。
•结果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入表。
表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利尿作用实验结果对象药物剂量尿量尿量增加百分率给药前给药后家兔•实验设计思路:1.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渗葡萄糖溶液对动物利尿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机制。
通过对动物尿量的观察和尿液成分分析,评估高渗葡萄糖溶液的利尿效果。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大鼠10只,体重200-250g。
2. 实验试剂:高渗葡萄糖溶液(5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用呋塞米、尿液检测试剂盒等。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注射器、尿液收集器、显微镜、离心机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为高渗葡萄糖组(A组)和对照组(B组)。
2. 实验过程:a. A组:在实验开始前,给大鼠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1ml/100g体重,观察其利尿效果。
b. B组:在实验开始前,给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c. 观察并记录两组大鼠的尿量变化,同时收集尿液进行成分分析。
3. 尿液成分分析:a. 采用尿液检测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尿素氮、肌酐等成分。
b. 将尿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四、实验结果1. 尿量变化:a. A组: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大鼠尿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尿量增加了60%。
b. B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大鼠尿量无明显变化。
2. 尿液成分分析:a. A组:尿液中的葡萄糖、尿素氮、肌酐等成分均有所增加,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
b. B组:尿液成分无明显变化。
五、实验结论1. 高渗葡萄糖溶液对动物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够有效增加尿量。
2. 高渗葡萄糖溶液的利尿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a. 增加血容量:高渗葡萄糖溶液的晶体渗透压高于血浆晶体渗透压,注射后可提高血容量的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引起肾小球灌注压升高,生成的原尿增加,从而导致尿量增加。
b. 抑制水分重吸收:高渗葡萄糖溶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注射后使血糖浓度升高,升高的血糖可通过肾小球滤出到原尿中,使原尿的晶体渗透压增加,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
葡萄糖对家兔尿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家兔在耳缘静脉快速注射50%葡萄糖溶液5ml后尿量和血糖的变化,以解释葡萄糖对尿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取家兔一只,称重、麻醉、固定、气管插管、膀胱引流术,观察静脉注射50%葡萄糖对尿量及血糖的影响,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结果:当注射50%葡萄糖5ml后血糖含量升高,同时尿量增多。
实验前测得的尿量为0滴,血糖为8.4mmol/L,尿糖为阴性;实验后所测得尿量为28滴,血糖为18.6mol/L,尿糖为++++。
结论:注射葡萄糖后血糖超过肾糖阀,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近端小管完全吸收,小管液中增加了葡萄糖,渗透压升高,妨碍水重吸收,导致渗透性利尿。
关键词:高渗葡萄糖尿量高渗引言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在整体内,这三个过程往往受到生理性的调节。
凡是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尿的生成而影响尿量的变化。
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尿中是不含葡萄糖的,只有当摄入过多的葡萄糖或病理状态下尿中才会含有葡萄糖。
因此对机体尿量和尿糖的测定对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1对象选择取家兔一只,称好重量。
1.2实验方法从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0.8~1ml/Kg。
待家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和头。
耳缘静脉输液注射,建立补液通道。
依次进行以下实验:(1)气管插管术:①颈部正中皮肤切口,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看到气管;②将气管与背后的软组织分开,穿线备用;③于甲状软骨下2cm左右,切一小口再向头部剪一小切口,成一倒T字切口,向胸端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好气管插管,并做二次固定。
随后备好皮,从耻骨联合向上沿拉到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拉到腹腔外,在膀胱前壁血管少的地方用缝合针逢一个与导尿管大小差不多的圆圈,然后用组织剪把膀胱剪破,插入导尿管,最后绑好防止脱落。
待尿液变澄清之后开始计算一分钟的尿量,以滴计算,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