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文化内涵差异和文化导入
- 格式:pdf
- 大小:60.83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方交际中文化差异不同之分析摘要:我们知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当然他们在交际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同。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掌握不同的语言,更要掌握不同的文化习惯,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设法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注重交际文化和背景文化,并尽力使这个切合点成为两种文化的交融点,这对成功进行国际交往会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文化背景一、引言名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不同的文化现状。
跨文化交际包含着许多方面,不仅是文化,而且还存在于社会环境中。
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形式的相同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时传递的信息则是相背的。
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二、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一)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是所有有价值事物当中最为重要的;而在东方人则认为社会是最重要的,所以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观念就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现实生活认为人们应该以集体为优先,不能有英雄主义。
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崇尚英雄主义。
因此在与国外朋友交际时,我们不可以对于外国友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进行责问。
多多了解这些差异并尊重差异才会使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交流素质的人才。
(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差异由于各民族的演变历史和发展的环境不同,造成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包含不同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内涵。
[1]西方国家有爱狗的传统,而中国人却崇敬龙。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之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资料,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方语言差异中西方语言差异一、地理位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
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
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
而在西方则相反。
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
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
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
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 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
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horse 。
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 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
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东西方文化差异(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石。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它深深地植根于它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反映文化的现状。
她反映该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体现该民族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西方文化特点A、以人为本:在西方,一切都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具体表现为尊重个人兴趣和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方比东方人做得更好;儿童成人一视同仁,强调儿童都为独立个体,授之以成人待遇;尊重他人私生活。
B、坦率写实:西方社会重诚信,人与人交流言语简单,直截了当,不会拐弯抹角。
C、重独立,淡名利:西方人强调个人价值,注重经济、人格和个性的独立。
淡薄名,却重利,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视财产和金钱为个人成功的标志和个人存在的价值的延伸。
所以,:“亲兄弟,明算帐。
”西方人做得最地道。
(3)东西方文化差异A、交流语境与语言观的差异美国人霍尔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观点,他认为东方文化属与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即交际中注重语境,语言传达不了的信息,多通过语境来完成,让人有暇想的空间,故其交流特色是婉转而含蓄,注重礼貌而不真诚坦率。
而西方文化习惯于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即交际中坦诚而直率,其信息主要溢于言表。
其次,西方人视语言为圣物。
《新约》中说:“语言与上帝同在,语言就是上帝,并认为上帝用语言的力量创造了世界。
”而东方文化中则更强调人格和榜样的力量。
B、时空与体态语言的差异西方文化背景下,西方人注重守时,并认为这是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在他们眼里,时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
以“称赞”为例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君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国家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语言文化 上的不同也给中西方交流带来了一些的阻碍。
为了减少这些阻碍,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与理解它们。
关键词:中西语言差异赞美谦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07 _学教育不同的民族生活的背景,社会 和宗教环境都有所不同,每个国家 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政策和其 他许多背景因素的不完全相同,导 致了人们说话方式和习惯的差异。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 文化之间的人们交流与理解的困 难。
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即使你使 用的语用语法完全正确,也会产生 误解;在不同的地区,文字或表达方 式(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的人)有着 不同的含义。
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 中,语言 的用法之,语言 所 的国 性,特殊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导 致中西的语言用有很的差语言是文化的 ,在文化教中着 用 国人家 在 文化人 与语言 中个社会的语言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 与 的。
语言 文 化的 ,其特殊性表 在习文化的 ,人在习和 用的 中个文化 所 说,语言的背 都 着 文化,其 的文化会 国家间的交流与 习,民族的 ,有 们了解方的语言和文化 们在全 化的 中有 之地 在国文化中,人都或 特 性,们会因 了或的,和社会地 ,性的 表都 话 的,很 会他的板说:“你 笑起来时很漂亮。
你应多笑一笑。
”在酒店里,一个男子很突 正在吃饭的陌生人说:”你的微笑 此的丽,使 个房间充满了光亮 国的性不会觉得这些话 奉承或冒犯,相,她觉美,荣誉。
在中国文化中,谦逊首先摆在首的,人们 用“哪里,惭愧,不敢,没有你好”等等 孩在公场合评个陌生孩的在也认粗俗的表果一个国孩在中国用性感来孩,即使 个善意的举动也会认不礼貌的 。
男人也不随意去称他人妻子的外表,特 中人来说,果你他们说你的妻子此的漂亮或者性感的话,极其不礼貌的,也 认 挑衅。
09汉语言文学专业邢寿康 200940202009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 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 "东风” 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
而在西方则相反.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
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
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 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 "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 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
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 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
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气壮如牛 " 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沟通中西文化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在沟通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会对交流造成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竞争,而东方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合作。
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行为、语言、习惯和传统都有很大的影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很多问题。
在跨文化交流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以达到有效的沟通。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常常会出现文化冲突和交流障碍。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如何正确地进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是在社交礼仪上。
在西方社交场合中,握手、拥抱、吻脸等身体接触较为普遍。
而在中国,握手和鞠躬是传统礼仪。
另外,语言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人习惯使用谦虚、客气的措辞,而在西方,直言不讳、简明扼要的说话风格更受欢迎。
此外,在商业和谈判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西方商人喜欢直接、务实的交涉方式,追求完美主义和竞争优势。
而中国商人注重和谐、圆滑的交涉方式,注重维护关系和信任。
这种差异在商业合作中很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商业合作时,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交涉方式非常重要。
沟通障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
最显著的问题可能就是语言障碍。
即使双方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由于口音、文化差异和对词汇的使用有不同的理解,语言问题仍然会造成困难。
此外,中西方在非语言沟通方面的差异,如面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语调等也会给跨文化沟通带来困难。
除了语言问题,还有一些文化因素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例如,中西方文化中有许多习惯用语和象征,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习惯用语和象征可能会被误解或者被忽略,从而降低了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沟通技巧为了克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确保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重要的沟通技巧:1. 学习对方的文化和语言。
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三篇【篇1】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
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 。
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
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
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
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CanIhel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
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
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
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
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1.在称呼方面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
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中国人认为对家里人或者好朋友的帮助是one sownobligation,noneedtothankorbethanked,彼此根本不必说谢谢,说了反而显得生分。
而西方人对家人或者朋友的帮忙都习惯说谢谢, Thankyou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在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