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件: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禁止生物武器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51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课时素养目标 1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过程。
(生命观念) 2 .能基于事实和证据.采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以 文字、图示的形式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科学思维) 3 .认同生物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遵循正确的伦理道德,认识到动 物细胞融合的潜在风险。
(社会责任)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 .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 .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 .诱导融合常用的方法:(1)物理:电融合法。
(2)化学:PEG 融合法。
⑶生物:灭活病毒诱导法。
4 .判一判:基于细胞融合的技术及其应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⑴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既有细胞膜的融合,也有细胞核的融合过 程。
(J )⑵细胞融合突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了远缘杂交。
(J )(3)目前细胞融合只能在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进行,不能 实现动物和植物的细胞融合。
(X )提示:至今,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细胞融合也获得了成功。
新课程标准4. 2.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 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4. 2.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 制备的重要技术(4)动物细胞融合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等提供重要的手段。
(J)⑸二倍体动物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然是二倍体细胞。
(X)提示:杂交细胞具有4个染色体组,应该是四倍体细胞。
7激疑 (i)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融合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提示:动物细胞融合能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植物体细胞杂交融合不能采用此方法。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1.制备原理:(1)B淋巴细胞的特点:一种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B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填“能”或“不能”)无限增殖。
⑵骨髓瘤细胞的特点:能无限增殖。
⑶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第三节禁止生物武器(时间:30分钟)知识点1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1.“治疗性克隆”可用胚胎干细胞克隆出人体不同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以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技术有望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B.人类治疗性克隆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胚胎干细胞可克隆出不同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中国政府既反对克隆人或动物,也反对治疗性克隆答案 D解析中国政府反对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2.据报道,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是世界首例对艾滋病有免疫能力的基因编辑婴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编辑制造婴儿的行为是符合伦理道德的B.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有利于人类的进化C.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使人类进化成新物种D.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答案 D解析基因编辑制造婴儿的行为不符合伦理道德,A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只是对个别人个别基因进行编辑,不一定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但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
3.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我国不允许进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分析B.我国不赞成进行试管婴儿C.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D.我国不支持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答案 C解析题干中的内容是指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
4.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排查某些遗传病,以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可以治疗所有疾病D.“设计试管婴儿”,一定要考虑其性别答案 B解析“设计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一般是为了救治病人,需要用到试管婴儿的骨髓、干细胞、脐带血等,这都符合伦理道德,A错误;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防止某些遗传病孩子的出生,B正确;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并不能治疗所有疾病,C错误;“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要考虑婴儿的性别,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新教材)必修1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第2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3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4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第2节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一酶的本质和作用二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第3节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捕获光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引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自然选择和适应的形成第3节种族基因组成的变化和物种的形成一种族基因组成的变化二自然环境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选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法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第3章体液调节第1节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2节特异性免疫第3节免疫失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第3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选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3节群落的演替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3节生态工程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选修3第1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一动物细胞培养二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第3节胚胎工程一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二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第3章基因工程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第四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及应用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
第二节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第三节禁止生物武器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简述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等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和已经带来的问题。
(2)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3)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1)科学思维——通过讨论、阅读、查找资料等活动,认同对生物技术伦理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社会责任——向人们宣传生物武器给我国及其他国家的人们曾经带来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战争;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知识点1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比较项目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根本目的以产生新个体为目标的克隆,即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不以得到克隆的个体为目的相同点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等2.治疗性克隆3.设计试管婴儿与治疗性克隆(1)设计试管婴儿的过程:将一对夫妻的精子、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培养。
待胚胎培养到一定阶段,再进行遗传学分析(如基因检测),将无基因缺陷的胚胎植入女性子宫中,使其继续发育为胎儿。
(2)与治疗性克隆的关系:借助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患遗传病的夫妻有望生育出健康的后代,同时,需要相应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也能得到治疗。
可见,设计试管婴儿的诞生是运用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实例。
4.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1)我国的态度①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研究,不仅不会损害人类尊严,反而会对挽救人的生命和增进人体健康发挥积极影响。
②对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
(2)生殖性克隆人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①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
②多莉羊的早逝再次引发人们对克隆动物技术安全性的担忧。
(3)生殖性克隆人面临伦理等问题知识点2禁止生物武器1.生物武器的危害(1)几种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与控制(2)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2.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3)相关公约及我国态度(1)我国禁止一切形式的克隆。
(×)(2)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的根本目的不同。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教师用书: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解析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
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1.科学思维:通过辩论会理性地、负责任地参与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转基因微生物(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原因: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2)转基因酵母菌减少了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3)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药物等。
2.转基因动物(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1)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作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培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2)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3)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1.争论的原因(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出现了全新特征。
(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2.争论的方面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二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知识回顾】一、胚胎工程技术1.技术手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
2.意义:挖掘动物的繁殖潜力。
二、体外受精填一填:基于体外受精技术的步骤,完成填写:(1)过程A为卵母细胞的采集,从卵巢中获取后需要培养到①MⅡ期才能具有受精的能力。
(2)精子的获取过程中,采集的精液先进行②离心处理,然后再进行B精子获能后才具有受精的能力。
(3)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进行过程C体外受精。
(4)意义:①提高动物繁殖能力的有效措施。
②为胚胎移植提供可用的胚胎。
三、胚胎移植1.概念: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3.意义:(1)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2)缩短供体的繁殖周期。
四、胚胎分割1.概念:(1)对象:早期胚胎。
(2)方法:机械方法。
(3)目的: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4)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实质: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2.操作程序:3.意义:(1)可以促进优良动物品种的繁殖,产生遗传性状相同的后代,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宝贵材料。
(2)在胚胎移植前,进行性别鉴定、遗传病筛查等,对于人工控制动物性别、动物繁育健康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胚胎移植1.移植胚胎的来源及生殖方式:移植胚胎来源生殖方式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无性繁殖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有性繁殖植体内受精冲卵胚胎移植有性繁殖2.胚胎移植时两次使用的激素及其作用:(1)第一次用激素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第二次用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一般用促性腺激素。
3.胚胎移植过程中的两次检查及目的:(1)第一次在收集胚胎后,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2)第二次在胚胎移植后,对受体母牛进行妊娠检查。
4.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及意义:胚胎移植成功的两个条件(1)同种动物之间进行胚胎移植容易成功,这里的“同种”是指“同物种”。
第1章发酵工程
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第1课时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第2课时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本章知识网络
重点突破练(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第2章细胞工程
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
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
第2课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第3课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微专题细胞工程综合考查
第3节胚胎工程
第1课时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第2课时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本章知识网络
重点突破练(二)
章末检测试卷(二)
第3章基因工程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实验突破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1课时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第2课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实验突破二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4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知识网络
重点突破练(三)
章末检测试卷(三)
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
本章知识网络
重点突破练(四)
章末检测试卷(四)
模块检测试卷(一)
模块检测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