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格式:docx
- 大小:99.75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的两个重要过程,是物种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生物体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无性繁殖是指生物体通过自身的方式繁殖后代,不需要与其他个体参与交配。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二分裂、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等。
其中,二分裂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
在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中,它们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繁殖。
细胞质按照某种方式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包含原来细胞的一份遗传物质,从而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孢子繁殖是指通过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植物中的孢子繁殖是指通过孢子的分离和发育来产生新的植株。
动物中,昆虫、蜥蜴等也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
营养繁殖是指部分生物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细胞分裂,从而长成一个新个体。
常见的例子是植物中的鳞茎和分株。
相对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之间交配,其后代具有两个个体的遗传信息,具备更大的遗传多样性。
有性繁殖的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细胞的结合。
生殖细胞的产生发生在生殖器官中,通常称为生殖腺。
生殖腺可以分为雄性生殖腺和雌性生殖腺,雄性生殖腺产生精子,雌性生殖腺产生卵子。
在人类中,雄性生殖腺为睾丸,雌性生殖腺为卵巢。
在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经历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产生成熟的精子和卵子。
生殖细胞的结合通常称为受精,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受精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包括内受精和外受精。
在内受精中,精子和卵子在生物体内部结合;在外受精中,精子和卵子在生物体外部结合。
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通过内受精繁殖后代。
受精之后,卵子受精后发生结囊,形成胚胎。
接着,胚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使胚胎细胞数量增加,而细胞分化使胚胎内的细胞产生功能上的差异。
分化后的细胞形成器官、组织和器官系统。
发育经历了胚胎、胚珠、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成熟期等阶段。
不同物种的发育过程的时间和特征各异,但都遵循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一般规律。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生物的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11 分裂生殖由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如细菌、草履虫等。
12 出芽生殖在母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等。
13 孢子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新个体,如青霉、曲霉、蕨类植物等。
14 营养生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如扦插、嫁接、压条等。
2、有性生殖21 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2 优点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二、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11 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12 传粉和受精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1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2、无性生殖21 扦插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下部会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
22 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
23 压条将植物的枝条埋在土中,待其生根后与母体分离,形成新的植株。
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11 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
12 例子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21 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但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
22 例子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点:
1. 线粒体是生活在细胞质内的细胞器,能够自我复制,具有遗传物质,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属于非细胞核遗传物质。
2. 单细胞生物通过无性生殖进行繁殖,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分裂、出芽、孢子形成等。
3. 多细胞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无性和有性两种。
无性生殖指的是只需要一个个体就可以繁殖出新个体,有性生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
4. 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强,但缺点是遗传单一,容易受到环境限制,适应性差。
5. 有性生殖的优点是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强,但缺点是繁殖速度慢,对环境要求高。
6. 雄性和雌性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本形式,通过交配来结合两个个体的遗传物质。
7. 受精是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为胚胎发育。
8. 内受精指受精过程在个体内部进行,常见于陆生动物和爬行动物等。
9. 外受精指受精过程在个体体外进行,常见于水生动物和昆虫等。
10. 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交配、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等。
11.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进行,无性生殖包括种子扦插、根茎、分裂等方式。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以下是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无性生殖是指个体通过自身或其他方式生成新个体,不涉及生殖细胞的融合。
2. 有性生殖的过程: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配子的融合(受精)和胚胎的发育。
在人类中,生殖细胞为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一个新个体。
3.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是用于产生和储存生殖细胞,并促进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器官。
在人类中,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等。
4. 人类的性别决定:人类性别的决定取决于父母的染色体。
男性具有XY染色体,女性具有XX染色体。
精子中携带X染色体的与卵子结合形成女性,携带Y染色体的与卵子结合形成男性。
5. 生殖的调节:生物的生殖过程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例如,在人类中,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性腺激素可以调节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6. 发育过程: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后续的个体发育。
在胚胎发育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逐渐形成胚胎,最终形成具备自主生活功能的胚胎。
个体发育指的是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7. 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密切相关的。
孟德尔遗传法则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等。
8. 环境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生殖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光照、营养等环境因素都能够影响生殖细胞的发育和个体的生长发育。
以上是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生殖与发育的过程生物生殖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生命过程之一。
通过生殖,生物能够繁衍后代并传递基因,确保物种的延续。
生殖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生物组织、器官和激素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生殖与发育的过程。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生物生殖的第一步是生殖细胞的形成。
在动物中,雄性和雌性个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
雄性个体通过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雌性个体通过卵原细胞分裂产生卵子。
这些生殖细胞在体内特定的生殖器官中形成,并通过生殖腺的分泌物进入生殖道。
二、受精与发育当雄性个体的精子与雌性个体的卵子结合时,受精就会发生。
受精后,卵子会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
这些细胞分裂会导致胚胎的形成,胚胎将在雌性个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三、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细胞将会不断分化和分裂,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组织。
这些细胞和组织将逐渐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激素和其他生化物质在控制细胞分裂和细胞型态塑造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外界环境也会对胚胎发育产生影响。
四、生殖器官的形成生殖器官的形成通常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不同的生物在形成生殖器官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人类中,生殖器官的发育始于胚胎的早期,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完整形成。
生殖器官的发育也受到许多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性成熟与生殖周期在生物生殖的过程中,性成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性成熟标志着个体具备了繁衍后代的能力。
对于雄性个体来说,性成熟意味着精子的完全形成和能够进行正常的性交。
对于雌性个体来说,性成熟意味着卵子的正常形成和月经周期的正常发生。
性成熟后,生物进入了生殖周期,周期性地产生生殖细胞并具备进行繁殖的能力。
六、遗传与物种延续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关系到基因的传递和物种的延续。
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个体会将一部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并在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指生物繁殖后代和个体生长发育的过程,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内容。
下面是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点:1. 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只有一个亲本个体参与繁殖,后代与亲本相同,形成无性生殖群体。
- 有性生殖:两个亲本个体参与繁殖,后代与亲本不完全相同,形成有性生殖群体。
2. 生殖器官:-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尿道等。
- 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3. 生殖细胞:- 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产生于睾丸。
- 雌性生殖细胞:卵子,产生于卵巢。
4.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人类有性生殖,需要男性和女性的结合。
- 男性和女性通过性交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5. 子宫内发育:- 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通过胎盘与母体的交换营养、排泄废物和呼吸氧气。
- 胚胎在子宫内经过胚胎期、胚芽期和胚体期,逐渐发育成为胎儿。
6. 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通过哺乳来喂养幼崽。
- 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幼崽通过咬吮乳头来摄取营养。
7.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植物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 无性生殖包括分株、茎的插花和人工扦插等。
- 有性生殖包括花的结构特征和传粉过程。
8. 繁殖的意义:- 保持物种的种群数量。
- 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推动生物种群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教案第一章:生物的生殖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生殖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
1.2 教学内容1. 生物生殖的定义和意义。
2.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和特点。
3. 常见生物的生殖方式举例。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植物的开花结果,引发学生对生物生殖的兴趣。
2. 讲解生殖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生殖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第二章:植物的生殖2.1 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2. 掌握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
2.2 教学内容1. 植物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2. 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和特点。
3. 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举例。
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观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引发学生对植物生殖的兴趣。
2. 讲解植物生殖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殖的重要性。
3. 观察和讨论: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讨论它们的生殖方式。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第三章:动物的生殖3.1 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2. 掌握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区别。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3.2 教学内容1. 动物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2. 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定义和特点。
3. 常见动物的生殖方式举例。
3.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动物的繁殖行为,引发学生对动物生殖的兴趣。
2. 讲解动物生殖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生殖的重要性。
3. 观察和讨论: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讨论它们的生殖方式。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第四章:人类的生殖4.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与发育是生物学中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生物的繁殖和后代的成长过程。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多种多样,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殖与发育模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殖与发育方式。
首先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在受精过程中相互结合来产生后代。
这两个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两个个体,其中一个是雌性的,另一个是雄性的。
在受精过程中,两个生殖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称为受精卵。
之后,受精卵开始分裂,并最终发育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有性生殖的好处是能够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有助于种群的适应和进化。
其次是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只有一个个体参与繁殖,而不需要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
无性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分裂、萌芽、孤雌生殖等。
分裂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一半大小的个体来繁殖。
萌芽是指从一个个体上长出一个或多个植物体,这些植物体可以分离并独立成长。
孤雌生殖是指一个雌性个体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如孤雌生殖)产下的卵经过发育直接成为新个体,无需受精卵的形成。
无性生殖的好处是能够迅速繁殖后代,节省能量和资源。
还有一种特殊的生殖方式是两性异体生物的雌雄异体。
这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部分个体为雄性,另一部分个体为雌性。
它们的繁殖过程通常涉及到交配和受精。
在交配过程中,雄性个体将精子输送到雌性的体内,精子与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为新个体。
雌雄异体的生殖方式能够增加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和进化。
另外,有些生物还存在一种称为孵化的特殊发育过程。
这种发育方式常见于卵生动物,它们在产卵后,不会立即孵化出幼体,而是将卵保护起来,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孵化。
孵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胚胎内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孵化过程中,卵壳会破裂,幼体钻出来,并开始迅速成长。
孵化保证了幼体在合适的环境中生存和成长。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是生命的重要过程,涉及到物种的延续和进化。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的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植物组织培养。
2.出芽生殖的典型生物:酵母菌、水螅。
酵母菌细胞上连接着一个或多个小细胞,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小细胞是酵母菌的芽体。
3.营养生殖: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营养生殖的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的生殖方式是扦插。
出芽的马铃薯块茎能长成马铃薯植株,这属于营养生殖。
4.一株果树上能结出不同品种的果实,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
嫁接有接枝和芽接两种方式:枝接:接穗为带有芽的枝。
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例如:柑、橘。
芽接:接穗为芽。
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举例:桃、山楂、苹果。
5.嫁接成功的关键: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枝条所结果实为接穗的品种。
6.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7.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举例: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康乃馨,兰花,烟草等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培养无病毒植株);③培育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8.有性生殖: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9.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10.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两性花可以自花传粉。
单性花需要异花传粉。
玉米缺粒主要是因为传粉不足。
11.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受精过程: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进入胚珠后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易发生变异,不断产生新品种,有利于进化,后代适应能力强。
例如:种子繁殖(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无性生殖:扦插,嫁接,组织培自,克隆,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扦插一快速增加数量;嫁接一产生新品种;(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稿),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可以让一株植物上开多种颜色的花。
嫁核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后表达接穗的性状。
(3)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蚂蚁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除了蝗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蟑螂等。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都有蜕皮现象,因为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2.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昆虫的发育:变态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两栖动物幼体的呼吸器官是鳃,成体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
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指生物如何进行繁殖和发育的过程。
以下是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点:
1. 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它们通过性腺产生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
2.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物的配子的结合来进行繁殖。
情侣在进行性交时,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3. 雌雄异体生物:指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中。
这种性别分化使得两性生物能够进行性交和繁殖。
4. 精子和卵子:雄性生殖细胞为精子,是游动的细胞,携带着父本的遗传物质。
雌性生殖细胞为卵子,是固定的细胞,携带着母本的遗传物质。
5. 受精:精子进入卵子的过程称为受精。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继续进行发育。
6. 卵胚发育:受精卵进一步分裂成多个细胞,形成卵胚。
卵胚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最终形成胚胎。
7. 发育过程:胚胎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期、幼虫期和成体期。
在这些过程中,细胞逐渐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8. 生殖方式:生物有多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由一个个体产生后代的方式,不需要配子的结合。
9. 遗传与发育:遗传是指通过基因传递遗传物质的过程。
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对于个体的形态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繁殖的进化:生物的繁殖方式在进化中发生了变化。
不同的繁殖方式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使生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
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A、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B、便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繁殖、便于培养无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C、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5、克隆:无性生殖中一种方式。
克隆的特点是由一个生物体的一部分(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克隆出来的个体以及同一无性繁殖系内的各个个体遗传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完全相同。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克隆技术是利用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