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血液循环

一、定义: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二、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

心脏位于胸腔内,在隔以上居二肺之间,约有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其大小相当于本人拳头。

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肌性泵)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大动脉、中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心脏和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流动。

三、循环路线:

血液循环又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即: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式同时进行的,是血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连接心房的血管称静脉,故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装的是动脉血,连接心室的血管称动脉,故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装的静脉血)。

详见附录:人体血液微循环图

微循环

微循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微循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人体微循环的变化。

一、微循环定义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组成部分,是指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微静脉的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

二、微循环生理特点

1、管径很细,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2、血管很长,一个成人的微血管连结起来约为万公里,可以绕赤道周径二周半;

3、血流很慢,由于压力低所以血流慢——1毫米/秒;

4、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外面的基膜,约为一白纸的1%厚度;

5、数量众多,全身约有100多亿根。

三、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向组织送氧气和养料,同时也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微循环还具有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的功能。

人体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远远不够得,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驱动着微血管内的血流,起到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因此微循环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四、微循环与疾病

微循环是生命最基本的保证。人体额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灌

溉秧田的水渠堵塞,秧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

前苏联一位着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麻木、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

微循环障碍的核心理论是:血气不足----不同的器官、组织缺血----功能受障----加重血气不足----产生不同的常见病、慢性病。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化,最终走向死亡;相反的,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高,健康状况就一天天好转,终至痊愈。

微循环障碍所引发的常见疾病:

改善微循环仅仅是针对发病中的一个环节起作用,对某些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医治百病。

甲襞微循环

一、观察人体微循环

目前虽然观察人体微循环的部位有十余个,但最常用并且能代表全身微循环状态的主要是甲襞和眼球结膜两个部位。其中甲襞是观测人体微循环状态的最好窗口。因为甲襞是覆盖在手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其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上皮下为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胞血管走向表皮,逐渐与表皮平行,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此外,观察手指甲襞十分方便。因此,甲襞便成为临床微循环观察最常用部位。

二、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

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位的皮肤皱折。甲襞表面为鳞状上皮覆盖,其中有皮肤真皮突起形成的乳头,每一乳头区一般有1-3支毛细血管,此毛细管呈袢状,因此称其为毛细血管袢。

毛细血管袢由较细的输入支,袢顶和较粗的输出支组成,正常大多呈“发夹”状。血流从输入支基底部流入,经袢顶从输出支基底部流出。流入毛细血管输入支的血流来自细动脉,回收输出支血液的是细动脉。

三、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方法

1、仪器、设备

进行人体甲襞微循环检查需要以下主要仪器:

1)、显微镜:微循环专用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或普通显微镜均可选用,常用倍数为40—100;

2)、光源:要求照度好,聚光好,温度低的光源,光源产生的温度不宜超过体温为宜;

3)、目镜测微尺:选用刻度细的,使用前必须经过标准核对;

4)、照相、录像设备:显微镜可连接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及检测器;

5)、固定托架:宜保持手臂姿势自然,并与心脏同高,减少手指颤动。有条件还可配置光点扫描仪血流测速仪或微循环多参数仪。

2、检测条件

1)检查室温度和温度应保持相对恒定,检查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70%左右;

2)、受检查者一般取坐位,手的高度应与心脏同高;

3)、备石蜡油或香柏油,在甲襞皮肤处滴1-2滴。、检查一般应在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

3、检查对象

1)、检查前一小时避免激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2)、检查前休息15—30分钟。

3)、检查前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

4)、检查前一小时不吸烟、不洗手、不吃东西。

5)、注意女同志经期时的影响。

四、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有三态: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异常:A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为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

白微栓的诊断:

A、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形状不规则。

D、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

五、检测微循环程序

首先必须明确测试之目的:是通过体验产品前后微循环的变化来验证产品的效果。(而不是用来诊断疾病的);有利于与顾客的沟通和增进信任度。

1)、填表和一般检查:

1、请逐项填写体验登记表(注意询问有无使用禁忌)。

2、测试血压(注意规范操作)。

3、手穴仪检查

2)、询问:

1、请问你查过微循环吗

2、检查的结果如何

3、你了解什么是微循环吗

4、您知道微循环出问题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5、你相信改善微循环就会改善健康吗(微循环正常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状态)照血液循环示意图,重点讲解微循环的定义、特点、功能。利用《微循环图谱》、《血液革命》、《人体管道铸型彩色图鉴》等书籍根据顾客知识层面酌情说明微循环状态与人体老化的关系。

3)、告知客户:

1、介绍微循环测试仪(开机)。

2、左手无名指损伤小,便于观察,微循环测试对人体无副作用。

3、测仪器旁边放一张正常管袢和异常管袢图,照图讲解。并请客户用正常管袢与自己所测试微循环情况作对比看有多少事正常的,自己的微循环到底怎么样。

此点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次受检查,不要使对方感到陌生和盲然,尽量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在视屏上,认真了解自己的微循环状况。

4)、迅速找准测试部位:

将左手无名指甲襞部分均匀涂抹香柏油。测试仪光源对准甲襞中下部,调准焦距,这样容易找到甲襞和管袢,沿着管袢将图像后退至无名指外侧缘夹角处。

(在此过程中大体浏览管袢情况并给客户留下微循环的初步印象)。

着重观察:1、血流速度及有无红细胞聚集;2、清晰度;3血管形态及数目;4、袢周状态。

5)、测试中将管袢异常状态,经体验后近期容易改变的描画3-4处,以备体验后对比使用(描画和描述相结合,真实、完整反映微循环障碍情况)。

A、流态方面,如粒流、停滞、充盈度不够。

B、底色深、模糊、管袢清晰度差。

C、边缘模糊、乳齿线平直。

D、血色深、带帽管袢。

E、轻度粘连。

以上仅举几例,测试中根据经验可酌情选择。

描画这些管袢时应定区位,并将相邻的较特殊的管袢一并画下,作标记物之用,有利于体验后查找对比。

Ⅰ区:

Ⅱ区:

Ⅲ区:

甲襞分区:是为了体验前后的查找对比快捷、准确。

6)、测试中多与客户交流、沟通、增强对方了解微循环的兴趣,并开始终用正常微循环的三态与对方微循环状况比较找出微循环障碍(主要是流态方面)。并分析其对身体的危害(加速身体的老化,使生理性衰老提前表现为病理性衰老)。唯有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血流通畅之后才能带来老化症状的改善,延缓老化的步伐(引导参与体验)。

分析客户微循环障碍主要谈2-3处即可,切忌不突出重点全面开花,以免使对方丧失信心,产生逆反心理和加重心理负担。

7)、体验后的对比测试必须认真、细致、准确,改善后的情况做好记录,切忌第一天就告知几处改善,要选择重点情况分次告知,并分析微循环改善和产品的关系(为销售做好准备)。总之要使对方确实看到微循环的改善,才有助于实现销售。

微循环测试时康佰店铺销售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巧借仪器的作用为销售服务。

1、桥梁作用(与顾客沟通的工具)

2、发现问题(发现对方微循环障碍重点关注流态方面的)

3、见证(使用产品前后微循环的变化,见证康佰健康寝具的作用)。

六、甲襞微循环诊断标准

1、正常:小于1分

2、大致正常:1-2分

3、轻度异常:2-4分

4、中度异常:4-8分

5、重度异常:≥8分

积分与年龄有关,一般40岁以后,微循环退化,正常值有所不同。20岁以下:正常值〈1分

20-50岁:正常值分

50-60岁:正常值分

60岁以上:正常值分

6、襞微循环的重度异常:

1)、管袢数:0

2)、流速:粒摆流、停留

3)、红细胞重度聚集

4)、白色微粒体大于2个/分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材料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血液循环 一、定义: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二、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 心脏位于胸腔内,在隔以上居二肺之间,约有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其大小相当于本人拳头。 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肌性泵)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大动脉、中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心脏和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流动。 三、循环路线: 血液循环又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即: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式同时进行的,是血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连接心房的血管称静脉,故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装的是动脉血,连接心室的血管称动脉,故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装的静脉血)。 详见附录:人体血液微循环图

微循环 微循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微循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人体微循环的变化。 一、微循环定义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组成部分,是指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微静脉的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 二、微循环生理特点 1、管径很细,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2、血管很长,一个成人的微血管连结起来约为9.6万公里,可以绕赤道周径二周半; 3、血流很慢,由于压力低所以血流慢0.4——1毫米/秒; 4、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外面的基膜,约为一白纸的1%厚度; 5、数量众多,全身约有100多亿根。 三、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向组织送氧气和养料,同时也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微循环还具有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的功能。 人体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远远不够得,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驱动着微血管内的血流,起到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因此微循环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四、微循环与疾病 微循环是生命最基本的保证。人体额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灌溉秧田的水渠堵塞,秧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 前苏联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麻木、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 微循环障碍的核心理论是:血气不足----不同的器官、组织缺血----功能受障----加重血气不足----产生不同的常见病、慢性病。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化,最终走向死亡;相反的,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高,健康状况就一天天好转,终至痊愈。微循环障碍所引发的常见疾病:

微循环检测培训书

微循环 知 识 手 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微循环在形态上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性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但微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在各脏器都各有特点,如小肠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结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脏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结、脏器其小体髓质部位的微血管形态各具特点。 3、微循环在功能上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路枝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循环在调节上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主要受局部的调节 5、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 四、研究微循环的意义 著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提出: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种器官都是“血肉相连”。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部位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最细的仅2微米,最粗的也不过100微米,据估算,人体内大概有100亿根毛细血管,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约为一个足球场。身体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功能细胞距离毛细血管的距离超出20-30微米。它们的血管壁均很薄,大约是一张纸的百分之一厚度。把这种细动脉、细静脉之间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其总长度可绕地球直径的一周半,有九百万公里,这样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达到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不可能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很远的组织细胞中去的,那么血液从心脏输出后靠什么力量才能输送到那么遥远的场所呢?那就是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第二心脏”。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实际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二心脏”。因为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把对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废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

教你记住人体12条经络

教你记住人体12条经络(节选自马悦凌《不生病的 智慧》) 12经络就是人体的天然药库 很多初学者都反映,中医的经络学实在太难理解了。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12条经络在人体的循环路线如图。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侧、腿的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那么这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侧的最里面。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

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用人体经络动画图

退出

目录 1,首页 2,目录 3,动画片的作用4,经脉简介 5,手太阴肺经6,手阳明大肠经7,足阳明胃经8,足太阴脾经9,手少阴心经10,手太阳小肠经 11,足太阳膀胱经 12,足少阴肾经 13,手厥阴心包经 14,手少阳三焦经 15,足少阳胆经 16,足厥阴肝经 17,督脉 18,任脉 19,冲脉 20,带脉 21,阴跷脉 22,阳跷脉 23,阴维脉 24,阳维脉 25,末页 点击名称可进入相应的页面 退出

退出这个动画片,就是想告诉大家经络在身体内的 循环路线,你每天按着这些路线敲打,所起的效果 和针灸一样,记住了…离穴不离经…每条经络敲打 完整效果就相当好,也可以用瓷勺按经络走向来 刮…刮得皮肤微红就可以…尤其是刮自已的小腿… 有的人刮完后腿觉得很轻,走路轻多了…以前腿似 灌了铅的感觉马上就没有,…如果能坚持,那结果 不是你能相象的好呢。原因就是敲打和刮拭使身体 的局部循环改善了…如果你做了全身敲打和刮拭, 那么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改善…身体循环得到 改善,那么每个部位都会得到新鲜血液…每个部位 就会得到恢复的机会,每个部位都会生机勃勃,那 么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也是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

经脉简介退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 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 络系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环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 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 官联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本动画片中介绍和演示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走行和联 络情况,十二经脉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 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 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 经、足厥阴肝经。其走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从胸走手, 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 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阴。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八条经脉的总称。它们不与脏腑直接相连属。出入于十二经脉 之间,具有调节正经气血的功能。督脉行于背中,总督一身之 阳经,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总任一身之阴经。

微循环讲解--实用及实操.docx

血液循环 一、定义: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 液循环。 二、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 心脏位于胸腔内,在隔以上居二肺之间,约有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其大小相当于本人拳头。 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肌性泵)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大动脉、中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中静脉、上下 腔静脉,心脏和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流动。 三、循环路线: 左主中中右小小 上腔静脉 心动心 动全身毛细血管静 室脉脉脉房 二营养物质与氧气代谢产物与二氧化碳 三 尖尖 瓣 组织细胞 瓣 左心房肺静脉肺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氧气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循环又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即: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式同时进行的,是血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连接心房的血管称静脉,故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装的是动脉血,连接心室的血管称动脉,故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装的静脉血)。 详见附录:人体血液微循环图

微循环 微循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微循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 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人体微循环的变化。 一、微循环定义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组成部分,是指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广泛的 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微静脉的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 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 二、微循环生理特点 1、管径很细,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2、血管很长,一个成人的微血管连结起来约为万公里,可以绕赤道周径二周半; 3、血流很慢,由于压力低所以血流慢—— 1 毫米 / 秒; 4、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外面的基膜,约为一白纸的1%厚度; 5、数量众多,全身约有100 多亿根。 三、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向组织送氧气和养料,同时也带走细胞产生 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微循环还具有信息传递和能 量传递的功能。 人体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 远远不够得,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 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驱动着微血管内的血流,起到第二次调节供 血的作用,因此微循环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四、微循环与疾病 微循环是生命最基本的保证。人体额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 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灌溉秧田的水渠堵塞,秧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 前苏联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 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 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麻木、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 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 微循环障碍的核心理论是:血气不足----不同的器官、组织缺血----功能受障----加重血气不足 ----产生不同的常见病、慢性病。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就是微循环? 微循环就是生命活动得基础,就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得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得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得组成: 血管系统就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得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就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得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得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就是通过高倍得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得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得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与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就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得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得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就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得指标。甲襞就是手指远端得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得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得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得改变具有重要得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得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得管袢数,取三个视野得平均值;凡1mm内得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得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就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就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得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与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得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毛细血管前括约肌T真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通血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动-静脉吻合支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 2010-12-09 09:57:14| 分类: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 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知识手册 第一章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 临床观测的部位主要是甲襞、球结膜,其次有唇、舌、皮肤等,目前开展的主要是甲襞微循环的检测。 手指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其表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为结缔组织突起形成的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接近表皮时与表皮平等,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因此,甲襞是观察微循环的良好部位,也是临床微循环检查最常用的部位。如下图 一、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液循环通路 甲襞的血管来自指动脉。指动脉分出小动脉进入甲襞的真皮,在真皮中分枝为细动脉,互相连接形成乳头下动脉丛。细动脉分枝成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是毛细血管的输入枝,在乳头顶端毛细血管急剧反转和输入枝平行,是毛细血管的输出枝。管袢的输出枝单独或汇合2-3 条输出枝,注入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互相交连形成浅、深二层乳头下静脉丛。甲襞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形如发夹,统称毛细血管袢(简称管袢)。 甲襞微循环血液循环:沿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输入枝→毛细血管输出枝→细静脉→小静脉方向 流动。 二、甲襞微循环的观测 观测甲襞微循环主要从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进行观测 (一)形态 正常的微循环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输入枝和输出枝平行且管径比例为1:1.5,血管清晰,排列整齐、分布均匀,数目正常。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清晰度:清晰度是指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些职业的影响等。

(清晰)(不清)

(模糊)正常为清晰,异常为不清和模糊,可能因为缺氧,血流不畅,亚健康等引起。 1.管袢数 以远心端第1排血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在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1mm范围内的均计入。如下图: 说明:左起第1条应计入,第2、3、5、7、9条管袢亦应计入,第4、8条模糊不清不计,第6条低于测量区不计,第10条超出测量尺度范围不计。本尺度内管袢数应为6条。图中水平虚线为计数区。

十二时辰养生和人体经络动态走向图

-------------- 中医养生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

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的注意事项

微循环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b111528625.html,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的 注意事项 作者:北京新瑞意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3-07-02 15:27 浏览次数530 甲皱是临床上进行微循环检资最常用的部位。甲皱微循环检查方法已有不少报通[李志山,1964;田牛,1979]。在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被引起重视,因而不能在得正确的、可靠的、能重复的观察结果。 微循环检测仪检查部位 甲皱是临床检查微循环的良好部位。甲皱具有许多有利条件:①甲皱部位的表皮比较薄,透光性能好,有利于观察其下面微血管的状态和血流动态;②甲皱下面有白色平滑的甲板,即微血管基底结构均一,有利于对比;③甲皱毛细血管的走行和表皮略为平行,越近末稍边缘,越趋向平行;④手指是机体的暴露部位,既容易固定也易转动,检查方法比较符合生理条件;⑤甲皱微血管较为丰富,对各种剌激的反应比较敏感。原则上,手指、脚指的甲皱部位均可观察,但皮肤粗糙、角化层厚的部位,不易获得清晰的图象。一般选择无名指、小手指甲皱为宜。 甲皱微循环检测时要注意光源方向照明方向 甲皱微循环检查时照明方向的选择十分重要[朱洪逵,1985]。以手指方向为准,将光源顺手指方向、逆手指方向或侧手指方向照明称

照明方向。不同的照明方向,对管袢清晰度、长度、乳头等影响较大。顺手指方向,乳头最为清晰;逆手指方向照明,管袢清晰度好,管袢长度长,乳头下静脉丛清楚。因此,需根据不同观察指标,调整照明方向。 微循环检测前的休息 观察甲皱微循环前的休息十分重要。被检人检查前步行到达,两手不停摆动,甩手后管袢血流速度偏慢。观察前须让被检人休息十分钟。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检测时需固定手指 由于手指随"心冲击"而有轻微震动,观察前适当加以固定,可以减少此因素对观察及拍照的影响。可采用木制指槽固定(可单手指或一只手固定)。木制指糟可稍大于一般成年人手指.当手指放入槽内,以既不能随意动作,又无挤压感为宜,指槽下可垫些棉花或海绵。观察手指数应在两个以上或对比观察两侧手相应的手指甲皱。 微循环检测时在时间上应该固定 观察甲皱微循环,特别在多次观察以了解病情变化,比较治疗效果时,在时间上应该固定。甲皱管袢昼夜24小时内有生理性变动。管袢输入枝和输出枝管径,以深夜24时到早晨6时最细,长度最短。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 2010-12-09 09:57:14| 分类: 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 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 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 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

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 经穴位: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 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先进的健康检查设备

法国鹰眼检测仪 法国鹰眼检测仪.html 法国鹰眼检测仪 法国鹰眼检测仪简介>> 法国鹰眼检测全身扫描系统介绍: DDFAO 系统采用世界首创的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 术,向人体发送平均每3秒255次的低压直流电信号,该信号在人体 组织内转化为离子流,依据离子流在阴阳两极的极化运动,获得穿过 组织的电阻、电传导性、PH 值、电压以及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评估人体各脏器的间质细胞的电生理活性。并根据生理反馈信号的单向导通,进行计时电流分析法分析,通过数字模型对数据进行3D 重建。 DDFAO 技术原理: DDFAO 系统采用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术,通过在额头、手、脚对称放置的6个电极,在人体22个体区持续发送平均每3秒255次的低电压直流电信号,该电信号在人体组织内转化为离子流,依据离子流在阴、阳两极的极化运动,获得穿过组织的电阻、电传导性、PH 值、电压以及所穿过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激活人体各脏器的间质细胞的电生理活性。并根据生理反馈信号的单向导通性,进行计时电流分析法分析,以数字化形式采集人体功能的信息,通过数字模型对数据进行3D 重建。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对整个机体的各组织、各器官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 DDFAO 鹰眼系统在临床上应用于健康人时可以准确地评估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况,准确的预测潜在的危险因素及疾病的发展方向。 当应用于己患病机体检测时,此系统可以全面地评估机体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态,查出致病根源,给治疗指出正确的方向,并对治疗用药效果给与精准评估,使患者可以及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和剂量。 DDFAO 技术用在肿瘤患者可以准确评估其放化疗或药物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的、有计划性的进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放化疗导致的机体损伤。

道恩微循环检测仪检测甲襞微血管常见问题解答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结构? 液晶显示屏,内置高清摄像机,内置微循环专用镜头,显微镜光源及反光装置,显微镜微动手轮,双侧平台方向调节钮,显微镜双层移动平台,显微镜底座。 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特点? 设计轻巧,操作简便,观看清晰,携带方便。 什么是微循环? 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三大作用? 微循环是人体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甲襞微循环检测仪是通过高倍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将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到显示屏上。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通过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改变来对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道恩医疗微循环检测仪检测甲壁微血管的检测位置? 左手无名指甲襞靠中间位置。注:临床上检测微循环检测部位为左手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群经常使用右手,皮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低,左手受重力较轻且无名指离心脏最近,透明度好,现象血管清晰。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条件? 温度: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70%左右; 坐姿:手的高度与心脏同高;物料:香柏油、棉签;时间: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 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象要求? 检测前一小时内避免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检测前休息15-30分钟;检测前一天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检测前一小时内不吸烟、不喝酒、不洗手、不吃东西;女性经期时对检测的影响。 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检测内容和结构? 甲襞微循环检测内容: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甲襞微循环检测毛细血管的结构:管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 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流态? 7种流态,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第四讲 活血化瘀类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讲活血化瘀类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传统中医理论 ?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瘀血,导致疼痛、肿块、出血、皮肤及舌质青紫或瘀斑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概括,是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 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1、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有浓、粘、凝、聚倾向。 2、微循环障碍:微动脉与静脉间的微血管血循环障碍。 包括:微血流缓慢和淤滞;微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微血管缩窄和闭塞;微血管周围水肿、瘀血和出血。 3、血小板功能亢进 4、血流动力学异常:器官或组织的血流↓、血管阻力↑、血流循环障碍。 5、生化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异常 一、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思路 1.改善高黏滞血症 ?高黏滞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 ?表现: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能力,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特性、血栓等。 ?高黏滞血症,是机体血瘀的的病理表现。 ?与高黏滞血症相关的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改善组织器官缺血 ?途径:扩张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过氧化损伤等。 ?最常见的组织器官缺血是:心肌缺血;缺血性脑卒中 3.对慢性器官功能减退性疾病的影响 ?血液循环不良:组织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循环。 例如:慢性肾衰患者: ?常伴有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血浆黏度的提高导致血流缓慢、肾脏血流减少。?慢性肾衰由于尿毒症对红细胞膜的损害,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增强,难以通过微血管造成微循环障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循环障碍,肝脾淤血。 ?中医认为“老年多瘀”。老年往往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退行性病变。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糖+活血化瘀药 4.对血管痉挛性疾病的影响

教你记住人体条经络

教你记住人体12条经络(节选自马悦凌《不生病的智 慧》) 12经络就是人体的天然药库 很多初学者都反映,中医的经络学实在太难理解了。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12条经络在人体的循环路线如图。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那么这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