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及公众参与制度汇编(PPT 53页)
- 格式:ppt
- 大小:448.00 KB
- 文档页数:53
选修6环境保护A高考命题•分析第1讲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复习课>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归纳总结1•表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
2•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原因及危害表现如下:资源冇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晶再生速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次生环境问题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6勺糸赤人类向坏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坏境的自净能力原生环境间题地方病自然灾害一自然原因A坏境问题—»3 •特点♦典例探究例1 (2014 •新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日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
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 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本题考查野生动物的保护。
根据材料可知,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
迁徙途中死亡的原因可能为途中缺少休憩地、缺少食物及天敌与人类猎杀等。
对于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对策应根据迁徙途中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休憩地的建设、食物的保障,以及提高人类的保护意识等。
考点二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归纳总结1 •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执行主体及手段。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行政执法和参与环境纠纷解决等活动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出现,旨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公民环境权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当积极推进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渠道。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
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行政执法等活动,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公众参
与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推进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