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1

3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信阳市五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我的兴趣我做主活动日期2014年9月18 日 负责人蒋燕参加学生25人活动地点数学活动室 活动目的 1、善于观察数字特征; 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 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 整法、分拆法等)。 活动过程 (教案) 第一讲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 三、例题示范 1、数轴与大小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 满足条件的点B有多少个? 例2、将 99 98 , 1999 1998 , 98 97 , 1998 1997 - - - -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 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 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 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 试确定三个数 c a b ab 1 , 1 , 1 - 的大小关系。 分析:由点B在A右边,知b-a>0,而A、B都在原点左边,故ab>0,又 c>1>0,故要比较 c a b ab 1 , 1 , 1 - 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在有理数a与b(b>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 n a b a - +(n为大于是的自然数) 注:P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 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学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 课外兴趣小组学习资料 第一课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一类问题一般用假设的方法。 例1. 两袋大米共重150千克,第二袋比第一袋多10千克,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分析: 这样想:假设第一袋和第二袋重量相等时,两袋大米共重150+10=160(千克);假设第二袋和第一袋大米重量相等时,两袋共重150-10=140(千克)。 解法一: 1.第一袋重多少千克? (150-10)÷2=70(千克) 2.第二袋重多少千克? 150-70=80(千克) 或70+10=80(千克) 解法二: 1.第二袋重多少千克? (150+10)÷2=80(千克) 2.第一袋重多少千克? 80-10=70(千克) 或150-80=70(千克) 答:第一袋重70千克;第二袋重80千克。 例2. 聪聪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8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问聪聪的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分析: 解和差问题的关键是求得两数的和与差,这道题中语文与数学成绩之差是8分,但是语文与数学的成绩之和没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条件中给出了两成绩的平均成绩是94分,这就可以求出两科的总成绩。 解: 1.语文和数学成绩之和是多少分? 98×2=196(分) 2.数学得多少分? (196+2)÷2=198÷2=99(分) 3.语文得多少分? 99-2=97(分) 或:(196-2)÷2=194÷2=97(分) 答:聪聪的语文得了97分;数学得了99分。 例3.今年小玲6岁,她父亲34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分析: 题中没有给出小玲和父亲的年龄之差,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两人的年龄差是34-6=28(岁),不论再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他们的年龄差仍是28岁,根据和差问题就可解此题。 解: 1.父亲的年龄: 〔58+(34-6)〕÷2 =〔58+28〕÷2 =86÷2 =43(岁) 2.小玲的年龄: 58-43=15(岁) 答: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父亲的年龄是43岁,小玲的年龄是15岁。 例4. 小张和小王共储蓄2000元,如果小张借给小王200元,两人储蓄的钱恰好相等,问两人各储蓄多少元? 分析: 这样想:小张和小王两人储蓄的总钱数之和是2000元,根据如果小张借给小王200元后,两人储蓄的钱数恰好相等可知,小张比小李多200×2=400(元),400元是两人钱数之差解: 1.小张比小王多多少钱? 200×2=400(元) 2.小张储蓄多少元? (2000+400)÷2=1200(元) 3.小王储蓄多少元? 2000-1200=800(元) 答:小张储蓄1200元;小王储蓄800元。 例5. 甲、乙两个笼子里共有小鸡20只,甲笼里新放4只,乙笼里取出1只,这时乙笼还比甲笼多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多少只? 分析: 这样想:已知甲、乙两个笼子里小鸡的和是20只,根据甲笼里放入4只,乙笼里取出1只,还剩1只可知,甲、乙两个笼里小鸡只数相差:4+1+1=6(只) 解: 1.乙笼比甲笼多多少只? 4+1+1=6(只) 2.甲笼原来有小鸡多少只? (20-6)÷2=14÷2=7(只) 3.乙笼里原来有小鸡多少只? 20-7=13(只) 或(20+6)÷2=13(只) 答:甲笼里原有小鸡7只;乙笼里原有小鸡13只。 小结:从以上5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一致的,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是: (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 或(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 练一练 1.三年级同学参加义务劳动,一班和二班共搬砖830块,一班比二班少搬70块,问一班,二班各搬砖多少块?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 第一讲:数图形 活动日期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周次

星期 活 动 过 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 1、出示图形: 2、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吗?

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 师:引导学生再看图形,启发问: (1)、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板书:1、4 (2)、从“1”到“4”中,中间跨了什么? (3)、得出总数: 4+3+2+1= (4)、归纳出方法: 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 四、模仿提升练习: 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五、谈学习体会: 活动 效果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记录活动内容 第二讲:找规律 活动日期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周次 星期

活 动 过 程 一、谈话引入: 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2)、180,155,131,108,(),() (3)、1,1,3,7,13,(),()

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91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 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吗? 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后一个 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 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 四、兴趣尝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②1,2,6,24,(),() ③1,2,2,4,8,32,(),()④1,4,9,16,(),() 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1,4)(2,8)(3,12)(,)(,) 五、谈话小结: 这节兴趣课,你学到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中你对数有规律的发现? 活动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市五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分析:由点B 在A 右边,知b-a >0,而A 、B 都在原点左边,故ab >0,又c >1>0,故要比较 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 a b a -+ (n 为大于是 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 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 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 例6、 计算 -1-2-3-…-2000-2001-2002 提示:1、逆序相加法。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 计算 1+2-3-4+5+6-7-8+9+…-2000+2001+2002 提示:仿例5,造零。结论:2003。 例8、 计算 321Λ321Λ321Λ9 9 9 9991999999个个个n n n +? 提示1:凑整法,并运用技巧:199…9=10n +99…9,99…9=10n -1。 例9、 计算 -+++?----)200213121()2001131211(ΛΛ)2001 13121()2002131211(+++?----ΛΛ

市五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提示:多重绝对值符号的处理,从向外逐步化简。 例2 已知|a|=5,|b|=3,且|a-b|=b-a ,则a+b= ,满足条件的a 有几个? 例 3 已知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化简:|b+c|-|b-a|-|a-c|-|c-b|+|b|+|-2a|。 例4 已知a 、b 、c 是有理数,且a+b+c=0,abc >0,求| |||||c b a b a c a c b +++++的值。 注:对于轮换对称式,可通过假设使问题简化。 例 5 已知:例 6 已知 3 π - =x ,化简:m=|x+1|-|x+2|+|x+3|-|x+4|。 例7 已知|x+5|+|x-2|=7,求x 的取值围。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计划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计划 工作目标: 1、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奥数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4、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工作思路: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将数学知识分成若干专题,内容尽可能与教材相结合,力求大众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在每节课上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确立知识的产生和结束。

4、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5、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6、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 7、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8、树立兴趣班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对今后的帮助。 学生来源:四年级中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人数42人。 开展形式:课外辅导,培养兴趣。 辅导时间:自年11月开始,每星期三、星期五下午各一次,每次两课时。 辅导内容: 1、和差问题 2、和倍问题 3、差倍问题 4、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 5、植树问题 6、年龄问题 7、学高斯巧求和 8、行程问题 9、简单推理 10、盈亏问题 11、巧求周长 12、填数游戏 13、巧数图形 14、平均数问题 15、用倒推法解题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信阳市五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分析:由点B 在A 右边,知b-a >0,而A 、B 都在原点左边,故ab >0,又c >1>0,故要比较 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 a b a -+ (n 为大于是 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 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 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 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 例6、 计算 -1-2-3-…-2000-2001-2002 提示:1、逆序相加法。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 计算 1+2-3-4+5+6-7-8+9+…-2000+2001+2002 提示:仿例5,造零。结论:2003。 例8、 计算 321Λ321Λ321Λ9 9 9 9991999999个个个n n n +? 提示1:凑整法,并运用技巧:199…9=10n +99…9,99…9=10n -1。 例9、 计算 -+++?----)200213121()2001131211(ΛΛ)2001 13121()2002131211(+++?----ΛΛ

信阳市五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例2 已知|a|=5,|b|=3,且|a-b|=b-a ,则a+b= ,满足条件的a 有几个? 例 3 已知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化简:|b+c|-|b-a|-|a-c|-|c-b|+|b|+|-2a|。 例4 已知a 、b 、c 是有理数,且a+b+c=0,abc >0,求| |||||c b a b a c a c b +++++的值。 注:对于轮换对称式,可通过假设使问题简化。 例5 已知:例6 已知3 π - =x , 化简:m=|x+1|-|x+2|+|x+3|-|x+4|。 例7 已知|x+5|+|x-2|=7,求x 的取值范围。 提示:1、根轴法;2、几何法。

四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篇一: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课教案】 四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辅导稿 【篇二:数学拓展课计划】 一、活动目的: 为了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数学才能,以及培养他们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强化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六年级数学超级班,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二、活动措施 以数学年级组为核心,成立数学兴趣活动小组。小组活动应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详细的活动方案等活动。 三、活动内容: 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主要以综合性的运用为主体,展开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数学兴趣小组活动预期效果 预期经过一学期对小组成员的辅导,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解题与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与锻炼,知识面得到丰富与拓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打下数学知识学习及技能应用的基础,为今后数学学习做下初步的准备,促进数学正常教学的开展。 【篇三:四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4】 第四单元讲评课教案 总第课时月日上 课题:平行与相交 教学内容:平行与相交单元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输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 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查: (课前,提前把测试题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计算器的单元检测,试卷老师已经 批完了,现在发给大家,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自己: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二、总结检测情况: 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平行与相交的单元检测,通过阅卷,老 师发现同学们完成的不错,其中有35人得了a,班级中不少同学有 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 不够好,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三、试卷讲评: a) 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易质疑。 谈话:课前,老师已经把试卷发到同学们手中,要求同学们自查、 自改、自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小组交流,听清楚要求:(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2)自己独立解决不料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3)小组长把你们 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2.组间交流,师生互动解难释疑。 3.反思总结,自我改正。 谈话:问题解决了,试卷中的问题现在自己能解决了吗?请你把试 卷中的问题改正过来好吗? 学生独立改正错题。 4、巩固拓展,适时反馈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考 一考自己吧! 5、课后分析,自我反思: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3、9、6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找规律 活动目标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一、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2)、180,155,131,108,(),() (3)、1,1,3,7,13,(),() 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 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 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 四、兴趣尝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②1,2,6,24,(),() ③1,2,2,4,8,32,(),()④1,4,9,16,(),() 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1,4)(2,8)(3,12)(,)(,) 活动评价: 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3、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2 时间2013、9、20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加减法的巧算 活动目标学会巧妙运算加减法 一、出示一些加、减法习题,谈话激趣让学生练习解答: 726+202 384+199 824-498 543-204 二、情境引入巧算兴趣学习的指导: 师,启发思路:如725+202题中的两个加数,第二个加数202接近200,所以把202看成200+2,那么726+202就看成726+200+2.这就是“少加要再加”。 726+202=726+200+2=926+2=928 又如824 –498题中,减数498接近500,就可以先减去500,与原题相比,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这就是“多减就要加上”。 824-498=824-500+2=324+2=326 三、即时兴趣练习尝试: 1、按刚才的两个方法,完成以上两题。 2、巧算下面的题目。(学生上台展现) 482+301 1258+797 826-697 999+98+97+9+7 329-283+171 4250-1347-253 四、分享成功,谈体会。 活动评价: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探求。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又能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活动内容 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四、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的活动有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五、活动形式 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具体措施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4、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5、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7、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大由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3

3、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下)容诉问题(一) 班级姓名得分 例1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2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有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5人。(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是多少?(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例2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例3在1到1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例4艺术节那天,学校的画廊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图画作品,其中有23幅画不是五年级的,有21幅画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画共有8幅。其他年级参展的画共有多少幅? 练习与思考 1.将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部分重叠,盖在桌面上(如图6),已知重叠的部分为9平方厘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二(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3.有62名学生,其中会弹钢琴的有11名,会吹竖笛的有56名,两样都不会的有4

名,两样都会的有多少名? 4.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数学比赛获奖的有12人,有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了,两项比赛都没获奖的有多少人? 5.四(1)班有40个学生,其中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6.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所有同学都答了第1、2两题,其中答对第1题的有35人,答对第2题的有28人,这两题都答对的有20人,没有人两题都答错。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验? 7.一个俱乐部里,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都会下的有30人。这个俱乐部里有多少人? 8.某班上体育课,全班排成4行(每行的人数相等),小芳排的位置是:从前面数第6个,从后面数第7个。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9.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8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0.科技节那天,学校的科技室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114件不是一年级的,有96件不是二年级的,一、二年级参展的作品共32件。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件?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28883

豆家中学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日期9月 3 日星期二 负责人李朝参加学生40活动地点电子白板教室 活动目的1、善于观察数字特征;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整法、分拆法等)。 活动过程 (教案) 第一讲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 三、例题示范 1、数轴与大小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满足 条件的点B有多少个 例2、将 99 98 , 1999 1998 , 98 97 , 1998 1997 - - - -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 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 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 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 试确定三个数 c a b ab 1 , 1 , 1 - 的大小关系。 分析:由点B在A右边,知b-a0,而A、B都在原点左边,故ab0, 又c10,故要比较 c a b ab 1 , 1 , 1 - 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 a b a -+ (n 为大于是 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 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 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 例6、 计算 123 … 2000 2001 2002 提示:1、逆序相加法。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 2。 例7、 计算 1+2 3 4+5+67 8+9+… 2000+2001+2002 提示:仿例5,造零。结论:2003。 例8、 计算 321Λ321Λ321Λ9 9 9 9991999999个个个n n n +? 提示1:凑整法,并运用技巧:199…9=10n +99…9,99…9=10n 1。 例9、 计算 -+++?----)200213121()2001131211(ΛΛ)2001 13121()2002131211(+++?----ΛΛ 提示:字母代数,整体化:令2001 1 3121,2001131211+ ++=----=ΛΛB A ,则 例10、计算 (1) 100991 321211?++?+?Λ;(2)100 981421311?++?+?Λ 提示:裂项相消。 常用裂项关系式: (1) n m mn n m 1 1+=+; (2)111)1(1+-=+n n n n ;

四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检测卷

四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检测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简便计算(30分,每个5分) 29999+39998+49997+59996 2518+674—1518+326 6983—1346—1654 532×366÷183 406×312÷104÷203 30—29+28—27+26—25+……+14—13+12—11 二、填空题(40分,每题4分) 1、设a※b=4×a+b×7,那么5※(6※7)=()。 2、在下面的式子中填入括号,使等式成立5×8+16÷4—2=20 3、减数、被减数与差三者之和除以被减数,商是()。 4、按规律填数1、2、4、7、11、16、22、()、()。 5、某同学在计算两数相乘时把一个因数87看成了81,结果少了48。另一 个因数是()。 6、王亮考语、数、英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如果数学成绩不算在内, 平均成绩是90分,王亮的数学成绩是()分。 7、一座大桥长650米,一列火车车身长246米,这列火车从上桥到车身全 部离桥一共行()米。 8、学校买2张桌子3把椅子共付9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价钱 的3倍,每张桌子()元。 9、被除数是320,商是12,余数是20,除数是()。 10、一根木料截成3段要12分钟。如果每截一段的时间相等。那么截成6 段要()分钟。 三、解决问题(30分,每题6分) 1、动物园推出一日游活动价两种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85元。 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现在有成人4人儿童6人要去游玩。想一想怎样买最省钱。用计算说明理由。 2、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需287元,买3个足球和7个篮球一共花了355 元。现在学校买4个篮球需多少元钱? 3、王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 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求王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4、张师傅和李师傅同时开始各做120个玩具,张师傅每天做10个,完成任 务时李师傅已提前2天完成任务,李师傅每天做多少个玩具? 5、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张 强从甲地出发,先乘汽车4小时后改步行。他从甲地到乙地共用多少小时?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检测题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简便计算(20分) 3×25×64×124 149-87-13+49 56×43-43+15×43×3 个零 2001200 ÷125÷8÷125÷8÷125÷8÷125÷8÷125÷8 100+99-98-97+96+95-94-93+…+4+3-2-1 二、填空(60分) 1、5×(2+△)-4=206,那么△=( ) 2、小红到商店买铅笔和钢笔,全部的钱可以买6支铅笔和3支钢笔,或者10支铅笔和2支钢笔,如果全部的钱买铅笔,可以买( )支。 3、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添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 4、一只母鸡生蛋很有规律,连着两天每天生一只蛋,接着要空一天不生蛋,已知2001年元旦这一天没生蛋,那么,2001年全年共生了( )只蛋。 5、把7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右图, 已知每个小长方形的长是5cm ,拼成的大 长方形周长是( )cm 。 6、一条小路长60米,在它的两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只栽一端),共栽了( )棵树。 7、如果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加法算式是1+4,3+9,5+14,7+19,9+24…,那么第26个算式是( )。 8、一个物体从前面看,形状是 物体至少用( )个小正方体组成,至多能用( )个组成。 9、小明把30×(□-4)错算成30×□-4,请算一算,两个结果相差( )。 10、除数是20,增加100以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当扩大( )倍。 11、右图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 12、爷爷今年75岁,3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1315岁,17岁,( )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和等于爷爷的年龄。

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校或班级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由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成绩优良的学生参加。小组的人数不一定很多,是学校或班级开展数学活动的骨干力量,在高年级可以成 立“数学爱好者协会”。根据许多学校的经验,只有把这批积极分子培养起来,数 学课外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 1.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有布置数学环境,出版数学墙报,制作数学教具,组 织数学游戏,集体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帮助落后同学学习,组织安排数学讲座以 及学习微电脑等。 2.数学故事会 小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会给学生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学生讲数学家的故事是极有教育意义的。例如,华罗庚怎样从一个学徒成为世 界有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怎样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努力夺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高斯怎样从穷苦家庭的孩子成为“数学王子”。这些故事会打动学生的心灵, 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渴望和追求。 另外,数学历史方面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数字的故事,圆周率的故事,算盘的故事,日历的故事,度量衡制度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而且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数学故事可以由教师主讲,也可以由学生分工轮流讲。 3.数学墙报。 数学墙报是以数学为主题的墙报。墙报内容要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内容包括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信箱, 问题讨论,学习经验交流,反映我国及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数学资料等。还可以开辟“数学医院”专栏,把同学们作业中常见的错误公布出来,作为“病题”,征求“医师”给予治疗,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数学墙报可以取一个刊名,如“思考”、“想一想”、“智慧的火炬”、“数学园地”、“数学之窗”、“数学苗圃”等。墙报的文字,要用儿童语言,简单明确,文章要短 小精悍,生动活泼。 为了办好数学墙报,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指导下,以数学兴趣小组为骨干,成立编辑组。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编辑和抄写的能力。 墙报要定期出版,要办好“数学信箱”、“问题讨论”等专栏。小读者把自己不懂或 弄不清的数学问题投入“数学信箱”要求解答,编辑组应当把各个问题归类整理后,在墙报上刊登出来征求解答。谁能正确回答出来,就予以表扬或奖励。这样做, 能够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使人人关心墙报,大家做墙报的主人。 各个班级出版的数学墙报,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提高学生办报的积极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三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6年上学期) 坡头镇中学李凤华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根据我班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特举办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二下午第六、七课时。 2.活动地点:三(3)班教室 3.活动内容:口算、速算;归一问题;归总问题;解题技巧;趣味数学等。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等。 四、兴趣活动小组的成员名单 何易、朱林、彭宇、梁雪薇、杨欣蕊、童世豪、李轩、詹秦义涵、刘洋。

五、兴趣活动小组具体措施 1、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2、制定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兴趣小组的特色。 3、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4、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数学趣味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5、增加了实践的机会,增强课堂互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6、努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2015年秋季学期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夹石镇大茶完小教师周宗强 一、工作回顾 本班学生性格特点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而有部分则性格孤僻,不合群。 课外兴趣活动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严重影响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本期来,我把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工作列入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写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在工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一学期下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提高。 二、取得成绩 1.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本期的一些活动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3.通过活动,实现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整合,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1.由于学生性格上的差异,影响了某些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一特点也使得某些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 2.本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较差,家长多数文化水平较低,长期外出打工,对课外活动缺少一些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课外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不积极地支持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有的甚至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这些不良现象也给工作带来阻碍。 四、今后的打算 1.在下期初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知道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活动。 2.认真设计和选择每一次活动,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自发、积极地参加活动。 2015年12月31日

三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 组活动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三年级下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2016年上学期) 坡头镇中学李凤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学期又将过去,回顾一学期以来我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工作,感触良多,现小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开新局 我查阅了关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一些资料,并尽可能地参考与吸收。新课标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的方式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等。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介绍了学习数学的一些有趣的方法,并提出了新学期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七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了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加强兴趣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通过我认真钻研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采取多种游戏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用多种形式的

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深入理解基础,能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合理安排各个活动内容的先后顺序。兴趣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比如对我班的童世豪、刘洋等同学,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另外,我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三、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趣味数学兴趣活动,我对学生的学习,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四年级二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四年级二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 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练习卷

塔庄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练习卷1 校名:姓名:座号:成绩: 1、算式1981×1983×1985×1989-1982×1984×1986×1988的结果的末位数字是 ()。 2、小张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3错写成131,结果商比原来多3,但余 数恰巧相同,那么该题的余数是()。 3、印刷某一本书的页码时,所得的个数是1989个(如:第427页要用3个数码,第 93页要用2个数码)。那么这本书应有()页。 4、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9903的积的 个位数字是()。 5、某人上山砍柴,遇到一棵魔树,这棵魔树高10尺,但当你每砍下一段时,它就立 即长出你砍下长度的2倍,此人第一次砍下1尺,第二次砍下2尺,第三次砍下3尺,……如此下去,最后一次砍下10尺,问最后一次砍下后,这棵魔树有()尺高。 6、四只硬币都是国徽的一面朝上放着,每次同时将三只硬币翻面,要翻() 次才能把所有的硬币都翻成另一面。 7、某人将彩色玻璃球放进两种盒子,每个大盒子装12只,每个小盒子装5只,恰好 装完。如果彩色玻璃球有99只,盒子数大于10。那么大盒子(),小盒子()只。 8、甲、乙两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就是你的2倍。”乙回答 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甲牧童原有()只羊,乙牧童原有()只羊。

只青蛙()小时才能斜坡。 10、并排的两盏灯,灯的亮和不亮(〇表示灯亮,●表示灯不亮)一共出现下列4种 情况: 〇〇●〇〇●●●,并排的5盏灯,灯的亮和不亮,一共会出现()种情况。 11、某班48位学生参加一次跳绳测验,在规定时间里最多的跳175次,最少的跳160 次,那么在该班中至少要任意挑出()位学生,从中必能选中3名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次数相同的学生。 12、数学小组的组员总共交组费元,每组组员交的钱数相同,每人都交了三枚硬币。 问共交()枚五分硬币。 13、看图计算,一把香蕉是()克。 240 克 塔庄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练习卷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