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回忆版)【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628.15 KB
- 文档页数:12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古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春秋三传2.江西诗派3.神韵说4.梁园文学群体5.四大谴责小说二、作品分析默写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加以分析。
三、论述1.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与北方民歌的不同艺术特色2.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3.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王西厢”,试分析“莺莺故事”的思想意蕴及其演变过程现当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东北作家群2.样板戏3.文学研究会二、简答1.新月派及其新格律歌的艺术特色2.先锋小说的实验性3.从文学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古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春秋三传答:《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质上是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作,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
《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相传为战国鲁人谷梁赤所作,也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体式与《公羊传》相类。
《春秋三传》都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
2.江西诗派答: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25人中有10多人是江西人,而且他们的诗歌创作大都受黄庭坚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相近,所以将他们称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成员众多,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南宋,成为两宋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流派。
3.神韵说答:“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有神情韵味,写诗只取“兴会神到”,诗的内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考博详解与指导专业课一: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宫词2、辛派词人3、毛诗郑笺4、金圣叹5、今文经学二、分析题(三选二,每题35分,共70)1、鲁迅《文学史大纲》说屈原《楚辞》比《诗经》对后世影响要深,请从文体风格等内容与形势方面来说明其成就与对后世的影响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阐述韩愈的诗文理论主张对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3、从题材、内容等方面阐述明清戏曲创作的新特征,并结合历史与现实谈其原因付:专业课一无论是哪个方向,只要是考古文学的都一样的,只有专业课2才会根据不同的方向出不同的题目专业课二(先秦魏晋南北朝方向,考邵炳军先生的博士,11选5,共100分)1、写出古今中外有关十三经某一经的十部研究论著之作者、书名、版本2、从二《雅》贵族政治讽喻诗看先秦文学之放言无惮之传统3、从《楚辞》对《诗经》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4、谈孔子时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与主要文学成就5、今本、帛本、简本三种版本《老子》有何异同,他们之间在版本方面存在着怎么样的继承关系6举例说明汉代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文学阐释方法特点之异7、班固《汉书艺文志》在整理汉代文献目录过程中对刘歆《七略》有那些创新与继承8你如何理解建安风骨的实质。
建安文学时代风格的形成主要原因有那些9从庾信入北前后风格的变化说明社会整治生活环境对作家文学创作风格之影响。
10、从《诗※国风》农事诗看中国古代田园诗歌之滥觞与流变11、、“物象“兴象、”、“意象”有何区别?你认为《诗经》作者的意象经营艺术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经营有何影响专业课二(元明清方向,考张寅彭和孙小力先生的博士)一、名词解释(4×5=20)1、写出明前后七子的姓名、字号、里籍、生平,著作、仕履等基本情况2、写出钱谦益身平小传3、同光体的基本情况4桐城创作三元则的基本情况二、分析(三选二,每题40分,共80)1、归有光在唐宋散文“文统”中的作用及地位2、梅村体的来龙去脉及在清代诗史上的地位3神韵。
(完整版)08年到15年上海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回忆版真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08年到15年上海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回忆版真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08年到15年上海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回忆版真题的全部内容。
上海大学历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分析:08年文学史:一、谈谈对五四后“启蒙文学”向“革命文学”转变的理解。
(35分)分析:考察“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主要从转变的背景入手,可以以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为讨论对象。
答题要点可以看王光东的论著《现代乡土民间》中对郭沫若的论述以及《三十年》中的论述;二、简述曹禺话剧创作的历程,并阐述其基本特点. 35分)分析:详见陈平原论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之间》,钱理群《三十年》曹禺部分.(注意:鲁郭茅巴老曹,这六个人每年都会涉及至少其中一位。
初试是必考的,比如2012年第一题,复试也必考。
要加大复习力度);三、谈谈你对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看法,并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 35分)分析:这一题典型的体现了上海大学对于80年代重写文学史被重新发掘出来的作家及流派的重视(详细见洪子成教材上对于重写文学史的论述);四、试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作品为例,说说八十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点. 35分)分析:答题要点既可以是陈思和教材上对与《一地鸡毛》的分析(这一题和2012年的最后一题都凸显了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重要性),也可以使王光东论著《朴素之约》和《现代浪漫民间》上对于新写实小说的解读以及蔡翔论著《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这一题也凸显了导师论文和论著的极端重要性);作文:就你熟悉的作家或作品,或某种社会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2013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4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填空题1.飞龙在天出自《周易》()卦。
【答案】乾【解析】“飞龙在天”是《周易》乾卦五爻的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在《周易》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又称复卦。
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
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
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
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
所以它的爻辞是飞龙在天,以龙飞在天上,对应于人事便是说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
如果用于开创王业则指能够称帝王。
故有“九五之尊”之说,即源于此。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答案】《国语》【解析】原句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意为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即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3.三礼包括()、()、礼记。
【答案】《周礼》、《仪礼》【解析】《周礼》主要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等内容。
《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4.《五噫歌》的作者()。
【答案】梁鸿【解析】《五噫歌》载于《后汉书·梁鸿传》。
梁鸿东出函谷关路过京师洛阳,登北邙山,见宫殿之华丽,感人民之疾苦,触景生情,遂作此诗。
《五噫歌》的语句凝练,结构紧凑,五个“噫”字的使用具有独创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一面。
5.《山园小梅》的作者()。
【答案】林逋【解析】《山园小梅》是林逋答咏梅绝唱。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1年考研真题(最终五篇)第一篇: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1年考研真题专业课一:作文:网络与社会生活要求:不少于200字。
不可进行诗歌创作。
专业课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判断题:(共30小题,每题1分)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1、楚辞《九歌》2、元曲四大家3、《儒林外史》4、《四库全书》5、建安七子三、论述题(3选2,每题40分)1、谈谈先秦散文的发展状况及特征2、举例谈谈李白与杜甫的诗歌特色,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对后世诗文诗作以及诗派的影响。
3、结合作品谈谈李清照的诗风和诗作,谈谈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差异,并且说明其对南宋以及后世词坛的影响。
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谈问:人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都考什么?难度几何啊?另外能提供下他们的考研参考书目么?答:我今年刚刚考上,这是我的经验谈,供你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谈本人一直想进高校当老师,所以考研考博也成了我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必经道路。
现在要想进大学当老师,每个博士学位连申请的机会都没有,本人不敢奢望能在帝都的高等学府走马上任,当然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求之不得的。
因为现在很多学校连辅导员都是博士级别的,真是让人汗流直下啊。
说得好听点,为了梦想,说得切实点,为了生活,总之不管是为了什么,考研还是我本人的毕竟阶段吧。
说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真是让我又爱又恨,说实话,本人考研已经第二个年头。
第一年太盲目自信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后摔得很惨。
但是这也并没有使我气馁,面对失败我们只能重整旗鼓,而不是垂头丧气,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第二年考研生活。
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失败教训,摆正了考研心态。
一步一步制定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计划实施的成果。
最后能够如愿地进入人大,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能继续保持着考研时候的心态将考博也能顺利进行到底。
上海大学考研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2013回忆版
一、百科知识25道单选
1.公元前211秦王朝统一了文字。
2.清末汉语研究的作品《马氏文通》
3.诗经风雅颂中的颂是宗庙
4.第一步国别体史书《国语》
5《尝试集》胡适
6《文心雕龙》刘勰
7.《窦娥冤》关汉卿
8.窈窕淑女中窈窕的意思
9.“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汉语手法
10.《资治通鉴》搜司马光
11.以诗歌为主的作家艾青
12.“一团和气。
两句歪诗····”梁实秋的作品
13.研究语言专著《尔雅》?
14.语言第三次迁徙宋末那个
15.《拇指铐》莫言没怎么关注
16.汉语特点错误的一个:单音节?
17文字游戏那一个:敲诗等不确定
18那个因翻译而出名的作家:傅雷?王佐良?
19严复的《天演论》
20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2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作业常建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3“兰气息,玉精神”宗璞
24大散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启了大散文时期
25中国古典文学时间先秦至清朝。
二、应用文写作
“梦想乐园”大型儿童乐园开园仪式上作为董事长的演讲稿,450字。
三、大作文,“诚信的价值”800字,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作文吧。
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精品资料目录大纲一、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0.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2001-2003、(回忆版)2012-2014、2018年考研真题1.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回忆版)2012-2014年真题答案。
二、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精编。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题精编。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简答题精编。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论述题精编。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部(院、系、所):文学院科目代码:723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__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____。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______。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____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______》。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______”。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
8._____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______》是描写出蜀见闻的著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____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马上》故事源自自居易诗《______》。
12.揭露阉党论政的《______》是明代一部以反而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____》和《山歌》。
14.汪中的《____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著名诗人______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l5分,共30分)1.陈祚明《采菽堂占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旬,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2019年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1.鲁迅<伤逝>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茅盾<创造>中的青年形象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
35分
2.1920-1930年代是中国社会政治转型期,通过分析<子夜>,谈一下与中国社会性质争论之间的关系(这个记得不是很准确,大意是这样)40分
2.给了一段严家炎对柳青创业史中梁生宝这个人物的批评“三多三不足”,以及柳青的反驳,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现实主义”谈谈对二者争论的看法。
40分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1980s先锋小说的特点和意义35分
作文
议论文谈谈文学中的“诗和远方”800字以上80分
记叙文我眼中的自然(风景)800字以上70分。
上海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中国文学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上官体2.元杂剧3.《赠白马王彪》4.唐宋派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西汉时期为汉代散体大赋奠定基本体制的作品是《________》。
2.袁宏道《叙小修诗》云:“大都独抒性灵,________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3.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
4.萧统所编《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的是从先秦到________代的作品。
5.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中唐和晚唐咏史怀古诗的不同。
2.简述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渊源及其主要题材。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小说艺术思想。
2.汉代对屈原的评价主要有哪些分歧,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和美学观念?上海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上官体是初唐诗人上官仪所开创的一种诗体。
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2013年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前四史
2.竹林七贤
3.元曲四大家
4.《桃花扇》
5.四库全书
二、论述
1.《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和影响。
2.欧阳修散文改革的历史背景,他的艺术特色和后世的影响。
3.结合《世说新语》说说笔记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等等。
2013年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四史
答:“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是由西汉的司马迁所著,记叙了从黄帝到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汉书》是东汉班固的作品,记叙了从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后汉书》由南朝宋代的范晔撰写,记叙了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史事;《三国志》由晋朝的陈寿编撰,记叙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
2.竹林七贤
答: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元曲四大家
答: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粲登楼》,马致远的《汉宫秋》、《陈抟高卧》等都是元曲的代表作。
4.《桃花扇》
答:《桃花扇》是由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呕心沥血创作而成的一部思想和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清代传奇。
塑造了侯方域、李香君、阮大钺、柳敬亭、苏昆生等一系列经典戏曲形象。
《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
孔尚任在创作中采取了征实求信的原则,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
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
”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的历史面目,基本上是“实人实事,有根有据”,真实地再现了历史,
5.《四库全书》
答:《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由纪昀主持、众多学者参与编撰、费时十三年编成的大型丛书,因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虽然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甚至查毁禁书等过错,但是在古籍的整理、辑佚、校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古籍整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论述题
1.《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和影响。
答:(1)《诗经》的内容
《诗经》《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歌。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也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如描写了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与后世的庙堂文学有明显的区别。
②农事诗
《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
其中《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其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③燕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如《小雅·鹿鸣》。
周统治者往往利用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在这些宴饮中,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有某种政治目的。
④怨刺诗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如大雅中的《板》、《荡》、《桑柔》,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小旻》等,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齐风·南山》等。
⑤战争徭役诗
a.战争诗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
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秦风中的《小戎》、《无衣》。
《诗经》战争诗往往不具体写战场的厮杀、格斗,而更多地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
b.徭役诗
《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
如《唐风·鸨羽》、《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
⑥婚姻爱情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a.情诗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
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子衿》、《齐风·南山》、《鄘风·柏舟》。
b.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
c.弃妇诗,如《邶风·绿衣》、《邶风·谷风》和《卫风·氓》等。
《诗经》305篇作品包括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如《王风·黍离》描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发爱国之情,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2)《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
基本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
②《诗经》的句式和章法
a.句式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b.章法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苢》。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周南·汉广》。
叠字和双声叠韵《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
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双声叠韵使《诗经》在演唱或吟咏时,音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双声如“参差”、“踊跃”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第一字第三字或第二字第四字上。
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使用,使《诗经》节奏舒卷徐缓,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c.押韵
《诗经》常见的押韵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还有后世诗歌中不常见的句句用韵,如一诗之中换用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