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村居》优秀学案(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74.03 KB
- 文档页数:2
《村居》教案【优秀4篇】《村居》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不安,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
今天,他来到了农村,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贫乐·村居图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
配乐朗读。
二、初学诗意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正音)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文、点评。
(指正读音bāo剥)4、男女生赛读,齐读。
5、再读课文,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茅檐低小草最喜小大儿锄豆二儿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吴音吴地方言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
9、指名学生试说,集体练说。
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分块品读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
(想象要丰富)4、集体交流。
(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1)小儿卧剥莲蓬。
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2)大儿锄豆溪东。
《村居》教案优秀6篇《村居》教案篇一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闻见闻()()古古人()()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学习一、二句(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醉,烟”。
)(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村居教案篇二教材简介:《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写的一首表现农村生活的词作。
全词不用人在图画中的咏叹来直接抒发主观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静处闲看,移步换景,客观摹状,摄取了特具画意诗情的人物活动镜头。
词中以溪萦回映带,意脉连绵,情思不断,组合成了江南农村的清秋风景画和劳动风俗画,字里行间表达了词人对安宁平静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了对安居乐业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村居教案《村居》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7篇村居教案的相关范文。
村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鸢”字,了解全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意境,感受到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与生机勃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哪些是写春天的?谁来背几首?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
(作者简介)4、大家猜猜看,这首诗的题目为什么叫“村居”?5、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6、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学古诗,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1个生字和7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平舌音的字:散、醉翘舌音的字:趁、纸后鼻音的字:莺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三、感情朗读,了解诗意1、学习一、二句:⑴指名读一句,思考:这句诗写了些什么?⑴朗读指导:草长/莺飞/二月天,⑴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
我们继续读:全班读第二句。
⑴这句诗写了些什么?⑴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朗读指导:拂堤/杨柳/醉/春烟。
⑴前两句朗读训练:自由读。
开火车。
朗读比赛。
2、学习三、四句:⑴指名读。
⑴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⑴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
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⑴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⑴男女比赛读。
⑴再次体会从这两句中读懂了什么。
四、背诵诗歌,借诗练说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村居教学设计精选7篇村居教案篇一一、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村居》,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尤其要注意“居”字的写法。
谁来说说这首诗是谁写的?题目村居是什么意思?对了,这首诗写的就是高鼎爷爷住在乡村时的所见所闻。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跟随着高鼎爷爷一起去乡村看一看。
点评:适时进行写字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材,学习全面地捕捉相关信息,让高效课堂植根于扎扎实实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教者给我们的示范和提示。
二、授新:1、轻声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板书:春景、读文)第一句:2、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理解古诗,和高鼎爷爷进行心灵的对话。
首先来看第一句,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写出你的理解,可以是字意,可以是词意,还可以是整句诗的意思。
点评:作为教师,不只是把学生引入一个独特的境界,鼓励他们自主地尝试实践,而且时时不忘方法的指导——轻声读,及时写出自己的理解。
这样做学生才能“轻负”,学习才能高效。
3、说说你的思考成果。
(生汇报)4、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见大家都是爱动脑、爱学习的好孩子。
但是老师告诉同学们,古诗很简短,用词极其精炼,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却有着一字千金,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学习古诗贵在品词(板书品词),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品。
比如第一句诗“草长莺飞二月天”,老师就觉得“草长”这个词特别有味道,我就是这样品的:这小草怎样长呢?(师作手势)慢慢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多,充满活力。
我就这样来读(师范读)——草长,要读出草长的活力。
另外,草长还可以从颜色、数量来品。
你看,这样一品,这词语就活了、动了。
好,请同学们再次读读第一句诗,抓住你喜欢的词品一品,看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点评:在小学阶段,自学+交流应该是常见的有效做法。
杨老师俯下身子,转换角色,和学生一起品读诗句,既是方法的示范,更是情感的交流。
假如我就是课堂中的一员,肯定会在老师的鼓动下跃跃欲试。
5、生汇报:①草长:小草会在哪儿呢?(房前屋后、草坪、草原、山坡)到处都是小草,目不暇接,读出草的多……小草什么颜色呢?绿色、嫩绿嫩绿、那么鲜嫩可爱,读出草绿……一阵风吹来,还有青草味儿呢?闻一闻,清香扑鼻,读出草香——一起来,先闻——再读——②莺飞:你还品出哪个词的意思?黄莺会在哪儿飞呢?(天上)那么高那么远,读出莺飞的高远——它还会在哪儿飞呢?(树林里、田野上、屋檐下、小河边)到处都有黄莺的身影,读出黄莺的多——黄莺会怎样飞?(边飞边唱)唱歌可好听啦!读出它的高兴—快速的飞,急着回家看宝宝呢!读出它的飞快——慢慢的飞,在欣赏美景呢!读出它的陶醉——点评: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结果,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设,与其说是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感受,不如说是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春天的美景。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村居》教案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村居》;(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模仿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热爱劳动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村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生活场景。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对课文所描述场景的理解和描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农村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 模仿写作法:启发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农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2)教师简要介绍农村生活的特点,引入课文《村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强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分享自己的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5. 模仿写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喜欢的农村生活场景;(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场景,分享自己的感受。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课文《村居》教案2. 学科领域:小学语文3. 年级:一年级4. 教学目标:a.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村居》。
b. 理解课文《村居》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c.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d.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对自然环境的感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c.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a. 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b. 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村居》,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图片引入课文《村居》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 学习课文:a. 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b.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c.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a.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b.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 应用拓展:a.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村居》,并讲解生字词。
2. 请学生家长观察孩子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拓展活动,如观察周围的农村生活,拍下照片,写写感受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和拓展活动的参与情况。
3. 家长反馈评估: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满意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村居》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村居》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居》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2、指名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是哪一首呢?自读课题。
我们要学习的是《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读后检查:⑴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⑷跟录音读。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自读──指名读──纠正──指名读──齐读──跟录音读。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村居》教案《村居》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村居》教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醉春、烟、散、学、忙、儿童(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⑴学习第一、二句: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村居》教案篇2预设目标: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2、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充古诗的内容,能口头作文,或是书面写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及诗歌(古诗、儿歌、歌曲等)教学过程:一、趣味拼图,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柳树太阳房子云朵孩子风筝燕子游戏:智力拼图1.让学生点击鼠标,移动图片,将以上事物拼成一幅图画。
《村居》教案《村居》教案(通用9篇)《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醉春、烟、散、学、忙、儿童(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⑴学习第一、二句: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村居》教案篇2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闻见闻()()古古人()()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2023年《村居》的教案小学语文《村居》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5篇《2023年《村居》的教案小学语文《村居》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村居》的教案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采用古诗配画、赏画吟诗的形式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2、通过古诗新唱的方法,让幼儿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活动准备:1、画: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2、简笔画,毛笔,字卡。
3、背景音乐。
4、课件。
活动过程:一、欣赏图片,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1、边出示图画边让幼儿猜猜这是画的哪一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二、新授古诗《村居》1、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边画边念儿歌,把孩子带入诗情画意地境界。
“早春的二月,田野里长满了绿幽幽的青草,小黄莺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嫩绿的柳条轻轻地拍打着堤坝,啊!春天陶醉啦!”“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季节吗?”2)“是早春的二月有些什么呢?”学学:黄莺是怎么飞的,青草是怎么长的,杨柳是怎么拍打的,3)“春天真是太美了,还有一句好听的诗句呢,我们一起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加动作)“你听到了什么?情用刚才的话来说说?”4)仔细听第二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边朗诵边出示字卡。
5)游戏:字图配对。
“谁能把字卡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找找、圈圈。
草、莺、柳、堤。
”6)我们一起把这句好听的诗句演一演,说一说。
练习2~3遍。
2、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那么优美的春景中还会有谁呢?请你们仔细看”边画边放背景音乐。
“小朋友又称之为儿童。
”2)“这些儿童在忙些什么呢?”学学:放学,放风筝。
3)“那么秀丽的春景加上儿童在放风筝真是令人陶醉,我又有两句诗句送给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2 学习过程
1 了解作者,理解题目的意思。
2. 搜集有关高鼎的资料和图片,利用“学乐师生”APP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3.思考:从这首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4.感受诗意以及有停顿地朗读这首诗。
早春二月,绿油油的小草长出来,群莺纷飞。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
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了蓝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5.自由练习朗读全诗。
6.配乐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7.独立完成练习
(1)我们也快来和诗中的孩子们一起放放风筝吧!
(读词巩固生字)山村居住陶(táo)醉春烟童年发散连忙
哇,一只只漂亮的风筝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都飞上蓝天啦!(2)可是顽皮的风筝还要考考你们呢。
请你帮它们和好朋友连连线。
草长(zhǎng cháng)莺飞拂(fú fó)堤杨柳
儿童散(shàn sàn)学东风(fēng f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