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_杨忠芳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0
宝清县东部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评价发布时间:2021-03-05T03:26:28.49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期作者:孙涛[导读] 土壤元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土壤Se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哈尔滨市 150036摘要:通过对宝清县东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元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土壤Se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调查区存在的土壤类型六种,其分别为草甸土(约占调查区面积的35.8%)、白浆土(约占调查区面积的16.44%)、沼泽土(约占调查区面积的29.51%)、黑土(约占调查区面积的8.92%)、暗综壤(约占调查区面积的9.02%)、水稻土(约占调查区面积的0.31%)。
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特征:As、Hg、Cd、Zn在暗棕壤、水稻土中含量较高,其中As在沼泽土中含量偏低,Hg、Cd在黑土中含量较低;Cr、Cu、Ni在沼泽土中含量较高,而在暗综壤和黑土中含量较低;Pb在各土壤类型中含量较为均衡。
土壤肥力指标含量特征:Corg在沼泽土中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是全域平均值的1.15倍,这与沼泽土的形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沼泽土形成为常年积水环境,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氧化分解,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大量水生动植物残体经历了不断累积腐殖化,进而形成目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格局。
有益元素含量特征:Se元素草甸土、黑土中含量较高,而在调查区其他土壤类型中含量较低。
土壤酸碱度:调查区各土壤类型主要属于酸性土壤,其中暗棕壤土壤pH均值为5.81,显示为弱酸性。
2 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调查区的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
根据欧氏距离比例重新标定结果<20,则表层土壤11项指标分成4组,各组元素分布特征如下:①Cr、Ni、Cu、Zn、Cd、Corg组该组元素又分为铁族元素Cr、Ni;金属矿床成矿元素Cu、Zn、Cd以及土壤营养元素Corg,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Cr为例,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了沿水系迁移的特点,同时元素含量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弱,反映了成土母岩经过风化剥蚀、水流搬运、沉积作用,一部分元素发生淋溶迁移,一部分元素发生强烈富集的地质过程,该过程形成了目前的地球化学分布格局。
胶东变质超镁铁—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幔源区性质杨忠芳;赵伦山;徐景奎【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1992(000)004【摘要】本文以地球化学方法为研究手段,结合野外宏观地质特征,论述了胶东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建造中超镁铁-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超镁铁-镁铁质岩石为地幔不同程度熔融的产物,超镁铁质岩石相当于科马提岩类;镁铁质岩石为拉斑玄武岩类,并按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演化系列的化学组成表现出连续的变化趋势。
拉斑玄武岩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环境与现代板块构造的典型火山(岛)孤或孤后盆地环境相类似,并反映出地幔源区具有“富集型”地幔的特点,且存在着地幔不均一性。
【总页数】1页(P470)【作者】杨忠芳;赵伦山;徐景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4【相关文献】1.天宇铜镍矿床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对东疆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源区和成因的制约 [J], 唐冬梅;秦克章;孙赫;苏本勋;肖庆华;程松林;李军2.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意义 [J], 李爱;王建;宋樾;刘建国;薛胜超3.东天山红包山—碱泉一带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J], 马方彬;郗国庆;王开虎;方福康;白玉;刘文建4.滇中甸中地区中二叠世晚期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特征及其与峨眉地幔柱关系——来自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刘军平;王晓峰;王小虎;杨爱平;宋冬虎;田素梅;夏彩香;张坤;杨仕潘5.塔里木东北缘罗东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成因和镍成矿作用的指示 [J], 呼冬强;张强;孟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作者:伍艳任海平杨忠芳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3期摘要:硒元素作為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选取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为研究区,通过采样分析获得该区表层及深层硒元素及镉、汞、铅、砷、铜、铬元素的含量,并对硒元素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22~1.232mg/kg,平均值为0.448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081~2.570 mg/kg,平均值为0.945mg/kg,总体上属于中等及高硒土壤;缺硒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硒含量较高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且表层和深层硒元素分布范围一致;研究区硒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研究区镉、汞、铅、砷、铜、铬元素含量较低,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滩区;硒元素;黄河下游中图分类号:X833;TV882.1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3.011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elenium in Yuanyang Section of Floodplain Area in Lower Yellow RiverWU Yan1,2, REN Haiping3, YANG Zhongfang1(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 China;2.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YRCC, Zhengzhou 450003, China;3.Henan Branch of Construction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Middle Route Project,Zhengzhou 450018, China)Abstract:Selenium,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micronutri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s of selenium and cadmium, mercury, lead, arsenic, copper and chromium in the surface and deep layers of Yuanyang section in the floodplain area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ere obtained by sampling and analysis and the quality of selenium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nium content in surface soil is 0.022-1.232 mg/kg and the average is 0.448 mg/kg, the selenium content in deep soil is 0.081-2.570 mg/kg and the average is 0.945 mg/kg. Generally, it belongs to medium and high selenium soil. Selenium deficient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studied area, while the areas with higher selenium content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selenium in the surface and deep layers is consistent. The selenium content is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parent material, pH and the organic matter. In addition, the contents of cadmium, mercury, lead, arsenic, copper and chromium are relatively lower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good as a whole.Key words: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floodplain area; selenium; Lower Yellow River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愈发关注,硒(Se)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天然解毒剂。
2013焦 资源调查与环境 RESOURCES SURVEY&ENVIRONMENT 第34卷第4期 Vo1.34 No.4
文章编号:1671—4814(2O13)O4—261—09
江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性生态地球化学 评价基本思路及方法
余忠珍 ,谢振东。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4300074) (2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330002) (3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 摘要:本文阐述了江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性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列举了评价标准及依据,介绍 了富硒土壤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富硒农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富硒农作物适宜性评估模型,展示了江西高安市 灰埠一相城地区的富硒土壤资源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江西富硒土壤资源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方法具有可 实际操作性,评价结果直观,成果具良好的应用性。 关键词:富硒土壤资源;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江西 中图分类号:X142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 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 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 工程L1 ],是地学与土壤学、农业、环境学和生态学等 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学科[8],生态地球化学评 价的重要目的是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1 ]。江西省 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实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 目中发现3000多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这一重要发 现为江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特色资源。在以 生态地球化学科学理论为指导,吸取浙江、四川、山 西、江苏、湖北、陕西和贵州等省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与评价的工作方法和经验[9-18],结合江西富硒土壤 资源的特点,本文对江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性生态 地球化学评价工作进行总结,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为江西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1 富硒土壤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食物链中的硒主要来源 于植物并最终来自土壤,因此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 和植物对硒的吸收性直接影响食物中硒的水 平_1 。 。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性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目的是对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性及其开发利用 方式作出科学的评价与评估,包括生态地球化学评 价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估两方面内容,核心是富硒土 壤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评价工作是局部生态 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的延伸与发展,其评价目的不仅 局限于对硒元素迁移转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研 究硒元素在土壤和农业生物资源中的分布情况。评 估工作则是对富硒土壤的质量及其可利用性进行综 合评判,主要成果要能让“政府好用、农民好懂”,突 出成果的实用性;基本原则是工作成果表达方式能 让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直接使用,为地方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地方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解决“富硒土壤分布范围有 多大”、“什么区域的富硒土壤可开发利用”、“可开发 的范围有多大”、“可开发哪些富硒农产品”等问题。 整个工作以服务富硒土壤资源农业开发为重点,兼 顾基础科研工作。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d地球化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余涛;杨忠芳;钟坚;程新彬【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8(15)5【摘要】通过研究湖南洞庭湖地区水稻土中Pb、Cd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和pH 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Cd、Pb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可明显降低Cd和Pb的离子态和可交换态含量.(2)随着粘粒含量增加,Pb和Cd离子可交换态占全量的比值略有增加,这说明粘粒表面吸附的Pb和Cd容易进入植物体中,对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危害的组分.(3)Cd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H值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Cd的离子交换态比例上升,可直接导致农作物中Cd含量增加,防止土壤酸化是控制Cd对生态系统危害的有效途径;Pb的离子交换态与全量的比值与pH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Pb污染严重的土壤,保持土壤pH 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和盐碱化,可以降低Pb危害.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等是控制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总页数】7页(P67-73)【作者】余涛;杨忠芳;钟坚;程新彬【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X142【相关文献】1.河北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J], 蔡奎;段亚敏;栾文楼;李倩;马云超2.pH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释放行为的影响 [J], 王亚平;王岚;许春雪;季俊峰;王苏明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中建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方法研究:以太原盆地潮土中Hg、Cd、Pb、As为例 [J], 刘爱华;杨忠芳;张本仁;李德胜;王建武;董清雷;周继华4.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土壤Pb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郭思雨;侯青叶;宗庆霞;唐志敏;韦彬;庞世琦5.土壤重金属元素Pb的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J], 马全良; 张红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