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作者:马志超孔凡吉武敏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土地优质资源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同时,土地质量也日益凸显。
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管护中的作用,应用于环境管护、土地管护、生态管护三方面,做到推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
从而为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地质专业的借鉴。
1.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耕地是农业之本,当前我国耕地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从数量上看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人均不足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从质量上看,耕地负载逐年加大,区域性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同时,耕地质量也日益凸显。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以来,注重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需求。
开展国土资源的生态管护工作,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与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大任务。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而生态管护则是长期有效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
同时,生态管护也是当前及今后土地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相关研究显示,GIS等空间分析工具能够为区别化生态管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空间格局评价,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就是基于GIS平台进行的数据评价。
为了摸清我国土地质量的状况,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基础,1999年我国开展了《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这项工作对于我国改善和调控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制定农业经济规划区和为土地生态管护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乐山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标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主要工作方法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工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地球化学评价是对土壤、矿石、矿石矿石和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对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质量状况,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规范。
一、样品采集1.样品应随机取样,以避免局部的化学污染对样品的影响。
每个采样点应至少采集3个均匀混合的土样,以减少抽样误差。
2. 采样应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例如,如果是用于农业土壤肥力的评价,应采集0-20 cm和20-40 cm两层土样进行分析。
3.样品应标记清晰,注明采样地点、深度和日期等信息,便于后期分析和比较。
二、样品前处理1.样品在分析前应进行样品前处理,以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和颗粒物等杂质,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有机质的去除可以通过干燥、高温燃烧或酸处理等方法进行。
3.碳酸盐的去除可以通过酸洗或加热处理等方法进行。
4.样品中的颗粒物可以通过筛分或沉积沉淀等方法进行去除。
三、分析方法1.样品的分析方法应选择准确、精密和快速的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常用的土壤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3.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到土壤中不同元素的含量范围和特性,以及所需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四、评价指标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需要进行选择,如农业土地、城市土地和工业土地等。
2.常用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含量,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等。
3.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时,应考虑到土壤的特性和功能需求,确保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五、结果解释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的结果应经过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以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2.结果的解释应根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来进行,如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来评估土地污染状况。
3.结果的解释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山市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12•【字号】乐府办发〔2020〕9号•【施行日期】2020.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山市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乐山市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12日乐山市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8〕9号)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健全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18〕74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由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以下简称考核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考核检查工作。
第三条各县(市、区)政府对《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及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负责,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在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实行年度自查、期中检查、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成果报告一、引言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旨在将调查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查成果集成通过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成果集成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数据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土地质量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3.专题研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服务应用成果通过成果集成,我们取得了以下服务应用成果:1.土地资源保护: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酸碱度等指标,指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富硒农业发展:利用调查结果,推动富硒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
4.生态修复与治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生态修复与治理方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调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我们为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富硒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与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调查成果的集成和应用,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乐山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乐山市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报告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保护耕地红线,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科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部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开展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1、2工作背景二次调查全国耕地较2022年公布的耕地面积多出20380万亩。
2022年,国土资源厅发[2022]70号文件也曾对“对属于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施行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且未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前纳入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标示过的新增耕地”提出过要求。
地籍部门有必要对二调这个历史阶段形成的新增耕地情况落实到地块和上图入库,以便为政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支撑。
对这部分新增耕地落实到地块并调查评价。
1、1、3工作目标在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类以及农业部门各项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外业调查,查清全县各类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
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为全面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状况,有计划、科学、合理的组织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保证调查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特撰写本报告。
1、2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5)《地理空间数据的交换格式》(GB、T17798)(6)《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8)《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规程》(GB、T28405-2022)(9)《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22)(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11)《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12)《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1、3工作阶段安排与完成情况乐山市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从12月18始至12月26止,历时8天,12月24完成外业资料调查,12月25完成内业指标量化与评价,12月26日完成建库、成果整理与检查、试点经验总结等工作,12月26日完成成果审查与上报。
乐山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标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主要工作方法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工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图件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文字报告编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作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壤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壤酸碱度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表水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浅层地下水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近地表大气尘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壤养分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大气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水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气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水-大气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