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冷水机组耗水量的测试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80.83 KB
- 文档页数:5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参数和工况分析1、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离心式冷水机组具有满液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在壳内管间蒸发、沸腾,吸收管内冷水从空调房间带来的热量。
蒸发器内具有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是制冷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蒸发器上的压力表和温度计测出。
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两个参数中,测得其中一个,可以通过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表查到另外一个。
不同的制冷剂在冷水机组中,要得到同样的蒸发温度,而各自对应的蒸发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冷水机组运行中,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与冷水带入蒸发器的热量有密切关系。
热负荷大时,蒸发器冷水的回水温度升高,引起蒸发器温度升高,对应的蒸发压力也升高。
相反,当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摊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在24h中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机组的工作性能适应这种变化,一般采用自动控制对机组实行能量调节,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和温度,相对稳定在一个很小的波动范围。
蒸发器内压力和温度波动范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热负荷变化的频率和机组本身的自控调节性能。
一般情况下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必须大于机组必须负担的热负荷量,否则,将无法在运行中得到满意的空调效果。
根据我国JB/T3355-1998标准规定,冷水机组的额定的工况为冷冻水出水温度7℃,冷却水回水温度30℃。
其他相应的参数为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却水出水为35℃。
又根据国家标准GB/T18403.1-2001,冷水机组的额定的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若订货方没有特殊要求,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元件的整定值,将使冷水机组保持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提高冷水的出水温度,对机组的经济性十分有利。
水塔蒸发量计算
火力发电厂
水工设计技术规定
NDGJ 5-88
主编部门: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第2.2.4条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应按下列各项确定:
一、蒸发损失;二、风吹损失;三、排污损失:
四、冷却池的附加蒸发损失水量
第2.2.5条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c=K1ΔtQ
式中qc——蒸发损失水量,t/h;
Δt——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
Q——循环水量,t/h;
K1——系数,℃-1,可按表2.2.5采用。
系数 K1?
气温-10 0 10 20 30 40 K1 0.0008 0.0010 0.0012 0.0014 0.0015 0.0016
第2.2.6条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占进入冷却塔循环水量的百分数可采用下数值机械通风冷却塔(有除水器) 0.2%~0.3%
风筒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以下简称自然通风冷却塔)
当有除水器时 0.1%
当无除水器时 0.3%~0.5%
冷却塔蒸发量计算:
蒸发量? 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38-28=10℃;循环水量2880t/h;
=(38-28)×2880×0.0015=43.2 t/h
风吹损失=2880×0.1%=2.28 t/h
累计:43.2+2.28=45.48 t/h
一天:45.48×24=1091.52 t/h 全月:1091.52×30=32745.6 t/h
冷却池的附加蒸发损失水量、循环水泵盘根漏水、排污门内漏等没有准确计算方法。
但其流
量较小,可以忽略。
一体式冷水机组运行能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冷水的需求越来越大。
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制冷设备之一,冷水机组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制冷解决方案,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冷水机组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中,一体式冷水机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主要因为其一次性安装、使用方便、维护费用低廉等优势。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否发挥出一体式冷水机组本身的运行能效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二、一体式冷水机组的基本原理一体式冷水机组是指所有的制冷设备都安装在一个机组内部,即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冷却塔等设备全部集中在一个机组外壳内,并通过管道连接。
一体式冷水机组主要有空冷和水冷两种方式,空冷方式主要是采用风扇将空气通过散热片冷却制冷系统,水冷方式主要是利用水循环来散热冷却制冷设备。
三、一体式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分析1.能效概念及评估方法能效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设备所提供的能量与实际消耗的能量的比值。
从能效评估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一体式冷水机组的能效分为制冷能效比COP 和能效比EER 两个指标。
其中,制冷能效比COP 是指制冷剂从低温区吸收到高温区放热的能量与所消耗的总能量之比。
其公式如下:COP = 制冷量/所消耗电能能效比EER 是指在任意的操作状态下,制冷量(Btu/h)与电力消耗量(W)之比。
其公式如下:EER = 制冷量/所消耗电能2.一体式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影响因素(1)制冷剂种类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主要制冷剂有R22、R134a、R407c 等。
其中,R22 是一种饱和式制冷剂,其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但是其对臭氧层的损害较大,已经逐步被淘汰。
与此相比,R134a 和R407c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其制冷效果相对较弱,且价格较高。
(2)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影响一体式冷水机组能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空气或水流量需要增加,以保障机组整体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机组的能耗。
冷却水蒸发量计算冷却水蒸发量计算是针对工业冷却系统中水的蒸发量进行估算和计算的一个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不断进行冷却。
而冷却使用的水往往会因为蒸发而损失一部分,因此需要计算蒸发量,以便及时补充水源以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冷却水蒸发量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温度差:冷却水的蒸发受到温度差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差越大,蒸发量越大。
温度差可通过测量进出冷却水的温度来计算。
2.湿度:湿度也是冷却水蒸发量的重要因素,湿度越高,冷却水的蒸发量也会增加。
湿度可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来获得。
3.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对冷却水的蒸发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流速度越大,蒸发量也会随之增加。
可以通过测量空气流动速度来获得。
4.水面积:冷却水蒸发量也受到水面积的影响,水面积越大,蒸发量也就越大。
可以通过测量冷却水的容器尺寸获得水面积。
根据以上因素,冷却水蒸发量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vaporation = (Temperature difference) x (Humidity) x (Airflow) x (Water surface area)其中,Evaporation表示冷却水蒸发量,Temperature difference表示温度差,Humidity表示湿度,Airflow表示气流速度,Water surface area表示水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蒸发量的计算结果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结果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风向、水质等。
因此,在进行冷却水蒸发量计算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水蒸发量的计算对于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合理规划和调整补充水源的时间和数量,以确保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总之,冷却水蒸发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评估,可以为工业冷却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依据,保证冷却工作的正常进行。
水冷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能耗分析亓峰发布时间:2021-12-25T08:07:39.2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7期作者:亓峰[导读] 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深入实践,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水冷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中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能耗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青岛海信日立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深入实践,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水冷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中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能耗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水冷机组;实际运行;能耗分析引言当前随着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冷冷水机组的整体规模在不断的加大,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水冷机组的能耗在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中能耗大约占 60%的比例,因此需要认真的分析水冷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能耗和探讨节能改造的方案。
1 冷水机组的动态性能评价一般冷水机组的性能包括:制冷量、消耗功率、安全性能和能效比等。
这些指标一般都是机组在稳态运行条件下测试得出来的数据,它可以反映出产品的设计参数和性能。
但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冷水机组的选型都以建筑的最大负荷量设定的,这导致多数情况下机组都是处在部分负荷或变化负荷状态下工作。
一台性能非常好的机组,在实际应用场合可能根本无法展开工作。
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多采用多台冷水机组的多冷机系统。
但是对于多台冷机运行系统,由于冷机配置、台数、运行策略的多样化,此时冷机的负荷分布情况也复杂多变,不能用只适用于评价单台机组的 IPLV 来评价其能效水平,也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单一的评价指标来直接评价冷机的性能。
“当前各国也并没有给出类似于 IPLV 但是适用于多冷机的冷水机组评价指标,英国的 SBEM 软件中虽然给出了多冷机系统 SEER 的简化计算方法,但是也是需要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得出公式中的系数值”。
冷水机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水机组节能的现场检测规定、检测方法、数据计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制冷工况的节能现场检测。
其他类型制冷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870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总输入功率gross electric power在实际运行工况下,机组所消耗的输入功率的总和。
3.2制冷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cooling(COP op)在实际运行工况下,机组制冷量与制冷总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kW/kW表示。
3.3主要检测main test通过检测蒸发器的换热量确定机组的制冷量。
3.4校核检测checking test通过检测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凝器换热量、机组总输入功率确定机组制冷量。
4 现场检测规定4.1 一般规定检测期间,机组及辅助设施正常、连续、稳定运行。
4.2 检测要求4.2.1 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检测包括主要检测和校核检测,两者应同时进行。
校核检测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冷水(热泵)机组不做校核检测。
14.2.2水冷式冷水机组校核检测与主要检测结果之间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并以主要检测的结果为计算依据。
4.2.3应在被检测机组运行稳定后开始检测,连续测试时间不少于60min,读取每组数据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0min,取多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检测值。
4.3 检测方法4.3.1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主要检测的方法为液体载冷剂法。
4.3.2水冷式冷水机组的校核检测方法为热平衡法。
4.4 检测工况4.4.1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的现场检测应在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参数和工况分析1、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离心式冷水机组具有满液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在壳内管间蒸发、沸腾,吸收管内冷水从空调房间带来的热量。
蒸发器内具有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是制冷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蒸发器上的压力表和温度计测出。
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两个参数中,测得其中一个,可以通过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表查到另外一个。
不同的制冷剂在冷水机组中,要得到同样的蒸发温度,而各自对应的蒸发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冷水机组运行中,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与冷水带入蒸发器的热量有密切关系。
热负荷大时,蒸发器冷水的回水温度升高,引起蒸发器温度升高,对应的蒸发压力也升高。
相反,当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摊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在24h中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机组的工作性能适应这种变化,一般采用自动控制对机组实行能量调节,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和温度,相对稳定在一个很小的波动范围。
蒸发器内压力和温度波动范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热负荷变化的频率和机组本身的自控调节性能。
一般情况下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必须大于机组必须负担的热负荷量,否则,将无法在运行中得到满意的空调效果。
根据我国JB/T3355-1998标准规定,冷水机组的额定的工况为冷冻水出水温度7℃,冷却水回水温度30℃。
其他相应的参数为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却水出水为35℃。
又根据国家标准GB/T18403.1-2001,冷水机组的额定的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若订货方没有特殊要求,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元件的整定值,将使冷水机组保持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提高冷水的出水温度,对机组的经济性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