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恋爱的博弈论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探讨择偶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重要生活选择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博弈论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数学理论,它在择偶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情况下的决策策略。
本文将探讨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和决策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明和小红是一对情侣,他们面临着是否结婚的决定。
如果小明和小红都想结婚,他们的幸福指数是10;如果只有一个人想结婚,幸福指数是0;如果两人都不想结婚,幸福指数是5。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和小红的决策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
如果小明知道小红想结婚,那么他也会选择结婚,因为这样他的幸福指数最高;同样,小红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就是一个纳什均衡的情况,即在相互了解对方情况的前提下,双方做出的决策是最优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择偶过程往往更加复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择偶标准多种多样,涉及到外貌、财富、性格、家庭背景等多个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
以“外貌”为例,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外貌条件优越,那么他可能会更加挑剔对方的外貌条件;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外貌一般,可能会更加注重对方的其他优点。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决策结果。
除了个人条件外,社会环境也会对择偶过程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中,女性可能会更加挑剔,而男性则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这种情况下的择偶过程就像是一个零和博弈,双方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而在一个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的社会中,双方的策略选择可能会更加趋向合作与共赢,这种情况下的择偶过程更像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双方的利益可以相互促进。
此外,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对择偶过程造成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选择可能会受到误导或者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最终的决策结果偏离最优解。
基于情侣博弈的思考作者:方晓阚燕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0期摘要::拟以博弈论中经典的性别大战博弈为切入点,延伸思考,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情侣之间的博弈,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加以讨论,试图寻找出最优的策略组合。
关键词:性别大战;情侣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129-021 导言博弈论最初是一种游戏理论,在博弈中,每个人的福利和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决策、行为,而且也取决于其他人行为,行动者双方的策略组合决定了最终的结果,而任何一方策略的改变都有可能会改变原先的结果。
所以,博弈论试图打破经济学原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决策方式,侧重于对博弈双方的共同分析。
情侣博弈是博弈中的一个经典例子,它刻画的是这样一种博弈局势:在博弈中,双方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但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不同结果又有着相对冲突的偏好。
比如,夫妻两人都宁愿看一起看同一个电视节目,而不愿意分开各自看各自喜欢电视节目;但是给定大家看同一个节目,夫妻两人又各自偏好于能够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正是因为各自偏好和共同利益的矛盾,才会出现情侣之间对于芭蕾和足球的博弈。
2 问题的提出类似于性别大战这类情侣博弈的,还有一个常被人提起的案例,这个案例来源于美国一篇著名的小说,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生活很拮据的夫妻——吉姆和德拉,丈夫吉姆有一只怀表,但是没有表链;妻子德拉有一头秀发,但是没有梳子。
圣诞节到了,吉姆和德拉都各自买了礼物送给对方,吉姆一直都想给德拉买梳子,而德拉也一直希望给吉姆买一条表链。
于是,吉姆送了一把梳子给德拉,而德拉也送了一根表链给吉姆。
可是故事的结尾却不是那么完美,丈夫送的梳子对于德拉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效用了,因为她将美丽的秀发卖了,用卖的钱给吉姆买了一条表链;吉姆也用不到表链了,因为他将怀表卖了为妻子德拉买了梳子。
一次婚外恋的博弈模型分析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们之所以敢于冒这天下之大不韪去婚外恋,肯定是他们认为婚外恋的收益要比从一而终的收益高。
下面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博弈分析。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这里我们首先只考虑一次的婚外恋行为,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偷情,而且是一方企图偷情,一方是从一而终的情况。
假设在一次的偷情博弈中,企图偷情的一方可以有两种策略,要么偷情,要么不偷情。
如果企图偷情的一方选择的策略是不偷情,他得到的收益是1。
如果企图偷情的一方选择的策略是偷情而又没有被伴侣发现的话,那么他得到的收益将大于不偷情,我们这里假设他的收益为2 。
对于没有企图偷情的一方,他在博弈当中是信息少的一方,我们假设他也有两种策略,要么监视伴侣,要么不监视伴侣。
假设在进行监视的情况下,如果伴侣偷情,没有偷情的一方一定会发现伴侣偷情,而且一定会采取最激烈的行动——离婚,这个情况下不论是偷情方还是不偷情方的收益都是负的,而且远远大于偷情的收益与监视的成本。
这里我们假设是-3。
假设在不进行监视的情况下,伴侣偷情就一定不会被发现。
我们还假设监视是要成本的,这里假设成本为0.5。
根据上述的假设,我们可以做出下面的博弈矩阵。
从上面的博弈矩阵中可以看出,企图进行偷情的一方选择偷情而他的伴侣选择不监视是一个纳什均衡,同时也是一个帕累托最优。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收益是最大的。
这个结论可以很好地解析为什么有时候一些家庭中,妻子尽管发现丈夫去偷情了依然扮作不知情。
因为妻子一旦道破,这段婚姻必然瓦解,这样的结果在妻子看来是不能承受的,她宁愿选择维持现状,期望有一天丈夫回心转意。
一个女人能有多美,通常是由与她相伴的男人来决定;一个男人能走多远,往往是由与他相随的女人来决定。
夫妻之间的物质生活水平,通常是由收入较高的一方来决定;夫妇之间的精神生活水平,往往是由素质较低的一方来决定。
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这个例子中,两个囚犯的上策都是坦白,因此最容易出现的结局也就是两人都被判5年。
这个结局构成了一种博弈均衡状态,当对局者选择的都是上策的时候,这种均衡叫做上策均衡。
在博弈论中,所谓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局,当这种结局出现的时候,所有对局者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
二.情侣冷战对峙现将囚徒困境的报酬矩阵分析引入到一对情侣的冷战对峙中,见下图:H表示主动的一方感觉自己付出更多从而受到伤害,生出不平衡感;E代表不主动的一方有种优越成就感谈过恋爱的人都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吧。
闹矛盾有别扭之后,有时也可能两人都想主动了,但谁也不先迈出这一步,在不知道对方策略和想法的情况下,一权衡一算计就总害怕自己亏了,又或者碍于情面拉不下面子,不肯服个软。
于是乎,秋水望穿了,花瓣也掰完了,最后是怎样呢?在这个矩阵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或者说我们的假设前提是,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是完全以利己目的和最大化利益为原则行事的人。
上策均衡显然并非最好的结局,但却是博弈双方经过反复权衡后所采取的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但我们知道,所谓的爱情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它是一种激情,一旦斤斤计较反复权衡利弊得失,那就不叫爱。
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矩阵中出现的上策均衡(O,O——OVER),即双方都不主动从而导致感情破裂爱情失败的结局,正说明了爱情只要一权衡一算计,俩人都矜持和自私的话,那么最终铁定玩完。
三、夫妻关系的博弈分析感情,爱情,亲情夫妻关系尴尬的了现实的活动中,夫妻关系既有和谐、融洽的一面,也存在冲突、矛盾的一面。
每5对佳侣新婚燕尔之时,就有一对夫妻分道扬镳。
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而家庭生活成为他们博弈的载体和工具。
爱情中的博弈——“鲜花”为何要插在“牛粪”上一、引言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到今,从内到外,从《关雎》到《围城》;从《再别康桥》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魂断蓝桥》到《挪威的森林》……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爱情故事。
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向往,每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帅气的男一号和美丽的女一号在一起时,我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陷入那美好的结局中,并得出结论,那就是果然帅哥和美女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渐渐发现漂亮女孩身边的男孩总是貌不出众,能力平平,而那些普通女孩倒是不乏优秀男生与之相伴。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济学是理性的,爱情是感性的,在本文中我们将用理性的经济学原理去分析的感性的爱情观,从博弈论的角度给上述问题一个更加客观的解释。
因为理性的经济学中有着感性;感性的爱情中有着理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经济学才如此迷人;爱情才变得那么感人。
二、理论基础在著名的《ABCD男女理论》中,我们把男女按照世俗的优秀标准分成ABCD四等。
从资源配置最优化来看,当然是A男配A女,B男配B女,C男配C女,D男配D女。
这样供需平衡,且强强联合,优生优育,可以达到社会总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现实社会中的典型配对是: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
这个时候产生了两个确定性,A女确定D男是没人要的,而D男确定A女是追不到的。
这种确定导致了两个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A女如果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了D男,则D男一定会接受,而D男去追A女则肯定不会有结果,但反正D男也没人要则追A与不追A 都一样不会有损失,所以D男出于无聊或其他动机仍非常有可能追A女。
三、模型构建与纳什均衡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模型来简单说明这个问题人物:帅哥先生和牛粪先生,鲜花小姐和芳草姑娘。
牛粪先生特点:外形普通,但善良勇敢,勤奋细心。
帅哥先生特点:帅气潇洒多金,传说中的白马王子形象。
鲜花小姐特点:美丽温柔,举止间都透露出芬芳的气息。
帅哥先生和牛粪先生都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情感与理性的博弈恋爱是人类感情世界中一种复杂多变的现象,而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感与理性往往成为博弈的主要核心。
情感是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而理性则是他们对爱情的理性思考与把握。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感与理性的博弈,以及如何平衡二者,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
1. 恋爱中情感的作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感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
情感让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吸引力,建立感情,并促使他们进一步走向一段恋爱关系。
恋爱中的情感带给大学生们满足感与幸福感,加深彼此的亲密关系。
情感的作用是恋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大学生们能够沉浸于甜蜜与浪漫之中。
2. 理性在大学生恋爱中的重要性尽管情感在恋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理性也同样不可或缺。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理性体现在对感情的思考与决策中。
通过理性思考,大学生能够辨别出对方是否真正适合自己,避免因盲目的情感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此外,理性还使大学生们在解决恋爱中的问题时保持冷静与理智,避免一时冲动而导致后悔。
3. 恋爱中情感与理性的博弈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感与理性常常产生一种博弈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
恋爱中的情感常常让大学生们产生主观情绪,使他们难以理性思考。
例如,当一个人深陷于对另一方的强烈情感中时,他们往往忽视了对方的缺点与不足,盲目地陷入一段不合适的恋爱中。
这时,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大学生们在情感的驱动下,保持明智的判断与抉择。
4. 平衡情感与理性为了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大学生需要在情感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方面,他们需要倾听内心的情感,追求真实的情感体验,享受恋爱带来的甜蜜。
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运用理性思考,对待恋爱中的问题与挑战。
他们需要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将使大学生恋爱中的选择更加明确与理智。
5. 锻炼情感与理性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协调情感与理性,大学生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情感与理性能力。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与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情感智慧,了解感情的本质与规律。
恋爱心理学情感博弈的十大法则让你成为情感高手恋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真实的恋爱世界中,情感博弈时常存在。
掌握恋爱心理学的基本法则,能够更好地适应情感博弈,实现情感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
本文将介绍恋爱心理学情感博弈的十大法则,帮助你成为情感高手。
法则一:自我价值感了解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在恋爱中,自信是吸引对方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过度依赖对方的评价,相信自己的魅力与能力,才能在情感博弈中取得主动权。
法则二:互补特质寻找与自己互补的伴侣,可以在情感博弈中形成更好的协作,弥补双方之间的不足。
例如,一个人性格外向,而另一个人性格内向,互补的特质可以促进两个人之间的平衡发展。
法则三:积极沟通恋爱中保持积极的沟通是情感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倾听对方的心声,共同解决问题,避免猜测和误解的产生,增进情感的理解和信任。
法则四:重视个人空间在恋爱关系中,个人空间的重视是维系情感博弈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个人兴趣与独立性。
为对方提供充足的个人空间,既能增进两人的和谐,也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法则五:换位思考积极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通过换位思考,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提高沟通的效率,并在情感博弈中达成双赢的局面。
法则六: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恋爱关系中最为基础的法则。
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情感博弈才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通过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和保护对方的私密,增强恋爱关系的稳定性。
法则七:情感托管情感托管是恋爱关系中的重要法则之一。
即使在恋爱中,每个人仍需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圈。
适当地将情感赋予其他人,减轻对方的包袱和压力,同时增加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法则八:合理期待恋爱中合理的期待有助于构建稳定健康的情感关系。
避免将对方当作自己的“改造对象”,接受对方的缺点和不完美,以真实的态度面对恋爱中的挑战。
法则九:坦诚沟通恋爱关系中,坦诚沟通是建立在信任和敞开心扉基础上的法则。
情感的博弈爱情中的心理战术情感的博弈——爱情中的心理战术在爱情中,情感的博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无论是初恋的火花还是长久的婚姻,人们往往会借助心理战术来维护和调动彼此的情绪。
本文将从爱情中的心理战术入手,探讨情感的博弈以及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情感的博弈:背后的动机爱情中的心理战术源于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与呼应。
无论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还是追求主动权和控制权,人们通过施展心理战术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这种情感的博弈既是一种心理竞争,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二、心理战术:细微而巧妙1. 沉默的力量在爱情中,沉默往往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心理战术。
通过保持沉默,一个人可以在情感争议中占据主动权,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失落和无奈,从而引起对方的关注和关心。
同时,沉默还可以使对方反思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态度和行动。
2. 引发嫉妒嫉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情感。
在爱情中,人们常常利用嫉妒来引起对方的关注和情感投入。
通过主动展示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或者制造争端,一个人可以引发对方的嫉妒,从而激发对方更积极地追求和经营爱情关系。
3. 惩罚和奖励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战术手段,惩罚和奖励在爱情中的运用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赋予对方奖励或者惩罚,一个人可以在情感争议中获得主导地位。
例如,夸奖和鼓励可以增加对方的满足感和动力,而冷漠和责备则可能引起对方的内疚与反省。
三、心理战术的影响:弊大于利?虽然爱情中的心理战术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例如增加关注和关心、调动情感等,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依赖心理战术可能导致情感的虚假和不真实。
其次,过多的心理博弈会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投入。
最后,心理战术的占优可能导致爱情中的不平等和抵触情绪。
四、建立健康的情感基础:沟通与理解为了维护健康的爱情关系,建立健康的情感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在情感交流中,明确的沟通和有效的理解是保持爱情长久和稳定的关键。
双方应该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尊重对方的感受,并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分歧和争议。
恋爱博弈翻开经济史的教科书,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叙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始于亚当·斯密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但人类的经济思想可以说是随着人类一起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经济科学作为探索、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规律的一种知识体系.其理论根基或者说是源泉应该是而且只能是人们的生活.虽然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学的目标、作用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经济学是用于解释世事的思想己深入人心。
经济解释一词的流行归功于经济学强大的解释力,归功于芝加哥学派,归功于张五常。
但她的产生绝对是由于人们对现象寻求解释的需求。
顾名思义,经济解释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关于经济解释的能力、对错、评价,张五常有过精辟的分析。
不过在张五常的解释中,假设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方法,他认为科学的假设不是求对,更不是求错,而是求可能错,其涉及到的科学哲学比较艰深。
不过对人们生活中的现象寻求经济解释也是一件很有了趣的事情。
我就再平常不过的恋爱现象进行一番分析,用张五常的话说分析的对错无关紧要,关键是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我们不明白的事情多的是,那我们就要试图去解释。
能解释世事是经济学的目标。
我在下面的分析中用到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流行的分析工具,博弈理论,关于这一理论的解释力,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张五常等人就认为博弈理论没有什么内容,作为学生我还不能领会大师们争论的内容,既然存在即合理,而且博弈理论的发展正如日中天,且让我用这一理论对恋爱问题作一简单分析。
谈恋爱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要模型化却也并不简单。
我们不妨这样来看,谈恋爱有男女双方,各有不同类型,我们简单将其分为为了寻找真正爱情的和为了骗财骗色的。
虽然这样不免有所武断,但我们分析的是一般现象,寻求的是一般解释。
有了这样的分类便有了不同的组合,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爱恨情仇。
我的分析中有现代版的陈世美,却不会让他得逞,原因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有人说这一点说不通,我不这样认为,经济学说所有人都是理性的并不影响不理性家伙们的存在,能解释一切的理论只能是没有内容的套套逻辑。
爱情博弈——博弈论中几则关于男女关系的博弈谢贞发爱情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情感,而博弈论是一种理性分析方法,用理性方法分析感性问题并不是很恰当。
但博弈论中的确有几则关于男女关系的博弈,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案例的丰富性和学习趣味性,因此并不适宜作为个人行为的指导。
鉴于同学们的要求,笔者将博弈论中有关爱情的几个博弈模型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情形一:为什么美女总是孤独的?影片《美丽心灵》是以纳什的传奇人生为原型的。
影片中有个小情节,它生动地描述了“纳什均衡”的由来。
纳什和同学们在舞厅交流,这时一群女孩出现了,其中一位是公认的美女,同学们都想邀请这位美女共舞。
但纳什突然想到,若大家都去邀请这位美女,那么大家都不会成功(最多只可能有一位同学成功)。
当大家被这位美女拒绝后,转而邀请其他女孩时,那些女孩会因为自己只是“替代品”而拒绝,从而大家都无法邀请到舞伴。
因此,纳什建议,如果大家一开始就邀请其他女孩,那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舞伴,从而大家都得益了。
同学们听到纳什的想法,虽觉得有点怪异,但却无言以对。
基于这一想法,纳什认为,亚当·斯密的私人利益最大化抉择最终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理论需要修正,因为他没有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带来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想法驱动下,纳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他本人也因此分享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情形二:情侣博弈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博弈——“情侣博弈”,又被称为“性别战”(battle of the sexes)。
该博弈描述的是这样一种场景:一对热恋的情人,在一个周末决定一起去看电影,但还没决定看什么影片。
假如有两个影片供选择:《失恋33天》和《铁甲钢拳》,女生喜欢看《失恋33天》,而男生喜欢看《铁甲钢拳》,同时俩人都希望能在一起欣赏影片。
下图是这一博弈的策略式表述:男生失恋33天铁甲钢拳失恋33天女生铁甲钢拳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失恋33天,失恋33天);(铁甲钢拳,铁甲钢拳)。
谈恋爱也要学会纳什的博弈论有本书叫做《简奥丝汀:博弈论学家》的书,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一个博弈从简单到复杂是通过两个纬度进行的。
一个纬度是从静态到动态,简单说,就是一次性买卖,变成你来我往的多次交往。
另一个纬度,是从信息完全变为信息不完全。
两个纬度,四个象限,就是博弈论模型不断复杂、不断接近真实世界互动的过程。
大家看下图就一目了然。
浏览原图图11. 静态完全信息博弈首先,来看单次完全信息的博弈。
最简单的是完全信息下的一次博弈,什么意思?就是咱俩都同时行动,行动结束,游戏结束了。
上面所说的简单的囚徒困境就是一次博弈。
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
最简单的情形是只有一个均衡。
说白了,就是我知道你的最好策略是什么,你也知道我的最好策略是什么,你知道我知道你的最好策略。
反之亦然。
在囚徒困境的例子里,我知道对方肯定会背叛我,因为这样对他最好,那么我也只能背叛。
不存在合谋,没有提前商量的空间,各选各的。
也有可能有多个均衡。
举个例子,我俩都喜欢吃豆浆搭配油条,牛奶配面包,但是我更喜欢豆浆油条,你更喜欢牛奶面包。
你去买油条和面包,我去买牛奶和豆浆,每人各买各的,不沟通,只买一样儿。
这种情况下,无论最终买回来的是豆浆油条,还是牛奶面包,都是均衡。
因为,无论是你还是我,单方面都不可能做得比现在更好。
这就是均衡的意义。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绝对占优的策略。
最近世界杯,咱们就举个射点球的例子。
射门的人是射左面还是射右面呢?没有哪个更好,我只希望射门方向与门将扑球的方向相反。
而门将所追求的,则是相同。
博弈论学家说了,这叫做没有纯策略均衡,只有混合策略均衡。
也就是说,我们最终只会以一定的概率去踢左边,一定的概率踢中间,一定的概率踢右边,而门将也会有一定的概率扑左边,一定概率不动,一定的概率扑右边。
按照这种概率分布,存在均衡。
证明任何博弈存在这样一个混合策略均衡,就是纳什的贡献。
2. 动态完全信息博弈讲完了纳什均衡,咱们来让博弈更复杂一些。
爱情中的博弈——高富帅与灰姑娘的爱情旅程一、引言从05年的台剧《恶作剧之吻》到10年的韩剧《淘气之吻》再到今年大热的日剧《一吻定情》,日本漫画《イタズラなkiss》每一次被搬上荧幕,总能引发一轮收视狂潮。
不是高人气的演员阵容,也不是华丽的场景,而是其内容之吸引人之处,才使其能够被跨国界、跨世代重复解读。
那么内容究竟有何吸引人之处呢?当然首先要归功于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即帅气聪明的入江直树与笨拙可爱的相原琴子。
其次是在他们之间上演的既温馨搞笑又相当励志感人的爱情故事。
到底长相一般、智商一般、家世一般的琴子是如何追到及文武双全、帅气多金的直树呢?这堪称一部女主追爱的奋斗史,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博弈论来分析一下这段高富帅与灰姑娘的爱情旅程。
二、背景介绍斗南高中三年A班的入江直树是一位IQ200的天才学生,并及完美外貌与运动才能于一身,天生自傲,一脸酷相。
他一直是众人眼中的优等生,更是许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
除去本身的冷酷性格,堪称完美。
他不仅有帅气的外表,也拥有同龄人无法拥有的睿智,胆识。
原本是座冰山一样冷酷的人,不会笑,不会发脾气,永远独自一人。
但在琴子的感化下,变成了有情绪有脾气的人。
自从琴子出现后,入江似乎改变了很多……斗南高中三年F班的相原琴子则刚好相反,除了过人的热情与单纯开朗之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大嗓门、莽撞、天然呆,是大祸不闯,但小麻烦不断的迷糊女孩,原本这样一个简单快乐的没有什么追求生活着的女孩,在爱上直树后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的执着、可爱、善良也正在被周围的人进一步发现……自从在开学典礼上看见代表新生致词的入江直树后,琴子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这个号称IQ200的超级天才少年。
经过两年多无望的暗恋,她终于鼓足勇气在学校中对他表白,却遭到他无情的拒绝。
就在琴子最失意的时候,自己家中新盖的房子也因流星而被砸倒了,无奈之下琴子父亲带着琴子入住自己好久不见的好友家中,没料到则竟是入江的家中,于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两个人就此展开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全新生活……三、爱情加减法四、博弈分析下面让我们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一下这段爱情旅程:A代表A班的入江直树F代表F班的相原琴子(一) 第一次博弈一开始,在琴子单恋直树,而直树对琴子除了在F班之外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对于琴子来说,她可以选择告白与不告白,告白成功,得到直树的爱,收益为10,被拒绝或者不告白收益均为0,所以琴子会选择告白对于直树来说,此时接受琴子的告白,只会得到一个天然呆的女友,所以收益为-2,拒绝的话对他没有什么影响收益为0.所以直树会选择拒绝琴子的告白。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86恋爱关系破镜能否重圆——博弈思维解读朱晓雨郭艳丽何思宜(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多数人都渴望一种长久的、稳定的、美好的恋爱关系,但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小插曲”,导致恋爱关系破裂。
本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当恋爱关系遇到一些阻碍,恋爱双方如何以博弈的思维去探讨是否要选择和好。
研究结果表明,博弈思维下恋爱关系是否要破镜重圆取决于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是否能有所收益,以及在这段关系中,自己是否愿意为了对方的收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恋爱;爱情;博弈一、恋爱与爱情的区分有人觉得甜蜜是爱情,有人会认为爱情是折磨,正如每个人都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也对爱情有不同的定义。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从性欲的角度定义爱情:爱情是性欲的表达或升华[1];Sternberg 将爱情关系定义为三部分:亲密、激情和承诺;爱情哲学家陈果则把爱情三要素定义为:激情、理解和实践[2]。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与恋爱是一样的,有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区分,Greend 认为:恋爱关系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恋爱双方(也可以是同性)都认可的、有情感联结的人际关系[3]。
恋爱不同与爱情之处在于:爱情先于恋爱发生,恋爱关系是爱情的延续;其次爱情可以是美丽的邂逅,有短暂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结,但恋爱关系有更长时间的陪伴和扶持。
二、恋爱关系中的博弈博弈思维起源于上世纪的博弈论,欧洲人从上帝崇拜、感性思维方式向理性思维方式靠拢。
俗语“恋爱傻三年”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恋爱时双方的大脑皮层前额叶区活跃度降低,意味着他们对对方不再持怀疑态度,这也是为什么恋爱关系中总有一方做出很不理智的决定[4]。
恋爱关系出现“小插曲”后,很多人就会恢复理性,开始思考这段关系是否还有维持下去的必要。
三、博弈论下的分手与和好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双方都希望自己能获取最大的利益,阻止对方获得任何收益。
感情博弈论对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对追求女生的博弈论印象深刻--在一个大学的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著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旁边一个男生却在喃喃自语:"如果他们4个人全部去追求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睬。
然后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有人愿意当"次品"。
但如果他们先去追其他女生,那么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
"在那个男生的眼里,追求女生就是一场"博弈"。
(那个喃喃自语的人就是纳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人生何处不博弈,商场上如此,生活中如此,感情、婚姻也不例外,本来想对感情的博弈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来在西祠胡同上发现一篇文章,该文将感情、婚姻的博弈剖析的更透彻--婚姻,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博弈摘自《做人的经济学》作者:景仲生"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 Theory,直译过来就是游戏论、运动论或竞赛论。
在游戏竞赛中,双方都在想方设法控制或打败对方,其行为就是博弈。
由于博弈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
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待爱情、婚姻问题,博弈理论同样会闪烁出其光辉的一面。
一场爱情、一场婚姻,实质上也是一场游戏一场竞赛,在这场游戏和竞赛中,男人和女人都想彼此"征服"或"打败"对方。
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产生爱的火花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博弈就开始了。
博弈论的典型模型是"囚徒困境"。
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名合夥犯罪嫌疑犯,但获得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切,对于两者的量刑就只能取决于两者对犯罪事实的供认。
员警为防止两名嫌疑犯串供,将他们分别关押。
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每人各被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以妨碍公务罪被各判1年;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会被立即释放,不交代者将被重判10年。
情感的博弈爱情中的权力与控制情感的博弈:爱情中的权力与控制在爱情中,情感的博弈是难以避免的。
当两个人开始建立感情时,他们之间的权力和控制的分配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爱情中的权力和控制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心理和情感影响。
1. 影响权力分配的因素在爱情关系中,权力和控制的分配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这些因素包括社会角色、经济条件、个人魅力、性别等。
在传统的爱情观念中,男性通常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控制,而女性则被动接受。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权力分配正在发生转变。
2. 权力与控制的平衡在健康的爱情关系中,权力和控制应该是平衡的。
双方应该都有发言权,并且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求。
如果其中一方过度掌握权力,而另一方则失去了独立和自主的权利,这将导致关系的不稳定和不健康。
3. 控制的形式控制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一方可能试图通过限制对方的社交活动、监控对方的行动、建立威胁或施加压力等方式来控制对方。
这种控制是不健康的,并可能导致受控制者感到束缚和不满。
4. 情感的博弈在感情关系中,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双方可能会试图通过情感或言语来控制对方。
这种情感上的博弈可能是有意或无意的,但它通常与双方对权力的争夺有关。
情感的博弈会导致双方的情绪受到伤害,并最终影响整个关系的稳定性。
5.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为了维持健康的爱情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坦诚地交流和相互支持,双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彼此的需求和问题。
此外,相互信任也是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6. 预防和解决权力与控制问题为了预防和解决权力与控制问题,以下几点建议可能对爱情关系有所帮助:- 建立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
- 保持开放和坦诚的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 理解对方的权力和控制需求,并寻求妥协和平衡。
- 学会宽容和包容,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自主权。
- 寻求关系咨询或专业帮助,以解决潜在的权力和控制问题。
结论:在爱情中,权力和控制的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课程论文基于博弈论的爱情经济学分析学生成绩:学生学号:20092354学生姓名:张丽菲学生专业:企业管理课程名称: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任课教师:吕洪兵提交日期:2010 年5月30日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基于博弈论的爱情经济学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博弈的基本概念,针对恋爱的“囚徒困境”的重复博弈,得出“一报还一报”策略,从而提出了幸福爱情的博弈原则。
婚姻博弈,利用经济学的知识进行了原因剖析。
考虑对方选择的主导因素,结合博弈和经济学的知识给出最优策略分析,尽可能缩减自己的成本,获得个人效用最大化,最终拥有和守护好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关键词:讨价还价;婚姻博弈;出轨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game, for the love of the "Prisoner's Dilemma," the repeated game, and then come t o “tit-for-tat" strategy, which made the happiness of love of the Game. Marriage Game, using for the knowledge of the causes of economic to analysis. The dominant factor to consider other options,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f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 of optimal strategies are given,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ir costs, access to individual utility maximization, ultimately guardian of their own love and marriage.Keywords: bargaining; marriage game; derailment一、理论思想简单地说,博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组织的对局,前提是都追求各自的利益,像在下一盘棋。
1.博弈论分析—大学里的恋爱故事
2.模型1:期待恋爱
3.模型2:没有缘分的爱情
4.模型3:有钱人终成眷属
5.模型比较
6.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静态VS动态,完全信息VS不完全信息
7.反思:模型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支付矩阵
1.博弈论分析—大学里的恋爱故事
今天我想就恋爱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成本
—收益分析,供求分析是最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是主要侧重于分析存在
策略相互依存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的。
在我们的平时观察中,发现大学里面恋爱最后分手的居多,就这样一个现象,通过博弈模型
的简化分析得出一些自己有关恋爱问题的思考。
2.模型1:期待恋爱
我们设计一个求爱模型,参与人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假定都是男生向女生求爱,男生的
策略有求爱和不求爱,女生的策略有接受和拒绝,每个参与人的支付是决策后的感受。
在 表1中,可以看到,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得到3单位,女生得到3单位,因为大学
时期的男女都渴望得到一份爱情,因此一旦男生主动向女生提出交往,那 么女生也会很乐
意的接受,所以男女都各得3单位的收益;当男生求爱而女生拒绝时,男生的到1单位,女生
得到2单位,因为男生尽管求爱遭到拒绝,但是也在一 定程度上知道如何追求女生,获得了
一定的经验,所以得到1单位,而女生拒绝了男生,可能是一方面心有所属,另一方面知道
自己还有吸引人的地方,多以得到2 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的到2单位,女
生得到1单位,因为男生觉得女生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因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感到心情
愉快得到2单位, 而女生“倒追”男生,尽管也许这个男生不喜欢自己,但是由于能够和自己
喜欢的男孩子接触已经很满足了得到1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拒绝时,男生女生都得到 了
0单位,因为彼此依旧是走在大路匆匆而过的陌生人。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求爱女生接受,男生和女生各得3单位。这反映了在现实的大学生活
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刚刚度过了艰苦的高考,进入大学生活,在时间和心理都
是放松的,只要有适合的男生向女生发出信号,女生都会很乐意的接受,而不管这段爱情是
否长久。
而 在俩人毕业的时候,在一起的恋人很少,我想究其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信息的不
充分。因为我觉得要是两个人能够很长久的在一起甚至白头到老,主要体现在 适合,就是
说一对适合的男生和女生在一起的话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研,而一对不适合的男生和女生在
一起,可能就会出现曲终人散的惨淡局面。
3.模型2:没有缘分的爱情
表 2的求爱博弈模型是假定男女不适合的博弈模型,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尽管俩人相处
不愉快但男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得到4单位,女生由于自己的错误选择而后 悔得到-4单位;
当男生求爱女生拒绝时,男生由于遭到拒绝深受打击得到-4单位,女生由于做出了正确的选
择拒绝这个不该爱的人而得到4单位;当男生不求爱 女生接受,男生由于感到自己“被追”
而得到1单位,女生由于认为自己的选择大错特错,深感懊恼得到-6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
孩拒绝时,男女并不认识,没有 任何联系,各得0单位。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不求爱女生拒绝,男生和女生得到0单位。可能是缘分的原因或者老
天的安排,让这俩个不合适的男生女生永远都不会有相聚的那一刻。
4.模型3:有钱人终成眷属
表 3的求爱博弈模型是假定合适的一对男生女生博弈模型。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女
生都因为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各得5单 位;当男生求爱女
生拒绝时,男生因为自己遭到女生的拒绝而心情低落得到-3单位,女生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
而感到后悔的到了-2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接受 时,男生因为自己“被追”感到很开心得
到1单位,尽管女生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由于是自己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可以认
为是成本)才得到的,没有“被 追求”时得到的幸福感更强烈,得到了1单位;当男生不求爱
女生拒绝时,由于男女并不认识,没有相互关系,各得0单位。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追求女生,女生接受男生的追求,男生和女生各得5单位。这应证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
5.模型比较
我们再来好好的分析一下求爱博弈2和求爱博弈3,虽然两个博弈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但是
这都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条件下的,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实就是现实,这样的假
定是很难满足的。
不过,如果制定一个好的制度的话,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比如一个专业的机构能够得
到男女双方的信息,包括姓名,籍贯,性格,个人的生活经历,未来的规划等等有助于双方
进行选择的信息。这也是现在流行的相亲节目里所设计的环节。
6.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静态VS动态,完全信息VS不完全信息
这三个博弈模型都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首先解释一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就是
所有的参与人都知道所有的参与人的策略和支付函数,或者说所有参与人的策略和支付函数
是共同的知识。
静 态,就是所有的参与人同时采取行动,哪怕不是同时采取行动,但是后采取行动的参与
人也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参与人的行动。正因为有如此多的限制条件,因而这 个博弈的现
实解释变得不是那么的强烈,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很失败的模型。在现实的生
活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参与人也不是同时采取行动的,所以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才是更
加的贴近现实。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简单的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现实,做到学以致用的目
的,至于它的解释力度如何,学以致用的目的达到何种程度不是最为重要的。
7.反思:模型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支付矩阵
第一个就是经典囚徒博弈,第二、三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男女恋爱的情况分类,设计出的收益
矩阵。
但是现实中,还需考虑更多情况。例如是否完全信息不对称,是否考虑到女生反追的情况,
还有为什么女生拒绝男生,男生的收益为1,而不是负值。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可能需
要引入动态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
此外,如果感兴趣,就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问题做博弈分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恋爱有
时候更是一种非理性的,对于用博弈来分析恋爱固然没有什么不可,但爱情的本质不是博弈,
可以参考《国家地理:爱情是什么》。
人大经济论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详细来源:http://bbs.pinggu.org/thread-1386598-1-1.html
统计学专题:http://bbs.pinggu.org/tongj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