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非线性校正算法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33
gamma校正算法灰度值
Gamma校正是一种非线性操作,用于调整图像的灰度值,使其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Gamma校正通常用于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使得图像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舒适。
Gamma校正的原理是基于人眼对亮度的感知是非线性的,即人眼对亮度的感知随着亮度的增加而加速增加,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减缓减小。
因此,通过将图像的灰度值进行非线性变换,可以更好地匹配人眼的感知特性,提高图像的可视效果。
在数学上,Gamma校正通常使用以下公式实现:
O=I^gamma
其中 O 是校正后的灰度值,I 是原始灰度值,gamma 是校正系数。
当gamma 大于 1 时,图像的对比度会增强,当 gamma 小于 1 时,图像的
对比度会降低。
在实现上,通常需要将输入的灰度值进行映射变换,以得到校正后的灰度值。
这个映射关系可以用一个曲线来表示,这个曲线就是Gamma校正曲线。
Gamma校正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简单的幂函数、分段函数、多项式函数等。
不同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第11讲 并不多余的技术——非线性校正由于线性系统灵敏度恒定,便于计算和显示,还适用于动态分析,因此希望检测系统为线性系统,对于非线性系统可以加入校正环节使之成为线性系统。
11.1 非线性校正的数字方法P288下图为利用只读存诸器ROM 进行非线性校正的方法:被测量x 与传感器的输出)(1x f u =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在ROM 中存放f 的反函数)(1a f y −=的函数表,即以顺序排列的A/D 转换器的输出a 作为地址,在ROM 中相应地址的存诸单元中存放)(1i i a f y −=的数值。
这样,可使数据y 与输入x 成线性关系。
这种方法设计方便,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这一方法也可由软件实现,即将ROM 的数据作为软件查询的表格,实现非线性校正。
图 用ROM 进行非线性校正原理框图数字方法非线性校正精度高,稳定性好,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A/D 转换器分辨率的损失。
例:某位移传感器输入x 量程100μm ,分辨力1μm ,分辨率10-2。
若为线性系统,灵敏度为常数,设为1mV/μm ,输出)(1mV x u =,则输出信号范围为0~100mV ,采用8位的A/D ,分辨率可达到1/256≈0.4×10-2,明显高于要求的10-2,满足要求。
若为平方律系统:)(21mV x u =,其输出为0~104mV ,为能实现要求的分辨力(1μm ),需使输出达到1mV 的分辨力,即10-4的分辨率。
若采用12位的A/D 转换器,只能实现1/4096=2.44×10-4的分辨率,远低于所需的10-4的分辨率,不能满足要求。
实际上,这里需用到14位以上的A/D 转换器,这样高分辨率的A/D 转换器不仅成本高,而且对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的要求也高,使设计调试困难。
因此,对于全量程范围内,斜率(灵敏度)变化较大的严重非线性系统,不宜采用数字方法进行非线性校正。
11.2 非线性校正的模拟方法P289一.开环校正法开环校正法见下图。
第七章非线性校正函数及其应用嵌入式PLC提供了多种特殊功能函数,以解决控制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非线性校正函数,通常情况下,我们又称热电偶转换函数,是因为我们首先将此函数用于不同的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转换的。
多数情况下,传感器的传感值和其表示的物理量之间不是线性的,象热电偶类传感器还存在低端温度补偿问题。
因此对不同的传感器,只要知道其传感特性(用非线性表格表示)的情况下,嵌入式PLC能快速将测量值转换成被测物理量。
因此,有了非线性转换函数后,嵌入式PLC可以接入各种特性的传感器,将其传感值用来显示、控制等。
比如,接入热电偶类:K,S,B,E,.......。
接入热电阻类:PT100,Cu50,非标热敏电阻等。
接入标准信号类:0-5V,0-10V,0-10mA,4-20mA等。
其他各种传感器,转为电信号后,不必进行线性校正,直接输入到嵌入式PLC,线性校正工作由PLC完成。
非线性校正函数在含有模拟量的PLC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如在EASY-A1600,EASY-M0808R-A0404NB的出厂程序中,就多次引用此函数。
函数编号:D8200函数入口指针:D8201函数出口指针:D8202函数使能调用:M8200(调用后,函数执行返回时,M8200自动复位)函数编号赋值范围:1-32,表示共计规划32个函数。
函数编号超值处理:当N>32时,调用函数视为(N-32)号函数。
如33视为1,34视为2等等。
非线性转换函数参数:函数号D8200: D8200=K11入口参数指针D8201:指针长度6个字,存放6个指针。
为方便起见,用P1,P2,P3,P4,P5,P6表示6个指针。
出口参数指针D8202:指针长度1个字,指向存放转换温度的寄存器地址。
函数调用使能M8200: SET M8200调用函数。
此外,对于有些热电偶。
不需要进行环温补偿,当不需环温补偿时,必须SET M8204,函数执行后,自行复位M8204。
MAX1452 非线性修正应用电路摘要:MAX1452 是一款高性能的模拟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已广泛用于工业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
对于多数应用来说,传感器输出的非线性修正非常重要。
虽然MAX1452 内部没有集成非线性修正功能,但只需要添加三个电阻即可实现线性输出。
这篇应用笔记给出了修正电路,并提供测试数据验证其有效性。
概述对于非线性输出传感器(例如,湿度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是否能够修正传感器的非线性输出非常关键。
本应用笔记介绍如何使用MAX1452 修正传感器输出的非线性,该芯片是极受欢迎的低成本、高性能信号调理器,内置闪存、温度传感器和完整的模拟信号路径。
尽管MAX1452 没有包含非线性修正功能,但可通过非常简单的外围电路实现,即利用三个附加电阻进行非线性修正。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仅适合电桥驱动模式的MAX1452,并不适合MAX1455,原因是MAX1455 不能用于电桥驱动模式。
图1. 基本的非线性校准电路非线性修正电路图1 所示为MAX1452 非线性修正电路。
这个线性化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OUT 引脚放大后的输出电压对传感器桥的激励电压进行调节。
当OUT 随着传感器输出的增大而增大时,电桥激励也略有增大,产生一个非线性传输函数。
对于标称值为4.7kΩ桥电阻,选择RF = 18kΩ、RS = 1.8kΩ。
ROF 的作用是保证在整个工作条件下将电桥输出偏移到正电压。
根据反馈电路的传输函数,选取ROF 时要确保电桥的差分输出始终为正值:INP - INM > 0。
本应用笔记中实例电路和传感器参数设置如下:BDR 电压(FSO DAC 设置下的电压输出)为3.6V (标称值)。
BDR 电压经过RS 和传感器桥分压后产生大约2.6V 的桥驱动电压。
具体应用中,通过配置PGA 提供系统所需的增益,使0 至100%的差分电桥输出在OUT 引脚产生摆幅为0.5V 至4.5V 的电压。
Matlab6.5在智能传感器非线性校正中的应用崔焱;常军学【摘要】智能传感器系统中,输入-输出特性经常呈现非线性,曲线拟合法是非线性校正技术常用的方法,但是数据处理繁琐.应用Matlab件处理数据,则语句简单、易读、运算效率极高.文章以Hull-Allen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为例,说明Matlab6.5在智能传感器非线性校正中的具体应用.【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年(卷),期】2010(025)004【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Matlab;传感器;非线性;校正【作者】崔焱;常军学【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60 引言目前,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前端传感器和调理电路,及A/D转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经常呈现非线性,但经传感器技术工作者对电路和软件的精心设计,使智能传感器系统能够进行非线性的校正,使输出与输入呈理想直线关系,当然其前提是:前端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x-u)具有重复性[1]。
非线性自校正技术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工作量大,效率较低。
如果采用Matlab软件的某些功能,处理智能传感器系统的数据,则工作量小的多,而且程序简便快捷。
本文将运用Matlab6.5对曲线拟合法进行非线性校正的处理过程,通过Hull-Allen结构的光纤位移传感器来说明。
1 曲线拟合法曲线拟合法是采用n次多项式来逼近反非线性曲线,该多项式的各个系数由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具体步骤为:1)对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进行静态实验标定,得出校准曲线。
标定点的数据为:输入 x i:x1,x2,x3,…,x n;输出 u i:u1,u2,u3,…,u n;n为标定点的个数,i=1,2,3,…,n 。
2)假设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为:式中:a0、a1、a2、…,an为待定常数。
3)求解待定常数a0、a1、a2、…,an。
非线性自校正一 传感器非线性校正原因智能仪表的模拟输入通道一般由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有源滤波器、采样保持电路(S/H)、A/D 转换器和微机系统等电路组成。
传感器非线性的产生是生产过程中敏感芯片在工艺上处理不当造成的,为提高精度对其进行非线性的线性化校正在许多测试计量场合中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电子元器件性能参数的离散性、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等问题,目前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因此,从传感器到A/D 转换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非线性的问题,使得A/D 转换值n 与被测量x 不成线性关系,即n ≠ax+b(a 、b 为常数)。
如果不解决这种非线性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智能仪表的测量精度。
这里我们只讨论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方法。
传感器就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被测物理量(如位移、力、加速度等)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易于精确处理和测量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部件或装置。
狭义地定义为:能把外界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机器或装置。
传感器的作用就是把光、声音、温度等各种物理量转换为电子电路能处理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理想传感器的输入物理量与转换信号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度越高,则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反之,传感器的精度越低。
在自动检测系统中,我们总是期望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为线性关系,但在工程实践中,大多数传感器的特性曲线都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度(有时又称为线性度与积分线性度)误差,另外,非电量转化电路也会出现一定的非线性。
传感器非线性特性产生的原因从传感器的变换原理可以看出,利用各类传感器把物理量转换成电量时,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出电量与被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都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是数据采集系统产生非线性特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变换电路的非线性,现分别叙述如下:1.1传感器变换原理的非线性。
如用热敏电阻测量,热敏电阻Rt 与t 的关系是:Rt=A ・exp(B/T) (1)式中,T=273+t,t 为摄氏温度;A,B 均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显然Rt 与t 呈非线性。
c4.5算法的基本原理-回复什么是C4.5算法?C4.5算法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种决策树算法,是ID3算法的改进版本。
它由Ross Quinlan于1993年提出,是一种用于分类问题的监督学习算法。
C4.5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划分来构建决策树,以实现对新样本进行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C4.5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C4.5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优特征进行划分。
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C4.5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比来选择最优特征,从而实现对数据集的划分。
信息增益是指在得知某个特征的取值后,对分类结果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C4.5算法的步骤如下:1. 选择最优特征: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比,选择具有最大信息增益比的特征作为当前节点的划分特征。
2. 划分数据集:根据划分特征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子数据集,每个子数据集包含具有相同特征值的样本。
3. 递归构建子树:对每个子数据集递归地应用步骤1和步骤2,构建子树。
4. 停止划分:当数据集的所有属性都已经被使用或者数据集中的样本都属于同一类别时,停止划分,将当前节点标记为叶节点,并将叶节点标记为数据集中样本数最多的类别。
5. 构建决策树:将步骤3中得到的子树连接到当前节点,构成完整的决策树。
具体来说,C4.5算法的核心步骤是选择最优特征和划分数据集。
在选择最优特征时,C4.5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比来选择最优特征。
信息增益比是信息增益除以划分数据集的熵,熵是度量数据集的纯度的指标。
信息增益比能够避免特征取值较多而导致的信息增益偏大的问题,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最优特征。
划分数据集是将数据集根据划分特征的取值划分为多个子数据集,每个子数据集包含具有相同特征值的样本。
划分后的子数据集可以分别作为子树的训练数据,递归地构建子树。
每个子树的构建过程都是通过选择最优特征和划分数据集来实现的。
当数据集的所有属性都已经被使用或者数据集中的样本都属于同一类别时,停止划分,将当前节点标记为叶节点,并将叶节点标记为数据集中样本数最多的类别。
非线性误差校正方法1、网格尺寸为26” X 20”,x方向为26”,y方向为20”。
以下示图与Campost中网格方向一致。
yA(0,20) x方向D(26,20)2、非线性误差校正是通过改变固定位置的偏移量来达到校正的效果。
具体描述如下:偏移量offset(x, y)的单位换算:1 = 0.5mil;偏移量的正负:正值代表缩短;负值代表拉长;B点为圆点,不存在偏移量offset。
B(0,0) C(26,0)20”方向拉长万分之一A(0,20) D(26,20)y如上图要求校正:y方向拉长万分之一,即20000 X 0.0001 = 2mil 对应偏移量的值为4;x方向拉长万分之一,即26000 X 0.0001 = 2.6mil 对应偏移量的值为5.2.。
给出A, C, D 三点座标如下:A(0,20) --- A.offset(e, -4)C(26,0) --- C.offset(-5, e)D(26,20) --- D.offset(-5, e)偏移量的值只能取整数,偏移量为e表示程序自动计算。
同理可得缩短的校正方法。
3、矩形的校正B(0,0) C(26,0)20”点向下移动1mil三点座标如下:A(0,20) --- A.offset(e, e)C(26,0) --- C.offset(e, 2)D(26,20) --- D.offset(e, 2)第一步确保B点即原点对齐,然后对准A点;C,D两点相对A,B两点向上,偏移量给正值;C,D两点相对A,B两点向下,偏移量给负值;4、综合2、3两部的校正给出A, C, D 三点座标如下:A(0,20) --- A.offset(e, -4)C(26,0) --- C.offset(-5, 2)D(26,20) --- D.offset(-5, -2)D点的y值= A点的y值+ C点的y值。
非线性优化算法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非线性优化是一类重要的数学问题,应用广泛于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
目前,该领域已经发展出多种非线性优化算法,本文将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算法及其应用。
二、常见非线性优化算法1. 梯度法梯度法也称作最速下降法,是求解无约束问题的常用方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某一初始点出发,在每一步中沿着当前位置的求导方向下降最快的方向走向下一个点,直到达到最优解。
梯度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由于其收敛速度较慢,在复杂问题中应用受到限制。
2. 共轭梯度法共轭梯度法是用于求解对称正定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每一步中,该算法找到和前一步方向不同的下降方向,从而加快了收敛速度。
如果函数能够准确地表示为二次函数,则共轭梯度法能够在有限步数内找到最优解。
3. 牛顿法牛顿法是使用二阶导数信息来求解无约束问题的一种加速方法。
该算法在每一步中使用当前位置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信息来进行迭代。
由于牛顿法需要计算二阶导数,因此它可能会受到数值不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在复杂问题中它的收敛速度也较慢。
4. 拟牛顿法拟牛顿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无约束问题求解方法。
与牛顿法不同的是,拟牛顿法使用一阶导数信息来逼近二阶导数信息。
通常情况下,它会使用BFGS或DFP方法进行逼近。
拟牛顿法的优点是在需要求解大型问题时,它能够处理复杂的变量空间,且比梯度法更快。
三、应用案例1.工程中的优化问题在工程中,优化问题常常用于设计产品、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等领域。
利用非线性优化算法,工程师可以对设计和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可能会使用拟牛顿法来优化旅客飞行过程中的飞机燃油消耗问题。
借助该算法,他们可以计算出最佳飞行路线以及在飞机使用的燃料和航速之间进行最优权衡。
2.金融中的优化问题金融中的优化问题也非常关键。
例如,一家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可能需要在市场上进行投资,并考虑一些限制因素。
非线性优化算法可以帮助他们优化投资策略,达到最佳风险/收益比。
非线性优化算法
非线性优化算法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优化算法,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解
决复杂的优化问题,可以说是数学优化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非线性优化算法是一种利用求解非线性,非凸等式和不等式优化问题的算法,
是从经典的优化算法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兴优化算法。
由于复杂的现实问题多数都是非线性的,而经典的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不太好,因此,使用非线性优化算法来解决复杂的现实优化问题是可行的。
非线性优化算法可以优化非凸目标函数和非线性约束,使其能够快速收敛到最
优解,并且收敛程度非常高。
例如,使用最速下降法(SGD)可以有效地优化非线
性函数;另外,快速收敛最优化算法(CGO)可以有效地优化不等式优化问题;可
以使用拟牛顿法(BFGS)优化强约束等式系统;此外,可以使用过度非线性代数(OLA)优化高维非线性优化问题。
非线性优化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综
合考虑多个变量,并可以找到最优解;此外,非线性优化算法还可以有效地优化约束等式和不等式,并可以找到最优的变量的分布情况。
总的来说,非线性优化算法在复杂的优化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许多复
杂的优化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它拥有高度收敛性,能够处理复杂非线性函数和约束,并综合考虑多个变量,这些特点都使它在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用非线性校正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及答案【篇一:常用非线性校正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及答案?】模块1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迟滞性和()。
2、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5、精确度是指传感器的()与被测量()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了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程度。
6、噪声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7、根据噪声进入信号测量电路的方式以及与有用信号的关系,可将噪声干扰分为()干扰与()干扰 8、差模干扰又称()干扰、正态干扰、()干扰、横向干扰等。
9、共模干扰又称()干扰、对地干扰、()干扰、共态干扰等。
二、简答题与计算1、直接测量方法有几种?它们的定义是什么?2、仪表精度有几个指标?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3、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技术指标及其定义是什么? 4、弹性元件的弹性特性用什么表示?其定义是什么? 5、检定一个 1.5 100ma的电流表,发现在 50ma处绝对误差最大,为 1.4ma ,问该表是否合格? 6、在自动检测系统中,利用多种传感器把各种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时,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被测量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线性关系。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模拟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可采用什么方法? 7、测量仪表静态特性非线性的校正方法有哪些? 8、常见的干扰包括哪些类型? 9、列举在抑制干扰中常用的几种屏蔽技术?答案一、填空题 1、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迟滞性和()。
正确答案灵敏度、线性度、、精确度2、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 5、精确度是指传感器的()与被测量()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了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程度。
正确答案输出指示值、约定真值、可靠 6、噪声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您的答案外部噪声、内部噪声 7、根据噪声进入信号测量电路的方式以及与有用信号的关系,可将噪声干扰分为()干扰与()干扰您的答案 8、差模干扰又称()干扰、正态干扰、()干扰、横向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