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现代滥用抗生素情况

有关现代滥用抗生素情况


https://www.doczj.com/doc/af9052328.html,/yl/tebie/kang/1.htm#4

感冒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
高明乐,174医院门诊部主任

医学上的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我们普通人常说的感冒,可能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以及其他病毒引起的有上呼吸道症状的一组疾病。这些疾病有发热、流涕、全身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当我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医生会给我们开一些抗生素,或我们自己向医生要“消炎药(抗生素)”,那么,感冒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呢?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因为这些疾病的致病原绝大部分是病毒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这些病毒寄生在人体内,人体通过产生抗体而消灭它,病情自愈。而抗生素是消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他们不能杀死或抑制病毒,对病毒感染疾病的病情的转归没有作用。相反部分抗生素由于其副作用还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所以一般的感冒不需要应用抗生素。

当然,如果感冒久拖不愈,或病情较重,引起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如产生一些脓痰等,可能就需要应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生长或预防性应用,促进疾病的恢复。总的说来,一般的感冒是不需要应用抗生素的.



什么叫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发明是人类医学史的一大进步,由于抗生素的发明,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但是,现在抗生素的使用无处不在,据调查,有的医院应用抗生素甚至达到了90%的病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要使用抗生素,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滥用主要表现在:1、病情不需要用抗生素而使用了抗生素。如①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般的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②发热原因不明的疾病,除非病情十分严重,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否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③昏迷、休克等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所用剂量不是最小有效剂量。如小剂量使用即可,但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或者可以局部用药而全身应用抗生素的,也是滥用。3、持续疗程不是最短必需疗程。如无菌手术后一般应用2-3天,没有特殊情况应用太长时间的,或一般的感染用1-2周就可以控制病情,而实际使用时间大3-4周的等等。4、所选用的药物在抗菌作用方面不是最有效,在价格方面不是最便宜。可以应用一般的抗生素控制的感染,选用价格昂贵、高档次的抗生素,或者可以用单独针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而选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多种抗生素的。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其他情况,如错误的联用抗生素,作用互相抵消。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治疗效果降低,同时造成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作为医院和医务人员,要加强教育、监控和学习,慎重选用抗生素,作为病人和家属,要服从治疗,不要片面追求好药、贵药。以免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感冒該吃抗生素嗎?
作者: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
病毒是造成流行感冒的真兇、身體虛弱是普通感冒的原因。抗生素只能對付細菌。因此用抗生素治療感冒,就好像是請醫生去對抗搶匪,一點用處也沒有。
醫學界早就知道抗生素對感冒一點效果都沒有。美國微生物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更是再度證實了抗生素對感冒無效的說法。(J. Clinical Microbiology 1998;36:539-542)在長達十個月的實驗中,共有200位健康成年人參加這項感冒的藥物治療研究。69%受試者的病因被確認,在這138人中只有七個人有細菌感染的問題;也就是說,幾乎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病毒才感冒的。

抗生素吃多了會有哪些副作用?
◆ 短期反應:腹瀉、嘔吐、面部潮紅
這是抗生素主要的不適應症。因此當服用抗生素能治療特定疾病時(例如:腸胃炎),這樣的副作用還可以忍受。但是抗生素不能治療感冒,那為什麼我們要忍耐這些副作用呢?

◆ 長期反應:殺死人體的有用細菌

人類的嘴、腸子、女性陰道都有一些有用的細菌來幫助人體更健康;少了這些有用的細菌,就容易口臭、腹瀉、白帶。不需要抗生素、卻又長期服用抗生素,就等於自己親手把自己的健康毀掉。

◆ 特殊反應:過敏

有些人容易對抗生素過敏,因此吃多了抗生素,還會發生過敏反應,變得臉腫腫的、身體癢癢的,有些人還會呼吸困難呢。

◆ 最糟糕的反應:產生抗藥性、無藥可醫

有些細菌很聰明,會自己保護自己、突變成不怕抗生素的新品種細菌。因此平常吃多了抗生素、或是沒有遵照服用抗生素的正確用法,就會發生「越吃越沒效」的後。別人有藥醫、自己吃了特效藥也沒用!

抗生素真的沒用嗎?
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的,因此可以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至於什麼時候該用抗生素,只能由醫師決定。

(世界各國都規定,需持有處方箋才能買抗生素!)

我如何知道自己感冒時,會不會吃到抗生素?
找一個誠\實、負責的家庭醫師是最重要的,因為醫師有義務向病人清楚地解釋病情、和開藥的理由。同時,在醫藥分業的制度下,全民健保特約藥局的藥師可以替你再次檢查醫師開的處方箋是不是合理,同時仔細地告訴你用藥的方法。

在大醫院看病時,藥袋會列清楚藥名。你的主治醫師必須向你解釋用藥的理由,醫院藥局的藥師也

必須仔細地告訴你正確服藥的概念。

(順便廣告:請支持醫藥分業。有病看醫師,藥品調配找藥師。)

病人有病人應享的權利!問清楚自己吃進去哪些藥就等於問清楚自己吃進去哪些食物。醫師、藥師、和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是為了服務病患而存在的。請不要隨便濫用抗生素美國醫學界的研究發現,每年至少有六成的感冒是用抗生素治療,相當於三億七千五百萬美金白白地浪費了。因此美國疾病控制管制中心和藥物食品管理局都在極力呼籲醫生勿濫開抗生素處方箋、民眾也不該要求醫師隨便處方抗生素藥物。

台灣的衛生署和健保局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因為濫用抗生素會導致民眾健康權益嚴重受損,甚至會產生連鎖性的健保費用調漲反應。因為濫用抗生素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而導致無藥可醫、或是病況更嚴重。民眾就醫次數增加或是病情嚴重就必須增加醫療人力和醫療支出,到最後醫療費用就會相對增加支出因而導致健保費用必須調漲。

因此衛生署及健保局也一直提醒醫師建立正確用藥觀念,醫師必須和藥師一起合作,了解疾病用藥的最佳策略。同時醫藥界也應主動幫助民眾了解安全用藥的重要性,才能防止濫用抗生素的不幸後果。





抗生素滥用与肺炎流行


抗生素滥用与肺炎流行
1997年,美国学者皮特·布鲁克史密斯在《未来的灾难--瘟疫复活与人类生存》一书中写道:

疫苗、抗生素以及近年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

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型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这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是否正被这位美国学者

不幸而言中呢?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警觉吗?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一个抗生素的神话。伴随着某些商业利益的驱动,人们对于抗生素的依赖和滥

用已经成为世纪难题,在我国尤为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

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

际水平。广东珠三角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飞速发展,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尤其值得警惕。据深圳

市一份对病人分离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资料显示,由于抗生素亚胺培南的大量使用,从1998年至今,绿

脓杆菌对这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一直超过40%,远远高于北京和上海。
历史好像开了一个令人回味的玩笑。1978年,人类满怀信心地提出“限期消灭传染病”的乐观口

号,联合国成员国并共同签署了《全人类健康2000年》的协

议,郑重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将在21世

纪到来之前,彻底消灭传染病。然而协议签署不过20余年,越来越多的病毒和细菌就向人类发起了严峻

的挑战。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

0万结核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病例800万,死于结核病的达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

接着是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就连禽流感这个过去仅在家禽内传播的疾病也开始肆虐人类。炭疽

热恐慌、疯牛病泛滥、艾滋病推波助澜,人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人类为什么变得如此虚弱,到了如此不

堪一击的程度?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

出现了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人类发明出来抵御细菌和病毒袭击的抗生素。这是自然界对人

类的无情报复。
其实,细菌病毒和人类共存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不仅细菌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之分,就是所谓的病

毒也不过是人类染色体中的不同DNA片段而已。细菌和病毒与人类本身是在共存中发展的,我们不能够

彻底消灭它们。任何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抗生素尤其如此。当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和病毒时,

其实人类的免疫屏障也被无情地破坏了。因此,我们不可能指望发明一种抗生素把细菌和病毒全部消灭,

而人类却安然无恙。从广东省突发非典型肺炎病情中,我们再一次受到启示,人类不要指望彻底消灭细菌

和病毒,特别不要指望靠抗生素和病毒灵去与细菌和病毒搏斗。归根结底,人类的健康必须依靠自己,靠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靠人类所处环境的平衡协调,靠人类自身免疫机制和强健的体魄,除此之外,人类

别无选择。




感冒了一般不吃药的。


老话说得好,逢药三分毒, 所以啊,药还是少吃为好,何况是感冒,我一都只是多喝些水, 记得在去年十强赛中国主场对阿联酉那天,我得了感冒,发烧37.9,当时我边看球赛,边喝水, 差不多喝了一大瓶大约有近3千毫升的水, 在看球赛时再一测体温降了一度多,第二天症状就全消失了,所以我更坚定了自己感冒不吃药的习惯。也许一些老朋友会问,我不是念医出身的, 怎么不吃药啊,是啊, 我念了三年的临床医学,所以我才少吃药,特别是抗生素,而且我一般不买那些高档的抗生素,如果当你的病对最高档的药都耐药时, 看你还有什么药可以吃,所以平时多喝点水,注意饮食平衡,注意锻炼,免疫力提高了,还会

那么容易生病吗?至于感冒嘛,我建议我的朋友们,,多喝点水,注意休息,没有很严重的症状,如头痛,发烧等,别一点小症状就自己随便的去买感冒药抗生素吃。至于我得重感冒时,我只吃病毒灵+三九感冒冲剂+Vit c,多喝水,多休息。就这样。

https://www.doczj.com/doc/af9052328.html,/view/23b4c62f453610661ed9f49d.html


你在设置的时候,图片和标题不动,把文本内容圈选后,点击菜单栏---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在右边弹出的对话框里,先添加效果,再点“开始”后边的倒三角形选择之后就行了




抗生素对人体的影响


在对全省城市和农村居民滥用抗生素基本知识和行为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使用抗生素情况堪忧。 
 
调查数据显示,83.7%的居民都知道抗生素这类药物,但有72%的人都错误地认为有了发炎的症状就要用抗生素,51%的人认为使用了抗生素就能有效地治疗病毒性感冒,有42%的居民都不知道经常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63%的居民不知道“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挂盐水”的道理。41%的居民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且50%的人在有相同症状的时候,会拿以前生病时吃剩下的药来服用。更严重的是,51%的居民认为在病症较轻的时候,用的量可以比医生要求的量小一些,次数少一些,59%有的居民服用抗生素时不会吃够疗程等等。

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指出,这些错误的做法,说明居民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甚少。加之诸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习惯,可能导致抗生素不能最好地发挥其效果,而一旦产生耐药性后,抗生素的疗效也将随之降低甚至无效,继而造成患者医药费的大量流失。

对医生和居民同时进行抗生素滥用行为的干预,将医院、社区、学校作为目标地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普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科学知识,控制抗生素滥用,提高群众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具体方法是通过专家讲座、张贴宣传画、播放教育短片、推出公益广告等形式,对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进行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健康教育。


医学界流传着一句话:“美国枪支容易买得到,抗生素很难买得到,而中国恰好相反。”用这句话来形容抗生素的重要性和在中国的滥用程度再恰当不过了。有人以为,只要自己不滥用抗生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并非如此,耐药菌可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即使从来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的

人,同样可能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

例如: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刘正印碰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人。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但医生就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它能抵抗我们手头的几乎所有抗生素。”刘正印说,这种微生物仅对一种名叫多粘菌素的药物敏感。多粘菌素是一种很老的抗生素,“但由于对肾脏有严重的损伤,早已退出市场”。

事实上,即使能找到多粘菌素,刘正印也不敢用,因为病人恰巧患有肾功能衰竭。“拿到化验报告后,我边看边问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能对付这种‘超级细菌’呢?”这位传染病专家回忆说。

所谓“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它们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


“超级细菌”的诞生

这已不是刘正印第一次遇到“超级细菌”了。

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关节感染。当年,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时,用来对付的正是这种病菌。

在抗生素发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的主要杀手之一,医生拿它根本没有办法。青霉素的问世,使它的猖獗有所收敛。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了抵抗力,能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

为了对付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科学家又研制出一种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仅仅时隔2年,在英国又出现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MRSA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进化出来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据估计,每年大约有数十万人因此而住院治疗。

中国尽管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发现MRSA,但这种“超级细菌”蔓延的速度却十分惊人。1978年,医务人员在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的MRSA还不到5%。而现在,MRS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以上。


与MRSA同样具有强耐药性的泛耐药肺炎杆菌、泛耐药绿脓杆菌,则对所有已知的抗生素耐药,它们被称为“超级细菌”。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承担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大政策性研究课题“抗生素滥用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北京、湖北、四川、山东、宁夏5省市区的调查显示,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超级细菌”在中国已十分普遍,它们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事实上,医院正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温床。美国传染病学会前主席罗伯特·莫勒林说,MRSA最早就出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10年以前,有关它的所有病例,都发生在医院或者疗养院里。

“它们之所以在医院里流行,是因为那里使用抗生素频率与强度最大。”肖永红说。他们调查发现,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外科患者更是几乎人人使用,比例高达97%。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人们常认为抗生素就是退烧药、消炎药。能用高档的就不用低档的,能合用几种抗生素就不单用一种,能静脉滴注就不口服。这些做法无不助推了‘超级细菌’的肆虐。”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张永信教授惋惜地说。

与此同时,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乐意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而这些本来是应该用于严重感染、挽救患者生命的。肖永红说,医院使用最多的10种抗生素中,超过一半都是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无处不在

抗生素,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的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痛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

肖永红等人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除去原料出口(约3万吨)外,其余18万吨在国内使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 这一数字是美国人的10倍。

可以说,当今几乎没有一个人一辈子未曾用过抗菌药。以拥有1600万人口的上海市为例,近5年的抽查发现,40多家样本医院使用的各类药物中,抗菌药物的费用高居首位,年消耗5亿~9亿,约占全部药品费用的1/3。在所有药品里,消费前10位中,抗生素占去半壁江山,如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由这些数据可见,抗菌药是何等常用。感染虽然仍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与生命,但毕竟已不是国人死亡的首要病因,其药费却仍占首位,那就难以解释了。对于当今抗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人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在肖永红看来,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由于抗生素滥用,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大约在45%左右。


与此同时,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突飞猛进。“在中国,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肖永红说。然而,这些药物并非用于治疗生病的动物,而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因为目前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很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这已是养殖业内通行的做法。有一种理论说抗生素杀死了肠内细菌,减少了它们对能量的需求,使得动物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长得更快。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在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到处都充斥着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


政策:有制定,无执行

抗生素滥用问题在中国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和政府的注意。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永佩回忆说,在2001年,他就受卫生部委托,开始参与编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一原则于2004年颁布实施,并首次在中国国内建立系统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在这份《指导原则》中,全面系统地把中国细菌状况、抗菌药物情况、合理用药原则(比如什么情况要口服,什么情况要注射,什么情况要静脉给药,什么情况下要多药联合)都规定清楚,目的就是规范医生用药。“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问题依然很严峻。”吴永佩说。

2009年1月9日,吴永佩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计划”的启动仪式上说,“不合理用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医师用药知识的不足”。这个由卫生部开展的计划将对3万~4.5万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改善中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然而,有些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并不因为

是知识欠缺,而是由于各种压力。肖永红说,中国的医院5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药品,而抗生素占所有药品收入的25%左右。多开抗生素,就意味着广开财路。与此同时,老百姓把它看成“万能药”,他们甚至会主动要求医生多开一些,大部分医生都会满足患者的要求。

肖永红认为,中国抗生素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监管不力。

拉锯战进入关键时刻

在抗生素的黄金时期——— 20世纪60到8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面对细菌,人类似乎一下子拥有了大批武器。遇到很多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医生们大都不假思索地注射青霉素,效果显著。

但人们也很快发现,事情在悄悄起变化。以青霉素作为案例来说,它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一天用100、200个单位就很有效了,后来使用剂量明显上升,再后来,即使剂量上升药效也很差。到了今天,即使是治疗普通的呼吸道炎症,一袋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中需加入青霉素剂量为1000万个单位——— 用量上升了数十万倍。

不是青霉素不好了,而是“敌人”变得强大了。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发一种酶抑制剂,使青霉素的作用继续得以发挥。这一做法,相当于清扫阻挡青霉素生效的障碍,后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

现在,情况又变得严重了。在人跟细菌的斗争当中,抗生素产生之后,开始的那些年都是我们领先的,但是拉锯战拉到现在,人和它的距离越来越短了。研究抗生素的科学家还在绞尽脑汁,但要考虑到如果有一天,所有抗生素都对那些细菌产生不了作用怎么办?

不仅是医生、药师,所有的老百姓都应看到这样的局面。“大家都要珍惜现有临床中有效的抗菌药物,每一个地球上的人都要非常爱惜地使用它,该用的时候才用,该用多少用多少。”在肖永红看来,抗生素和石油、煤炭一样,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或许10年~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他的结论让人不寒而栗。






滥用抗生素表现在哪些地方?
中国抗生素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监管不力。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所谓“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它们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

青霉素

由于抗生素的全民式滥用,“超级病菌”来袭中国

黄小洁的相亲再次宣告失败。对方是一个军官,回复介绍人的理由是“她的牙齿不健康”。

这已经是黄

小洁的第N次相亲失败了,并且依然是同一个失败原因。作为护士的黄小洁拥有清秀的相貌和苗条的身材;影响她相亲结果的,是她一口灰黑色的牙齿——典型的“四环素牙”。

黄小洁只是千千万万个因小时候过多使用四环素来治病而导致“四环素牙”的受害者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四环素在中国一度被当成了“万金油”在使用。

然而,随后更多种类抗生素的全民式滥用,留下的就不再只是如同“四环素牙”一样的简单印记,而是催生了具有强耐药能力、医生对它几乎束手无策的“超级细菌”——今天,具有强耐药能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以上;抗生素滥用的结果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果从弗莱明1929年发表《论青霉菌培养物的抗菌作用》论文算起,抗生素与人类疾病的作战已历80年。然而,当第1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来临之际,我们却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将近1000万个结核病病例,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单在中国,目前就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

曾经因为抗生素的杀菌威力而一度近乎绝迹的结核病卷土重来。更要命的是,今天的结核病病菌多数是具有强耐药能力的所谓“超级细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无抗生素时代。

导致这一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对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进化至耐药;同时,曾经遥远的“超级细菌”现在已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度接近。

2009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口号仍为“我来控制结核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针对这一主题切实的做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珍惜仅存的抗生素资源,停止对抗生素的滥用中国滥用头孢类药情况严重 表现为过敏



2008年7月8日上午,国家药监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进行情况通报时表示,我国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现象比较突出,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其中头孢曲松钠是抗感染药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品种,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抗感染药的整体安全水平。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统计: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约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量的50%,而头孢曲松钠的不良事件报告总量、严重报告数量又在抗感染药中占较高比例。

颜江瑛介绍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从2007年下半年起便开始对头孢曲松钠进行全面评价,其评价结果和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较另外两种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

报告数量、ADR(药品不良反应)例次、过敏性休克及死亡例数均高。她表示,头孢曲松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利益明显大于风险,但由于不合理用药现像广泛存在,故用药风险明显扩大,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数量明显增多。

据了解,头孢曲松钠严重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颜江瑛透露,国家药监局已责令头孢曲松钠等药品修改说明书,同时她建议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避免超适应症用药、禁忌症用药、配伍禁忌用药,规范手术期用药等,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滥用抗生素,救命药变成“送命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尽管政府已将抗菌药物作为处方药严格管理,并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目前滥用抗菌药物仍是合理用药的最大障碍之一。近几年,哈市乃至黑龙江省由于滥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患者成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每年都有由于盲目使用抗生素而导致死亡的病例,一幕幕惨痛的经历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讨论抗生素滥用的话题。

◆患者遭遇令人震惊

【病例一】哈尔滨一位6岁女孩因为感冒静点抗生素,20分钟后出现不良反应,抢救无效死亡。专家指出,普通感冒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这名小患者也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属于典型的滥用抗生素。

【病例二】黑龙江34岁的患者刘某因扁桃体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消炎药,而在使用时刘某昏迷不醒。专家指出,扁桃体发炎不是使用某类抗生素的首选指征,治疗扁桃体发炎更好、更便宜的药就是青霉素。

【病例三】黑龙江17岁的男孩小波在与同伴们玩耍时不慎摔伤右臂,送到一家诊所救治,被注射了不当的抗生素。专家指出,摔伤不是使用某些抗生素的指征。这个患者使用抗生素,关键要看是否有外伤、有无细菌感染,如果有,还要看是什么细菌。

【病例四】李群(化名)今年20岁,家住绥化。近日,李群突然发烧、咳嗽起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李群被转到了哈尔滨市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此时,医生发现,李群开始持续高烧,体温一直在39℃和40℃之间徘徊不下。“利福平”、“雷米封”、“1321”等7种抗结核药物相继用上,但李群的高热仍得不到缓解,而一般的患者用5种药便完全可以控制住病情。医生束手无策,因为哈尔滨市目前临床上可用的药基本上用尽。经过20天的全力抢救,年轻的李群没能逃脱顽固的结核菌的“魔爪”,不幸去世。

专家介绍,如此年轻的患者,又在如此短时间内死亡的结核病人,在哈尔滨市罕见,其原

因有三个:一是虽然他本人是初次染病从未用过抗结核药,但他感染到的却是原始的耐药结核菌,甚至是耐多种药物的;二是他的免疫力低;三是确诊过晚。对于李群早逝,专家感慨,目前结核病新药研制的步伐竟赶不上耐药结核菌“更新换代”的速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志仁博士指出,20世纪60年代造成我国一代儿童的“四环素牙”就是不合理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所致。我国既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又是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我国有46%的家庭自行使用过抗菌药物,75%的感冒患者、80%的住院患者和至少90%的外科手术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每年高达400多亿元人民币。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其中40%与滥用抗菌药物有关。

◆ 缘何滥用抗生素

记者在哈市各大医院采访时发现,当孩子得病时,大多数家长愿为孩子选择级别较高的抗生素,而放弃低档次的药物。一位工作多年的护士告诉记者,她自己对抗生素也了解,也知道抗生素在孩子体内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可是自己孩子患病时,她也希望医生能够给孩子使用比较好的药物来治疗,这样能够让孩子好得快些。但是,当孩子再次患病时,再注射低一代的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这名护士说:“现在我们大人患了发烧、感冒,就会选择青霉素来输液。当孩子患了感冒,作母亲的就想让医生给他注射如阿奇霉素之类的抗生素,这样不用做皮试,让孩子少受些苦。”如此想法促使抗生素使用不断升级。

张志仁博士指出,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成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药物。在许多国家,抗生素是处方药,只是通过医生处方才可以使用。而在哈尔滨市的零售药店虽然已经全面实施了抗生素处方制度,但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很多零售药店根本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市民仍可以不经过医生处方自行购买到抗生素类药物,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许多患者感冒后通常会自己首选抗生素药物服用。患者简单地认为咳嗽、咽痛、流鼻涕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指征,于是一有感染症状时就自行购买抗生素药物服用,并且陷入一些用药误区:抗生素越贵越好、抗生素药物用的种类越多越不易让致病细菌漏网,几乎 70%以上的患者不认真阅读说明书。

张志仁博士认为,一些医生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或是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不足。臆断性用药太多,投药前送检相关标本做微生物学检查过少。据一位从医多年的临床医生透露,滥用抗生素的另一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从

医院、医生到医药销售企业、医药生产企业,抗生素滥用现象的背后掩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链。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现象的普遍存在,为医生乱开药、开贵药提供了方便。也有医生认为患者诱使医生多开、滥开抗生素药。一些病人以为多用新药贵药才能快速治好病,稍有感冒、发烧咳嗽,便青霉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齐上,没过几天,又换上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罗沙星等,把抗生素当成消炎退烧的万能药。殊不知,如此滥用抗生素,既破坏了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损害了健康,又使耐药细菌日益增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