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运动员进行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运动员进行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运动员进行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运动员进行曲》教案

《运动员进行曲》

教材分析:

《运动员进行曲》是一首雄壮有力,富有朝气的进行曲。它的旋律热情奔放、跌宕起伏,非常动感,本课教学是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特点,了解音乐的主题旋律。

教学目标:

1、价值观目标:加深对运动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主题,快乐编创,增强节奏感。

3、认识与技能目标:体验《运动员进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通过聆听铜管乐合奏《运动员进行曲》,感受其雄壮有力的情绪特点,了解乐曲的主题旋律。通过教师的引导,创编不同的节奏为乐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的情绪和感觉,进行编创节奏的练习。

教学难点:

三个声部的节奏能够准确合奏在一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参加过运动会,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你喜欢的运动明星是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运动员有关的乐曲《运动员进行曲》。”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与平时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感兴趣的亲身体验引导他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快乐欣赏,畅所欲言。

1、同学们完整聆听一遍音响,体会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遍对音响的聆听,对音乐的总体情

绪特点有了初印象。】

2、不同的主题来听赏,听后畅聊自己的感受。教师把截取好的不同音乐主题按照顺序播放给大家听,播放的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的信息。在每个主题欣赏过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样做不只吸引学生听赏的注意力,同时也开发着学生对音乐无穷的想象力。】

3、再次完整地聆听乐曲,并请同学们加上肢体语言来进行表演。【设计意图:加深对乐曲的印象和理解。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三)简单歌唱,增进了解。

1、主题旋律的演唱和之前的“说”穿插进行。

【设计意图:有说有唱的方式更符合学生活泼的年龄及性格特

征。】

2、温习音阶的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有时容易掌握不准,快乐欣赏,畅所欲言,简单歌唱,增进了解,发挥想象,热情编创,布置作业,音阶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音高的概念。】

3、各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用于欣赏课的乐曲,让学生演唱主旋律,可增进

学生对乐曲的更深了解。】

(四)发挥想象,热情编创。

1、启发学生为音乐编创不同节奏的伴奏。将全体学生分为三组。老师出示三声部节奏(模仿乒乓球运动的节奏:“嘟”“乒乓”“乒乓”),并解释节奏包含的意义。在学生清楚了解之后,由三组同学合奏三声部节奏。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自己编创的节奏,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用运动项目作为编排节奏的材料,怎样将这一运动过程编排成不同的三声部节奏。】

2、学生自己创编节奏。老师请学生自行创编节奏,以组为单位,开始之前教师要将要求讲解清楚,要求是:

A、编创不同于乒乓球的运动,譬如跳水等。

B、编创不同于老师的节奏。

C、小组编创好之后要进行实践练习。比一比看哪个组编创得最精彩,表演得最准确。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运动项目多种多样,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项目为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

3、请小组同学展示他们编创的节奏,老师给与及时评价。

(五)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大家下课后,可以自己搜集一些有关运动的乐曲进行听赏学习,譬如《冲出世界》(香港2009东亚运动会主题曲)、《手指运动》等。

老师在此时还应点出,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强健体魄。【设计意图:通过其它运动类乐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八课(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湘艺版

(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型:o x o x |o x x ‖,并体验轻松活泼的歌曲情绪。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早计划、有信心的道理 4、激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创编动作,并能够用打击乐器自编节奏给歌曲进行伴奏。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真正深入角色地演唱。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态律动,导入新课 1、猜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他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师:你们能说说蜗牛的样子吗?请学生模仿蜗牛走路。 师打节奏: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2、导入新课。 师:当小蜗牛遇到了黄鹂鸟,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2【讲授】初听歌曲,学习歌词。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的视频文件。 2、请学生讲出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 3、教师总结,边打节奏边念歌词。 4、让学生练习按节奏朗读歌词。 5、老师这里有两个节奏型 (1)ox ox|o x x ‖ (2)xxxxx|xxxx x ‖ 6、老师示范拍节奏 7、练习节奏 听歌曲为歌曲伴奏两遍,同学们可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老师作指导。 8、(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哪条节奏型更象蜗牛爬行的样子,等一下我们就用它为歌曲伴奏(学生讨论并回答)。 9、分角色读歌词。

活动3【练习】学唱歌曲 1、哼唱旋律:同学们,请你们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字,我们试着用这个字跟着教师的琴声来哼唱歌曲。 2、师慢速弹琴,教唱歌词并处理演唱情绪。 A、第一句。 师: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你们说说它爬起来感觉怎么样?生答。 师:你们觉得这一句应该怎么唱才能表现出蜗牛爬得很辛苦呢?生答。 引导学生用缓慢的速度,低沉的声音来演唱。 B、第二句。 师:黄鹂鸟对蜗牛说了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答。 师:黄鹂鸟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 带着嘲笑的口气演唱。) C、第三句。 师:最后一句,是谁说的?它说了什么?面对黄鹂鸟的嘲笑,蜗牛怎么样? 3 、分角色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这首歌曲,可以看出歌曲有几个角色?(旁白、蜗牛、黄鹂鸟) 分角色演唱全曲。旁白部分由全班同学唱,女生唱黄鹂鸟说的话,男生唱蜗牛说的话。(注意各角色的语气) 活动4【测试】填词游戏 师:同学们,小蜗牛通过自己的努力吃到葡萄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为这首歌曲来继续创编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玩填词游戏,完成一首秋天葡萄熟了的《蜗牛与黄鹂鸟》。分组讨论完成。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树)阿(上)结满(紫)葡萄, 蜗牛抱着那(大)(大)的葡萄, 一(口)一(口)地往下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树竖)阿(起)拇指在夸它, 葡萄(成)(熟)你正好爬上, 你呀做事有(恒)(心)。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 学 难 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 程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轻声识读乐谱。 B、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 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小结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茉莉花》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二、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茉莉花》,让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 1、创设情境

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备课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 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 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 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 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 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 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目次 课题周次节次 祖国,妈妈1 2 晨2 2

最新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习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5.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6.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7.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8.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2020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采茶舞曲教案

《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聆听,分辨出《采茶舞曲》这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2、分析歌曲中两部分在描写内容的不同以及情绪上的对比,从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分析歌曲两部分情绪不同的原因。 3、通过听、辨、唱,使学生简单了解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4、学会采茶时的基本动作,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表现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愉快情绪。 5、感受聆听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采茶舞曲》。 【教材分析】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原系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作者周大风曾经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过,他以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的越剧音调为创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含四个乐句,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从“插秧插得喜洋洋”起是第二部分,前8小节描绘了茶农灵巧勤快的采茶动作,随后音调上扬,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江南风景与生交流: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的风景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就是我国江南一带的风景。从这段上我们可以看到,江南的水特别多,因此,江南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被称为“水乡”,是一个风景优秀美好地方。 2、师生问好交流。 二、欣赏《采茶舞曲》 1、导入。 师:好多地方的民歌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下面我就要考考同学们,请听下面两首歌曲,你能分辨出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吗? A、讨论 师:你觉得是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采茶舞曲》?同学们都觉得是吗?恩,同学们的分辨能力很强啊!那你们为什么觉得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呢?(引导学生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彩色的中国 教材分析: 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醍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 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悄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岀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 欣赏视频:(直接播放) 师:好,同学们,歌曲己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师引导)?????? 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 (播放音频) 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 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儿儿拍啊?

统编版新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远方的钟声 湘艺版

10(演唱)远方的钟声 1、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体验活动,能够准确的识读乐谱,唱好《远方钟声》并能体验歌曲的意境。 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同学合作之间的快乐。 能积极参与三声部轮唱活动,唱出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2、学情分析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二部轮唱、填充式二声部合唱、固定低音式二声部合唱、同节奏不同音高的二声部合唱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合唱基础,但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三声部轮唱的作品。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唱好曲谱,把这首歌曲唱得流畅和优美,引导学生唱会、唱好作品。本课教学难点是:能够稳定地与同伴进行三声部轮唱,做到声部均衡、速度力度均匀,唱出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和声练习 1.学生分成3组,同时唱1.3.5三个音。 (这是常规教学环节,和声练习,目的:训练学生在合唱中的听觉能力,培养学 生合唱意识。) 2.和声拓展成乐句 设计意图:将和声训练拓展成乐曲的尾声,唱好之后可以直接用作乐曲尾声, 为后来作品处理做好准备。 活动2【活动】二、感受与体验 (一)感受节拍 1.听音乐走恒拍踏步。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漫步的感觉来找找音乐的节拍,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感 受。

(围成圆圈,都向右边踏步) 2.听音乐找首拍。 师:这是一首四四拍的音乐,找到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并走一大步,其余几拍原 地踏步,每一句最后一拍自由延长。 要求:在每一小节第一拍走一大步,并拍出首拍,其余几拍小步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找到节拍重音并进一步体验音乐情境) 3.感受乐句,用改变方向表示换句。(要求:每次换句都朝右转) (二)感受旋律音高 1.听音乐画图谱拍“钟声”。 2.具体操作:老师在前半句画旋律线条,后半句在“当当”处拍手,学生进行 模仿。 3.老师摆出后半句正确的乐谱,学生做出相应的音符手势。 唱“钟声”旋律,并做相应的音符手势。 师生接龙唱,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后半句。 4.完整唱歌谱。 活动3【活动】三、歌曲演唱 1.师生接龙唱全曲。 (老师唱前半句歌词,学生唱后半句歌词。) 2.乐句尾音作品处理。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到过敲钟的声音,敲完之后钟声是马上停止没有声 音了?还是有余音在慢慢回响?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茉莉花》,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 CAI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歌曲《茉莉花》,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CAI: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放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 CAI:播放歌曲《茉莉花》。 1、同学们闭眼聆听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我们一起用“en”的声音跟着老师的琴声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跟琴声用“en”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跟琴划拍轻唱曲谱。 5、师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第一段。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彩色的中国》教案1湘艺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2、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切分音。 教材分析: 这首歌的歌词从对祖国山河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琴 1、练习音阶。 1 2 3 4 5 6 吹吸吹吸吹吸 2、吹练习曲,歌曲《小星星》,抽查个别同学的吹奏。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5 5 ︳4 4 ︳3 3 ︳2﹣︳5 5 ︳4 4 ︳3 3 ︳2﹣︳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二、学习新的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想到我们的祖国,大家的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对,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接下来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在休止符的下方表上三角符号。

2、教学生打三拍子的节奏。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3/4。 师:3/4表示什么?(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三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跟着我一起来学打节奏,第一拍拍手,后面两拍点手心。 3、识谱并学唱歌谱。 ①讲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减实线,增实线。 ②容易出错的小节:︳7 6. 5 ︳1 2 3﹣︳︳76 5. 1 ︳22 1﹣︳ 让同学们跟着琴学唱第一段歌谱。 4、分段学唱歌词。 ①提醒学生注意:休止符,后半拍出来。向学生讲解反复记号 ②容易出错的句子: 01 ︳43 2 02 ︳7 6. 5 ︳12 3﹣︳ 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三、总结 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下,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为今天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全册教案

第一课嘀格伢儿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 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材重点与难点: 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难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音像资料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工作 1、组织上课 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 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土家风俗 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 你们回忆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哭嫁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土家歌、风俗民情) 2、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 放光碟《脚踏水车唱山歌》 1=E---C 2/4 5 1︱5 1 ︱5 4 3 4︱ 5 —︱5555 1 5 ︱5555 15︱ 3 3 2 2 ︱ 1 - ‖ 脚踏水车唱山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 噜 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 3、学唱《嘀格调》 (1)师: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 播放《嘀格调》 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他们唱些什么吗? 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教师简介 (2)你能给歌曲取名吗? 师: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 土家族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唱歌曲。 (3)学唱歌曲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

《卓玛》 教学目标: 1、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卓玛》。 2、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以及一些具有藏族特色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倚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欣赏西藏风景 师:你知道西藏除了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还有哪些独特的风景或事物?(学生自由发言)1、欣赏西藏的风景(课件展示) 师:在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着中国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并且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在青藏高原还生长着这样一种普通的小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越狂,它身越挺;雨越打,它的叶子越翠绿;太阳越曝晒,它开得越灿烂。它就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的格桑花。“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 三、歌曲教学 1、听录音跟音乐律动,随着节奏轻轻点头摆动身体听一听,歌曲中有谁? (“卓玛”) 师:你知道“卓玛”是什么意思吗?“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2、取歌名。 请你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课件出示《卓玛》) 3、第二遍听录音,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到出现衬词的地方跟着唱一唱,再找一找歌曲中除了衬词唱得很有藏族特色以外,还有哪儿唱的很有特点? 4、(学生说出倚音) 师:这个叫“倚音”,找一找都在哪儿出现了“倚音”?(学生找出前倚音,老师帮助学生找出后倚音)唱一唱,要唱得非常轻巧。倚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就是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 5、唱歌曲的第一段,师生慢速接唱,交换连起来背唱第一段。 6、唱歌曲的第二段,说出跟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7、整体演唱歌曲。

四、拓展 1、藏族的音乐。 师:藏族音乐一般被分为寺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三类。 2、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 全册教案

第一课《茉莉花》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二、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茉莉花》,让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策略: 1、教学形式设计 课始用一段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接过奥运圣火时,中国小女孩站在大红灯笼上演唱茉莉花的录像,引出课题《茉莉花》。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为什么会选择演唱茉莉花?这一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被茉莉化的魅力所折服,进而有了学习的强烈愿望。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三大板块之一,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CAI创设了一个置身茉莉花园的意境,画面上洁白美丽的茉莉花,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深吸气,慢呼气,从而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 欣赏不同风格和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是本课的第二大板块,我利用C AI向学生展示流行最广的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乐和歌谱,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乐谱小声哼唱,通过欣赏,比较两者的不同风格:江苏民歌委婉,河北民歌豪放。 接下来我又用CAI展示了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法国人用法语演唱的茉莉花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听出唢呐的音色。 2、能学会《猜谜谣》,表现歌曲的情绪,能打着节拍演唱。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猜谜谣》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各种乐器,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入学教育 二、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三、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四、学唱新歌《猜谜谣》 听老师范唱《猜谜谣》,请大家说说这首歌是几几拍的。 学着打拍子 老师逐句教唱《猜谜谣> 4. 随琴跟唱,练习两次。 5、全班齐唱

2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1、边听《山村来了售货员》的音乐边拍手。 2、听后说说你知道演奏中高亢的声音是什么乐器。 3、再听演奏音乐,跟着哼唱主旋律,如果不会,教师可以多带唱几次。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说说乐曲的情绪,节奏和你的感受。 二、认识唢呐 1、看图片,唢呐的音色特点是音色高亢,明亮 。它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在民乐团中常常作为主奏乐器。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演唱《猜谜谣》。 请同学上台表演唱,评选今天的小歌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唱《猜谜谣》 二、音乐游戏《小乌鸦爱妈妈》 出示乐谱,画出节拍 交给学生游戏的玩法。唱谱游戏: 1)随着琴声划拍唱谱 2)边背唱歌谱边律动。 xx xxIx xIx - Ix -l 跑跑跑跑走 走 踏 踏 3)分组唱谱接龙,边唱边律动 3、送音符回家 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017年最新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进度计划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茉莉花 总第1课时共2课时第1 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生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问:这首曲子大家听过吗?有谁能哼唱两句吗? 生答。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老师讲的美丽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著名歌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 生答。 (出示歌页) 二、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听一遍歌曲《茉莉花》。请大家听一听,再次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夜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 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 四、聆听作品《小夜曲》 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 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绍: 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六、作者介绍: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1754年海顿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 问世.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七、小结: 师生再见! 第四十五交响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第四十五交响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简介: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雨中乐湘教版

第五课雨中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听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中雷、点的音乐形象,“戏雨”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看雨”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形象,“踩雨”环节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刚好的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奖品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 教学内容: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中雷、雨点的音乐形象,“戏雨”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看雨”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

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奖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唱《春雨蒙蒙》导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绿色的呼唤,“沙-沙-沙”的飘了下来,小草们把双手举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礼。听《春雨蒙蒙》 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导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你能听到什么声音?(2)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3)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4)介绍作品 (5)欣赏录象带 3、说雨中趣事你愿意告诉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二、戏雨——音乐游戏 1、导入下雨了,一把小阳伞撑了起来,红、黄、蓝……哪一把和“小红是好朋友呢,大家帮忙来找一找 2、音乐游戏《找邻居》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同时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三、小结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茉莉花》教案 党岘希望小学岳瑞莉 一、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茉莉花》,让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茉莉花》的民歌风格。 2、通过比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的地方音乐特色。 3、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4、为什么《茉莉花》成为中国民歌的典型代表。 5、能自主创造,用演奏、演唱、朗诵等形式表现《茉莉花》 6、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7、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学资源准备: 录音机、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对花word教案

第九课对花总课时电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对花》、《顶嘴》与手绢舞第二课时:《挂红灯》、《沂蒙山小调》与吹口风琴教具准备:CAI 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教学重点: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难点: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具准备:CAI 课件钢琴奖品教学过程一、感受与体验1、听音乐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2、看歌舞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师:你看到了哪些动作?我们来学一学二、了解与认识1、看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2 、听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三、学唱《对花》1、教师范唱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3、歌词学习对唱四、创编与表现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六、评价总结,结束全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1、学会《沂蒙山小调》和〈挂红灯〉。教学难点:学唱《沂蒙山小调》和〈挂红灯〉。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奖品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对花》二、听赏与跟唱《挂红灯》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2、跟唱并扭秧歌三、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1、唱谱2、唱词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四、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1、练习2、分组吹奏3、指名演奏五、课堂小结

最新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精心制作教学资料

第一课祖国妈妈 总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CAI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CAI: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放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 CAI:播放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我们一起用“en”的声音跟着老师的琴声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跟琴声用“en”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跟琴划拍轻唱曲谱 5、师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