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歌声》中的《卓玛》这首歌曲。
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卓玛》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卓玛》,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以及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藏族风光和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卓玛》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歌曲的藏族风格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装饰音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演唱《卓玛》,教师个别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①歌曲旋律线;②节奏难点;③歌词部分;④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卓玛》并录制视频。
2. 答案:(1)旋律、节奏、歌词正确;(2)表现出藏族音乐风格;(3)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洪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藏族歌曲,如:《青藏高原》、《天路》等;(2)学习藏族舞蹈,感受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3)开展民族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听赏与跟唱)《卓玛》教案一. 教材分析《卓玛》是一首具有藏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表达了歌手对卓玛姑娘的赞美和向往。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藏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藏族音乐特色的讲解。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卓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藏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跟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
2.讲解法:对藏族音乐的历史、特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
3.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评价法:通过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卓玛》的音频、视频,藏族音乐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2.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
3.合唱谱:以便学生跟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特色。
播放《卓玛》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详细讲解藏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特点,分析歌曲《卓玛》的结构。
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一起演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藏族音乐特色的把握,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老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建议。
5.拓展(5分钟)讲解其他藏族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藏族民间歌曲《卓玛》,了解其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旋律、歌词,掌握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歌曲《卓玛》,并能准确地演唱和表演。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卓玛》的演唱和表演,藏族舞蹈动作的学习。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旋律的掌握,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舞蹈视频。
2. 学具:音乐课本、舞蹈道具(如哈达、藏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藏族民间故事,引入本课主题《卓玛》。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c. 逐句教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d. 集体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舞蹈学习:a. 观看舞蹈视频,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b.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c.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提高舞蹈的协调性。
4. 实践环节:a. 学生自由组合,创编舞蹈动作。
b. 各组展示,评选最佳表演奖。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卓玛》的歌词。
2. 黑板右侧:藏族舞蹈动作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卓玛》,并展示所学的舞蹈动作。
2. 答案:歌曲演唱准确,舞蹈动作协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舞蹈,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电影,深入了解藏族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学过程中的歌曲学习和舞蹈学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歌曲学习:a.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掌握。
2024年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卓玛》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具体章节为《美丽的藏乡》,详细内容为歌曲《卓玛》。
《卓玛》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歌曲,以赞美藏族姑娘卓玛为主题,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富有特色的歌词,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地演唱。
2. 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
难点:藏族音乐特色的掌握,如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节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藏族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藏族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引发学生对藏族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b. 分组学习歌词,学生跟唱,注意歌词的准确性。
c. 学习歌曲旋律,注意装饰音和切分节奏的掌握。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选出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进行讲解,如装饰音、切分节奏等。
b. 结合钢琴伴奏,让学生跟随演唱,加强实践体验。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b. 拓展延伸:介绍藏族的其他音乐形式,如藏戏、藏族舞蹈等,激发学生对藏族文化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歌词:附上歌曲《卓玛》的完整歌词。
3. 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的主要旋律。
4. 重难点:标注装饰音、切分节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卓玛》,并记录自己的演唱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卓玛》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高原之歌》,具体内容为歌曲《卓玛》。
《卓玛》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歌曲,歌曲描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藏族姑娘。
本节课将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以及基本的藏族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藏族文化,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藏族特色旋律和舞蹈动作。
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卓玛》,了解藏族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藏族舞蹈视频。
2. 学具:歌谱、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藏族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藏族的自然风光,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播放歌曲《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藏族特色旋律。
(3)学生学习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4)教师示范藏族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3.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歌曲《卓玛》,同时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4. 情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歌曲旋律:五线谱及简谱对照3. 歌词:分句展示4. 藏族舞蹈动作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卓玛》,并编写一段关于藏族文化的介绍。
2. 答案示例:歌曲《卓玛》演唱:学生姓名藏族文化介绍:藏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等地。
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
其中,藏舞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舞蹈动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动作分解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藏族文化的内容,如藏族服饰、建筑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章节《美丽的西藏》,歌曲《卓玛》的学唱及欣赏。
详细内容涵盖藏族音乐风格特点、歌曲结构与情感表达、基本音乐术语及节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学会歌曲《卓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卓玛》的节奏与音准,以及对藏族音乐风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卓玛》的学唱,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西藏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西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藏族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风格。
(2)学唱歌曲《卓玛》,注意音准、节奏及情感表达。
(3)分小组练习,互相交流,加强团队合作。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卓玛》的节奏与音准,并进行示范演唱。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歌曲《卓玛》。
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1)藏族音乐风格特点(2)歌曲《卓玛》的节奏与音准(3)音乐实践活动:学唱《卓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卓玛》,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音乐视频,进一步了解藏族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卓玛》的节奏与音准,以及对藏族音乐风格的理解。
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小结。
3. 作业设计:学唱歌曲《卓玛》,录制演唱视频。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卓玛》优质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卓玛》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美丽西藏》中《卓玛》这首歌曲。
我们将详细学习歌曲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歌曲背后文化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卓玛》旋律、节奏及歌词;2. 培养学生对西藏音乐文化兴趣和热爱;3. 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把握;2.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节奏、歌词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PPT;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西藏风光短片,引导学生感受西藏美丽;讲解《卓玛》歌曲背景,让学生解西藏音乐文化。
2. 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唱歌曲旋律,指导学生掌握特殊节奏和音高;(2) 分组教唱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3) 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演唱,注意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歌曲中典型节奏和音高,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掌握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观摩、评价;(2) 老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3) 全班进行集体演唱,检验学习效果。
老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卓玛》2. 歌曲背景:西藏音乐文化3.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重点4. 学生演唱评价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卓玛》,并录制视频;2. 答案:学生提交视频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歌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其他地区音乐文化,进行音乐鉴赏和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特殊节奏和音高把握3. 例题讲解针对性和深度4. 随堂练习组织和反馈5. 板书设计清晰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实用性和拓展性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特殊节奏和音高把握在教授《卓玛》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特殊节奏和音高。
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章《多彩的民族音乐》,具体内容为《卓玛》。
《卓玛》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本节课将详细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卓玛》,使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歌曲的藏语歌词发音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掌握;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藏族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演唱《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b.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c. 分组学习歌曲的歌词,并纠正发音。
d. 学生跟琴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3. 例题讲解: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卓玛》,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a. 歌曲节奏、旋律分析b. 歌词及藏语发音c. 藏族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卓玛》,背诵歌词,了解藏族音乐特点。
2. 答案:a. 《卓玛》歌曲演唱熟练,节奏、旋律准确。
b. 歌词背诵正确,藏语发音准确。
c. 藏族音乐特点描述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其他藏族民歌,了解其特点。
2024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卓玛》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2024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湘艺版教材第三单元《美丽的西藏》中的《卓玛》。
本节课主要通过歌曲《卓玛》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内容。
具体章节内容:1. 歌曲《卓玛》的聆听与学唱;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3. 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够独立演唱;2. 通过学习,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学习。
难点:对西藏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西藏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西藏的美丽,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聆听歌曲《卓玛》,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b.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指导学生学唱;c. 分组练习,互帮互助,共同掌握歌曲。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示范演唱歌曲《卓玛》;b. 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c. 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指导学生分析并学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c.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
b. 介绍西藏音乐的其他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卓玛》2. 旋律、节奏特点3. 西藏音乐风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卓玛》,并了解西藏音乐的其他风格特点。
2. 答案: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西藏音乐风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对西藏音乐风格特点有了初步了解。
2024年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2卓玛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4单元《多彩的民族风》中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为《卓玛》。
歌曲以我国藏族民间音乐为素材,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了解藏族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演唱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藏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尤其是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装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PPT。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藏族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听歌曲《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装饰音。
(3)学生跟琴学唱,教师逐句指导,纠正错误。
3. 歌曲分析与实践(10分钟)(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风格。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3)每组代表进行展示,集体评价。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歌曲《卓玛》,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卓玛》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旋律简谱,标注节奏和装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歌曲《卓玛》,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答案: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下节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拓展音乐视野。
可推荐学生聆听《青藏高原》、《天路》等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合理布局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音乐知识。
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卓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章《雪域高原》中的《卓玛》。
《卓玛》是一首描绘藏族姑娘美丽的歌曲,歌词简练、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学唱、节奏练习以及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卓玛》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藏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和旋律有一定难度,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藏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藏族风光和民俗图片,让学生感受雪域高原的美丽和神秘,引导学生关注藏族音乐。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解释歌词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
(2)学唱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掌握节奏和音高。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展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6. 藏族音乐文化介绍(10分钟)通过课件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演唱风格等。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卓玛》2. 歌词及旋律简谱3. 藏族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卓玛》的歌词,学唱歌曲旋律,了解藏族音乐特点。
2. 答案:歌词和旋律正确,能描述出藏族音乐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藏族歌曲,了解藏族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西藏》,具体内容为《卓玛》一课。
该曲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描述了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藏族女孩形象。
教学内容涉及歌曲学唱、节奏练习、舞蹈动作及对藏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和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变化音;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藏族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藏族音乐和舞蹈,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歌曲背景,讲解歌曲中的藏族音乐特点,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
3. 歌曲学唱(15分钟):分步骤教授歌曲,注重装饰音和变化音的讲解与示范,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4. 节奏练习(1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
5.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教授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卓玛》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标注装饰音和变化音。
3. 歌词:用大字书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跟唱。
4. 藏族音乐特点:简要介绍藏族音乐风格,如旋律、节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卓玛》歌词,学唱歌曲,熟练掌握舞蹈动作。
答案:《卓玛》歌词:卓玛,卓玛,美丽的卓玛,草原上的花朵,雪山下的明珠。
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她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歌唱。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主要围绕藏族民间音乐展开,包括歌曲学习、节奏练习和音乐欣赏。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歌曲《卓玛》的学习;第二部分,藏族的打击乐器及其节奏;第三部分,欣赏藏族民间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卓玛》的旋律、歌词及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使学生了解藏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增强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歌词及节奏的学习,打击乐器的使用。
难点:藏族音乐节奏的掌握,对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藏族打击乐器(如:铙钹、鼓等)。
学具:学生用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藏族小女孩卓玛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播放歌曲《卓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节奏特点。
c. 教唱歌曲《卓玛》,逐句教唱,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d. 结合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
3.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卓玛》中的典型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4. 随堂练习: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卓玛》。
b. 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段音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卓玛》的歌词,标注节奏和音高。
2. 画出藏族打击乐器图示,标注乐器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卓玛》,并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卓玛》,节奏准确,音高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a. 课后让学生搜集其他藏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
b.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活动,如合唱、器乐表演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卓玛-范唱》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卓玛姑娘的美丽和热情。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舞蹈性,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藏族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准、节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卓玛-范唱》,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3.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问题。
2.藏族音乐的特点。
3.学会用正确的气息和咬字方法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4.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卓玛-范唱》音频、视频,相关藏族音乐的图片、文字资料。
2.乐器:钢琴、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口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卓玛-范唱》,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高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歌曲节奏用手鼓伴奏,同时练习歌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问题。
4.巩固(5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藏族风格歌曲,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卓玛》一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欣赏、学唱、演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美丽的西藏》,其中详细内容包括藏族音乐特点、歌曲结构与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通过学唱《卓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掌握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会演唱《卓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乐课件、挂图、卡片等。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藏族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藏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如音调、节奏等。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卓玛》,讲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3. 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卓玛》,学生跟唱。
(2)分析歌曲的节奏、音高,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效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节奏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1)藏族音乐特点(2)歌曲结构与节奏(3)学唱《卓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卓玛》,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藏族音乐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2024年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卓玛》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美丽的歌声》中的《卓玛》。
《卓玛》是一首描绘藏族姑娘美丽的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藏族音乐文化了解以及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卓玛》,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了解藏族音乐文化,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3. 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及藏族音乐风格的表现。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藏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藏族服饰。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族风光和民俗,引导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卓玛》。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音准。
(3)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3. 藏族音乐文化了解(10分钟)(1)介绍藏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2)展示藏族服饰,让学生了解藏族风俗。
4.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程等知识。
(2)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学生扮演藏族姑娘、小伙,演唱《卓玛》。
(2)教师评价,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1)歌曲简谱(2)藏族音乐特点(3)音乐理论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卓玛》,并用简谱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演唱的《卓玛》录音及简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学唱中的节奏、音准及藏族音乐风格的表现。
2. 藏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体验。
3.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4.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卓玛》
教学目标:
1、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卓玛》。
2、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以及一些具有藏族特色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倚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欣赏西藏风景
师:你知道西藏除了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还有哪些独特的风景或事物?(学生自由发言)1、欣赏西藏的风景(课件展示)
师:在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着中国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并且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在青藏高原还生长着这样一种普通的小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越狂,它身越挺;雨越打,它的叶子越翠绿;太阳越曝晒,它开得越灿烂。
它就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的格桑花。
“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
三、歌曲教学
1、听录音跟音乐律动,随着节奏轻轻点头摆动身体听一听,歌曲中有谁?
(“卓玛”)
师:你知道“卓玛”是什么意思吗?“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2、取歌名。
请你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
(课件出示《卓玛》)
3、第二遍听录音,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到出现衬词的地方跟着唱一唱,再找一找歌曲中除了衬词唱得很有藏族特色以外,还有哪儿唱的很有特点?
4、(学生说出倚音)
师:这个叫“倚音”,找一找都在哪儿出现了“倚音”?(学生找出前倚音,老师帮助学生找出后倚音)唱一唱,要唱得非常轻巧。
倚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就是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
5、唱歌曲的第一段,师生慢速接唱,交换连起来背唱第一段。
6、唱歌曲的第二段,说出跟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7、整体演唱歌曲。
四、拓展
1、藏族的音乐。
师:藏族音乐一般被分为寺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三类。
2、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