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伐檀 (高一 )
- 格式:pptx
- 大小:593.35 KB
- 文档页数:14
伐檀·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伐檀》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力量。
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杂言诗最早的典型。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魏风;伐檀》译注题解:伐木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讽刺。
原文译文注释坎坎伐檀兮,①置之河之干兮,②河水清且涟猗。
③不稼不穑,④胡取禾三百廛兮?⑤不狩不猎,⑥胡瞻尔庭有县貆兮?⑦彼君子兮,⑧不素餐兮!⑨坎坎伐辐兮,⑩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⑾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⑿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⒁河水清且沦猗。
⒂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⒃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⒄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①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②寘(zhì 志):同"置",放。
干:水边。
③涟:水波纹。
猗(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④稼(jià 架):播种。
穑(sè 色):收获。
伐檀原文第一篇范文:诗经伐檀【年代】:先秦【作品】:伐檀【内容】: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1]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2]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3]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4]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5]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注释】:出自【诗经·国风·魏风】。
[1]:音“蝉”,古制百亩。
[2]:通“悬”。
[3]:小兽。
[4]:音“纯”,河坝。
[5]:音“逡”,粮食囤。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
“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第二篇范文:伐檀诗经伐檀诗经·国风·魏风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干:水边。
涟:水波纹。
漪(音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音架):播种。
穑(音色):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音蝉),古制百亩。
狩:冬猎。
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悬挂,后来写作“悬”。
貆(音环):猪獾。
一说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诗经·伐檀全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①坎坎:用力伐木的声音。
②干:河岸。
③涟: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
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④稼:种田。
穑:收割。
⑤禾:稻谷。
廛(chan):束,捆。
(6)县:同悬,挂。
貆(huan):小貉。
(7)素:空,白。
素餐:意思是白吃饭不干活。
(8)辐:车轮上的辐条。
(9)直:河水直条状的波纹。
(10)亿:束,捆。
(11)特:三岁的兽。
(12)漘(chun):水边。
(13)沦:小波。
(14)囷(qun):束,捆。
⑤鹑:鹌鹑。
(16)飧(sun):熟食。
⾼⼀下册语⽂《伐檀》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下册语⽂《伐檀》教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下册语⽂《伐檀》教案 第⼀课时 ⼀、引⼊: 有⼀个成语,叫做“他⼭之⽯,可以攻⽟”,不知⼤家是否熟悉,它的意思是借助别的⼭上的⽯头,可以⽤来琢磨⽟器,后来⽤以⽐喻能帮助⾃⼰改正缺点错误的朋友。
这个成语出⾃哪⼉呢?它出⾃《诗经·⼩雅·鹤鸣》。
下⾯我们就来复习⼀下有关《诗经》的知识。
⼆、新课: (⼀)复习《诗经》: 1、《诗经》的概况: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共收⼊⾃西周初年(前⼗⼀世纪)到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年间所产⽣的诗歌共三百零五⾸。
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墨⼦》:弦诗三百,歌诗三百。
《论语》: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论语》:不学诗,⽆以⾔),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诗”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是“五经”之⾸。
谁知道古代的“四书五经”指什么? 四书:《论语》《孟⼦》《⼤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2、《诗经》的内容: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叫“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共⼗五国,160⾸。
“风”诗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劳动⼈民的思想感情,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雅”诗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分为⼤雅和⼩雅,共105⾸。
基本上是周王朝的史诗,其中有些讽喻性作品,揭露了当时的社会⿊暗,对我们了解当时历史,有⼀定的认识价值。
(3)颂:“颂”诗都是贵族阶级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所⽤的乐歌。
(类似于现代的宗教中的赞美诗:主啊,伟⼤的主啊,聪明的主啊,圣洁的主啊,⾄⾼⽆上的主啊,你咋这么有能耐啊,给我点钱花吧,阿门!)“颂”诗由“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组成,共40⾸,对我们了解当时⼈们的宗教思想和风俗礼仪,有⼀定认识价值。
《伐檀》原文及译文《伐檀》是《诗经》中的一首经典诗歌,咱们一起来瞅瞅它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那檀树做车轮啊,把它放在河边岸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说起这首《伐檀》,我想起之前给学生们讲这课的时候,那场面可有意思了。
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问同学们第一感觉是什么。
有个调皮的小家伙说:“老师,这字看着都难,读起来肯定更难!”大家都哄堂大笑。
我就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读,解释每个字的意思。
当讲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时候,有个学生皱着眉头问我:“老师,那时候的人也太不公平了,不干活还能拿那么多粮食。
”我笑着说:“这就是诗人要表达的不满呀,就像咱们生活中,如果有人不付出努力却得到很多好处,咱们是不是也会觉得不公平?”然后我们一起分析每一段的重复和变化,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有的同学还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摇头晃脑起来,那认真的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等到课程结束的时候,那个一开始说字难的小家伙居然能流利地背诵出来,还得意地跟旁边的同学说:“看,也不难嘛!”通过这首《伐檀》,咱们能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对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不满,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诗经魏风伐檀的原文及释义《诗经魏风伐檀原文及释义》篇一《诗经》就像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宝藏,其中的《魏风·伐檀》更是一颗独特的明珠。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诗句读起来就像是一首古老的劳动号子。
想象一下,在那古老的魏国土地上,一群伐木工人正“坎坎”地砍着檀树。
那一声声“坎坎”,就像是树木痛苦的呼喊,又像是伐木工人们对生活无奈的叹息。
他们把砍好的檀树放在河边,河水清澈得泛起了层层涟漪。
从释义来看,这诗可是很有内涵的。
那些不耕种、不收割的人,凭啥能得到那么多粮食呢?不打猎的人,怎么庭院里挂着那么多野兽呢?也许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吧。
我就想啊,这和咱们现在社会里某些不劳而获的现象是不是有点像呢?可能不太一样,毕竟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赚钱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做小组作业。
我们小组有个同学,就像诗里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一样。
我们其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查资料、做PPT,他就在旁边玩手机,啥也不干。
最后展示成果的时候,他还想和我们一起拿高分。
我当时就很气愤,就像那些伐檀的工人看到不劳而获的人一样。
我就想质问他:“你不干活,凭啥想和我们共享成果呢?”这时候我就更能理解《伐檀》这首诗里蕴含的情感了。
可是呢,也许那些被质问的“君子”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呢?也许他们有其他的贡献,只是我们看不到呢?就像在社会上,有些人看似轻松地得到很多,也许他们背后付出了我们不知道的努力呢?这就有点矛盾了,我自己也有点迷糊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伐檀》这首诗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公平、劳动和收获的问题。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不同时代的相似问题,让我们不断地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诗经魏风伐檀原文及释义》篇二《诗经魏风伐檀原文及释义》,这可真是个很有深度的话题啊。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每次读起这几句,我就仿佛看到了一群伐木工,他们满脸汗水,“坎坎”地砍着做车辐的木材。
伐檀原文赏析伐檀原文赏析伐檀原文赏析1伐檀原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注释:⑴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⑵寘(zhì 志):同“置”,放。
干:水边。
⑶涟:水波纹。
猗(yī 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⑷稼(jià 架):播种。
穑(sè 色):收获。
⑸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chán 蝉):通“缠”,即捆。
俞樾《毛诗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
束,即捆。
一说古制百亩。
⑹狩:冬猎。
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⑺瞻:向前或向上看。
县:古“悬”字。
貆(huān 欢):猪獾。
一说幼小的貉。
⑻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⑼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⑽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
毛传:“兽三岁曰特。
”⒁漘(chún 纯):水边。
伐檀诗经·国风·魏风注释、译文及赏析伐檀,是《诗经》中的一篇“国风·魏风”,全篇共有四首,描述了一位勇士频繁上战场,用胆识和武艺征服战场的故事。
注释:伐,割;檀,一种树木。
伐檀意即砍伐檀木。
译文:我砍断檀木,让它担负我的战车和兵器。
我是一位勇士,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在前线作战。
我的勇气和力量永不减退,我的战车快速如飞,我的兵器锋利如刃,我的仆人们忠诚地追随着我,在战场上屠杀敌人。
我是一位永远战斗的勇士,我的将来是充满荣誉和胜利的。
赏析:《伐檀》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勇士与檀木之间的故事,充满了豪迈的气息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全诗所用的字词亦生动有力,描述了一个无畏、英勇、果敢的形象。
本诗的作者将自己描绘成一位威名远扬的勇士,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他都将用自己的勇气和战斗力去战胜敌人。
他的战车和兵器都与檀木紧密相连,展现出他与檀木之间深厚的关系。
同时,他的勇士形象也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豪气,决心和信念。
本诗的情境也描述出了一个严酷的战场,但是作者却展现出勇士坚定而不屈的精神,让人们对勇士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产生敬佩和赞美之情。
这种描述勇士的文化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伐檀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支持。
同时,作者从勇士所采用的檀木来提醒人们珍惜树木,保护环境,和平发展,这也被认为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综上所述,伐檀是一首有力,沉重,富有情感和思想性的诗歌,让我们透过勇士的代表性形象,看到一个国家的愿景和政治理念。
对于读者来说,读伐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勇士所传达的力量和信念,赞扬勇士的精神世界,提高国家观,民族观,爱国观念。
因此,伐檀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伐檀》古诗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伐檀》译文及注释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注释⑴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⑵寘(zhì志):同“置”,放。
干:水边。
⑶涟:水波纹。
猗(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⑷稼(jià架):播种。
穑(sè色):收获。
⑸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chán蝉):通“缠”,即捆。
俞樾《毛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
束,即捆。
一说古制百亩。
⑹狩:冬猎。
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⑺瞻:向前或向上看。
县:古“悬”字。
貆(huān欢):猪獾。
一说幼小的貉。
⑻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⑼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⑽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
毛传:“兽三岁曰特。
”⒁漘(chún纯):水边。
⒂沦:小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