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1 认识几分之一|浙教版 (1)
- 格式:docx
- 大小:34.80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认识几分之一、单选题1•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5.把一张长方形纸的纸片对折 4次, 每份是这张纸的( )。
111A.4B .C.16二、填空题6•衣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这样的份,它的分数单位是7. 填一填(1)读作 ________ ,二十三分之五写作 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块肥皂定价 5. 73元,读作 。
(3) 3029是 ______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________ 位,其中“3在 ________ 位上,表示 _________ 个 _________ “ 2在 ____ 位上,表示 __________ 个 ________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A. 4 2.有一块饼平均分成 1 A. 63.下面涂色部分表示 B.66份,取2份是7B. _6的是 ()4 C.66C.C⑴这些苹果的是——个。
楼高约为30 _______ 大桥的载重约为40 ___________铅笔的长约为15 ________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为 5 ___________ (5) 2平方米= ________ 平方分米 3元7角5分= ____________ 元 4千克60克= ________ 克 2吨= _________ 千克8•—个生日蛋糕重2千克,把它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块蛋糕的 ______________ ,每个小朋友分得 ________ 千克。
412•甲数的亍等于乙数(甲乙不等于零),那么甲数比乙数大。
351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1。
四、解答题15. 小红每天有 于的时间休息,说说 壬的意义。
她每天休息多少小时? 9 116.1千米的 与9千米的=一样长,对吗?五、综合题17.9.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10•妈妈买了 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 的—。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几分之一。
2.学生能够从图形中认识几分之一。
3.学生能够完成几分之一的简单分数练习。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几分之一。
2.通过图形让学生对几分之一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更好的理解几分之一。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几分之一。
什么是几分之一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________
| |
| 分 |
| |
|________|
这个图表示了一整个物品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并且其中一个部分被取出来了,那么这个被取出来的部分就是几分之一。
2. 学习
1.给学生看几张图片,包括以下内容:
•一张圆形蛋糕被分成了四份,问哪一份是几分之一。
•一张矩形纸片被分成了八份,问其中两份是几分之一。
•一张三角形的卡片被分成了六份,问其中四份是几分之一。
2.让学生分组,让每组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把这个图形分成若干份,让其他同学判断其中某一份是几分之一。
3.让学生做下面的练习:
•一张长方形纸片被分成六份,其中三份是几分之一?
•一张圆形蛋糕被分成四份,其中两份是几分之一?
•一张三角形的卡片被分成六份,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
3.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几分之一,通过图形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了几分之一,还通过练习掌握了几分之一的计算方法。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唐滩发表于2010-5-15 17:25:00《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唐滩小学万小梅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几分之几》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它是本册教材的第八单元认识分数中的内容,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额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学习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探索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教学难点:感知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方法三、说教学策略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物体的几份之一是的基础上,来学习几份之几是多少,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
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投影出示:(分桃的画面)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你们看,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观察得出,一盘有4个桃子。
)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嚷着要吃桃。
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
”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呀?”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
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
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
想法二:画图看一看。
这盘桃的1/4是1个桃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4个桃的1/4,就是包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1个。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个)。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
学情分析“认识几分之一”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是“分数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否正确地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2个月饼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瓶?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
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二、认识几分之一1、平均分月饼。
引导:把1个月饼怎样分可以得到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怎样分的,每人分得其中的多少?说明: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3、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5、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6、请翻开课本91页,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图中哪儿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学生说,教师板书( 、 、 …叫做分数)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数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它们那上面都是一。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岭背中心小学钟小英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P53---54页二、设计思想《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观察、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通过学生动手折纸,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及其几分之几的分数。
“认识分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操作、观察、讨论、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交流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几的表象。
六、教师教具和学生学具的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学具准备:一支彩笔、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星期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吃晚餐,我们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图片出示“丰盛的晚餐”)。
生1:他们准备了两瓶水、四个苹果、一个蛋糕。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坐!这时笑笑说话了:‘你会公平地分给我和淘气吗?’哪位同学会?请举手!生2:4个苹果每人分2个,2瓶矿泉水每人分得1瓶,1个蛋糕每人分得半块。
师:同学们认为他分得公不公平?为什么?生3:公平,因为他们分得的同样多。
师:很好,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