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轮子的故事》
- 格式:pptx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7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轮子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轮子的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轮子的起源、种类、作用,以及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轮子的基本概念,知道轮子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轮子的种类和作用,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轮子的基本概念,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轮子模型、图片、实物(如自行车轮子、汽车轮子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轮子实物,引导幼儿思考轮子的作用。
(2)让幼儿举例生活中见过的轮子,分享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讲解轮子的起源和发展,让幼儿了解轮子的历史。
(2)介绍轮子的种类,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轮子。
(3)讲解轮子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轮子为何能发挥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轮子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轮子的特点。
(2)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理解轮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轮子。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画的轮子,并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实用的轮子?六、板书设计1. 轮子的起源和发展2. 轮子的种类3. 轮子的作用4. 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你喜欢的轮子,并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2. 答案示例:(1)轮子名称:自行车轮子(2)特点:圆形,可转动,有轮胎和轮圈组成。
(3)应用:自行车轮子可以让人轻松骑行,节省体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轮子的基本概念,了解了轮子的起源、种类、作用和应用。
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观察不同种类的轮子,了解它们由轮和轴组成。
通过体验,感受到轮子省力的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χ⅛子的研究,学会如何观察、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了解轮子演进的原因。
[探究实践]在用手推•推的体验活动和给车子安装轮了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子•的作用。
[态度贡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谦的态度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轮子的探究兴趣,体验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为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了解轮子庙作用和发明过程.【教学难点】给小车安装轮子。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大字典、小木棒若干根;纸盒子、轮子、车轴、吸管、胶带、剪刀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轮子的故事。
一、引发关注、聚焦何堰(预设3分钟)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么来上学的?(+车)不论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们都有轮子。
轮子是非常重要的人造物,今天我们•起走进轮子的世界,了解关于6轮子的故事h (板贴)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 .看一看:汽车博物馆里展出了一组车轮,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外面是轮圈,里面是凸起的轴)(板贴)2 .请学生上台指•指。
3 .找一找:小朋友们,你能找出下面这些轮子的轮和轴吗?请把它们标出来。
4 .请学生上台标出来。
1 .想一想:你们可真棒,准确找出了这些轮子的轮和轴。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轮子?只有车子才有轮子呢?2 .学生举例.3 .想一想:看来,轮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为什么都用到了轮子呢?4 .学生回答。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L想一想:使用轮子能省力,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f这些材料(一本很重的字典、5根圆木棒),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你的猜想?5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 .小组汇报:先用手推字典,再将字典下面放圆木林推.比较两次感受。
7 .小结:使用轮子能省力∙>阅读:轮子的历史1 .想一想:其实轮子的历史很悠久,你能不能按照先后顺序为这些轮子排排序吗?说说你的理由。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2课《轮子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的第3课。
本单元从科技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轮子的故事》共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体验活动,通过用两种方法推动一个重物,体会轮子的作用。
第二部分,通过图片、阅读、实物展示轮子的发明史,了解从古到今车轮的发展与改进过程,知道车轮的改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三部分是动手制作,通过提供简单有结构的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小车才能使轮子更加灵活。
第四部分,通过交流轮子的作用,体会轮子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拓宽学生视野。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轮子并不陌生,从自己的玩具车到家里、街上的汽车,生活中处处能看见轮子,他们也可能体会过轮子省力的作用,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完整的探究过轮子。
本课就是要他们了解身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体验工程师的工作。
一年级学生活泼、可爱,自我控制能力差,学生在实验前一看到实验材料就急于动手,所以在实验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材料的出示时间,一年级学生处于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细致观察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出来,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推重物的对比,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阅读轮子的发明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关键变化。
科学探究:能动手制作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
科学态度:愿意讲述和倾听,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想法,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生活中轮子的发明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并且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并能改进小车的轮轴,提高小车的灵活性。
五、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圆筒铅笔(每名学生5-10根),大字典(每组一本)、轮子(每组4个)、吸管(每组两个)、胶带、剪子、锥子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大的圆筒状桶装水实物或图片。
轮子的故事5篇700字听完赵刚的诉苦,爷爷哈哈大笑:“其实,这个事情非常好解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轮子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轮子的故事1他却是一个不幸的孩子:6岁时,父亲因投资受骗血本无归,选择了自杀;母亲因受不了打击,一病撒手人寰。
小小年纪的他便尝到了家破人亡的滋味。
在亲友的资助下。
他艰难地活了下来,考进了巴黎的一家高等学府。
190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生产专利产品——人字形齿轮。
1912年,他去美国参观福特汽车厂时,平生萌生了第一个大胆的设想:我要用轮子掘金!这在当时是一个极不靠谱的想法,因为他的公司所生产的齿轮与汽车行业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他敢想,更敢做。
1913年,他把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线引入自己的公司,但是多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亲朋好友纷纷劝他:“算了,你用齿轮发的财,不可能转到轮子上去!”“一战”爆发后,他入伍成了一名炮兵少尉。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有什么财可发啊?他却慧眼独具,创办了一家日产两万发炮弹的军火厂。
战争结束后,他把卖军火挣的钱全部投入到汽车行业中去,并且夸下了海口:“日产汽车100辆!”此言一出,人们都以为他疯了!1919年5月,他终于研制成功了a型汽车!该车采用电子打火、三挡变速器。
一经问世,便收到了1,6万张订单! 1924年,a型汽车因荣获“最佳经济性能奖”而使日产量迭到了300辆!1925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汽车成为全法国第一品牌汽车。
1934年,又一种新型traction汽车上市,整个法国汽车市场立时掀起了“微型轿车风暴”!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公司又推出了bx、ax城市微型车、zx轿车。
他逝世时,全世界汽车行业都为他凭吊,法国政府更是授予他一枚二级荣誉勋章。
他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世界汽车史上的神话:不管有多少不可能,用轮子总能掘金!他,就是世界汽车史上大名鼎鼎的安德烈·雪铁龙。
他所开创的“雪铁龙”品牌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最好的品牌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想得到”的人很多。
幼儿园大班教案《轮子的故事》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得轮子的形状、作用和制造者2.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想象力3.激发幼儿对历史的喜好和酷爱教学内容:1.导入活动(1)唱《小车轮转》。
(2)演示轮子的作用及使用(例如:轮子可以行走、转动等)。
2.故事讲解(1)讲解轮子的起源。
轮子的制造是很早之前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已经使用轮子了。
当时的轮子是木制的,用于把沉重的物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轮子的制造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不仅大大提高了人的劳动效率,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创新和变革。
(2)故事《小小的轮子》从故事中引出轮子的形状、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故事中小鼠的奋斗精神,激励幼儿要英勇地走出本身的路。
3.复述故事让幼儿们复述刚刚听到的故事,这样能够有助于他们巩固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本领和记忆力。
4.制作轮子(1)通过呈现物、图片等多种形式,介绍轮子的各种形状和应用。
(2)带领幼儿DIY制作轮子。
如何选择材料、切割、打孔等操作过程,老师需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操作引导。
5.小游戏带领幼儿们玩轮子接力。
游戏规定为,每个小组有一个轮子和一条路线,轮子要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最快的小组获得胜利。
6.反思在活动后,老师通过了解每个幼儿修正教学方法,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反思,找寻自身的不足,并总结教学阅历,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轮子是图腾物之一,它的历史漫长,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特别紧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它,并通过制作轮子等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感受和记忆。
同时,在活动后对幼儿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幼儿能够在一个更为自然、丰富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
大班科学:轮子的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子无处不在。
从小小的玩具车到大大的飞机,轮子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轮子的奇妙世界,探索轮子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轮子呢?轮子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呀,轮子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搬运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或者背扛肩挑,那可真是太费劲啦!后来,聪明的人类发现,把圆木放在重物下面滚动,可以轻松地移动重物。
这也许就是轮子最初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子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实用。
从最初简单的圆木,到后来用石头、木材制作的轮子,再到现在用各种高科技材料制成的轮子,它们的变化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
你们看,马路上跑的汽车,它们的轮子又大又结实,能够快速地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
而自行车的轮子相对较小,但也能让我们轻松地骑行。
还有超市里的购物车,它的轮子灵活又方便,能帮助我们装很多东西。
轮子的形状也有很多种呢!有的是圆形的,这是最常见的;还有一些是椭圆形的,甚至是多边形的。
不过,圆形的轮子滚动起来是最顺畅的,因为它的每一个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这样在滚动的时候就不会颠簸。
那轮子是怎么安装在物体上的呢?有的是通过轴连接,有的则是直接镶嵌在车架里。
而且,轮子的大小、宽窄也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大轮子适合在平坦的道路上快速行驶,小轮子则更灵活,适合在狭窄的空间里移动。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玩过玩具车呀?当你们推动玩具车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其实,这就是轮子在发挥作用。
轮子不仅在陆地上有,在水上也有哦!比如轮船,它的轮子叫做螺旋桨,虽然看起来和我们常见的轮子不太一样,但也是通过旋转来推动轮船前进的。
在太空里,也有“轮子”的身影呢!比如一些卫星和空间站,它们也有类似轮子的装置来帮助调整方向和位置。
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有了轮子,我们可以更快地运输货物,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轮子的故事科学教案摘要:一、引言:轮子的发明及其重要性二、教学目标:了解轮子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内容:轮子的演变、类型及工作原理四、实践活动:制作简单轮子模型五、总结: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正文:轮子的故事科学教案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子无处不在,它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发明。
从古老的车辆到现代的交通工具,从简单的机械设备到高科技的生产线,轮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轮子的原理、类型及应用,以此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轮子的发明历史及重要性。
2.掌握轮子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理解轮子的工作原理。
4.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轮子的演变轮子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最早的轮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随后,轮子的材料和结构不断改进,出现了铁轮、橡胶轮等。
如今,轮子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
2.轮子的类型根据用途和结构特点,轮子可分为实心轮、辐条轮、多轴轮等。
实心轮主要用于轻型车辆,辐条轮适用于高速行驶的车辆,多轴轮则适用于大型工程机械。
3.轮子的工作原理轮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将滚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提高运动效率。
同时,轮子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力的传递。
四、实践活动1.制作简单轮子模型: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轮子模型,了解轮子的结构,感受轮子的工作原理。
2.探讨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思考轮子在生活中的例子,了解轮子的广泛应用。
3.创新设计: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种新型轮子,讨论其优点和可行性。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轮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轮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