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特殊的按键》学案

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特殊的按键》学案

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特殊的按键》学案
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特殊的按键》学案

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特殊的按键》学

第一——特殊的按键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复习键盘的分区,进一步熟悉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双字符键位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2.操作技术方面:在认识主键盘区shift键和apsl键以及双字符键位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输入上档字符和大小写字符。

3.思想教育方面:本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进行教学,通过对计算机键盘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使用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键、baspae 键、shift键和apsl 键。

【教学难点】

双字符键,shift键和baspae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用金山打字精灵练习了

基础程,主要针对字母键进行练习。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键盘上还有哪些键?再认识几个特殊功能键。

二、演示观察,指导学生复习键盘的四个分区

师:咱们先了解一下键盘王国的大致情况。[出示:计算机键盘]依次闪动主键盘区(兰色)、功能键区(黄色)、编辑键区(绿色)、数字键区(紫色)所处的位置。

生:四个部分。

师指出相应键盘分区区域,让生分别在出示的主键盘区、光标控制区、数字键盘区、功能键区名称中对应的作选择。

生齐说:主键盘区;数字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区。

三、演示观察,指导学生认识主键盘的组成及其特殊功能键

1.指导学生复习已经用过的特殊功能键(出示主键盘区图)

师:前几节我们用金山打字精灵训练键盘时,用到了哪些特殊功能键?

生:回车键(enter键)、退格键(baspae键)、空格键(spae键)。

师: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生:回车键:换行;退格键:后退一个,删除;空格键:按一下,空一个格。

2.指导学生认识主键盘区的组成

a师播放,认识和了解字母键区、数字键区、符号键区。

讲授每一个区域时,生针对自己键盘寻找相应的区域范围。

b符号键和数字键区的键位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观察,同位讨论,指出每一个键位上有两个字符。

指导学生认识双字符键位,播放,以“”为例,制造悬疑,如何输入“1”和“!”,引出换挡键(shift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①指导学生认识双字符键位的“上档字符”和“下档字符”。

②设疑激趣,如何输入“!”?生分小组讨论。(优生发挥示范和小老师作用。)

③师播放,认识换挡键。师现场演示换挡键如何输入上档字符“!”。

④布置任务,把自己看到的所有双字符键位的上档字符输出了。

⑤生做,师指导。

d指导学生认识大小写字母键apsl键。

①师:同学们前几节我们在用金山打字精灵训练键盘时,经常有同学向老师反

应字母打对了,为何字母还显示红的(红为错,蓝为对),为什么?

生答,(若生答不出,师可播放,演示apsl键的位置)。

师领生齐说名称。

②设问:敲apsl键,键盘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练习,观察键盘变化。(师指导,注意看右上角。)

任务:灯亮,输入字母,看发生什么变化?灯灭,输入同样字母,对比字母有什么

区别?

生练习,对比字母区别。

③总结apsl键的作用。

播放,演示apsl键的用法,灯亮,输入的字母为大写;灯灭,为小写。

四、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上台汇报,总结所学的内容及学会的操作。

这节,同学们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并通过相互协作,使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老师相信,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合作,未来的电脑专家一定会在我们中间产生。

六、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泰山版】

泰山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课飞速发展的电脑 1 第一课飞速发展的电脑 2 第二课使用电脑的平台 1 第二课使用电脑的平台 2 第三课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1 第三课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2 第四课文件多了要管理 1 第四课文件多了要管理 2 第五课我给文件减减肥 1 第五课我给文件减减肥 2 第六课综合实践第一课时 第六课综合实践第二课时 第七课我有电子邮箱了 1 第七课我有电子邮箱了 2 第七课我有电子邮箱了 3 第八课特快专递没我快 1 第八课特快专递没我快 2 第九课想要传啥就传啥 1 第九课想要传啥就传啥 2 第十课邮件多了要管理 1 第十课邮件多了要管理 2

第十一课你说我讲大家谈 第十二课远隔千山对面谈 第十三课综合实践

第一课飞速发展的电脑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了解电子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及硬件、软件的概念。 2.在第一册的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有一个更直接的认识和了解。 3.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准备: Internet、教学课件,实物(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过去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计算机又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知道吗? 二、新授: (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 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 了,用了近1.8万个电子管,运算速度约每秒5000次。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运 行速度已达每秒300万次,体积却只有第一个计算机的十分之一。 第三代:中小学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元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它的运行速度已达到每秒4000万次,体积大幅度减小。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元器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运行速度已达到每秒数万亿次,体积却进一步大幅度减小。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2007-06-10 22:16:11) 转载▼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 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 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信息技术导学案

《制作课程表》 教师寄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插入表格,并进行简单得编辑与排版。 2、能够正确使用表格加工处理相关信息。 3、养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插入表格得方法,认识并初步能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难点:灵活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学习过程】: 一、自学研讨,初识表格 1、同学们,下面就是七班得《课程表》,请您瞧一下这个表格得结构及所包含得 内容。 2、请您举例,说一下您所见过得表格及结构。 (1)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 3、创建表格得三种方法(2)使用工具栏中得“插入表格”按钮 (3)使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创建表格 (1)了解《课程表》结构。 (2)打开Word,输入表格得标题“课程表”,保存文档。 (3)执行“表格”→“”→“表格”,弹出“”对话框,在“列数”

框中输入8,在“行数”框中输入6,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一:创建一个简单得6行8列得表格。 2、表格得缩放 ⑴当鼠标指针指向表格得右下角(小方块)时,鼠标指针变成得形式,这时拖动鼠标,当表格达到合适大小时松开鼠标就完成了表格得缩放。 ⑵设置准确得行高与列宽 (1)选定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对话框。 (2)在“表格”选项卡中将表格得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3)单击“行”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1.5厘米。 (4)单击“列”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2.5厘米。 任务二:将任务一中得表格拖放到适当得大小。 2、插入行 (1)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键即可,插入一行。 (2)操作一点通: ①如果要同时插入多行,选定得行数与插入得行数要相同。 ②将插入点光标移动到表格得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按Tab键可以在底部插入一行。 ③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Enter键也可插入一行。 任务三:插入两行(第7、8行)。 3、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时,首先选定要合并得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命令,完成操作。 任务四:对比我们得课程表,现在需要将第七、八行进行一些合并。 具体要求:将第七或第八行得2~8个单元格合并为1格。操作步骤:先选定2~8这几个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即可。 4、绘制单元格中得斜线 方法:点击“表格”菜单→选择“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在弹出得“”对话框中选择合适得表头样式,并添加行标题与列标题→点击“”。 任务五:完成斜线表头得绘制。 5、编辑美化表格文本 (1)输入表格中得内容。 (2)根据《课程表》,完善设置。 任务六:完成课程表得制作。 三、合作探究 1、根据教师讲解,与同组同学完成我们班《课程表》得制作。 2、探究步骤 1)启动Word,输入标题《课程表》

信息技术 - 第八册计算机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全册)-四年级

信息技术-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 -四年级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用“outlook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页面设置和制作贺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课程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贺卡。 三、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oRD处理文字的简单操作,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上网;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进度 略 第一课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 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整理)信息技术学案.

认识计算机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识记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 2.了解并识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3.了解并识记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 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历史,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问世60多年来,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从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工作方式、应用领域和价格等方面与当时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差别,但基本体系结构没有变,都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储的思想,并成功将其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V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位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任务。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程序存储”要领的具体化。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跟我一起做》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信息技术《跟我一起做》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7-09-26T09:19:56.75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作者:杨明振王丽娟 [导读] 学生除了所学的知识以外,还反映自己在小袋鼠的经历中得到了启示,不少人都表示以后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设计者: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名山农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延军农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跟我一起做》是龙教版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十课,位于本册的画图版块。涉及的内容是windows画图程序中 图像的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 画图程序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最常用的工具程序之一,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好本课,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像处理 技巧,为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性的绘画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画图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画图基本工具的运用,他们会打开画 图,保存图像、掌握了图像的复制与粘贴等操作。二年级的学生对动画非常感兴趣,不太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自控能力差,主动探究的兴趣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并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节课。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有二个知识点:一是对图像的翻转与旋转,二是对图像的拉伸与扭曲,这两部分内容涉及到对称轴、方向、角度问题,知识容量 很大,学生具体操作能行,但理解运用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这节课化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翻转、旋转,然后,第二课时再去讲扭曲和拉伸。这样,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在运用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会对图块进行翻转和旋转。 能力目标: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能完成操作。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能力。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像翻转与旋转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翻转与旋转操作的区别,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选择。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范例分析法;实物直观演示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综合运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范例分析和实物直观演示教学方法。看动画片是每个儿童最大的爱好,要问 现在什么动画片最招人喜欢,当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选取了这个动画片中的情趣的故事,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任务的动机。通过情境创设三个具体的 任务,我把教学内 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我抓住合理的演示时机,及时使用实物直观演示 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学法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 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质疑和解疑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发现和应用能力。 三、媒体运用 信息技术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我们学校机房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老师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 方便。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开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导语:(出示课件1)同学们,羊村学校正在开放假家长会。 1、你们每次放寒暑假在家长会上老师会叮嘱什么? 生:(作业、安全等等) 2、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羊们的假期前家长会是什么样子的。 【点评:学生梳理老师的叮嘱,相同的话语产生共鸣,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二、新授 (一)情境激趣 (看屏幕):慢羊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面有可怕的大灰狼,看到这样的动物一定要逃跑!……对不起,不是这张,是这一张。师:“是这张吗?”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图像放反了、倒了。从而引出本课知识点—垂直翻转。】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 重点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 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 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 层次、多侧面的复 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 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6.1 信息集成(上机实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信息集成实践更好的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的含义,体验信息集成四个阶段 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工作环境 3.掌握网站制作的过程,并能熟练使用FrontPage2000进行网页制作 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交流习惯 二、知识要点 FrontPage软件知识介绍:FrontPage是Microsoft公司制作的,很受欢迎的网页制作工具。 1.“FrontPage2000”界面主要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组成。 2. FrontPage2000 中的“编辑区”是我们制作网页的舞台。在这里,网页以三种状态显示: (1)普通视图——显示网页的编辑状态,可以设置文本、插入表格和图像、插入各种网页元素。(2)HTML视图——显示自动生成的HTML语句,此时可以用HTML语言来编辑和修改网页(3)预览视图——模拟显示编辑完的网页,供编写者查看。 3.“菜单栏”——“查看”命令——“视图栏” 视图栏提供了浏览、组织或编辑网页的几种方式: (1)“网页”视图提供编辑网页的方式 (2)“文件夹”视图提供显示和组织站点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 (3)“报表”视图提供了统计和分析站点中文件和超链接的功能 (4)“导航”视图显示站点中的导航结构,即网页间的链接情况 (5)“超链接”视图显示了各个网页的超链接情况 (6)“任务”视图列出站点中要完成的任务 三、网站制作知识介绍 1.网站也叫做站点,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 站,便于维护和管理。新建站点:文件——新建一个站点——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 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用表格布局时,表格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菜单

小学:北京版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北京版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eijing version of the second gra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北京版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信息技术 教学进度: 教学主要内容:鼠标及键盘的基本操作,画图初步;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一8.29---9.2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9.5--9.9第2课和计算机交朋友 三9.12--9.16第3课练习使用鼠标器 四9.19--9.23第3课练习使用鼠标器 五9..26--9.30第3课练习使用鼠标器 六10.3--10..7国庆节放假 七10.10--10.14第4课操作窗口学本领 八10.17--10.21第4课操作窗口学本领 九10.24--10.28第4课操作窗口学本领 十10.30--11.4单元检测 十一11.7--11.11第5课认识新的“纸”和“笔” 十二11.14--11.18第5课认识新的“纸”和“笔”

十三11.21--11.25期中检测 十四11.28-12.2第6课输入小写字母 十五12.5--12.9第6课输入小写字母 十六12.12--12.16第6课输入小写字母 十七12.19--12.23第6课输入小写字母 十八12.26--12.30第7课输入大写字母和符号 十九01.2-01.6第7课输入大写字母和符号 二十01.9--01.13第8课互相帮助练指法 二十一增加:简单绘图 全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对人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3、知道在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避免错误的行为。 4、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知道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 5、掌握正确的操作计算机的方法。 6、知道在计算机机房内的注意事项。 7、熟练掌握鼠标及键盘的操作方法 8、认识计算机的窗口组成 9、认识计算器等常用的窗口。 10、了解键盘的分区用十指分工。 11.学会正确输入大小写字母。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A)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年代为1946年,名称为ENIAC。 ?三个阶段: ?近代计算机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A)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A)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 ●计算机病毒(B)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以及攻击性。 ?计算机病毒(定义)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并以其他程序为宿主的可执行的代码。(病毒是程 序) ?计算机病毒的根本特征是传染性。 ●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和法规(A)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6月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2年9月25日,我国开始执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A) P195- 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息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与相关概念 1.信息与数据 数据与信息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数据是描述客观事实、概念的一组文字、数字或符号。 2.信息与信号 信息通过信号来传递。信号是信息的携带者,但并不是信息本身。 3.信息与消息 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是能给人带来新知识的消息。 4.信息与知识 信息是知识的“毛坯”,是现象与知识的中介。信息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积聚,是系统化和优化了的信息。 ●三大资源(三大要素)(A)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 种各样的材料。能量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也是一 种资源,它提供知识和智慧。 ?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 当今,人类已经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 关键是灵魂,它起着支配全局、贯穿始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概念及其基本内容)(A) P200 一般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辅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对信息技术的狭义理解分为以下三种:

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技术《版式美化》导学案 徐钰烊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所接触的资料当中,无论是报纸还是书籍,还有我们检测用的检测试卷,都有一个漂亮的页面,今天我们一块探讨本节课的内容,如何设置一个美丽的页面——版式的美化。 二、目标、重、难点概括 知识目标: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并能调整页边距 插入适当的页号形式 设计美观的页眉与页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编辑制作之前对页面进行设置及对版面进行勾划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页面的设置、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三、任务驱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1)设置纸张大小: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纸型”选项卡,从“纸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4”规格,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并将方向设置为“纵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图见课本)) 自学任务: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 (2)设置页号 第一步:执行“插入/页码”菜单项 第二步:在“页码”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号的位置与对齐方式 自学任务:在页面的底端中间设置页码,格式为1,2,3…… (3)设置页眉、页脚 第一步:点击“视图”菜单,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第二步:编辑页眉和页脚(编辑页眉这时,将显示“页眉”框和“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将鼠标指针移至页眉框内,即可开始输入和编辑页眉内容。要回到主文档,可选择“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或者双击主文本区。要重新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可在主文档页眉或页脚区域内双击鼠标。若要删除页眉和页脚,则在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下删除所有的页眉和页脚内容即可。(“注”:一页操作,全页删除) 第三步:编辑页脚 单击切换页眉和页脚按钮,可把插入点在页眉或页脚区之间切换。将鼠标指针移到页面底部,然后在页脚框内单击,亦可。 自学任务:设置页眉为:信息技术导学案 设置页脚为:作者,页码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3.1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 2.理解手工加工信息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 3.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知识要点: 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 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使用。 3.为什么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呢?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1)在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假信息、伪信息,只有通过认真的筛选和判别,才能避免真假混杂; (2)我们收集来的信息是一种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只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才能有效的使用; (3)通过信息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4.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记录信息; (2)加工信息; (3)发布信息; (4)存储信息。 5.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加工的方式 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有时不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费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2)计算机加工方式 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 (3)信息加工; (4)信息输出; (5)信息存储。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 第二种是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第三种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自我评价: 1.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 3.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第一种, 第二种,第三种。 4.信息加工的目的:。 5.信息加工有以下几个环节:A. 加工信息、B.记录信息、C. 存储信息、D. 发布信息; 请你分析以下资料,指出各工作流程分别属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环节。 2006年9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校教职工男女混合4*400接力赛,参加小组有: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裁判员将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记录于规定的参赛项目成绩记录表中,这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然后裁判员再对这些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排序等工作,排出名次,这又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裁判员将这比赛的结果抄了一份送到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另将各参赛小组比赛成绩的原材料整理成册送到体卫处存根,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 6、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7、比较人工方式和计算机加工方式的异同。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参考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参考 一、键盘与指法 键盘与指法是在鼠标学习基础上对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入方法的深入。正确规范的输入是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它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是整个信息技术最核心的技能目标之一。键盘与指法模块分为键盘认识和基本指法学习与训练两个部分。 【本模块教学总目标】 1.了解计算机键盘的组成,掌握主要键的名称和功能。 2.领会键盘在信息输入中的作用,通过学习与练习形成正确的输入指法。 3.学会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会使用练习软件自学自练,逐渐提高输入速度。 4.通过训练,逐步养成耐心细致的品质,持久学习的毅力,保持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第1课学会正确击键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键位指法,弄清键位指法分区。 2.通过训练,逐步养成正确的击键姿势和指法。 【重难点分析】 基本键位指法。 【教学建议】 1.要使学生明确正确击键是提高输入速度的关键。 2.通过观察、模仿、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 3.引导学生观察基本键位,反复训练,做到指法准确、规范、迅速。

4.利用“英打练习”、“金山打字通”等软件的训练形成正确的指法规范和比较熟练的技能。 5.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形式、渐提高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训练热情十分重要。 【相关概念】 键盘:键盘是一组(排列好了的)数字键、字母键或功能键,用于把信息输入终端,从而送入既定的系统之中,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计算机键盘由83键键盘发展到101键、104键和107键键盘。107键盘比104键盘多了睡眠、唤醒、开机等电源管理按键。 第2课熟悉键盘 【教学目标】 1.熟悉键盘的字母键组成与位置。 2.了解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3.建立小写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的联系,并能正确区分。 【重难点分析】 熟悉英文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尚未学过大写字母,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拼音基础,引导和强化大小写字母之间的联系。 2.利用键盘实物和键盘游戏软件,多种顺序、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熟悉和掌握英文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 3.通过观察、讲解、游戏,了解常用功能键的用途。 4.听、说、读、写、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的使用是教学成功秘诀。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1、信息、物质、能源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技术。 3、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应用;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⑤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4、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6、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①电子管②晶体管③集成电路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7、“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机)。 8、计算机由原来的单纯的数值计算发展成同时具有文字、绘图、表格、音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各种形式的信息都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9、计算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新一代的计算机将是智能化的多媒体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具有存储记忆能力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领域有:①数值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⑤计算机辅助教育⑥人工智能⑦计算机网络。 12、信息包括文字、数字、声音、图像、图表等。 13、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sted Instrction)简称CAI;

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 trction)简称CMI。 14、人工智能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机器人等。 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16、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有效、迅速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巨大的神经中枢。 17、从外观看,计算机主要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 1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19、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0、运算器、控制器和外存储器是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主机以外的其他部件通常被称为计算机的外设。 21、中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单元),英文缩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通常CPU的型号决定了整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中央处理器时钟频率称为计算机的主频率。主频率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CPU的型号有Pentium(奔腾)Ⅱ、Pentium(奔腾)Ⅲ、Pentium(奔腾)Ⅳ。 22、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内存按其功能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3、随机存储器(RAM),主要用来随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容量,指的就是RAM的容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