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数字化教案

信息数字化教案

信息数字化教案
信息数字化教案

课题:数字化信息基础(第二节,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概念及其简单运算;正确理解数据、编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概念;了解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进制数基础知识(重点);二、十进制的换算(难点)。教学方法:运用对比法学习二进制,进行换算竞赛,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a)设问

你对十进制数2001.9是如何认识的?(针对数位权重、数码等关键问题提问)

2.导入

b)数字化信息基础(板书或投影)

二进制数举例:

(1001.01)2 = ?

3.对比

2001.9 = 2×103+0×102+0×101+1×100+9×10-1

(1001.01)2 = (学生仿照上题回答)

数码个数的对比;(投影,下同)数位权重的对比;运算法则的对比;书写格式的对比。

4.题例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换算:

整数部分“除以2反序取余”;(举例)

小数部分“乘2取整”;(举例)

5.演算

若干习题。(学生运算竞赛)

6.探索

简述八、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关系; 举例;(学生讨论)

规律小结。(板书或投影)

7.简介

数据和编码;(板书或投影,下同)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信息的处理。

8.小结

概括学习要点:

二进制数的有关规则;(板书或投影,下同) 二-十进制换算;

布置阅读。

[板书]二进制:逢二进一

0+0=0,0+1=1,1+0=1,1+1=100

引导学生观察其规律,并计算。

教师简单介绍ASCII码、汉字国标码、多媒体信息编码。

七年级第9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的数字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 内容选自: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9册第二版》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与信息的数字化 教材的分析: 1、信息是什么; 2、信息的基本特征; 3、信息的数字化。 学情分析: 据了解我们的乡镇小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校基本没有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导致学生的基础很差。有些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极大部分学生比较陌生,所有学生学习中知识概念较弱。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完成分组的课程设计;利用身边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概念,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难度的调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回忆身边有哪些信息,认识到信息在计算机中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在; 2.能够清楚常见的文字编码,如ASCII码和GB2312等,说出是二进制的组成,使用计算机进行不 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能够利用word中的符号工具查找字符对应的ASCII码十进制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跟着老师列举身边的事物,理解信息的意义; 2.通过老师屏幕广播演示计算器、Word等工具的操作,让学生体验信息数字化过程,初步了解数 制及数制转换等知识; 3.通过图片的数字化探索,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信息的数字化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信息的重要性,能理解信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体会“数字化”的含义,进一步深入了解计算机工作方式,感受计算机技术给人类认识世界带来的深刻变化——即“数字化”方式 教学重点:信息在计算机内以数字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 教学难点: 1.进制是什么和进制转化; 2.熟悉计算器和Word工具的运用, 3.查看字符编码;

高中信息技术 5.1.2 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

5.1.2 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一、教学内容: 1.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 2.了解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 3.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图像表达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 1.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图像是二维的平面媒体,具有信息密度大,内容生动、感性等特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二、图像的类型 1.点阵图像 它由许多点(称为像素)排列组合成图像的方式。 位图文件记录图像是以像素为单位,导致文件容量大。 当位图文件放大时的现象: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化。 相关软件:画图、photoshop、PhotoImpact、Fireworks、Painshop、ACDSee 2.向量图像(矢量图像)——由一串可重构图像的指令构成。 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 特点: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无级别放大而始终平滑。

用Flash制作七巧板 ⑴启动Flash软件 ⑵简单介绍工具的组成 Flash同许多工具一样,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但它却有很多“面板”。 ⑶制作运动的七巧板 ①单击“工具”选项区中的“矩形”绘图“工具,此时它呈空白的嵌入状态。 ②再选择“颜色“选项区中的图形“描边”颜色和“填充”颜色。(边:透明,填充色:红色) ③把鼠标移到工作区,按住左键拖动出一个正方形,若图形是长方形,可按住shift 键与鼠标同时拖动。 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已画好,接下来对其进行分割。 ④选择“直线”工具,在“属性”面板中修改描绘宽度大小。 ⑦选择“颜料桶”工具,然后在“选项”中选择不同的颜色对七个板块进行填充。如图。 ⑧填充完毕后,把七个板块转换成组件。 转换方法:“插入”菜单|“转换成组件”(或者选中场景中的对象后,按F8键) 转换原因:移动过程中,避免两个色块因重叠而变形;可以从库中拖到场景中多次使用。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的数字化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的分类、存储、压缩的相关知识。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这几类信息的数字化应用中,本课内容是和实际应用比较贴近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多媒体方面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式;认识不同图片类型的特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掌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修改图像大小、位深度、图像类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图像数字化的采集、修改、编码压缩的过程;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依据问题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分辨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实验总结中,养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实施的科学研究态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养成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的团队精神。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思考2:缩小后的图像,再想放大回原来的尺寸,效果怎么样? 二、图像的分类 、位图[bitmap],也叫做点阵图、像素图,简单的说,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缩放会失真。

思考4:图像效果、图像大小、分辨率之间的联系规律是什么? 【任务二】:打开文件夹“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图像分辨率不变、而位深度不同时,图像效果、文件大小的变化规律。 图像颜色数目和每个像素占用位数对照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教案方案试讲 内容:信息数字化试讲人:张 文龙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生信息的数字化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视 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沿 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 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 四、教案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案重点,难点。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 信息类型,选择 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案课件。 七、教案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开 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字化 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弓I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 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二、信息数字化优点 (通过举例:优盘保存信息,word 文档搜索,以及信息传播等。总结信息数字化的优点。) 1.易于表示和存储 2.易于处理和检索

高中: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编码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编码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cod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编码 一、课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编码方式,并能进行数制的转换。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四、教学过程: 1.引言 信息时代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才能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和交流。用数字表示各种信息,叫做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也叫信息的编码,这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编码方式。 2.十进制和二进制 向学生分别介绍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特点。 (1)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因为同学们第一次进行这种运算,所以老师必须一步一步讲清楚,让同学掌握数制转换的方法。

(2) 除2取余 把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将这个十进制整数一次又一次地被2除,得到的余数(从最后一次的余数写起)就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数。 [例1] 把十进制数17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2 2 2 2 2 2 17 8 1 4 0 4 0 2 0 1 1 ∴ 17(10)=10001(2) 让学生练习:11(10)=(2) 92(10)=(2)

129(10)=(2) 136(10)=(2) 248(10)=(2) 注意:把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可以用除2取余法,对于小数部分就用基数2连续去乘它,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等于“0”为止。如果十进制小数不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表示时,那么可以根据对精度的要求,选取一定的位数。下面列举两个例子: [例2] 把十进制数12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2 2 2 2 2 2 2 2 123 61 1 30 1 15 0

高二信息技术 第五章《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二信息技术第五章《信息的数字化》 教案 本章以信息论为导线,讲述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应用,与第一章有一定的联系。 第一节信息论的简介 2课时 进制本节讲解二进制概念和数制转换,并提出一个重要的应用:ASCII码。 二进制的名词在第一章已提出,但只提到在机器内部,用二进制码表示信息这个层次,故本节任务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二进制,能进行换算。其中二进制换算是个难点,学生可能在第一节课时达不到完全掌握,所以第一课时做一些简单练习,并提出一些问题留给第二课时。AS CII码讲解不应停留在二进制数据的一个应用,而要提到其它编码,如GB2312编码,扩展ASCII码及在编程中的作用。 多媒体基础理论知识 1课时 本节是为后二节的知识讲解作铺垫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多媒体知识有更多详细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感受,对多媒体文件名、文件分类、特点、关系等有较准确的了解。激起兴趣,提出问题也是本节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的数字化表示 3课时 本节针对几个常见的媒体,从媒体的数据格式,数据容量,技术参数,数据压缩方法几个方面讲一此基本知识。三个课时在教学层次上基本平行。本节的教学牵涉到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一般了解,需要根据学生、教师、素材等现实情况精心推敲,但教师必需对这方面有更全、更广、更深的了解,这样才取其精华,详略得当。 第四节多媒体的展示与应用 3 课时 本节以讲解PPT的简单制作和展示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动画的设置,在达到理解动画设置,能做到举一反三,能对相类似的对话框进行设置,了解“幻灯片放映”菜单下常用菜单项名称和功能。学生通过学习PPT的应用,体会到PPT的优缺点,为解决其缺点,引入其它几种多媒体展示工具软件,之后从总体上讲一讲多媒体的广泛用途。故本节的第一、二节课时学习内容都是到120页的试一试,而难度上有层次区别,第一课时学习元素的插入和静态演示,但在课的开始教师曾演示过(相同的)有动画的情况,这样泊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把解决留给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则顺势推出Authorware和Director , 并在此基础上,讲有关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信息技术课 信息的数字化 教案【精】

教学方案 试讲内容:信息数字化 试讲人:张文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

信息的数字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的数字化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间的转换关系。 (3)掌握ASCII码和汉字编码原理。 (4)综合利用游戏、工具(黑板、纸笔等文具、多媒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以便学生理解编码原理。 (5)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二进制和汉字的编码。 2.难点: 二进制。 【教学方法】 游戏学习、演示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的数制都有哪些吗? 学生:十进制、十二进制、六十进制…… 2.新课讲授 环节一:手指小游戏 (1)用5个手指表示0~9。 (2)用4个手指表示1~15。

思考:如何表示更大的数? (3)在计算机中,用一个开关来代替一根手指。 思考: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在计算机中使用二进制表示信息。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每一位数字的“权重”,有利于学生改变固有的十进制思维,理解二进制表示数字的原理。 环节二:二进制 (1)为什么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 (2)二进制的概念。 (3)二进制数码:0和1。 (4)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法。

(5)二进制运算。 加法运算法则:逢二进一。 0+0=0,0+1=1,1+0=1,1+1=10 环节三:西文字符编码 在计算机处理的各种信息中,字符信息占较大的比重,那么这些字符是如何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呢?我们首先来学习西文字符的编码方法。 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的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小结: A~Z: 65~90 a~z: 97~122 提问: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 思考:为什么信息编码要采取统一的标准? 环节四:汉字编码案例 最近小明制定了一个英语学习计划,他将Word处理好的电子文档通过邮件发给了在美国留学的姐姐帮忙看一下,可是他姐姐的计算机是纯英文操作系统,打开小明的学习计划后,看到的都是下图所示的乱码,请思考原因。

第2课 神奇的数字化 教案

第2课神奇的数字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数字化的含义和特征,信息的编码和度量单位等知识。为完成以上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通过学习活动,以及配套光盘中有关数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使学生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过程的记录和结果的讨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逐步得到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信息技术学习持有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注意力不够持久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直观性、趣味性及富有变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练习及巩固知识。 教法建议 《神奇的数字化》作为教材的第2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处理这一节课时,往往感到非常棘手。如果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实践、探究、创造的过程,为此本课应注意让学生体验和经历数字化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的概念和特征。 1.老师上课前需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计算机里有哪些常见的信息,人们平常是如何记录社会中大量的信息的,并让学生回答。 2.本课为本单元学习的第2课,有前一课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初步了解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的信息一般特征了。本课学习的就是计算机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和存储,如图片、歌曲、视频、文字等的存储。这里需介绍到二进制,老师可以先引入莱布尼茨与二进制的例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在学二进制时,老师不妨先让学生进行一个关于二进制的填数字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二进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联系十进制,进行联系与比较,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3.在学习二进制的同时,老师还需介绍一些常用的存储工具,如,光盘、U盘、硬盘等。 4.让学生对平时遇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数字化;掌握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掌握信息的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莱布尼茨与二进制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二进制,联系十进制做进一步的介绍,介绍计算机的存储单位、过程、原理和存储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喜爱信息技术课程的情感;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实践与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字化、计算机的存储和二进制;难点在于在了解数字化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教学课件《神奇的数字化》第一张幻灯片,内容为老师和学生的声音、照片、视频文件,引导学生分析幻灯片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获取身边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图像、视频。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讲课稿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 字化-教案

教学方案 试讲内容:信息数字化 试讲人:张文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

信息的数字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 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 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 习内容,并亲手实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 信息数字化科技前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 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 2.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 什么将信息传播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 因为信息被数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 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完整资料).doc

《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本节的教学内容对应于“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中有关信息编码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二进制和字符编码两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进制代码,知道二进制的运算法则“逢二进一”。 2、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二进制代码及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了解ASCII码和汉字国标码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龙芯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知道了信息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这些信息,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目前,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够加工处理。 什么是二进制呢? 二、教学新课 1、二进制 师:其实,生活中,人们对数值的描述有多种常用的进制,如60进制、七进制、24进制等。 (1)只有两个数码:0和1 (2)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0+0=0 ,0+1=1,1+0=1,1+1=10 问题1: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 问题2:二进制与十进制有什么异同? 完成P11表格

小组抢答。 在计算机处理的各种信息中,字符信息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能够对字符进行识别处处理,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2、字符编码 (1)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的简称。 (2)汉字国标码 1981年,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即汉字国标码。 其中收录了6763个汉字,解决了常用汉字的编码问题。 如:文的国标码为4E44H,对应的二进制代码为0100111001000100. 2000年又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18030-2000》,其中收录了27533个汉字。为更好地解决人名、地名用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汉字研究、古籍整理等领域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必修1 1.2数字化与编码 教案

数字化与编码 【课程标准】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教学目标】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观察思考以及游戏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明确数据压缩的作用、分类以及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信息意识)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数据压缩工具,体验数据压缩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据压缩的实际意义,掌握数据压缩的基本技巧。(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学业要求】 ●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数字化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了二进制与其他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对数据编码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很多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上网经验,会使用压缩软件。但在压缩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条件,合理地使用各种压缩工具实现有效压缩的知识和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他们需要在实际项目的驱动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完成知识的构建与技能的提升。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合理的数据压缩。 【教学难点】 无损压缩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游戏教学等方法,以“我运动,我快乐”网上打卡活动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践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从现实需求出发,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合理使用工具,明确数据压缩的知识与原理,达成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构建知识,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 软件硬件资源:教学软件包括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编辑和压缩工具,以及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应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2 课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应用 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专题一“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学习信息数字化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认识并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及外部设备,了解软件的分类及应用,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便携移动设备及数码产品。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指出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的数字化应用,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小学学段接触过计算机,凭借着兴趣已经具备了简单的信息基础知识,但是并没有形成概念和本质上的认识,只是学会了简单的运用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及其外延产品等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应用还需要理论补充,初中学段正是顺应这个要求,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学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让他们感受身边的信息技术。从而掌握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intel project bridge 未来教室》,让学生描述未来的学习生活蓝图。 2. 通过观看微视频《计算机的发展史及趋势》,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3. 通过实物展示、小组讨论,认识微型计算机内部结构及外部设备,并了解各部分的功能,能够梳理出计算机硬件构成的思维导图。 4. 通过讲解、学生合作交流,了解软件系统的分类及应用。

5. 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列举)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便携式移动设备及常用的数码产品。 6. 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掌上无线生活,探究移动APP 的应用。 7. 通过畅想未来数字化生活,升华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按照功能将硬件进行分类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1. 软件的分类及应用 2. ROM 与RAM 的功能及异同点 【教法与学法】 讲授、展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视频《intel project bridge 未来教室》下载、准备计算机的各硬件及软件、课件制作、未来教室(PAD 教室)相关设备的准备 【教学过程】

图像的数字化教案

图像的数字化 【教材分析】 在现行高中信息技术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中,关于图像信息的内容在第五章《图 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到图像的类型和格式以及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而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对必修部分进行了大的改变,必修部分分为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新课标在对涉及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具体内容中要求,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因此,根据课标要求,现行教材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图像的数字化》的内容提到必修部分来。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计算机是如何具体地表示与存储图像的。在整个教学中,在汉字编码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后续还有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的学习,因此,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编码思想与编码方式的理解进行巩固和加深,并为音 视频编码的理解打下基础,这对于后面要学习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可以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章节中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已经有了感性的认知,对于图像已经知道常见的图像格式,也知道位图和矢量图,在《汉字处理技术》中已经初步认识到计算机是用二进制来表示信息的,对于字形码的编码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汉字编码是对单色字形的编码,道理比较浅显,而图像色彩一般较复杂;并且学生更愿意实践操作,不愿意在计算机课上去理解与记忆。 【设计思路】 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联系计算机编码方式。 2、通过单色-二度灰色图像编码的实践探究,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学习新知。 3、由复杂图像的编码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从而分析归纳数字化过程。 4、通过计算图像,巩固图像数字化过程的理解,并且比较,理解压缩编码的含义 整体上采用“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拓展提升”的思 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图像编码的基本方式 (2)理解图像颜色数与色彩深度之间的关系 (3)了解图像数字化过程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教案(1)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编码 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庄振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编码方式。 2、使学生能进行数制的转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教学器材:投影仪、计算机。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信息时代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才能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和交流。用数字表示各种信息,叫做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也叫信息的编码,这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编码方式。 1.十进制和二进制 向学生分别介绍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特点。 (1)把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因为同学们第一次进行这种运算,所以老师必须一步一步讲清楚,让同学掌握数制转换的方法。 (2)除2取余 把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将这个十进制整数一次又一次地被2除,得到的余数(从最后一次的余数写起)就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数。 [例1] 把十进制数17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 17 (10)=10001 (2) 让学生练习: 11 (10)= (2) 92 (10)= (2) 129 (10)= (2) 136 (10)= (2) 248 (10)= (2) 注意:把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可以用除2取余法,对于小数部分就用基数2连续去乘它,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等于“0”为止。如果十进制小数不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表示时,那么可以根据对精度的要求,选取一定的位数。下面列举两个例子: [例2] 把十进制数12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十进制数进位 0.75×2=1.5 1

0.5×2=1 1 ∴ 123.75 (10)=1111011.11 (2) [例3] 把十进制数0.65转换为二进制数解: 十进制数进位 0.65×2=1.30 1 0.3×2=0.6 0 0.6×2=1.2 1 0.2×2=0.4 0 0.4×2=0.8 0 0.8×2=1.6 1 0.6×2=1.2 1 ∴ 0.65 (10)=0.1010011 (2) +∈ ∈是尾数误差,∈<2-7 通过上述例子的讲授和学生适应练习(学生练习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发现有共同性的错误,一起订正。) 2.八进制、十六进制简介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二进制数、十进制数的概念,并且学会了它们之间的转换。所以对八进制、十六进制简介比较容易接受。 (1)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互相转换 因为一个二进制数所需要的位数较多,所以书写不方便,记忆也困难。为了方便人们常常将二进制数化为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化为八进制数的方法是: 将二进制数由低向高每三位组成一组,每一组表示一个0至7之间的数。因为,三位的二进制数是小于8的,所以,以三位二进制数作为一组的数是逢八进一的。这种逢八进一的数称为八进制数。 [例4] 把二进制数11110101111转换为八进制数。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设计原则

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 叶澜﹕《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与追求》 语文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和学习工具,任何思维和学习活动,不论哪个科目,均离不开语言。 语文能力是透过阅读、写作、听说及生活经验整体发展,互相影响而成。当然,这能力不会自然 形成,老师必须安排一些合适的环境,让学生作出响应,藉此改进语文能力。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构建一个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多媒体资源是为学生与文 本和作者对话服务的,而不是用它来取代语言学习,语文就是语文,而不是把它变成地理课、欣赏课。 如何重塑科学和数学教学 来自课堂的实践经验表明,―做中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当学习感兴趣的事物时,学生对概念 的理解更全面,对经验的记忆更持久,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科学和解决问题。 要高度重视科学的思维过程,设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相对应。在小学 低年级,通过事物的描述、分类和观察等直接经验,学生能够最好地学习科学。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则通过对物体、生物以及系统的分类、测试、试验和决定因果关系来掌握更高级的概念。 信息通讯技术的引入并不是构建―读科学‖的模式,而是要开辟做中学的第二渠道,在―虚拟环境‖ 下的做中学不能替代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但它大大拓宽了做中学的范围,并且有助于通过模拟手段探究科学和数学概念之间的深层次的数量关系 做中学不等于蛮干,它提倡为理解而学,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选择合适的教和学 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中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技术为高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控制其学习实践并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材料。 有意识地将外语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其他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为他们打开了信息和经验的大门,使他们全部的学校和生活经验得以丰富。这些联系从其他各个领域映射到外语课堂,又使学生从外语课堂增加对其他课程独特的经验和洞察力。 专家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设计源自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法﹕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线性的、程式化的、确定的和预成性的, 把教学问题看成是具有良性结构问题, 把学生学习过程等同于造房子的过程,教和学变成了机械的流程模块, 这种以专家为驱动的纯工程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仅忽略了实际教学行为和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还使教师唯专家是从,丧失了自主设计的主体性。 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早已摆脱了程式化的索缚,而是把其看作是一种促进教师创设学习环境的思维方法,学习环境创设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的一种行动化的反思和情境化的行动。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框架设计 数字化数学活动结构不是模式或模版,而是一种灵活的框架,大致相当于建筑的骨架,骨架只是提示教师设计什么,而不是具体要求教师按一种程式化的模式要求进行设计,这样骨架就可以支撑起丰富的、符合教师个性化特点的教学形态。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教案)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教材分析】:本节是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在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体验几种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来讲解信息资源的计算机文件管理方式。从第一节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缩小到本节仅讲个人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并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第一节中分类方法和标准化思想的理解。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初中各学校信息技术开设的情况不同,因而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能使用资源管理器、收藏夹,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提高个人数字化信息管理效率的办法,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几个实例,使学生形成对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良好习惯并能互相交流管理的心得,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使学生形成数字化生存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加深对第一节中分类方法和标准化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几个实例提高学生对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趣,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探索解决问题途径 【教学思路和过程】 (一)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每天晚上学习完后,你如何整理书包里的书?2.在你衣柜里有许多衣服,你如何管理你的衣柜? 老师:同学们,其实生活里许多领域都会涉及到资源的管理。又比如你们平时是如何听音乐的呢?(好多同学是使用手机mp3等来听音乐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拥有哪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学生:朗诵课文的录音、英语听力测试带、从网上下载的mp3音乐、数码相机拍的相片,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视频等。 老师:好。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用什么来管理的吗? 学生:用计算机管理。 老师:好的,答对了!我们知道:MP3播放器只是一个播放工具,能对音乐文件进行简单的管理。我们一般用计算机从网上下载好听的音乐、歌曲,然后再放到MP3播放器中欣赏,软盘、硬盘、光盘、闪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等都要通过计算机来管理,计算机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核心。 下面我们来学习几种个人信息资源管理实例,深入地了解一下个人信息资源的管理。(二)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实例 1、用个人数字助理安排学习计划 资料: 向阳的爸爸买回了一个掌上电脑来管理日常工作事物。快解禁期末考试了,爸爸这些天正好不忙,于是,向阳将爸爸的掌上电脑拿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打开记事管理,向阳输入最近三天的学习计划,并设置了闹铃、以便适时提醒自己按计划做事。 以上资料中提到的掌上电脑即PDA(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是人们常用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可以记录个人安排、待办事项、具备电话薄、计算机、电子词典等功能,甚至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铜梁中学校信息组王 【教学目标】: 1、掌握二进制数的基本运算以及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掌握ASCII码和扩展ASCII码; 3、了解汉字的数字化表示; 【设计思路】: 本课为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二节课,在整个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较抽象,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宜过偏、过难,处处联系实际,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计算机要将信息进行数字化; 2、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的转换; 3、ASCII码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 电子教案、笔记本电脑、投影机。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系统地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列举出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存在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像),那么,作为信息技术载体的计算机要进行处理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计算机是怎样将这些种类繁多的信息进行表示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分组讨论: 我们之所以将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称为信息的“数字化”,这里的“数字”到底跟信息存在怎样的相关联系,请大家结合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对每个问题都给出至少一个答

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给学生以下提示:计算机比较擅长做简单的、重复性高的工作。): ⑴为什么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要将信息统一化? ⑵为什么计算机在采用“数字化表示”时要采用二进制而不采用十进制? 3、总结归纳 将同学们给出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归纳,计算机在处理种类繁多的信息时将其统一为“二进制编码”有如下原因: a、二进制数运算简单、通用性强; b、二进制数运算速度快; c、二进制数用电子元件表示技术上容易实现; d、二进制数适合逻辑运算。 通过上述讨论、归纳和总结,学生较容易将本节课内容和实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字化”(如数字信号、数字电视等等)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温故知新 在认识二进制数之前,同学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十进制数(提问:十进制数有哪些基本数字?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是怎样的?十进制数的每一位数字表示的意义跟什么有关系?): 十进制数的基本符号:0~9; 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逢十进一; 举例说明十进制数的位权关系: 538.2=5×102+3×101+8×100+2×10-1 相比十进制数而言,二进制数还要简单一些,同学们类比一下十进制数,想象一下二进制数应该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问让学生回答):二进制数的基本符号:0、1; 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二进制数的位权关系: (110.1)2=1×22+1×21+0×20+1×2-1 提示:为了区别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二进制数统一用下标“2”作为标记。 5、进制转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