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管和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6
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解决方案作者:大唐电信陈龙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驱动力国内运营支撑系统(OSS/BSS)的建设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业界公认的最早的大型OSS系统可以追溯到95年原电信总局推动的“九七工程”。
早期的OSS系统是在特定的运营环境下,面向特定的业务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规划、建设和实施的,但随着网络的演变、业务的发展和运营环境的变迁,OSS系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OSS系统的挑战主要来自四个层面的驱动力:* 技术驱动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理论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大型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容灾备份技术、应用集成技术、门户技术、UML理论、NGOSS理论等对OSS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很多业务难题和管理难题通过技术手段得以解决。
而反过来运营支撑系统应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又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 网络驱动/业务驱动不仅计算机技术在发展,通信网技术发展更快。
由此带来了网络架构的演变,带来了雨后春笋般的新业务和增值业务。
如何快速部署新业务,如何推介新业务使其具备快速赢利的能力,如何对新一代网络提供良好的网络管理和质量保证?这是考验OSS的又一难题。
* 竞争驱动电信拆分、运营与监管分离、加入WTO、网络泡沫的破灭,短短的几年间,电信运营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运营环境的变化直接引发了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理念、竞争策略、建设策略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原有的OSS系统如不及时调整,将很难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起到支撑作用。
* 企业内在驱动网络技术的变革与运营环境的变迁促使运营商更加关注起运营管理。
即使是在电信行业整体滑坡的情况下,国际几大主要运营商设备投资剧减,而运营管理投资仍呈增长趋势。
在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国策更进一步推动了电信运营企业加大投入,着力规划和建设运营支撑系统。
大唐电信作为国内最早的OSS研究机构和开发厂商,直接参与了从“九七工程”、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开始的几乎全部大型OSS系统的规划、开发和实施工作。
什么是⽹络资源管理?它和⽹络管理有什么区别
⽹络资源是指将⽹络设备通过多种⼿段进⾏安装,部署,维护后形成的可使⽤的信息容器或通道。
它与⽹络设备的主要区别是:
1.⽹络资源是逻辑概念,⽹络设备是物理概念
2.⽹络资源是对⽹络设备的加⼯和利⽤
3.某种⽹络资源可能包括多种⽹络设备
4.⽹络资源包含⽹络运维的多种因素
⽹络管理与⽹络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1.⾯向对象不同
⽹络管理主要⾯向设备,主要表现为存在设备即管理,设备变化需及时在系统中体现。
资源系统则体现在:⾯向成型资源,信息更新及时性不如⽹管。
2.管理⽅式不同
⽹管通过多种⼿段管理设备包括协议扫描,配置⽂件读取,数据接⼝调⽤等。
⽹络资源管理主要通过⼈⼯录⼊为主,数据读取为辅。
3.系统⽬的不同
⽹管主要⽬的为管理设备的故障,发现设备瓶颈,控制设备参数等
⽹络资源管理主要⽬的为:提供⽹络资源的数据查询和分析,进⾏⽹络资源维护。
单选(共50分)待检查1、PON网元配置类型包括()A.PTN、ONU 、POSB.OLT、ONU 、POSC.OLT、ONU 、PTND.OLT、ONU 、PON待检查2、传输冗余电路如何清除A.起电路新增单直接删除C.起光路停闭单D.起电路停闭单待检查3、总俯仰角挂高低于20米,总俯仰角不得大于()度,挂高高于50米,总俯仰角不得小于5度;A.15,5B.5,5C.10,5D.15,10待检查4、资源管理系统的流程管理,目标是为了确保流程符合实际生产需要,以流程控制(),有效提升资源数据质量A.资源数据变更B.资源数据删除C.资源数据冗余D.资源数据退网待检查5、可以查看网卡中断的是哪个选项()?A.which interruptsB.cat /proc/ioportsC.cat /proc/interruptsD.cat /proc/memoryinfo待检查6、查看某个传输设备所在机房名称,在综合资管系统的()模块A.业务开通B.网络割接C.资源拓扑D.基础功能待检查7、关于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个选项()?A.如果一个公司信息安全制度不明确,拥有再好的防火墙也没有用B.防火墙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保护屏障C.防火墙可以防止伪装成内部信任主机的IP地址欺骗D.防火墙可以防止伪装成外部信任主机的IP地址欺骗待检查8、下列账号中,最有可能是人员从账号的是A.zhangshanB.administratorC.userD.oracle待检查9、HP设备硬件告警排查时需要收集()日志A.DIAGB.EventLogC.IMLD.AuditLog待检查10、家客业务开通流程中哪个环节可实现系统预占端口与实占端口的调整()A.资源回填B.施工预约C.现场开通D.异常处理待检查11、外线数据核查规则中,外线资源产权不符合范性要求的有()A.当“产权性质”字段为“合建”或“共建”时,“产权单位”必须包含“移动”B.当“产权性质”字段为“自建”时,“产权单位”必须包含“中国移动”C.当“产权性质”字段为“自建”时,“产权单位”必须只含“移动”D.当“产权性质”字段为“租用”时,“产权单位”不得含“移动”待检查12、Linux中对名为fido的文件用chmod 551 fido 进行了修改,则它的许可权是哪个选项()?A.-rwxr--r--B.-r-xr-x-xC.-r--r--r--D.-rwxr-xr-x待检查13、查看远端网络是否可用的命令是nbtstatB.ipconfigC.PingD.dir待检查14、插拔单板需要带防静电手腕,主要是为了A.保护单板B.机房统一管理C.保护维护人员,不要被触电D.保护机柜待检查15、业务开通中激活使用不到以下哪些信息。
新能源概述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我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是(),它是世界上已建成的较大双向潮汐电站之一,也是中国潮汐发电的国家级试验基地。
A.江厦潮汐试验电站B.海山潮汐电站C.沙山潮汐电站D.浏河潮汐电站用户答案:[A] 得分:10.002.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14 年2 月发布的《全球风电统计数据2013》报告显示,2013 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千瓦,同比增长12.5%。
A.2亿B.3亿C.4亿D.5亿用户答案:[B] 得分:10.00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用户答案:[A] 得分:10.004.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德国D.英国用户答案:[B] 得分:1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1.可连续再生.连续利用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太阳能C.天然气D.生物能E.煤炭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1.美国是最早开始倡导低碳经济的,同时也是目前新能源政策最为激进的。
()Y.对N.错用户答案:[N] 得分:10.002.2009 年1 月,国际能源机构,由美国.德国.和西班牙在德国波恩启动并成立,该机构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
()Y.对N.错用户答案:[N] 得分:10.003.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生产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最多的国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重要生产国。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4.“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间接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何一种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通信市场与投资分析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现金流分析方法B.费用效果分析方法C.收入成本分析方法D.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用户答案:[D] 得分:2.002.中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模仿性的排量式的消费基本结束,()和多元化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正愈发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一、前言随着中国通信业务地飞速发展,通信网络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资源的维护管理任务也越来越困难,维护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统计数据表明80%以上的数据都具有地理属性,而构成通信网络资源的线路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等所涉及到的数据和地理位置、图形信息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大部分的信息只是以工程图纸的方式记录信息,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对于资料信息的管理造成不便,一方面采用文本方式,不仅无法揭示设备间的地理关联关系,而且无法为用户提供图形化方便直观的管理手段和在图形分析决策辅助功能;为了保障整个通信网络资源的正常运行,提高网络资源的维护管理水平并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建设一套高度智能化的、基于地理化、图形化管理方式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整个网络资源的集中化、可视化管理,在及时保证资源数据的完备性、一致性、可靠性的基础上,为管理维护人员提供准确、快速的各种网络资料查询及多层次的综合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智能、灵活的资源调配算法和自动调度流程控制,全面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合理规划建设;并借助此系统的建设使通信资源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过程都处于严格、有效和规范化的管理与监控之下,为通信资源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准确直观的科学决策依据和灵活的辅助分析手段和方法,减少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人为差错和疏漏,显著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网络资源的维护水平和管理质量。
本地网网络资源是通信网络中各种类型网络资源的集合,通过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通信网络,并为各种通信业务提供基础的通信服务和网络保障;网络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资产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包括:管道网支撑资源、传输网资源、光缆/电缆线路资源、交换网、数据网、动力资源、接入网、时钟同步网等资源;汉佳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在基于汉佳通用地理设施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以彻底帮助企业解决在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中的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的可视化、图形化、规范化管理;二、系统简介汉佳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软件模式和COM组件技术进行系统设计,系统采用ARCINFO的GIS平台进行开发,包括采用ARCINFO的数据库空间插件ARC\SDE实现地理图形的数据库存储与管理,客户端软件采用Visual C++和ARCINFO 的控件产品MAPOBJECTS共同实现业务应用功能;系统结合了汉佳多年积累的优秀技术成果,包括资源模板、设备模板、图形处理技术、向导技术、智能路由算法、流程定义器等技术,在保障系统可靠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的灵活性、高度可扩展性、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同时,系统结合汉佳资源地图管理平台,将各专业的网络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用更直观的方式,进行资源地理位置及信息的查询和管理,最大限度地为维护管理人员创造了图文并茂的工作环境,实现了资源管理的资源分布地图化、资源外观可视化、数据分析空间化、资源管理动态化的管理需求,并提供了技术上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关键维护事务的智能化支援,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系统提供了对本地网网络资源包括:局站、机房、管道、杆路、光缆、电缆、传输设备、光/电路、交换、数据、动力、接入、时钟同步、基站等资源的综合管理;系统对以上资源提供基于地图方式的查询、统计分析、资料配置、维护等基础管理功能;并提供网络资源的物理路由图、逻辑拓扑图管理;提供对设备的各种展开图、端子图等关联管理;提供网络资源的关联管理、资源调度、割接管理;提供对光/电路的路由配置、光/电路由信息查询功能;系统提供完善的系统数据维护、安全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版本控制等方面的系统运行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模型概述目录一.OSI系统管理模型 (2)二. 电信管理网TMN (8)三.SNMP (12)四.SNMPv2/v3RMON (16)五.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17)六.基于WEB的网络管理 (21)七.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 (23)八.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 (26)九.基于XML的网络管理 (28)十.P2P网络管理模型 (35)十一.校园网络管理模型 (35)十二.3G网络管理模型 (43)一.OSI 系统管理模型OSI 系统管理体系结构OSI 基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框架打破不同业务和不同厂商之间的界限 建立统一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变现场的物理操作为远程的逻辑操作 现代网络管理模型的基础通信建立在OSI开放系统:配备了OSI 七层协议的系统,可以代表一套设备,也可以代表一个网络Manager :管理者,为管理实体Agent :代理,负责访问被管资源的数据 MO :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 )管理信息的描述管理系统和被管系统必须能够正确理解所交换的管理信息 OSI 提出了公共管理信息模型,对资源的管理信息进行描述公共管理信息模型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MO)的概念,使用被管对象来描述被管资源被管对象对外提供一个管理接口。
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对被管对象进行操作,被管对象也可以发出通报Manager和Agent的角色是不固定的Agent的支持服务Agent承担访问被管对象和向Manager转发被管对象发出的通报的任务对被管对象的访问控制,防止非法访问选择通报的转发对象(转发给那些Manager)对本地发生的重要事件做日志按照预先指定的时间表进行一些自主的操作4个标准化功能(即Agent支持服务)事件报告功能(Event report function)日志控制功能(Log control function)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时间表功能(Scheduling function)Agent进程示意图事件处理:被管对象产生通报时,需要决定向那些Manager转发。
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解决方案1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解决方案作者:大唐电信陈龙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驱动力国内运营支撑系统(OSS/BSS)的建设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业界公认的最早的大型OSS系统可以追溯到95年原电信总局推动的“九七工程”。
早期的OSS 系统是在特定的运营环境下,面向特定的业务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规划、建设和实施的,但随着网络的演变、业务的发展和运营环境的变迁,OSS系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OSS系统的挑战主要来自四个层面的驱动力:* 技术驱动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理论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大型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容灾备份技术、应用集成技术、门户技术、UML理论、NGOSS理论等对OSS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很多业务难题和管理难题通过技术手段得以解决。
而反过来运营支撑系统应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又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 网络驱动/业务驱动不仅计算机技术在发展,通信网技术发展更快。
由此带来了网络架构的演变,带来了雨后春笋般的新业务和增值业务。
如何快速部署新业务,如何推介新业务使其具备快速赢利的能力,如何对新一代网络提供良好的网络管理和质量保证?这是考验OSS的又一难题。
* 竞争驱动电信拆分、运营与监管分离、加入WTO、网络泡沫的破灭,短短的几年间,电信运营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运营环境的变化直接引发了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理念、竞争策略、建设策略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原有的OSS系统如不及时调整,将很难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起到支撑作用。
* 企业内在驱动网络技术的变革与运营环境的变迁促使运营商更加关注起运营管理。
即使是在电信行业整体滑坡的情况下,国际几大主要运营商设备投资剧减,而运营管理投资仍呈增长趋势。
在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国策更进一步推动了电信运营企业加大投入,着力规划和建设运营支撑系统。
大唐电信作为国内最早的OSS研究机构和开发厂商,直接参与了从“九七工程”、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开始的几乎全部大型OSS系统的规划、开发和实施工作。
电信公司资源管理中心年工作总结电信公司资源管理中心年工作总结一、20xx年工作1、光网络资源;对克州本地网的(75)48光交接箱的网络资源进行核查、整理,共计核查城域网配线光缆,主干光缆,在资源系统内进行补录、修改、上图,补录城域网光路电路1019条,重新核查制作光路869条,对所有城域网光纤用户进行ODF架、光交、光分器的标签标示,本地网光城域(光交箱整治前)网络资源准确率基本达到99%以上,对光分器,一个交接箱上个16口光分,每一个光分是哪个用户进行摸查资源录入和标示,对全球眼,哪一根芯是哪里的监控进行资源录入和标签标示,拆除闲置不用的光纤12条。
2、对带宽型业务进行流程的制定、培训、实施。
使带宽型业务具有可操作性,责任到部门,做到“有据可查”,加快带宽型业务的实施。
对内部实施的带宽型业务实施流程,加快城域网EPON、C网络光纤实施规范,流程。
带宽型业务流程制定推广实施工作。
阿图什市带宽型352工单基本上了流程。
按照拆分配置,按单施工。
3、对本地网IOM异常工单按时处理,资源配置过程的多种问题及时处理了。
及时对资源的问题进行修复。
4、资源的录入工作。
由于新建的EPON上没有码号,资源配置后进行网管激活配置,与网管关联。
要求资源录入及时、准确,靠业务应用驱动资源准确完整。
所有新建楼宇、小区均采用光纤到楼共建EPON设备119台;总计8712语音端口、3708宽带端口、180LAN端口;录入光缆,设备;传输设备改造,设备录入,系统的业务割接。
对前期的EPON资源乱,制定规范,并强制推行5、移机不改号、光进铜退的割接,现共割边防、车管所、电力公司3个交接箱1400对主干,将用户从中心局设备配线架上,转移到靠近用户的路边新建的EPON9806设备上,共计1025语音用户、82宽带用户,前期做一个个详细核实,资源精准,顺利漂移,专线小灵通基站119也是顺利割接故障率0.5%,远低于规定的2%,腾空800对、0.56公里,600对0.755公里。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客户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China Unicom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2011-06-22发布2011-06-2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围 (5)2缩略语 (5)3综述 (6)3.1背景 (6)3.1.1客户网管系统建设必要性 (6)3.1.2技术规制定的迫切性 (6)3.2客户网管系统目标 (7)3.3客户网管系统定位 (7)3.4客户网管系统管理围 (8)3.4.1客户网管系统业务管理围 (8)3.4.2客户网管系统使用模式 (9)3.5客户网管与专业综合网管区别 (10)4系统体系结构 (12)4.1二级部署架构 (12)4.2软件体系结构 (13)5系统功能要求 (15)5.1运维管理门户 (15)5.1.1资源管理 (15)5.1.2拓扑管理 (22)5.1.3告警管理 (24)5.1.4性能管理 (34)5.1.5客户服务质量管理 (36)5.1.6客户定制管理 (42)5.1.7统计报表 (44)5.1.8系统管理 (49)5.1.9客户网代维 (52)5.2客户自助门户 (55)5.2.1客户信息浏览 (56)5.2.2客户资源浏览 (56)5.2.3拓扑视图查看 (56)5.2.4告警信息查看 (56)5.2.5性能信息查看 (57)5.2.6客户报表查看 (57)5.2.7网运行情况查看 (57)5.2.8客户自服务 (57)5.2.9移动终端门户(可选) (58)5.3VPDN监测(可选) (58)6系统集成关系及接口 (60)6.1总体集成关系 (60)6.2客户网管系统部省级接口 (61)6.3与资源管理系统间接口 (62)6.4与电子运维系统间接口 (62)6.5与专业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1与传输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2与数据ATM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3与IP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7总体技术要求 (63)7.1接口要求 (63)7.1.1接口协议 (63)7.1.2接口技术要求 (63)7.2性能要求 (64)7.2.1一般性能要求 (64)7.3安全要求 (65)7.3.1客户网管安全要求 (65)7.3.2物理安全要求 (65)7.3.3网络安全要求 (66)7.3.4系统安全要求 (66)7.4硬件要求 (68)7.4.1主机要求 (68)7.4.2存储要求 (69)7.4.3备份要求 (69)前言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是以对客户租用电路和客户设备的实时监测为主要目标,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角度对网管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实现大客户网络的状态监视、故障定位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同时为大客户提供统计报表和SLA报告,使其成为中国联通为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
综合网管的资源需求和互联接口的建议第1章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北京电信的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由北京华胜鸣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承建,现已基本建设完成。
1.1 资源管理系统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涵盖的网络包括:传输网、数据网、交换网等。
1.2 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北京电信的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空间信息管理、管道/杆路网络资源管理、电缆网络资源管理、光缆网络资源管理、传输网络资源管理、交换网络资源管理、数据网络资源管理、线路设计、资源调度方案设计及调度管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1.3 资源管理系统存放的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存放的数据包括:基础空间信息:局站、机房、背景地图(道路、居民地、河流、铁路、绿地......)管道/杆路网络资源:人/手井、管道段、管孔、子管、电杆、吊线、线担/支架/抱箍、吊瓶/线夹、杆路路由等电缆网络资源:电缆段、电缆附件信息(传感器、分歧接头、气门、余长点等)、MDF、交接箱、分线盒等光缆网络资源:光缆段、光缆附件信息(光纤接头盒、余长点)、ODF、光交接箱、光分纤设备等传输网络资源:DWDM/PDH/SDH设备物理资源、DWDM/PDH/SDH逻辑资源(如光波道、段、通道、槽道、电路等)接入网络资源:IDLC设备及逻辑资源、PON设备及逻辑资源、FWA 设备及逻辑资源(基站设备、基站控制器、固定用户站设备)、xDSL 设备及逻辑资源、以太网接入设备资源等。
数据网络资源:ATM、IP、DDN、帧中继、分组交换等网络设备资源及逻辑资源交换网络资源:交换节点、固定电话网络交换机、局号资源、MDF 横列、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等。
动力资源:电源设备:发电机、高压变配电、低压配电、变流设备(开关整流器、相控整流器)、直流配电、蓄电池组、UPS、逆变器等;空调设备:中央空调、专用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分体空调等。
时钟资源:BITS设备、时钟通道。
业务资源:业务类型、业务实例。
客户资源:客户类型、客户实例。
第2章综合网管对资源数据的需求2.1 综合网管系统和资源数据的关系联想提供的综合网管产品是一个完整的OSS系统,除了包含了基本的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等网管功能外,同时提供和资源管理系统的紧密集成,支持网络资源的综合呈现,支持故障对业务和客户的影响分析,支持端到端的业务的管理,支持用户订单的处理,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等综合管理功能。
这些功能是通过对告警数据、性能数据,逻辑资源数据、物理资源数据、业务资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的,其中告警数据、性能数据和逻辑数据可以通过网管系统对智能网络设备的数据得到,但物理资源数据和业务资源数据不能直接从网络设备中得到,需要从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获取。
下表为综合管理功能对资源数据的依赖关系:由此可见,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资源数据是紧密相关的,是以资源数据的分析为基础的,北京电信的综合网管的建设必须将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与网管相关的数据通过专用的数据接口集成进来。
2.2 综合网管需要的资源数据综合网管需要的资源数据主要是指与网管的功能紧密相关的,从网络设备和网元管理系统无法自动提取的设备的相关描述信息、网络的物理连接关系数据以及和网络所承载的业务和用户等资源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地理层次结构●资源类型●专业网●设备功能●设备技术●复用层次●电路类型●资源的状态信息●路由类型●服务类型●厂商●站点●位置●客户信息●设备类型●设备●缆线段●缆线传导介质●电路●路由段●端口●通道●服务●服务资源详细描述请见文档:Data import to Netrac Inventory database.doc2.3 资源数据的有效性对综合网管的影响资源数据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其完整性和正确性以及和实际网络配置状态的一致性,因为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综合管理功能是通过对的资源数据的分析做出的,所以资源数据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综合网管的管理功能,例如:无法完成基于网络物理结构的告警相关性分析,无法实现快速的业务开通等等。
第3章互联接口技术建议3.1 综合网管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的互联点综合网管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是两套完全独立建设的系统,但同属于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范畴,两套系统在数据和业务上存在着互补性,综合网管系统要利用资源数据进行面向全网的综合分析,而分析结果则可以在资源管理系统里进行呈现,另一方面,综合网管系统还可以向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动态的配置数据,使得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动态且自动地呈现出网络的运营状态,因此,在两套系统之间很自然地就要实现数据和业务的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两系统在数据和业务上的互联互通,需要在两系统间定义互联互通的协议,并通过相应的接口来实现。
从数据和业务两个层面来考虑,相应的定义“数据接口”和“功能接口”。
3.1.1数据接口数据接口是最基本的互联互通协议,通过数据接口,两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访,避免了在两套系统内各自维护不一致数据所造成的额外投资和额外工作量,实现了数据的高利用率和一致性、完整性。
数据是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基础,如果在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内出现数据在一致性和完整性上的缺陷,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额外投资和额外工作量外,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在功能上也不能够对业务实施强有力的支撑,例如,如果综合网管系统没有完整的资源数据,那么在网络故障的管理上,我们就很难判断出故障点,以及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数据接口,我们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实现了两系统的互联互通,为更进一步通过“功能接口”来实现两系统的互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1.2功能接口功能接口是面向业务的互联互通协议,通过功能接口,两系统可以实现应用功能的互访,从而实现业务的互通,例如,综合网管系统对故障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调用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应呈现功能,在资源管理系统里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资源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功能接口向综合网管系统主动地发起对网络的分析和管理请求。
通过功能接口,使得两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实施业务支撑,比如,业务的受理与开通,无论单独的资源管理系统,还是单独的综合网管系统,都是无法独立完成,在进行业务受理与开通时,首先需要在资源管理系统里查询相关资源的状态并实施预占,然后再在综合网管系统里实施具体的配置与测试等操作,最后返回到资源管理系统里将预占的资源修订为实占,从而完成业务的开通,在这个流程中,如果没有功能接口的支持,我们只能在两个系统间进行切换操作,不仅不方便,还很容易出错。
而通过功能接口,我们就可以构造出一个统一的界面来实施业务,这里获得的好处,不仅是操作上的方便或高效,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对业务流程实施控制和管理。
3.2 互联互通接口要考虑的问题在定义互联互通接口时,要着重考虑如下几方面的问题:3.2.1安全性应该引入完善的认证与授权机制,以保证对数据和功能的访问是受控的,避免非法的操作,以及有意或无意的操作对系统所造成不良干扰,例如,没有限制的增删数据就会造成系统数据的混乱。
3.2.2隔离性虽然综合网管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存在互补性,但由于这两个系统所处理的问题域并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私有数据和私有功能,因此互联互通接口要有很好的隔离措施,保证私有数据和私有功能的安全。
3.2.3灵活性综合网管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两个独立建设的系统,其实施技术都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的技术理念,数据在定义、格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互联互通接口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来解决这些差异性所造成的问题,例如,定义不同的数据转换规则,从而保证数据在两个系统间平滑的转移。
另外,综合网管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所有的需求,这是一个随着认识的深入而逐步完善的过程。
因此,互联互通接口要有足够的能力来适配新需求的出现。
3.2.4扩展性互联互通接口当前首要的是要解决综合网管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但互联互通接口也潜在地要解决与其它系统(计费、营帐等)的关系,因此,互联互通接口在技术上要有良好的扩展能力,例如,对J2EE、CORBA等技术的支持,以方便的扩展到其它技术领域和问题领域。
3.2.5数据一致性通过互联互通接口,综合网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都不再是单纯的面对存储在自身系统内的数据,也有操控对端数据的能力,因此,互联互通接口必须要承担起维持两系统间的数据一致性的责任。
3.2.6高效性互联互通接口要保证适当的运行效率,根据需求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交互性能。
3.3 互联互通接口的技术架构基于上述对互联接口在安全、灵活、扩展等方面的考虑,互联接口适宜采用“桥接器(Bridge Connector)”技术来实现,其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技术架构图桥接器独立于综合网管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它既不属于综合网管系统,也不属于资源管理系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层。
通过桥接器,我们可以在综合网管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这两个异构系统间建立起稳定可靠的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和平滑互访,实现系统功能的相互调用,满足安全性、隔离性、灵活性、扩展性、数据一致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3.1为什么要构建桥接器当我们考虑到要在两个系统之间开放互联互通接口的时候,通常我们的第一个原始想法就是两个系统互相直接向对端开放接口,如下图所示:直接开放接口然而这种直接开放接口的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这是一种僵化的手段,资源管理系统暴露给综合网管系统的接口,依赖于综合网管系统对资源管理系统所提出的需求,也就是说接口与具体的需求是紧密绑定的,一旦需求发生变化,那么,接口也要跟着变化,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访问。
最简单的情形,综合网管系统要求增加访问资源数据的属性字段,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就必须要进行改写,增加这些属性字段。
其次,这种接口技术只能实现数据层的互联,而不能(或者很困难)实现业务层功能的互联,因为两个系统是异构的,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和系统平台,因此两个系统要实现直接的功能互访相当困难,除非它们同时遵循相同的体系规范,如J2EE。
因此这种接口技术的典型实现方式就是开放数据库视图,或者通过平面数据文件进行导入导出。
第三,这种接口技术很难维持数据的一致性,由于两个系统内在的数据模型是异构的,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开放的数据接口只能够做到依据其内在的数据模型而开放,因此,综合网管系统并不能够直接使用从接口中获取的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再加工,转换成综合网管系统内部的数据模型,这样同一个东西就被存储在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在没有额外的机制保证下,这种存储在两个系统中的数据极易发生不一致,只要资源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了变更,综合网管系统内的资源数据就处于不一致的状态,直至综合网管系统重新从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数据。
第四,扩展性差,由于这种直接接口是针对了某些具体的需求而设定的,因此,第三方应用就不可能使用这些接口,而必须在两系统间进行需求界定,然后开发开放相应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