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高速铁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应知应会题库汇编------—郑州通信段一、填空1.通信设备及机房,应采取综合防雷措施,设置机房专用空调。
通信设备,应装有防止强电及雷电危害的浪涌保护器等保安设备,电子设备应符合电磁兼容有关规定。
2.CTC与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合,实现调度命令、接车进路预告信息、调车作业通知单等向司机的传送,并能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获取车次号校核、调车请求及签收回执等信息。
3. CTCS-3级列控系统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
4.动车组(机车)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应装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应能实现列车调度语音通信、列车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车次号校核信息无线传送、列车防护报警等功能.5。
移动语音通信、电路域及分组域数据传送等业务采用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实现。
6。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间联络线的行车调度指挥原则上纳入高速铁路调度指挥。
7。
遇有暴风雨雪天气或地震,电务设备管理单位应加强对重点地段和设备的检查。
在天窗时间外,检查人员不得进入路肩和桥面范围内,必要时应封锁或限速,并做好防护后再检查.发现影响行车安全时,须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限速运行或封锁线路。
8。
开车前司机要选定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模式和运行线路,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GSM—R手持终端按规定注册列车车次,并确认正确。
装备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动车组列车还应按规定输入监控装置有关数据。
9。
施工作业结束并销记后,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发布施工作业结束的调度命令。
天窗维修作业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销记时,列车调度员不再发布维修作业结束的调度命令.10.凡影响行车的施工、维修作业,都必须纳入天窗,不得利用列车间隔进行。
通信及其他行车设备的施工,力争开通后不降低行车速度。
维修作业开始前不限速,结束后须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
11。
在调度台办理登、销记手续时,通信部门须各指定一名具有协调能力、熟悉作业情况的胜任人员,作为本部门作业单位驻调度所联络员;在车站办理登、销记手续时,在车站安排驻站联络员.驻调度所(驻站)联络员负责向作业单位(配合单位)作业负责人传达有关命令。
阐述铁路通信网的组成和构建1、绪论现代通信技术产生于19世纪,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得到迅速发展,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主要就是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以及其在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蜂窝通信、平流层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问题。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技发展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不仅是表现在网络通信技术上,还表现在国防、工业等部门。
近二三十年,中国铁路通信在通信工业化生产上及通信的装备运用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铁路通信作为铁路内部产业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
2、中国铁路通信系统简介铁路通信系统给铁路提供安全稳定的信息传输的信道;为铁路上的员工提供实现交流、联络通讯的通道;为铁路列车的调度、下发调度指令、控制列车、牵引供电、平常的检修运用、事故救援、旅客信息等提供网络服务,以及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及图像通讯技术;为铁路上的一些核心的单位实现与列车驾驶者、检修维护通讯等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以及图像信息传输;为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通信信息;为运营提供基准时间信息。
3、铁路通信网的组成铁路传送网分为长途(干、局线)传送网、本地传送网及本地接入网。
长途干线传送网为铁道部至各铁路局、铁路局之间以及铁道部指定的重要地段的信息传送网络,组织长途干线传送网的线路为一级干线,在各路局通信节点及一级干线交叉点处设置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建成格状DXC网。
这些DXC由铁道部网管中心统一控制,进行节点间路由调度,以保证干线的畅通。
长途局线传送网为连接铁路局与本局管辖内的原分局(现为办事处,下同)之间的信息传送网络,组织长途局线传送网的线路为二级干线,在路局及分局的通信节点及局线交叉点设置DXC,建成格状DXC或SDH环形自愈网,边远地区可利用卫星通信作为迂回信道。
铁路通信承载网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发布时间:2023-01-04T02:06:33.20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7期作者:祝中平[导读] 铁路通信网是铁路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在铁路运输的生产和运营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路运输网包括一个传输网、一个数据网和一个接入网,是铁路通信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祝中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310000摘要:铁路通信网是铁路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在铁路运输的生产和运营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路运输网包括一个传输网、一个数据网和一个接入网,是铁路通信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铁路通信;承载网;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引言随着铁路网规模的扩大,通信承载网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多,网络本身也有不同类型的设备、数万张设备图、端口、时间点、链路、线路等。
以及更多的逻辑和业务资源。
此时,通信承载网专业网管只能显示网络设备状态和链路状态,报告设备故障或链路中断时的报警信息,不能有效管理网络资源,资源管理仍处于纸质台账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资源效率和支持能力。
1通信承载网业务需求决定了支持网络的发展方向,支持网络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如一般化、宽带、IP、低延迟和云平台。
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建立不同的支持网络,需要多种传输模式和多个无线系统。
1)有线支持网络。
线框结构可以沿以下方向发展,并且有多种传输模式。
(1)小型传输+大型数据。
传输系统始终采用基于SDH的MSTP技术,仅支持CTC等重要的传输相关操作,传输网络带宽不会以当前的10 GB/s甚至2.5 GB/s的速度增加。
所有其他非传输操作都由数据网络支持,数据网络的容量必须考虑到视频云存储等操作的带宽要求,并扩展40 GB/s的数据网络技术。
2)数据网络传输集成。
鉴于目前大多数活动已经集成,MSTP技术或40 GB/s增强型PTN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铁。
综合网管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作者:陈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一、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铁路行业已然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识。
铁路通信系统在保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设施下,通信系统建设采用先进、成熟、适用、可靠的系统设备,构建高可靠、数字化的综合通信网络平台,作为铁路通信的后台支援系统,网络信息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前台的业务运营和信息处理提供全面完善的系统保障。
面对通信的各子系统都有一套网管在处理着各子系统的数据,网络信息管理就需要建立综合网管来统一信息交换和信息管理,对网络资源数据全面、准确、动态的掌握;实现规范的业务流程,加快业务的提供速度;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结构,提供网络综合利用率;对各类资源和业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便于业务管理、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数据。
关键词:信息保障管理数据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二、综合网管的介绍与组成[]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对通信网的多个专业通信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从全网的角度出发构建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平台,以相关网络资源数据为核心,收集各个专业网络的资源配置、告警数据、网络性能数据,通过建立全网资源的信息模型为基础,进行全网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掌握全网运行状况和性能,实现故障的集中监控和故障工单的流程化管理。
系统管理范围涵盖了通信网各个层面,实现对传输网、接入网、专用移动通信网、数据网、调度通信、时钟同步、动力环境、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等十几个子系统网络集中监控和集中管理。
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由接入层、应用层、展示层三层构成,采用C/S、B/S相结合的模式。
从全网的角度出发,收集各个专业网络的资源配置、告警数据、拓扑展现、性能数据进行统一综合处理分析,掌握全网的的运行状况和性能,实现故障的集中监控和运维工单的流程化管理。
系统包括综合告警、综合拓扑、综合性能、综合资源、重点业务保障、报表、工单流程和系统自身管理八大模块。
1. Ⅰ级维修由车间主任(副主任)负责组织实施,Ⅰ级维修较多时,车间主任可委托车间干部负责组织实施,所有Ⅰ级维修必须召开三会。
(×)2. 班组有权同意厂家远程登录网管系统。
(×)3. 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管理规定中安全生产责任规定铁路作业人员应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
(√)4. 响正常使用的设备是指在采取有关安全措施后仍可使用的设备;停用的设备是指禁止使用的设备。
(√)5. 铁路通信网应设置网元管理和综合网管系统。
根据需要设置光缆监测、漏缆监测、铁塔安全监测、无线电频率干扰监测、GSM-R网络接口监测等系统。
(√)6. 故障抢修时应树立抢通意识,努力压缩故障延时,严格遵循“先修复、后抢通”“先重要业务、后一般业务”原则。
(×)7. 维修网络设备时,影响范围须写明其影响的信息系统名称。
维修作业可同时中断双方向网络。
(×)8. 发生设备故障后,车间必须在接到通知20分钟内,安排车间技术人员出动前往现场,分析查找故障原因、采取措施处理设备故障。
(×)9. Ⅱ级维修由车间调度下发命令号,调度命令应做到“一事一令”。
(√)10. 新职工、转岗、复工、改职人员,必须经过行车安全、劳动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1. 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是指在采取有关安全措施后仍可使用的设备;停用的设备是指禁止使用的设备。
(√)12. 某工区在未查明故障原因的情况下,作如下销记:经检查更换设备,通信设备正常,恢复正常使用。
(×)13. 障碍影响正常行车,故障只影响设备正常运用,不影响正常行车。
(×)14. 巡视检查发现的铁路通信行车设备故障或不正常时,应在“运统-46(综合)”簿内进行登记。
(√)15. 新技规中机车车辆停车及检修库、计算机机房、通信机房、牵引变电所控制室及为客货运服务的建(构)筑物等主要处所,均须备有完好的消防专用器具。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
一、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基站、交换机、基站控制器、网管等设备组成。
其中,基站是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负责无线信号的覆盖和传输;交换机负责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基站控制器负责基站的管理和控制;网管则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二、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我国铁路线路遍布全国,为了满足旅客和工作人员的通信需求,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覆盖广泛的区域。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覆盖。
2、高速移动性:在列车高速运行的情况下,乘客和工作人员需要能够随时进行通信。
因此,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速移动性,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3、安全性高:铁路运输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要求,因此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保证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4、兼容性强: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兼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需要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互通。
三、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1、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将逐渐引入5G技术,提高通信速度和稳定性,满足更高速度的列车通信需求。
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设备、物体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未来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将逐渐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铁路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3、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存储,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T技术创新ECHNOLOGICAL INNOVATION铁路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建设的研究魏 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南京 210000)摘要:介绍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背景、网络安全现状,并结合标准《铁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安全通用要求》(Q/CR 772-2020)、《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 总体技术要求》(Q/CR 783.1-2021)对综合网管系统的的网络安全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给出综合网管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模型建议。
通过对综合网管系统网络安全建设的研究,为今后综合网管系统网络安全的有效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安全;综合网管;建设模型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4)03-0042-05Research on Cyber-security of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Railway CommunicationWei Min(Construction Command Headquarters of Nanjing Railway Hub Project, 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Ltd.,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cyber-security status of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railway communication. It also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cyber-security related provisions on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s Q/CR 772-2020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lassifi ed Protection of Cybersecurity of Railway-General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Q/CR 783.1-2021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ybersecurity of Railway Communication--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oreover, it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for the cyber-security of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security of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cyber-security protection of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future.Keywords: cyber-security;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model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4.03.008收稿日期:2023-12-21;修回日期:2024-03-09第一作者:魏旻(1986—),男,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技术,邮箱:***************。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1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邓烨飞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100073
【摘要】首先介绍了铁路通信系统的组成,然后指出了建立综合网管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综合网管系统的特点、功能
【关键词】铁路通信系统,综合网管
一、铁路通信网的组成
铁路通信网是列车运营、行政管理、维护抢修、货票管理等多方面信息的传输、交换、显示、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
按照ITU-T提出的网络分层分割概念,铁路通信网可以从垂直方向划分为三层,从下至上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
其中传送网可以细分为物理层和信道层(SDH/PDH/WDM等),在信道层上面可以支持由各种电路层设备(如分组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的业务网(如IP网等),提供各种网络业务。
而在业务网上面可以开发出种种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TMIS/DMIS/会议电视等)。
为了支持各层网络的有效运行和管理,需要有支撑网即信令网、同步网和网管网。
铁路通信网分层结构见下图: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铁路通信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1)传输子系统为其它通信子系统和信号系统等提供信息传输及交换信道。
该系统由光数字传输设备及光纤环路组成。
(2)无线通信子系统为固定用户如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与移动用户如列车司机、维修、公安等流动人员之间提供通信手段,它对行车安全、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应付突发事件提供保证。
该系统由数字集群设备组网。
(3)程控电话子系统供工作人员与内部及外部进行公务通信联系的通信子系统。
该系统由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构成。
(4)数字专用调度电话子系统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电力调度、防灾救护
及维修等部门提供作业指挥而设置的专用直达电话系统。
该系统由数字调度主系统、分系统、前台及分机组成。
(5)闭路电视监视子系统为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以及旅客疏导等方面的视觉信息。
该系统由图像摄取、图像显示及录制、车站控制、中心控制、视频信号传输等部分组成。
(6)广播子系统用于向旅客通告地铁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
该系统由中心控制设备、车站及车辆段广播设备和传输接口组成。
(7)通信电源由交流电源切换及配电屏、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组组成。
(8)其它系统包括光缆光纤监测、动力环境监测、时钟等系统。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二、建立综合网管的必要性
作为铁路通信的后台支撑系统,网络管理部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前台的业务运营和信息处理提供全面完善的系统保障。
如何建设面向运营的强大而灵活的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由多厂商设备构成的铁路通信网络中,各厂商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网管系统,而这些网管系统在开发之前没有定义统一的信息交换和信息管理协议与格式,而是采用各自的管理协议、互不兼容。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给网络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下:
(1)信息无法共享各专业网只能了解本专业网的资源和网络运行情况,信息存放分散、孤立,对网内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情况没有全局的了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上业务的开展,阻碍了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2)难以统一调度和管理网络资源通过各厂商的网管系统无法实现跨厂家、跨系统的资源调度。
传输网的运维属于被动式运维,不能达到主动式运维和预防式运维的目标:
(3)无法完成业务质量的保障。
针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需要对传送网提供的业务传输电路进行有效的质量保障,而现有管理方法不能提供端到端的管理。
(4)多厂商设备下的互连互通互操作问题。
无法提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调度建议方案,无法实现互联互操作及统一管理。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建立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通过该网管系统对各线范围内通信网进行统一的、全局的管理,从而提高通信网的整体运行维护水平,保证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三、综合网管的特点
综合监控系统是指将彼此孤立的各类控制系统通过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起,并建设智能综合监控中心,监控和协调各相关子系统的工作,充分提高各类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决策水平,为乘客提供一个便利、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并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的铁路交通。
综合网管与传统的孤岛式网管相比,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资源共享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及界面,对各子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按各子系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及人力资源。
(2)信息互通和联动在统一的工作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库的支持下,各子系统能有效而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实现系统间的联动。
跨系统故障处理的能力当发生系统故障时操作员可更快找出故障原因及其他系统相应出现的问题及现象.有利于处理跨系统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3)工作模式预设能力可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应的预设模式,实现对全线各受控子系统作联动控制,应付不同事故。
人机界面的统一性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人机界面,形成的图形、图像、表格及文本格式一致,可提高反应能力、减少误操作。
四、综合网管的功能
综合网管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综合故障管理综合故障管理的目标是以业务为中心进行预警,实现端到端业务的监控管理,将告警信息关联到电路,提高业务保障能力。
其主要功能是基于不同专业的监控系统实现集中和综合的故障管理,提供跨专业平台
的网络集中告警功能,在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上实现多专业综合告警的实时集中呈现,能够在众多相关联的告警中迅速判断出产生告警的真正原因,(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2)综合性能管理性能管理以网络性能为准则检测网络的利用情况,主要由性能告警的检测和发现性能故障后网络重配置两部分组成。
根据网络的一些运行参数如吞吐率、响应时间、网络的一般可用度,来判定网络运行的好坏,及决定从哪一方面来改善。
性能管理功能包括性能数据检测和分析、性能闭值设置、性能调整等。
(3)综合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网络管理者对网络配置的控制,这是通过对设备的配置数据提供快速的访问来实现的,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获得关于当前网络配置的信息、提供远程修改设备的手段、存储数据、维护一个最新的设备清单并根据数据产生报告。
(4)综合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提供一个安全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合法用户可以访问受限的网络资源和重要信息。
按照权限、口令以及一些准则来检测有意或无意的非法入侵,当检测到非法入侵事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查处或追踪。
安全管理主要涉及: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在敏感的网络资源和用户集间建立映射关系:数据链路加密;密钥分配和管理;安全日志维护和检查;审计和跟踪;防止病毒:灾难恢复措施。
五、结束语
综合网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运营部门的设备维护人员,缩短了故障判断和处理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资源,提高了网络运行维护水平,提供了一种更加友好和便捷的管理方式。
在国内,目前综合网管系统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参考文献:
〔1〕YD/T852-1996.电信管理网(TMN)总体设计原则〔2〕冯明.实用网络管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3〕李兴明.网络管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夏海涛,詹志强.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
03.〔5〕田力耕,孙绍利.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思路〔J〕.电信科学,2004.3.〔6〕杨家海、任宪坤、王沛瑜.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7〕王远波.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07(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