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
- 格式:ppt
- 大小:7.33 MB
- 文档页数:68
综合网管的建设思路综合网管的建设思路(2005-10-31)摘要 首先介绍了国内网管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制约因素、发展趋势,接着阐述了综合网管的基本摘要内涵、功能需求、体系结构,最后指出了综合网管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网管系统 综合网管 网管建设 运维管理1、网管建设与应用的制约因素 网管系统统称为OSS,通过网元管理层(EML)、网络管理层(NML)、业务管理层(SML)等逻辑分层结构,实现通信网络集中监视或集中监控管理、网络性能管理与资源优化、网络组织调度、网络故障管理和配置管理等主要功能,保证通信网络高效、可靠、经济和安全地运行。
网管系统覆盖的范围包括各个专业的网管系统、综合性网管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如知识库、电子工单管理)等。
OSS与BSS、MSS一起构成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为电信运营的服务实现、服务保障、业务计量三大核心功能(FAB)提供支撑基础与保障。
OSS隶属运营后端支撑,难以确切地通过定量的指标来综合衡量OSS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但是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定性分析以及比对(Benchmarking)的方法论可以识别电信运营商在运维管理、网管系统建设思路与应用效果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服务能力与竞争能力。
近几年,国内各个电信运营商在OSS、BSS和MSS上给予大力投入,其中OSS建设与投入低于其他运营支撑系统。
网管系统的建设(尽管系统是新建的)在以下几个问题尚未明确之前的应用效果依然不会脱离原有系统的一贯性规律。
①公司采用的运维管理体制,尤其是集团公司级、省级,是集中性的大生产,还是分散性的大管理。
3G、NGN网络技术的特点趋向集中化的大生产与管理,现有网络的维护管理机制如何适应未来3G、NGN等的网络管理,这对网管系统的功能需求差异巨大。
采用什么样的运维体制,不是公司想不想如何做的事情,而是企业竞争、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但最终要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规模与复杂度逐渐增大,网络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成为了当前通信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输综合网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配置、监控和管理,可以使通信网络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研究其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同时分析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1. 传输综合网管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传输综合网管的定义、特点、功能和工作流程等。
2. 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深入剖析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包括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架构等。
3. 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分析其组成部分、层次结构和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 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包括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
5. 传输综合网管的应用案例分析:以某通信运营商为例,分析传输综合网管在其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四、研究步骤1. 调研传输综合网管的相关文献和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其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
2. 深入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分析其协议、架构和管理方法等。
3. 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总结其组成部分、层次结构和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 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从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5. 选取某通信运营商为实例,分析传输综合网管在其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理解传输综合网管的概念、特点及工作原理。
2. 掌握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组成部分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 掌握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包括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
4. 分析某通信运营商的传输综合网管实际应用案例,总结其应用效果和经验。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输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对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传输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管理与维护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提升传输网的管理与维护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一)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通过对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进行研究,明确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并深入分析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技术原理,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当前传输网的管理与维护情况,分析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和功能,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接口规范,并根据实际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述需求分析,进行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实现、界面设计等方面,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研究意义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输网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如何建立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提升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从而为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实际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案例和实地调研,来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同时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测试和性能优化,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第三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第四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五章:系统测试与性能优化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六、预期成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建立一套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在管理与维护现有传输网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未来传输网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市场的不断扩大,内蒙古移动公司对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作为整个通信网络的重要部分,它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运营和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对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设计,以提升其整体性能,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系统概述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是一种以移动传输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管平台。
它涵盖了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平台、从设备维护到网络运营的所有方面,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
本系统具有高度集中化、可定制化、高可用性等特点,能满足内蒙古移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网络管理需求。
三、系统需求分析(一)业务需求分析内蒙古移动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需要满足以下业务需求:设备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
此外,还需要支持多业务接入、多厂家设备兼容等。
(二)功能需求分析系统需要提供图形化界面以方便操作和管理,还需要支持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分析等功能。
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实现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四、系统设计(一)系统架构设计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应用层、中间层和数据层。
其中应用层提供各种服务,如用户界面服务、设备管理服务等;中间层提供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库交互功能;数据层则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二)模块设计本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故障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等。
每个模块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管系统。
(三)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存储各种网络资源的信息。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本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能高效地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五、技术实现与选型(一)技术实现方案系统的实现主要采用B/S架构和C/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利用Spring Boot框架和MyBatis ORM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以及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均衡等。
《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内蒙古这一广阔地域,移动传输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网络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思路、系统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系统需求分析1. 业务需求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旨在实现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故障快速定位与处理、业务性能监控等功能,以满足企业对移动传输网络的高效管理需求。
2. 用户需求系统需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包括网络管理员、运维人员、业务人员等,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便捷的操作流程,以及丰富的数据报表。
三、设计思路1. 系统架构设计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界面层。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便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2. 技术选型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智能性。
同时,选用成熟的技术产品,如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以降低系统的开发难度与维护成本。
四、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类网络设备中采集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流量数据、告警信息等。
该层采用标准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2. 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分析与处理。
该层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确保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效率。
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为故障定位与处理提供支持。
3.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相互协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
4.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等)。
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流程便捷,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
《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篇一一、引言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高效的、可扩展的网络管理和监控,成为了业内重要的研究方向。
针对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了针对内蒙古移动传输的综合网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旨在为内蒙古移动提供全面、高效、可靠的传输网络管理和监控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述内蒙古移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是一个集网络管理、监控、配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它主要面向内蒙古移动的传输网络,实现对各类传输设备和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安全保障。
三、系统需求分析(一)业务需求分析首先,对内蒙古移动的传输网络进行全面了解,明确其业务需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的监控、故障定位与处理、资源配置与调整等。
此外,还需考虑系统的易用性、可扩展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二)技术需求分析在技术方面,系统需要支持多种传输技术和设备类型,如SDH、OTN、PTN等。
同时,应具备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确保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仍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变化。
四、系统设计(一)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的架构,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业务层负责实现各种业务功能;应用层则提供用户界面和交互功能。
这种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网络资源和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数据的结构、关系和访问权限等因素,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应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优化技术。
(三)功能模块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本系统设计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设备管理模块、故障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等。
这些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XXXX公司电网调度综合管理传输网络系统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XXXX年XX月目次电网调度综合管理传输网络系统实施方案.................................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组织措施......................................................... - 2 -三、实施细节......................................................... - 3 -四、安全措施......................................................... - 3 -五、技术措施及质量标准............................................... - 4 -六、环境要求......................................................... - 4 -七、施工进度......................................................... - 5 -八、联系方式......................................................... - 5 -附件1电网调度综合管理传输网络系统实施进度表........................ - 6 -附件2工程验收标准................................................... - 6 -电网调度综合管理传输网络系统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XXXX公司为两台150MW燃煤直接空冷汽轮发电机组,通过两回110KV输电线路向电网送电。
传输综合网管建设难点及对策作者:徐涛潘亦真王薇薇奚佳运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8期摘要:为了实现可视可管,高效运维,精准支撑的管理目标,建设独立于各设备厂家的传输综合网管。
以厂家网管采集的实时数据和手工录入的静态资源为基础,构建基础资源池,并在此基础上定制性能巡检、割接管理、综合告警、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
因为现网运行时间长、存量规模大、资料标准不统一,光缆、光路、系统、通道、业务等各个层次的资料均具有较高复杂性,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经验信息流失等原因,传输综合网管建设面临存量录入、质量管理、运维模式等难点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从源头把关提高存量录入标准,专岗核查数据质量,以用促建的运维方式等对策。
关键词:综合网管;资源管理;资源系统;传输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036-01传输网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多厂家、多层次的格局。
长期以来,不同厂家的设备只能通过各自厂家网管管理,学习成本高,维护工作复杂,跨网管开通业务、处理故障效率低。
此外,传输网管之间、传输与数据专业之间均为信息孤岛,无法根据用户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不能为数据分析等上层应用提供支撑。
建设独立于各设备厂家的传输综合网管,可以弱化厂家网管的特异性,便于跨网管管理业务。
将资源系统与网管系统结合,可以建立基础资源池,通过数据采集和加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服务。
1;传输综合网管的优势和特点传输综合网管以厂家网管采集的实时数据和手工录入的静态资源为基础,构建基础资源池,并在此基础上定制性能巡检、割接管理、综合告警、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
各模块相互联动,实现可视可管,高效运维,精准支撑的最终目标。
1.1 性能巡检。
性能巡检功能即根据厂家网管北向接口[1]上报的信息,批量定制需要周期巡检的端口和性能指标,如光功率、误码率、温度等。
对越限的性能值按越限程度分别联动不同类型的工单。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1. 简介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是为了规范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运维等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文档包含了对于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的详细说明和要求,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接口定义、数据安全等方面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本文档的规范要求,可以确保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对于网络管理的需求。
2. 系统架构设计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协议选择、功能划分等方面。
2.1 组成结构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前端接入模块: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发给后端处理。
•后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算法计算、网络配置等功能,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的配置数据、运行数据等信息。
•网络管理模块:负责对传输网的设备、链路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2.2 协议选择在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应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常用的协议包括:SNMP、NetConf、RESTful等。
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网络设备的支持情况,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使用。
2.3 功能划分根据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接入、配置、监控等功能。
•链路管理:负责链路的建立、拓扑发现、带宽管理等。
•资源管理:对传输网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
•故障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性能管理:对传输网的性能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
3. 功能模块划分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3.1 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负责对传输网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接入、配置、监控等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子模块:3.1.1 设备接入设备接入模块负责通过合适的接口与传输网设备进行通信。
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构想7 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构想盛根林1,刘丽娜2,杜瑞军3(1.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7;2.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3.濮阳供电公司,河南濮阳457000)摘要: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工作重点正逐步由工程建设向维护管理过渡。
全面掌握和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平台,有效管理通信网络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文章从介绍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入手,对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近、远期方案设想。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体系结构;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中图分类号:T N915.0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641(2007)07-0026-05收稿日期:2007-01-23;修回日期:2007-03-090引言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工作重点逐步由工程建设向维护管理过渡,全面掌握、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资源,有效管理各种通信网络,建立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般对综合网管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包括:1)在管理对象和范围上,要求能够支持跨领域、跨厂商、多技术和多协议;2)在管理功能上,应包括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及业务质量管理;3)在业务运营流程上,涵盖业务实施和业务保障2个流程[1]。
1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根据I T U 对网络管理范围的定义,网络管理应包括狭义的网络管理和广义的网络管理。
前者仅包括网络本身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目前各专业厂家网管系统一般属于狭义网管,如S DH 传输网管、数据网网管等;后者的范围不仅包括各种网络本身的管理,还包括业务管理、基础设施(如空调、电源、机房、光/电缆管道等)的管理等。
目前建设中的网管系统,正逐渐从狭义的网络管理向广义的网络管理演进,各专业网管也正在向综合化、统一化的网管系统方向发展。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发布××××-××-××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联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贵宝,丛日刚,王燕,张德华,陈忠民,李财云,牛莹。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
本标准界定了本次技术规范系列引用的术语。
本规范适用于对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多厂商SDH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马明等本文作者马明先生,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若黎先生,运维中心总工程师;黄欣先生,总工办主任;李戈先生,运维中心主任。
一引言全国广电SDH传输网主要是由国家广电光缆干线SDH传输网和省级广电光缆干线SDH传输网所组成,国家干线网和每个省级干线网构成全国广电SDH 传输网中不同的子网管理域,每个子网管理域包含一个或多个网元管理域,每个网元管理域只包含一个厂商的传输设备,不同厂商的传输设备构成不同的网元管理域。
全国广电SDH传输网的分层模型如图1所示。
国家广电光缆干线SDH传输网(国家干线子网管理域)主要用于中央和各省(市)之间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实现各省级广电光缆干线SDH传输网(省级干线子网管理域)的互联互通,并为广电数据平台提供传输链路。
目前,国家干线子网管理域包含三个不同的网元管理域,分别由朗讯、华为和中兴的SDH传输设备所组成。
国家干线子网管理域的网络结构是以自愈环为主,以链路为辅,自愈环和链路相结合。
对于每个网元管理域,分别采用设备厂商提供的网元管理系统对各自厂商的SDH设备进行管理。
对于子网管理域,目前没有能够集中管理多厂商SDH设备的综合网管系统,只能利用不同设备厂商提供的网元管理系统对包含多厂商设备的子网管理域进行管理。
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能力及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各设备厂商的网元管理系统只能管理各自厂商的SDH设备,不能管理其他厂商的SDH设备,所以,利用网元管理系统只能对国家干线子网管理域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散管理,不能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利用网元管理系统不能对不同网元管理域之间的设备连接状况进行管理,不能直接生成整个子网管理域的网络拓扑信息。
(3)利用网元管理系统不能从网元的时隙交叉连接信息直接生成端到端电路信息(包括电路的路由以及在每条链路上所占用的时隙),不能对网元之间所存在的空闲链路时隙直接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