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73.96 KB
- 文档页数:2
肛周疾病17例术后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肛周疾病手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肛周手术后发生大出血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结果:肛周手术术后大出血率为0.86%,其中肛痿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出血率分别为1.19%,0.79%,0.70%。
结论:肛周疾病术后大出血有手术因素,有术后护理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等。
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术后大出血发生,但总结出血的原因、规律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肛周疾病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肛周疾病;大出血;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81-02肛周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其中手术后大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手术后数小时至伤口愈合前的出血、出血量不等,齿线以下的出血容易发现,齿线以上的出血不易发现。
患者常感觉肛门坠胀,灼热不适,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暗褐色或黑色血块,或肛周敷料血液侵染,伴头昏,乏力,心慌不适等。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肛周手术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17例,分析不同手术的术后出血几率,总结出血原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实施肛周疾病手术后有大出血发生的相关疾病的患者1976例,其中男性829例,女性1147例,年龄1-82岁,平均年龄41.3岁;术后并发出血患者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23岁-72岁,平均年龄38.2岁。
1.2 手术方法肛痿切除术:常规消毒,铺巾,扩肛后,将探针从外口逐渐进入管肛,由内口穿出,切开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及痿管壁。
完整切除痿管,修剪创缘皮肤,使创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切口,止血后以凡士林纱布或0.9%生理盐水纱条填塞创口,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常规消毒,铺巾,扩肛后。
将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自然暴露,在外痔边缘处做“V”字形皮肤切口。
痔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临床治疗Ⅲ、Ⅳ度痔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有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分离、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等。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10例痔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讨论痔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痔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并发症;病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治疗痔病的常规手段,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Ⅲ、Ⅳ度痔病,该术利用特制的圆形吻合器经肛门插入直肠,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同时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上提,恢复肛垫的正常解解剖位置,同时切断供应痔核的动脉血液分支,从而达治疗的目的。
本文讨论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1病例资料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10痔病患者临床病例。
患者中环状痔48例、脱垂痔147例、脱肛15例,患者中Ⅱ-Ⅳ度重痔193例,诊断均符合《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且无心、脑、肾及传染病等重大疾病。
所选病患皆接受痔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总结分析以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病例资料,210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2并发症原因及对策2.1术后出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出血可分为渗血和活动出血。
渗血一般量少,不需要特别处理,严重者压迫止血就可以。
活动出血多较凶猛,出血量多,需紧急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处理。
根据病例情况认为,吻合口出血与其和齿线的位置密切相关,吻合愈靠近齿线易造成出血。
术后一周后出血的患者常为排便时过于用力所致。
若术后大出血,首先应检查记录患者的血压、脉率,急查血常规,建议在手术室麻醉和灯光照明环境下进行准确、彻底、有效止血[1]。
不建议在出血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用纱布卷填塞,此法一方面不易达到准确压迫止血目的,延误治疗时机,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造成吻合口新的损伤而加重出血。
2.2疼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技术特点为无痛或微痛,多数患者术后痛感弱。
痔术后大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痔术后发生出血的原因,加强术后观察护理,有助于预防与减少痔术后大出血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施行痔术后608例,发生术后大出血6例患者进行出血原因分析。
结果 6例大出血患者治疗及时,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1例再出血发生,均痊愈出院。
结论为预防与减少痔术后大出血发生,除术前充分准备、手术操作规范外,掌握出血原因,术后严密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痔术后出血并发症护理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之一。
术后创面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3.3%—6.7%[1],如出血量多,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分析痔术后大出血原因,加强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减少其发生。
我科2008年1月—2010年3月行痔手术608例,发生术后大出血6例,发生率0.98%,现就出血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8—65岁。
诊断:环状混合痔5例,内痔1例。
1.2出血情况1.2.1出血诱因 3例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于便后2h发生大出血,2例发生于活动后,1例发生于合并高血压病因,血压增高而诱发。
1.2.2出血时间早期出血1例,术后12h结扎线滑脱所致;迟发性出血5例,其中2例经全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后3—5天焦痂脱落期发生出血;3例外剥内扎及内切缝合外剥术后7—10天痔核脱落期发生出血。
1.2.3出血量 6例出血量300—1000ml,均在肛门大量排出血液前发现。
1.3治疗结果 6例均立即在骶管阻滞麻醉下清除肠腔积血,寻找出血点,缝合包埋止血,同时给予止痛剂肌注或静滴,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治疗,15—20天痊愈出院,无1例再发生出血。
2 出血原因2.1操作因素混合痔外剥内扎时,结扎线不牢固,痔体残端保留过少,结扎线松动滑落造成出血;内切缝合外剥术缝线结扎过紧,黏膜过早坏死,缝线脱落,血管未闭合;切口太深、太长,止血不彻底,操作者动作粗暴亦可导致出血。
PPH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肖建昆;杨波;李成能;黄明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8)25
【摘要】1975年学者Thomson首次提出"肛垫下移"学说。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根据这一学说发明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主要用于治疗Ⅱ~Ⅳ度痔病等脱垂性痔病。
因其完好的整形效果、精细的微创理念,PPH一时间风靡全球。
尽管其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青睐,PPH术仍存在一系列并发症。
本文拟对PPH术后出血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系统分析。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76-177)
【作者】肖建昆;杨波;李成能;黄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攀钢西昌医院肛肠科;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省西昌市攀钢西昌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
【相关文献】
1.PPH术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
2.痔PPH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3.PPH术后出血的原因和对策
4.PPH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5.PPH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痔术后出血31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痔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1例痔术后出血的病例资料。
结果全组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结论针对痔术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有效减少痔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痔外科手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83-02痔术后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现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痔术后出血31例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
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1.3岁。
混合性痔27例,内痔3例,外痔1例。
合并高血压7例,门脉高压1例。
行外剥内扎术15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8例,血栓痔剥离术1例。
发现出血时间术后20min~9d。
出血量100ml~600ml。
1.2 处理方法缝扎止血24例,止血粉加纱布压迫止血4例,注射消痔灵止血2例,气囊压迫止血1例。
全组均予以抗感染及止血药物。
其中2例出现休克症状,予以输血并抗休克治疗。
1.3 结果全组均治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2 讨论2.1 痔术后出血的程度按1978年第一次全国肛肠学术经验交流会意见,将术后出血分为三度[1]。
ⅰ度出血:主要表现为便后手纸带血或粪便表面少量染血。
ⅱ度出血:排便时滴血或排出较多血液和血块。
ⅲ度出血:除有明显的大量出血外,而且出现休克需特殊处理者。
本组均为ⅱ度及ⅱ度以上出血。
2.2 痔术后出血的原因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中根据出血发生时间分为原发性出血,即术后12h 内发生的出血;继发性出血,多为术后7~14d发生的出血。
2.2.1 全身因素有出血倾向的病例,如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肝脾功能异常等,致术凝血机制不佳。
肛周常见疾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和防治体会我院于1997年9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肛周常见疾病(混合痔、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直肠息肉、尖锐湿疣等)术后并发大出血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0~75岁,其中混合痔8例,肛瘘4例,直肠息肉2例,尖锐湿疣1例,肛裂1例。
出血时间:术后24~48小时3例,术后2~3天2例,术后7~15天11例;出血量300ml者5例,300~500ml者7例,500ml以上者4例。
1.2 治疗方法1.2.1肛管填塞法硬麻或腰麻,患者采用侧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域,暴露肛门后,排出肠腔内积血,在肛门镜下查找出血点。
如创面无明显出血点或创面局部感染组织脱落面渗血不止,用中号肛管外裹凡士林纱布条卷成筒状塞入肛管;也可用纱布浸入1:1000肾上腺素或云南白药等止血药塞入肛管止血。
观察半小时,无出血后塔形纱布固定。
也可选用气囊压迫止血法。
1.2.2手术缝合止血法探查发现活动性出血点,部分病例见脱落结扎线或钛钉,采用手术8字缝合止血,止血后再接前述方法填塞。
2.结果16例患者中3例采用肛管填塞法治愈,其余13例采用手术缝合止血痊愈,无手术并发症。
3.护理3.1 术前准备肛周常见疾病手术后出血应立即监测血压、脉搏,观察患者面色、是否出冷汗、小便情况,局部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手术创面在齿线以下,重点观察局部敷料渗血情况,少些渗血属正常现象,出血量多时,加压压迫,快速输液,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如手术创面在齿线以上,如直肠息肉、内痔、肛瘘等手术,术后观察肛门内引流管情况,必要时肛管冲洗,避免肛管堵塞。
术后7~15天出血多是结扎线、挂线或钛钉脱落出血,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快速静脉通道。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诉说心里不安及焦虑,主动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如何配合,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尽可能做到及时、针对性、全程性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安全感。
一、引言痔疮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痔疮术后护理的诊断和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痔疮术后护理诊断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创面渗血、便血等。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痔疮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不适症状,表现为肛门及会阴部疼痛、坠胀等。
3. 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是痔疮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等。
4. 肛门水肿:术后肛门水肿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等。
5.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痔疮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创面红肿、脓性分泌物等。
6. 肛门狭窄:术后肛门狭窄是痔疮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表现为排便困难、疼痛等。
三、痔疮术后护理措施1. 术后出血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减少感染风险。
(3)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4)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维生素K等。
2. 术后疼痛护理:(1)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杜冷丁等。
(4)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 术后尿潴留护理:(1)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出现尿潴留,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如排尿反射训练等。
(3)适当给予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促进排尿。
(4)遵医嘱给予利尿药物,如速尿等。
4. 术后肛门水肿护理:(1)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给予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4)遵医嘱给予消肿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
5. 术后感染护理:(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内痔消痔灵注射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附2例分析
单万松;胡贤荒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90(012)005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单万松;胡贤荒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6.05
【相关文献】
1.浅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附139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 [J], 王香荣
2.应用吻合器治疗重度内痔(附18例分析) [J], 雷建;岑均华
3.RPH与PPH治疗内痔为主环状混合痔:附210例分析 [J], 井晓峰;秦焕
4.内痔结扎、注射疗法术后出血的防治(附3例报告) [J], 谢宝慈;杨鸿培
5.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附111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 [J], 胡志远;胡振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演练背景某医院肛肠科于今日上午成功为患者张先生进行了痔切除术。
术后,患者张先生在恢复室休息。
下午2点左右,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张先生大便后出现肛门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呈鲜红色。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经初步判断为术后大出血。
为保障患者安全,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痔术后大出血的应急处理能力。
2.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
3. 优化医院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指挥:由医院副院长担任演练总指挥,负责统筹协调演练工作。
2. 演练小组:由医院肛肠科、护理部、手术室、输血科、急诊科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3. 演练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2:00-4:00。
四、演练流程1. 发现与报告- 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血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 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迅速前往恢复室查看患者情况,确认出血原因。
2. 启动应急预案- 值班医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演练小组各成员。
- 演练小组各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到位,各司其职。
3. 紧急处理- 护理人员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开通急救通道。
- 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械,做好手术准备。
- 输血科准备充足的血液,确保及时输血。
- 急诊科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4. 手术止血- 值班医生在手术室为患者进行止血手术。
-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 术后观察- 手术完成后,患者被送回恢复室。
-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6. 总结评估- 演练结束后,演练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内容1. 现场演练- 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血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 值班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认出血原因。
- 演练小组各成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分工合作,进行紧急处理。
2. 模拟演练- 模拟患者出血量大,出现休克症状的情况。
- 演练小组进行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路、输血、心肺复苏等。
痔术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痔术后出血是肛肠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健康。
对出血的治疗存在多种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发展,治疗方法也随之发展。
本文对痔术后出血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指导如何针对不同情况选用正确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Abstract]Hemorrhoids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after anorectal surgery.It can affect patients′ health.There are many methods in treating hemorrhoids postoperative bleeding.With the update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the methods of treatment also were developed.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postoperative bleeding,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guide the doctors choosing right method and obtaining good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Hemorrhoids;Postoperative bleeding;Treatment痔术后出血是肛肠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痔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其术后出血发生率有所降低,约1%,但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痔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两种。
原发性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 h内,多与手术操作有关;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术后7~14 d[1],出血原因复杂,与围术期管理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为继发性出血。
塑垦堂 生!旦 7期Med J West China,July 2012,Vo1.24,N。.7 526例痔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印义琼,刘春娟,刘 洪,向 巍,文 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探讨痔患者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预防及护理。方法对526例行痔手术术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 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26例患者经术后饮食指导、规范化换药、出血的预防等护理干预后均痊愈。结论 不同 的痔手术通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干预,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出血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痔;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 657.1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I:10.3969/j.issn.1672—3511.2012.07.076
痔是外科常见疾病,根据其解剖位置的不同分为 外痔、内痔、混合痔。对于部分出现便血、脱垂等不适 症状的患者,且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治疗后反复发 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通过手术治疗[1]。我们对 收治需手术的痔病患者526例,均予以手术治疗,通 过围手术期对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 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 治疗526例痔患者,男性患者302例,年龄17~77岁, 平均年龄43岁。其中外痔11例,内痔24例,混合痔 267例,合并便秘患者65例,术后Ⅲ度出血2例;女性 患者224例,年龄l8~8O岁,平均年龄41.5岁,其中 外痔l1例,内痔15例,混合痔198例,合并便秘患者 57例,术后Ⅲ度出血1例。 1.2手术方法 单纯外痔予以外痔直接切除,单纯 内痔患者采取内痔结扎及消痔宁注射,混合痔患者采 用改良式外剥内扎术及内痔部分消痔宁注射。 1.3 出血评级 出血是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按 1978年第一次全国肛肠学术经验交流会意见,将术后 出血分为三度。I度出血:主要表现为便后手纸带血 或粪便表面少量染血;Ⅱ度出血:排便时滴血或排出 较多血液和血块;Ⅲ度出血:除有明显的大量出血外, 可能出现休克需特殊处理者。 2 结果 526例施行痔手术术后出血患者,经过围手术期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出血,均达到良好的 疗效,患者主观感觉良好。 3讨论 3.1痔的特殊解剖位置,术后出血是其不可完全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