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水滴的旅行(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1
2024年中班科学课件《小水滴的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水的世界》相关内容,详细讲解小水滴的形成、循环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过程,认识水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节约用水。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冰块、水、水蒸气)、水循环模型。
学具:画笔、画纸、水杯、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冰块、水、水蒸气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过程,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水是如何变化的。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水循环模型,讲解水滴从蒸发、凝结、降水到流回大海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循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循环过程。
5. 互动环节(10分钟)举行“我是节水小能手”活动,让幼儿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节约用水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水滴的旅行》2. 内容: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流入大海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画一幅节约用水的画,并附上节约用水的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循环、节约用水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变清澈的过程,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课件《小水滴的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水的奥秘》中的第一节《小水滴的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结和融化现象,认识水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循环过程。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方法,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水循环过程的抽象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水、酒精灯、玻璃片、冰块、热毛巾、投影仪。
2. 学具:每组一份水、酒精灯、玻璃片、冰块、热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雨、雪、雾等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现象与水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冰融化成水、水沸腾成水蒸气的过程。
(3)讲解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实验,观察冰融化、水沸腾现象。
(2)讨论水循环过程中,小水滴是如何旅行的。
(2)引导幼儿思考: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2. 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简述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2)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意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循环过程,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拓展延伸:(1)观察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如:雨后积水、雾凇等。
(2)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科学小水滴的旅行课件科学小水滴的旅行课件科学小水滴的旅行课件活动目标:1.欣赏科学童话《小水滴旅行》,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乐意参与小水滴游戏活动。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活动准备:课件,小水滴,太阳、风形象各一,小水滴形象胸贴若干,图片、胶水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入场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入场二:谈话,引出活动内容1.师:坐火车旅行可真好玩呀!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行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噢,原来我们地球上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呀,那王老师下次也要去旅行,到处去看一看,玩一玩。
2.出示小水滴形象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瞧瞧,它是谁呀?(小水滴)小朋友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水滴你好)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是小水滴,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很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我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幼: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
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三: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1.讲述故事2.师提问: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d.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四: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师生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五:游戏1.角色表演游戏a.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b.教师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过程的状态。
(还可以给幼儿拍照)2.操作游戏师:小朋友和小水滴一块旅行快乐吗?(快乐)小水滴也很开心。
小学科学小水滴的旅行(课件)小学科学:小水滴的旅行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件将带领小学生通过小水滴的旅行,深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对小水滴的旅行路径进行详细描绘。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水的重要性和循环:1. 水的重要性: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被广泛用于生活、工农业生产等众多领域。
2. 水的循环:a. 蒸发:太阳能使地球上的水体受热,水分子躲过吸引力,逐渐转化为水蒸气,上升进入大气层。
b.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遇冷凝结为液态水,形成云。
c. 降水:云中的水滴因为形成过大而无法被云支撑,开始下降,并在接近地面时形成降水。
d. 地表径流:降水有些会被植物吸收,有些通过河流等流经地表,回到海洋。
二、小水滴也去旅行:1. 小水滴的诞生:讲述水从河流、湖泊的蒸发、海洋、植物等途径,升入大气层后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随着气流漂浮转化成云,并不断凝结成水滴。
2. 小水滴的旅行路径:a. 水滴遭遇气流带来的风力,开始向上升起。
b. 水滴随着气流上升到云层,与其他水滴相遇凝结为云。
c. 在云层中,小水滴与冷空气接触,渐渐凝结形成雨滴。
d. 雨滴跟随着重力下降,开始下雨。
e. 雨滴落在地上,有些滴到湖泊、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回归海洋。
f. 有些雨滴被植物吸收,通过蒸腾转化为水蒸气,重新进入水循环。
三、水的变形形式:1. 水的三态变化:a. 固态:水在零度以下结冰,成为冰体。
b. 液态:水具有流动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液态。
c. 气态:水在高温下蒸发成为水蒸气。
2. 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a. 固态到液态:当冰体受热超过0度时,冰体开始融化变成液态水。
b. 液态到气态:当水受热超过100度时,水开始沸腾形成水蒸气。
c. 气态到液态:当水蒸气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凝结形成液态水。
d. 液态到固态:当液态水受冷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时,水开始结晶形成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