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 ①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 能力。 • ②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象征 意义。
整体感知:
在这首诗中所赞颂的空气, 有人说它象征着友谊,有人说它 象征着理想,有人说它象征着信 念,更有人说它象征着真理,你 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在生活 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无处不在的 东西呢?谈谈你的发现。
你读这两节诗产生了 怎样的联想?
哪怕那污浊的地牢 使你也染上污浊 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 许我以湿咸的海风 森林草野的青气 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 路灯照着垂拂的柳丝 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 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 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
自学指导Ⅰ
(1)内容:阅读全诗,整体感知。试说说 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 然后学生 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 评价,以读促理解。 (3)要求:6分钟后抢答,说出这首诗歌的 结构。
高兴与感激 悲伤与后悔 向往与期待
再
见
7)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 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 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 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 单的重复?为什么?
• 明确: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 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 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 “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 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 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 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 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4.诗中还借助了哪些事物,它们有 什么象征意义?
地牢 海风 街头
青气 柳丝
丁香
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 关怀、希望、信念、理想 自由 幸福 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