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危机重重——中学生异常心理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78
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讨摘要:中学生处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容易因其应激问题做出后悔莫及之事,因冲动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犯下无法弥补之错误,留下遗憾。
因此,学校应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了解危机出现的根源,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本文就中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几条应对之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应对方法引言: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文件精神,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预防与干预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身体急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变化,容易使其常常感受到焦虑、抑郁等痛苦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学校必须认识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们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1、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分析1.1危机源人对同一刺激事件的反应是不同的,某一刺激可能对给部分人带来严重的困扰,也可能对其他人影响不大;即便这一刺激能够带给所有人困扰,但面对同一困扰,不同的人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是课业压力繁重、考试成绩不如预期、人际关系如与朋友、同学、老师闹矛盾、家庭压力等。
不同的危机源带来的困扰程度不同,学校需针对不同原因设计相应的辅导方案。
1.2自身的心理弹性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弹性决定了其面对困扰、面对困难时的状态和心理,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即便面对心理困扰、精神困境,也能尽快适应,积极应对。
反之,如果心理弹性较弱,则很容易被困难击败,自怨自艾、出现消极情绪与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其自身的性格、成长环境、经历相关,学校可从抗压能力培养着手,帮助其克服心理危机。
初中生常见异常心理问题分析
初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包括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及时引起家长和教育者
的重视。
压力过大是初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学校课业负担加重、升学压力增大
等因素,许多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
他们正确面对压力,并适当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
情绪波动是初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身心发育、生活环境等原因,许多
初中生处于情绪波动的阶段。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易怒、焦躁、情绪低落等不稳定的情绪。
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
应教育学生正确表达情绪、调节情绪,
并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抑郁是初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青春期变化、生活压力等原因,许多初
中生会出现抑郁的情绪。
抑郁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思维、滞怠等症状,严重时会影
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抑郁,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注意力不集中是初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学习负担增加、社交媒体的存
在等原因,许多初中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下降、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教育者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
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
生理上的成熟使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
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导致产生挫折感。
总之,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一、生理发育高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个方面,这就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
(一)外形的变化初中生的身体发育很快,其身高、体重、体形及面部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初中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岁左右,那时身高一般增加50%以上;第二次生长高峰就出现于初中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身高增长异常迅速,据统计,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平均每年长高3~5厘米,而在青春发育期,每年至少要长高6~8厘米,甚至可达到1011厘米。
男女初中生的身高变化是有差异的,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左右,14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然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到15.5岁时,又退回到以前的生长速度。
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她们大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见图8-1)图8-1青春期男女少年身高增长速率初中生身高增长的速度和时间是有个体差异的。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学生之间,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在同一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也存在着。
例如,有些男生的青春发育期开始于10.5岁,有些则迟至16岁;有些女生的青春发育期开始于7.5岁,有些则在11.5岁才开始,但这种差异属正常范围。
2.体重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学生心理危机处理与干预计划一、了解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在面临极端紧张、压力或问题时,无法有效应对,造成严重的心理和情绪困扰。
心理危机可能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多种原因而产生。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常常面临着诸多压力和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
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原因1. 学业压力: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业压力,考试,作业,成绩等问题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2. 人际关系:中学生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冲突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3. 家庭问题: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问题会给中学生带来心理创伤,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4. 身体形象:青春期的中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外貌、体形产生过分关注,不满意自己的身体会导致心理压力。
5. 社会压力:中学生常常面临社会角色的转变,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社会期望的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表现1. 情绪异常:中学生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易怒、焦虑或抑郁等反常情绪。
2. 行为改变:中学生可能出现行为冲动、逃避、退缩、自伤或过度自责等行为变化。
3. 社交障碍:中学生可能避免与他人交流,退缩于自己的世界,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4. 学习退步:中学生可能在学业上出现明显的退步,成绩下降,对学习兴趣减退。
5. 生理症状:中学生可能出现头痛、胃痛、失眠和食欲改变等身体上的症状。
四、建立支持体系为了有效处理和干预中学生的心理危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支持体系。
这个支持体系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学校资源: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咨询活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建立心理热线等,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 家庭支持:家长可以关注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以及正面的家庭环境。
3. 社会资源: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例如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等,为中学生提供积极的社会环境。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教综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常见心理问题:
1. 学习压力:由于中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考试、成绩和期望等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
2. 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或者被孤立、排挤等。
3. 自我认同困惑:开始对自我身份、价值观、人生目标等的探索和确认,处理不好会产生认同危机。
4. 情绪波动: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等。
5. 沉迷网络和手机:过度使用手机和网络可能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解决方法:
1. 增强自我意识:通过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纳自我,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惑。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尊重他人,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 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避免过度压力。
4. 寻求帮助: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家长、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5. 培养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情绪。
6. 控制手机和网络使用:规定使用时间,避免沉迷。
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对策近年来在中学生中时有发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收应或过激行为,甚至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都是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康甚至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而导致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都广泛关注或重视的向题。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心理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危机期”,这是个体从动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期。
身心的意剧成熟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困惑或压力,而伴随着这个年龄特征的学业压力,常规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适应压力等都使青少年面临着严山爱的考验。
学生处于极度困惑和压力,自我处理得不好,这些压力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行为反应或出现过激行为,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出现心理行为障碍等方面的向题,甚至导致较学,自杀,但若处理好了,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其成长。
因此,如何帮助中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及应对意义一般而言,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予盾激烈冲突难心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前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向颗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已有的平衡状态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思维或行为的奈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身心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
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等各方面的特殊情况,而他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对付,便容易陷于惊怪失指中,这时如果没有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有一些学生就会迅速滑向危机,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及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中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