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玛
•
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 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 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 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 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 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 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 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 “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 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 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形象
•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 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伊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赶 已化为牛的伊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 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 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进行针砭,即使 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 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 会统治的革命者 ,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 机智勇敢的革命者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激起许多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 不久,蒙太里尼被天主教会任命为阿平宁山区的主教,这 意味着他将离开亚瑟,而新来的接替他的卡尔狄神父又让 人难以信任。由于担心亚瑟的安危,蒙太里尼很不愿离开 ,他希望亚瑟挽留自己,但亚瑟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反 而劝他上任,他只好忧心忡忡的离开。
•
琼玛与亚瑟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她也是“青年意大利 ”的积极拥护者,因此与这一团体的领导人之一波拉交往 逐渐频繁。这使亚瑟心生妒忌,单纯的他在忏悔时受卡尔 狄神父的欺骗,讲出了青年意大利党的一些活动情况,还 说出了波拉的名字。不久,他和波拉便被奥地利军警逮捕 。在狱中,亚瑟经受住了种种折磨,拒不招供,最后在哥 哥的干预下被释放出狱。当他在狱吏口中得知是卡尔狄出 卖了他时,心灵受到极大的刺激,对伪善的宗教产生了怀 疑。前来迎接他出狱的琼玛误以为是亚瑟出卖了同志,打 了他一个耳光后愤然离去。 • 伤心绝望的亚瑟刚回到家里便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 击,企图将他赶出家门的嫂子告诉他一个隐藏已久的秘密 :亚瑟是她母亲和蒙泰里尼的私生子!这个消息犹如晴天 霹雳,击碎了亚瑟对人世、对宗教的所有美好回忆,他砸 碎了家里的耶稣神像,留下了一份遗书,最后藏身到一艘 开往南美洲的船上,去了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