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针灸疗法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针刺昆仑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10例
张显孝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取穴昆仑(双侧)。
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选长
25mm~50mm 毫针,快速直刺昆仑。
进针后,针尖稍斜向外踝方向,行快速捻转泻法,使患者有强烈针感。
然后,鼓励患者做仰俯、旋转腰部的活动。
尽量向受伤方向活动。
留针40分钟,较重者可适当延长。
留针期间,每5~10分钟行针1次,以加强刺激。
每天1次,3次为1疗程。
治疗结果本组110例中,针刺1次痊愈者105例,治愈率为95%;针2次痊愈者5
【总页数】1页(P215-215)
【作者】张显孝
【作者单位】新疆省霍城县64团医院 8352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针刺水沟穴、腰痛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86例 [J], 黄捷佳
2.针刺合谷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10例 [J], 熊修安
3.针刺昆仑悬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94例 [J], 陈随社;石泽兴
4.针刺经验穴扭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00例--附常规针刺治疗100例对照 [J], 周
义贵
5.针刺养老穴为主配合委中穴拔罐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78例 [J], 徐明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58投稿邮箱:sjzxyx88@218·中医中药·0 引言急性腰扭伤是门诊常见病,常以突然受到暴力、姿势不正确或搬抬重物等后出现腰部不适或持续性疼痛为主要表现,自201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双侧养老穴和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32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13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康复科门诊,最大年龄69岁,最小18岁,发病后即来就诊者占76例,病程在3~5天者占5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发病,腰部疼痛,行动困难。
2 治疗方法嘱患者站立位,双手手掌向胸位,常规消毒,用0.35mm,1.5寸毫针刺入1~1.5寸,针行泻法,待患者出现酸麻胀等感觉后,让患者缓慢活动腰部,并作下蹲起立动作,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以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
3 治疗结果3.1 治疗标准治愈:运动功能正常,腰部无疼痛。
显效:运动功能基本正常,腰部轻微疼痛。
有效:运动功能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大,腰部疼痛减轻。
无效:运动功能、腰痛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132例患者中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定,治愈96例,占72.73%,显效25例,占18.94%,好转:9例,占6.82%,无效2例,占1.52%。
4 体会急性腰扭伤临床中很常见,中医学以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现代医学多称为“脊柱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主要累及腰背肌筋膜、韧带及腰椎小关节,部分患者可出现肌纤维、韧带纤维的断裂[1]。
针刺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治疗急性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治疗中具有患者痛苦小,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
《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手三里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郄穴,郄穴是经脉气血汇集的孔隙,治疗急症效果较好;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相交与大椎穴,手太阳小肠经又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接于睛明穴,督脉贯穿脊中,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腰部两侧,故急性腰扭伤,针刺此二穴位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气血畅通,淤滞消散而显效[2]。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
应该会给广大同仁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
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
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
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
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
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32年前,我调下乡当工作队长,遇一农民坐在路边痛苦呻吟。
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下乡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农民不太相信,同行的工作队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
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工作队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
40个腰扭伤治疗法 !接近史上最全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
希望会给广大朋友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
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
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
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
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
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几年前,我回老家,遇一老乡坐在路边痛苦呻吟。
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经常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老乡不太相信,同行的人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
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人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
治疗腰部急性扭伤的简便方法扭伤是体育运动和农村、牧区、厂矿、部队的生产劳动和战备施工中常见的外伤。
腰部急性扭伤的症状主要是局部疼痛,因而影响驱干的正常活动:多因外物撞击,负荷和行走平衡失调所引起,但过去患有风寒湿痺症的人,稍遇意外,更易引起。
现介绍几种治疗腰部急性扭伤的简便方法:针刺治疗按照一定的穴位或痛点、痛区局部消毒后进针,当患者获得酸、麻、胀、重等感觉时,即嘱患者作前倾、后仰和左右弯腰等动作,同时加大刺激量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稍留针或不留针。
一般规律是越痛则针刺强度越大。
当然,也要根据病员的体质、敏感程度来决定刺激量的大小。
穴位:1.人中透迎香。
从人中穴进针后斜透迎香穴。
左侧腰扭伤透右侧迎香穴,右侧腰扭伤透左迎香,可一次即愈。
2.取后溪穴。
强烈捻转针双后溪穴可一次即愈。
3.大弧度捻转针大肠俞、腰眼穴(即大肠俞外开1.5时处),有时配合委中、殷门穴,一次就见效(编者按:腰部针后留针期间,不应作腰部活动以免因肌内的舒缩,使银针发生弯曲而滞针或发生断针等意外)。
4.在扭伤局部痛区采用“散针”针刺。
即在痛区针刺四至六点,每日三次,每次留针约二十分钟:亦可配下肢双阳关穴,每天二次,每次留针约十五分钟:手法都是强烈捻转。
5.取“扭伤”穴。
“扭伤”穴位于曲池与阳池穴联线的上四分之一交点处。
一般垂直捻转进针;边提插加大刺激量,边嘱患者活动腰部,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才出针。
亦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对于各部位扭伤和一般功能性痛症,上述治疗在当前确属效、简、便、廉。
在针刺治疗实践中,取穴时应当特别注意勿误伤胸部而以免引起人工气胸,因此必须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浅。
上述疗法全是单独运用。
橡皮膏固定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亦称踝关节扭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损伤。
多发生于外踝(主要是距腓前韧带撕裂)。
这是因为踝关节具有外踝长,内踝短,外踝的腓距、腓跟韧带薄弱,内踝的三角韧带坚强,以及距骨体前宽后窄等解剖特点,当行走不慎或由高处跳下足着地时,即在内翻跖屈时,距腓前韧带紧张、踝关节松动,容易引起踝关节突然极度内翻,使距腓前韧带受暴力的过度牵扯而发生撕裂。
・针灸推拿・谈急性腰扭伤的针刺疗法王喜成,高锦秀[摘要] 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单针针刺叉气穴并配合旋转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对10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畅19%,总有效率达98畅15%,在108例中,经针1次治愈者59例,占54畅63%;其中病程在1天以内,1次治愈者38例,占74畅51%。
单刺叉气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功能等方面均优于药物和其他疗法,且取穴少,见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叉气穴;针刺泻法[中图分类号] R245畅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1唱2476(2009)06唱0353唱02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探索应用单针针刺叉气穴配合旋转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
收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
今将2004年至2008年,我们治疗的108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畅1 一般资料 108例中男87例,女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
病程最短1h,最长5天。
病程在1天以内者51例,2天以内40例,3~5天17例。
在108例中,临床表现多为急性闪挫扭伤,腰痛甚剧,不能转侧仰卧,其次为慢性劳损,或有陈伤痛疾,劳累使之加重,腰肌僵硬,痛有定处,活动不利。
1畅2 治疗方法1畅2畅1 取穴 叉气穴,在双手指第2~3掌骨上端交界处。
根据扭伤腰部左右之偏重而取左右叉气穴。
1畅2畅2 刺法 针前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患者取坐位或立位,穴位消毒后,取1枚30号1畅5寸毫针,快速直刺皮下,然后针尖向上横刺15°,进针0畅6~1寸,泻法得气后时。
嘱患者站立,做腰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亦可做下蹲站立交替运动。
动作可由小到大慢慢进行。
15~20min起针,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2畅1 疗效标准 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能从事各项工作为痊愈;以疼痛减轻,能从事工作为有效;经3次治疗疼痛未减轻为无效。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May.2017,Vol.25No.5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中指出:“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制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
”《丹溪心法·鼓胀论》指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洁,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经曰鼓胀是也。
”治疗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综上所述,其病机主要归纳为脾失运化、肝脾不调、脾肾两虚、邪阻肝络等,各个医家的侧重点不同。
现代医家对肝硬化腹水病机认识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李佃贵等[2]认为肝硬化病因病机尤其强调浊、毒、虚共同致病,并认为“浊邪”在整个致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既是病因又为病果,肝硬化由正气虚衰、浊毒内侵所致。
高宪虹[3]认为肝硬化大多由湿热邪毒、虫毒、酒毒等侵犯肝脏日久,导致肝、脾、肾三脏受病,气滞、血瘀、水蓄而成,是本虚标实之证。
李普[4]认为本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肾,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气、血、水搏结为标,肝、脾、肾亏虚为本,“气虚血瘀,脾土衰败”是其基本病机。
邢登洲[5]认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体内湿热长期稽留、饮食失调、肝气郁滞、瘀血内阻、肝脾肾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尽管现代各医家观点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病因主要为湿热、酒、虫、瘀、毒,病机为湿热瘀毒久酿、肝脾不调、脾失健运、气滞血瘀、瘀血痰凝阻络。
病理性质为气滞、血瘀、水湿、毒瘀,属本虚标实,肝郁脾虚为基本病机。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既突出表现了中医药治疗之优势,又能减轻西药毒副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
通过中西医结合多途径综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笔者有以下体会:①辨证论治,三焦同治。
针灸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5例
王艳林;刘淑丽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10)6
【摘要】目的:针灸后溪穴配合局部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
方法:对5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实施针灸双侧后溪穴,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果:针灸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4%。
结论:通过针刺腧穴及经络而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页数】1页(P170-170)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灸;后溪穴;治疗;疼痛
【作者】王艳林;刘淑丽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理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
【相关文献】
1.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4例观察 [J], 王齐星
2.针刺后溪穴配合脊柱微调治疗急性腰扭伤 [J], 吴毅明;杨云涛;乔敏;许前磊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41)——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技术 [J], 吴耀持
4.针刺后溪穴配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 [J], 张君;杨丽;龙瑶;葛
召方;彭毅;刘绍海;杨艳红
5.针刺印堂、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J], 刘启;李梦醒;李东霞;唐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安秀平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6(000)003
【摘要】急性腰扭伤,采用针刺支沟穴治疗,疗效很好,临床试治20余例,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故向同道介绍如下:一、针刺方法:取双侧支沟穴,进针1~1.4寸,强刺激,大幅度捻转1~2分钟,同时让患者活动腰部,即做弯腰及左右旋转动作,留针15~30分钟。
二、病例:患者安××,男,40岁,因搬抬重物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安秀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J], 刘金颖;刘海永;周广岳;王洪军;张小雨;周志敏
2.针刺支沟穴治疗急性疼痛验案 [J], 吴瑶
3.针刺外关、支沟穴治疗脑卒中手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观察 [J], 叶文成;汪军;裴建;陈宇杰
4.针刺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研究概况 [J], 焦圣贤;陈磐华
5.针刺支沟穴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 [J], 姜蓓蓓;张燕;张广武;牛哲;卢艳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疗法治疗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灸疗法
基层医院门诊经常会接诊到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系门诊常见病之一,多由腰部弯曲姿势不当或用力不当造成。
其表现为腰部突发性疼痛,活动受限。
笔者自1998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针刺养老穴配合委中穴放血,以一次性治疗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6岁。
病程30分钟~5天,全部病例均表现为一侧腰痛伴有压痛点,治疗均不加用任何药物,仅针刺养老穴配合委中穴放血,1次治疗。
1.2 治疗方法取穴:患者坐位,取患部同侧养老、委中2穴。
操作:先取养老穴,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边行针,边嘱患者活动腰部,做前后屈伸,左右侧弯动作,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2~3次,其针感以患者耐受为宜。
养老穴得气留针时,再取委中穴,用三棱针直刺委中处血络出血,使血液流出,血尽而止,自然止血。
施术时观察病人反应,以防晕针[1]。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痊愈:腰痛症状消失,活动自如,查体无阳性体征者;显效:腰痛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者;好转:腰痛有不同程度减轻,功能活动轻度受限,查体尚无阳性体征者;无效:症状、功能无改善者。
2.2 治疗结果16例中,临床治愈10例(62.5%);显效4例(25%);好转2例(12.5%);无效1例(6.25%);总有效率为9
3.75% 。
3 体会
急性腰扭伤属中医“痹证”范畴。
单侧腰痛,临床多见背肌筋膜损伤,属足太阳膀胱经病。
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郄穴”,主治急性痛症,手太阳与足太阳经为同名经,两经经气相通,针刺养老穴,取其同气相求之意,泻经穴以疏通太阳经气、蠲痹止痛。
根据经络学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足太阳脉“从腰中,下夹背贯臀,入腘中。
”而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位于腘中,为治疗腰背疾患之要穴。
《丹溪心法》云:“腰曲不得屈伸,针委中出血立愈。
”刺委中放血可谓承上启下,以达舒筋活络,活血祛瘀之效,亦属“腰背委中求”之义。
参考文献:
[1]张廷.针刺养老穴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现代医药卫生,2000.1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