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7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19世纪中后期文学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
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
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式之一。
●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后波及到欧美各国,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描写真实。
以真实客观描写现实和人性,人的机体为目的。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描写的视野更加宽阔。
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与实现方法。
先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代表人物:左拉●各国文学特点英国:关怀小人物命运法国: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
俄国:结合农奴解放,塑造小人物、多余人和新人形象。
采用传统的讽刺手法,民族气息浓郁。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叙写人情风俗史2)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3)描写普通人生活勃朗特三姐妹4)描写典型环境夏洛蒂《简爱》5)细节真实艾米丽《呼啸山庄》6)坚持人道主义7)以小说为主要题材《简爱》,自传性作品,第一人称写。
美好人生=尊严+真爱+金钱。
突出点:1)女性经济独立2)女性求职3)以圣经为武器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缺乏父爱,一生未婚,习惯于玩世不恭。
格言“不自由,毋宁死。
”第一部作品《阿尔芒斯》(《红与黑》前奏曲)◆《红与黑》副标题:1830年纪事地点:维利叶尔小城主人公:市长--德瑞纳,农民、工厂主--索黑尔,索黑尔儿子—于连,市长夫人,维德夫人(仆人),维拉木尔侯爵,维拉木尔侯爵女儿—玛特尔。
书名的政治象征:1)“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会的复辟时期。
3)法国的红军装,教会的黑袍4)热情与阴谋5)于连中枪血染胸膛,玛特尔身穿黑色丧服亲吻于连被砍的头颅。
于连的心理活动: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于连人物形象分析:个性复杂的人物,性格分裂。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是指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
的过程。
在进行外国文学赏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如作品的文学风格、艺术价值、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文学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1. 文学风格分析: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表达
手法等,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特点。
2. 主题分析:探究作品所揭示的核心主题和思想,对作品
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
3. 人物塑造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性
格特点、动机和命运,并分析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表达的
意图。
4. 结构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如故事线索、章节设置等,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结构来传递信息和构建作品的整体效果。
5. 文化背景分析:分析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作品的影响,探讨作品与所处时代的关系。
6. 文学批评分析:运用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来分析作品。
7. 比较分析: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独特性。
另外,外国文学赏析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以丰富文学赏析的视角和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赏析应该注重文本本身,准确把握作品的基本内涵和表达,避免过度主观臆断和夸大解读。
绪论单元测试1、下面关于全球化时代文化美学新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眼光,文化鉴赏力,人类情怀,成为这个时代素质教育的重点B.时代的需求成为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C.个人的情感成为文化审美的主导因素D.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并建,每个人都生活在高度浓缩的场景之中。
参考答案:C2、全球化时代文化审美的主导因素是()?A.感性B.情感C.理性D.直觉参考答案:C3、下面关于美学研究方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学研究是仅以规范的概念和思维来构架理论体系。
B.学研究应注意理论框架和艺术文本分析的骨肉联系。
C.美学研究离不开美的集中体现形式——艺术。
D.美学研究不能脱离审美主体的真情实感参考答案:A4、在下列描述本课程《世界文化美学导论》主要研究方面的选项中,哪一项不准确()?A.人类文明形态的审美分析B.文化历史主义与文化女性主义C.文化要素和文化层次审美D.人类文化体系审美参考答案:B5、下列哪一项的社会类型与结构的对应关系是错误的()?A.资本主义倒梯形结构B.原始文化散结构C.封建社会金字塔结构D.理想社会圆形结构参考答案:A6、美学研究离不开美的集中体现形式——()A.理论B.文学C.世界D.艺术参考答案:D7、下面关于《世界文化美学导论》这个学科描述正确的有()?A.是一个具有宏大叙事性的学科。
B.是一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必然产生的学科。
C.只有在全球化信息时代才能完成该学科的奠基工作。
D.是一个涉及内容极其广泛的学科。
参考答案:ABCD8、全球化观念下文化审美判断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期待以文化生态平衡理念来缓解高科技时代的文化危机。
B.自觉维护世界文化系统的平衡。
C.知识的掌握。
D.积极的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进行构想和展望。
参考答案:ABD9、关于文化要素和文化层次的审美,主要围绕在以下哪些方面展开()?A.宗教文化B.科学文化C.哲学文化D.艺术文化参考答案:ABCD10、“文化传播、殖民文化与移民文化”这一部分,主要考察下哪些方面()?A.华人生活现状B.文化流动的规律C.现有文化格局形成的原因D.文化理想主义参考答案:BC第一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系统的划分方式的一项是()?A.按种族划分B.按地域划分C.按时代划分D.按宗教划分参考答案:D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文化体系集中反映了意志向度()?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阿拉伯文化参考答案:D3、印度文化的突出特点是()?A.注重意志力的培养B.注重情感的积淀C.注重理性的培养D.注重提升精神境界参考答案:D4、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综合体的组成部分之一()?A.自然因素B.科学因素C.社会因素参考答案:B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文化体系最早成熟()?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阿拉伯文化参考答案:C6、下列选项中西方文化集中反映了()向度?A.意志向度B.情感向度C.精神境界D.知性向度参考答案:D7、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文化体系研究的选择标准()?A.延续性B.典型性C.成熟性D.代表性参考答案:ABCD8、文化审美中古典与现代的异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古典时期不同文化系统的面目各异B.现代时期不同文化系统通过广泛的交流与融合,日渐趋同C.若注重文化个性的现象分析,则回望古典D.若注重文化共性的审美理解,则当下参考答案:ABCD9、关于文化走向的问题,我国学者梁漱溟先生的“三路向说”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印度文化有积极的人生观B.中国文化执中C.西方文化向前D.印度文化反身向后参考答案:BCD10、在文化审美中,侧重点描述正确的是()?A.注重文化共性的审美理解,当下B.注重文化个性的现象分析,当下C.注重文化共性的审美理解,回望古典D.注重文化个性的现象分析,回望古典参考答案:AD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美学流派及其观点深刻影响了西方艺术的“模仿论”观念()?A.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数的和谐”B.席勒:“美是现象中的自由”C.克罗齐:“美是直觉”D.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参考答案:A2、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的西方美学家是()?A.朗吉弩斯B.博克C.康德D.黑格尔参考答案:C3、下列选项中,哪一观念直接影响了西方经典艺术宏大叙事性特征的形成()?A.移情论B.崇高论C.模仿说D.距离说参考答案:B4、下列艺术作品中属于立体主义变形风格的是()?A.毕加索的绘画《格尔尼卡》B.罗丹的雕塑《上帝之手》C.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D.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参考答案:A5、西方因造型艺术发达而被称为()?A.石头写就的历史B.书帛写就的历史C.琉璃写就的历史D.绳结写就的历史参考答案:A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广泛提升了西方民众的审美水准?A.乡村生活和公共艺术B.城市生活和公共艺术C.城市生活和私人艺术D.乡村生活和私人艺术参考答案:B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深刻影响了西方的艺术?A.主观情志的抒发B.后现代主义的兴起C.非理性主义的泛滥D.坚持客观主义原则参考答案:D8、下列选项中,属于西方写实艺术中科学理性成分产生的背景因素有哪些()?A. “模仿说”的影响艺术需要客观真实的再现自然B.艺术与工艺以及科技同步融合发展,为公共生活服务C.基于知性,重认识论方向,求真务实D.在宗教上强调客观性,把世界运行规律看作神的旨意参考答案:ABCD9、造型艺术有何特性?A.艺术与科学联姻B.宗教精神血脉C.平民皆可享用D.坚固、实用、美观参考答案:ABD10、我们可以在抽象艺术、精神分析、立体主义绘画、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科幻作品等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中看到哪些因素()?A.科学理性与内在逻辑B.几何学与透视方法C.严谨的科学推演D.为人类命运而悲戚的宗教情怀参考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在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国文人阶层审美特征的一项是()?A.重清逸B.重解脱C.重华贵D.重吉祥参考答案:A2、下列对中国诗特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言志抒情B.哲理深奥,宏大叙事C.神韵微妙,格调高雅D.借景抒情,营造意象参考答案:B3、唐代诗人杜甫被后世称作()?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豪参考答案:B4、中国文化以()为核心展开?A.人B.政治C.情感D.人伦参考答案:A5、在中国文化中,视()为至美?A.体现生机活力的自然和谐B.体现意志向度的造型之美C.体现宗教情怀的教条禁欲D.挥洒自如的非理性主义参考答案:A6、下列选项对道家的观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法基于人情B.慈悲乃大情大爱C.性情出于自然D.理性是精密科学的原则参考答案:C7、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匹配正确的有()?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李清照《声声慢》C.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李白《行路难》参考答案:ABCD8、下列关于中国诗词应用和普及程度广泛的描述,正确的有()?A.儿童和小学教育,注意韵文的教授B.科举考试注重应试者对于诗文的把握C.诗画结合,讲究“画中有诗”D.诗成为哲学思想表达的唯一形式参考答案:ABC9、关于中国艺术对自然的态度,正确的有()?A.依顺自然B.反抗自然C.亲和自然D.礼赞自然参考答案:ACD10、下列关于中国诗主题的描述,正确的有()?A.友情与爱情并重B.直接使人的男女爱情C.社会和谐的爱国诗D.个体主义参考答案:ACD。
190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六百家争鸣摘 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开始出现,是当代美国小说旳一个重要创作形式,同时兼具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一些风格和特征。
本文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主题、人物刻画、叙事特征以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美国 新现实主义 小说 当代文学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06.100一、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题材特征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特征主要集中在表现时代生活、历史书写和道德关怀三个层面。
一方面,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延续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传统,注重反映时代生活,但由于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环境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明显不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创作题材上侧重凸显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为明显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历史书写成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题材的重要内容。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历史轶事和虚构历史片段重构历史,观照当代美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参与意识形态构建。
此外,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以当代美国民众的精神和道德生活层面为创作题材,运用镜头式截取和定格的方法描述当代美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客观再现后现代美国的另一种真实。
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说教相比,新现实主义小说旳道德关怀更加冷静与客观。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特征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后现代人文主义价值观,小说可以参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构建,凸显道德观念。
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由于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文化背景的不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表现了有关身份、存在、政治、种族、家庭、情感、性别、历史、战争、环境问题等多样化的现实主题。
在这些多样化的主题中,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主要体现了身份和存在的焦虑、历史的真实再现、社会现实的另一面和当代美国民众的个体关系状态等相关的重要主题。
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述论作者:杨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5期杨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艺术已经从最初狭小的象牙塔中走了出来,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中来,为生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现代人不再像传统的艺术家那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而开始倾向于为生活而艺术,完全摆脱了从前那种自命清高、与世隔绝的状态,开始向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艺术人类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处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
人类社会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后现代主义反艺术、反传统的发展背景下,艺术学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向着哲学、人类学方向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艺术人类学由此产生。
本文将讨论的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下西方人类学的发展艺术在人类文化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在艺术发展的初期,人们并没有对讨论艺术著作较为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当今的艺术学与人类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艺术开始走出初期封闭的环境,而开始与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联系。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来对艺术进行探讨与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勃然而兴。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开始对艺术进行关注与分析,许多学者将人类学仪式表演中的各种符号与社会权力体系的再造联系在一起,将文化的表演符号用作社会变革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认为人类的表演活动作为权威演讲的变形,具有声明和行使权力的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英国的人类学家也提出了生活作为一种意图和表演,能够对世界产生相应的影响。
这些含义各不相同的语言、肢体或音乐、绘画符号等能够对社会中的一些具有强制性的独立于个体之外的概念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