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油脂是混甘三脂的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被称为“油”,常温下是固态的被称为“脂"毛油是经压榨,浸出或水代法制取的未精炼的植物油脂。

由于油料的生长,储存及加工条件的不同,制成的毛油含有不同数量的非甘油酯成份。按其在油脂中存在的状态,大致可分为悬浮杂质(泥沙、灰尘、植物碎屑等)、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类,粘液质等)、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醇类,色素,烃类,脂肪醇等)。以上各种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油脂的气滋味或不利于油脂的储存,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危害,因此必须经过精炼脱除。

一、脱胶

所谓脱胶即是脱磷,因为胶体杂质中80-90%是含磷物质。

(一)脱胶目的

1、提高油脂品质

油脂中若有胶体存在,在150℃时胶体杂质会焦化,使油变成褐色,且使油脂味道变苦,从而影响油脂滋味。

胶体杂质在监界温度(20℃)以下,可从油脂中析出,是非油溶性,使油脂变得浑浊,此性质且随水份增加而变强。

另外磷脂具很强的乳化性,当油脂用于煎炸时,体系中若有水份存在,会产生大量泡沫,伤人甚而起火。

2、为后序加工工序提供便利条件

磷脂中含HPO42-是酸性,在碱炼时会损失一定的OH-,同时因

其具较强的乳化性,条件控制不当会导致油皂难以分离引起碱炼失败。

磷脂的饱和度低于同种油脂饱和度,在油脂氢化时会与油脂夺氢及催化剂失去活性表面而中毒引起氢化失败。

脱臭温度一般在150℃以上,磷脂会发生焦化。

同时,胶杂的持水力较强,给酶及细菌类提供一良好生活环境,导致油脂氧化,酸败,不利于油脂贮存。

因此油脂必须脱胶,且必须将此工序放于精炼工序的首端。(二)脱胶原理

磷脂分子结构中包括疏水基及亲水基两个部分,因此它是双亲媒性分子,它在油中呈盐式结构,与水分子相遇,盐式结构打开形成水化式,分子体积增大,初生态粒子具极大表面积,因此具有极大表面能,导致粒子由小颗粒转向大颗粒的趋势。胶体粒子吸水后由于盐结构被打开,使亲水性基团增加,油溶性下降重度亦同时增大,另外由于胶体粒度的增大,造成胶体表面积减小。这一切作用的宏观表现即为胶体吸水后膨胀絮凝,最终导致油胶分离。

当脱胶作为精制油的前道工序时,需按油重的0.05-0.2%添加浓磷酸,使钙镁复盐式磷脂变为亲水性磷脂,中和胶体质点表面电荷,消除质点的水合度,促使其凝聚,同使钝化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金属离子,提高油脂氧化稳定性水化得率及生产率,浓磷酸在此的作用机理较复杂,详细参见物理化学。

二、脱酸

油脂中呈游离状态的脂肪酸称为游离脂肪酸,脱除游离脂肪酸的过程称为脱酸,常规脱酸法为碱炼法。

1、脱酸原因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使油脂有刺激性气味而影响食用价值。同时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存在,当油脂与湿空气接触时,使油脂的水解加剧。(详见《油脂化学》酯化,水解和酯互换一章)。不饱和脂肪酸对氧及热的稳定性差,易促使油脂氧化酸败。(详见《油脂化学》空气的氧化及风味一章),使油脂发哈变质,不宜食用。

2、脱酸原理

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就是酸碱的中和反应。(详见《有机化学》“羧酸及衍生物”一章)。

碱炼时一般利用8-16°Be′的NaOH水溶液,理论加碱量为7.14×10-4×AV×油重,其中AV为毛油酸价,7.14×10-4为一换算系数,由于碱炼过程中除发生游离脂肪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外,还会发生部分中性油的皂化及与残余胶体杂质的反应,另有一部分碱液未及发生反应已从体系溢出,因此尚需加入部分超量碱,加入量为理论加碱量的10%-50%毛油AV值低,色泽浅,杂质少取下限,反之上限。

碱炼后的钠皂初生态具极大表面能,可将油脂中的色素及固杂吸附脱除,另外氢氧化钠还可以中和磷脂,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使糖类水解,意即脱酸的同时具有脱胶作用。

脱酸加碱量计算:

1:NaOH添加计算:

公式:L*D*(毛油之FFA+H3PO4之FFA)*1.25*1000

100*M*N

L:毛油之每小时流量

D:毛油的比重

M:油分子量

N:NaOH之当量浓度

1.25:为超量碱系数,可选为1.1-1.50之间

2:NaOH之当量浓度(N)之计算:

公式:(W*D)/(M/A/V)

W:NaOH之浓度(查表)

D:NaOH溶液比重

M:NaOH之分子量(40)

A:NaOH之价数(1)

V:0.1

例: 12oBe’之NaOH(查表比重为1.09浓度为8.28%)则N=2.20 3:求H3PO4所相当之FFA

公式: H3PO4之流量(L/H)* H3PO4之浓度*1*100/L/0.1 L:毛油每小时之流量(L/H)

例: H3PO4添加量为4 L/h其FFA为0.68

三、脱色

油脂中的色素主要在油脂制取过程中从油料种子里得来的天然色素,另外一些是由于储存,加工条件不当,使蛋白质、糖类、类脂类等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脱除油脂中的色素,改善油脂色泽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色。

1:脱色的原因:

色素中的叶绿素及脱镁叶绿素是光敏物质,可以被可见光及近紫外光激活,使氧分子活化为具高能的单电子,这种氧分子可将油脂直接氧化为氢过氧化物,这种光氧化甚至被认为是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原因。这种光氧化目前尚不是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所能阻止的。(详见《油脂化学》“氧化”一章)。

色素中的萝卜素是对人体有益的V A原,同时由于其不饱和程度高于油脂,可保护油脂不被氧化,但当其被氧化到一定程度时,便成为载氧体从而促使油脂氧化。

另外色素的存在影响油脂的外观及使用,因此必须除去。

2:脱色原理:

常规脱色法一般是吸附脱色法,就是利用一些表面具有微状结构的物质将油脂中的色素吸附至其表面而达到脱色目的的法。

目前做为吸附剂用的物质,其主要成份是S i O2另外还含有少量的AL2O3,CaO,Fe2O3,M g O等成份。以上各原子及原子团形成了多微晶体或无定形结构,因此吸附剂表面存在剩余化合价力,与色素分子形成化学键力和德华力而将色素等吸附于其表面。油脂与吸附

剂分离后即完成脱色过程。(详见《无机化学》“分子结构”,“硼铝碳硅及其同族元素”二章)。

四、脱臭:

脱除油脂中臭味组份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臭。

1:脱臭原因:

油脂中的臭味包括脂肪酸及烃类化合物,醛类,酮类及低级酯类。另外还有一些人为的臭味,包括焦糊味,溶剂味,皂味,碱味等。

脂肪酸及烃类的味道因其碳链长短不同而强弱不同,碳链长的因其在同温度下蒸汽压低所有味道较弱。醛类及酮类主要是油脂氧化分解的产物。

利用浸出法制得的油脂因含微量溶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因而必须脱除,其它各种臭味有的呈香味(低级酯类)有的呈刺鼻气味,影响烹调及工业使用。因而必须脱除。脱臭工序同时可脱除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及热敏色素,多环芳烃和残余农药,使油脂的稳定性、色度、品质得到改善,因而在精炼中占重要地位。

2:脱臭原理:

臭味组份的分子含量均比油脂低,蒸汽压远大于油脂,即其发挥度高于油脂,这样即为水蒸汽汽提脱臭奠定了基础。

对于热敏性强的油脂,当温度达到臭味组份汽化温度时,其本身已氧化分解了。

我们已知,当溶液的蒸汽压等于溶液上压力时溶液就会沸腾。根据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上的组份平衡分压等于该组份在同温度下的

饱和蒸汽压与该组份摩尔分率的乘积,利用直接蒸汽从油脂部通过时,它起了一个从总压中承受一部分与其本身分压相等的压力的作用,同时水蒸汽通过含有臭味组份的油脂时,汽液表面相接触,水蒸汽被臭味组份所饱和逸出,从而达到了脱臭的目的。(详见《化工原理》“蒸馏”一章)。

油脂经过压榨(浸出)精炼后,其部混有少量金属离子。它们是加速油脂氧化的催化剂。主要是加速氧分子的活化和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高温情况下作用更为强烈,因此脱臭操作时一般需加入柠檬酸,酒酸,V C等钝化金属离子,在脱臭油脂冷却后再次加入作为抗氧增效剂。(详见《油脂化学》“空气的氧化与油脂的风味”一章)。

食品工艺学 加工原理

食品工艺学1(加工原理) 绪论 食品加工的简单定义:是把原材料或成分转变成可供消费的食品。 食品加工的完整定义:即“商业食品加工”是制造业的一个分支,从动物、蔬菜或海产品的原料开始,利用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这一定义更清楚地表明了食品工业的起点和终点及获得理想结果需要的投入。 1.1食品加工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世界各国最大的工业之一。食品加工业规模已近乎石油精炼工业的2倍,为造纸工业的3倍。在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受雇人数超过150万,仅仅比整个制造部门所有雇员人数少10%。最后,食品加工业和其他相关的制造工业相比,是最大的价值增值的工业之一。 食品加工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工业,在1963年至1985年期间运输产值增加了4成,这些运输产值的大量增加是在相同时期内雇用人员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出现的。显然,产值的附加值组分在持续增长,在1963年至1985年期间,总体增长了7.4%,在这期间,美国消费者用于食品开支的比例从1963年的23.6%下降到1985年的18%。 食品加工业的种类或范围很广,许多资料把食品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作为食品工业,而另一些资料中,通常是提及超市或杂货店食品种类。食品工业的分类主要是参考标准工业分类(SCl)手册,汇编了47个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和相关产品归类包括食品和饮料加工或制造企业以及一些相关产品如人造冰、口香糖、植物和动物油脂、畜禽饲料。食品和相关产品的主要大类有肉制品、乳制品、罐藏果蔬、谷物制品、焙烤制品、糖和糖果、脂肪和油、软饮料和各种预制食品及相关产品。

在所有的食品加工工业中其共性就是将原材料转变成高价值的产品,在某些情况下,从原材料到消费品的加工是一步转变。这类情况现在已不多见,因转变步骤数量在增加。事实上,把原材料转变成应用广泛的配料这样一个完全的工业部门是十分常见的。同样地,整个工业部门取决于将配料转变成最终消费品所需要的加工步骤。这种复杂性大多是由消费者更加老练和工业市场部迎合消费者期望所造成的。尽管一直在利用加工步骤来迎合消费者爱好,但所有产品中要保持的共性就是在产品达到最终消费者时要建立和维持产品的安全性。 1.2食品加工的历史 下面简述食品加工的历史,特别强调建立和维持食品微生物安全性的作用,以及期望建立和维持食品经济货架期。 食品加工的一些最早形式是干制食品,提及各种类型的商品可追溯到很早以前,利用太阳能将产品中的水蒸发掉,得到一种稳定和安全的干制品。第一个用热空气干燥食品的例子似乎是1795年出现在法国。冷却或冷冻食品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很早以前。最初是利用天然冰来延长食品的保藏期。1842年注册了鱼的商业化冷冻专利。20世纪20年代,Birdseye研制了使食品温度降低到冰点之下的冷冻技术。 利用高温生产安全食品可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拿破仑·波拿巴给科学家提供了一笔资金,为法国军队研制可保藏的食品。这些资金促使尼可拉·阿培尔发明了食品的商业化灭菌技术。在19世纪60年代,路易斯·巴斯德在研究啤酒和葡萄酒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食品加工的所有进展都具有类似或共同的起因。一个共同的方面是要获得或维护产品中微生物的安全性。从历史上来看,如果食物没有一些保藏处理,则食用后就会引起疾病。正是这些长期的现象观察后,才建立了食品质量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与食品加工历史有关的第二个共同的因素是延长食品货架寿命,在大多数情况下,部分消费者都希望有机会在全年获得许多季节性商品。长期以来已经知道,如果不改变食品的一些属性,延长货架寿命是不可能的。

如何正确购买植物油精炼设备

在购买植物油精炼设备之前一定要从网站和其他信息平台了解基本设备的情况,在获取的信息中确认几个比较靠谱的公司,然后确定一个到两个油脂精炼设备厂家。问好这些设备厂家的基本情况,例如:地址,联系电话,乘车路线,需要购买的设备基本价格区间。 必须到设备厂家去考察,因为实地考察有很多重要的信息都可以落实和考证。可以看到厂家的实力和经营模式,是不是真正的设备生产厂家。确定好以上两点要实际实验,看到设备工作的实况,不管是设备厂家实验还是到他们的客户家里去看设备作坊的运行都可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设备的情况。 确定了合作的设备厂家和自己需要的设备时,记住一定要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确定产品质量和售后时间,这样即使以后出现问题也好协商。 再者要详细了解植物油生产线设备精炼工艺选择的重要性。 植物油生产线设备中植物油精炼是由多种精炼油设备以及各种化学过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化学处理只能针对不同植物油精炼过程中

的不同杂质含量进行有选择性的去除。而精炼油设备以及植物油精炼工艺的选择在油脂生产中式极具重要性的。 首先,要清楚自己生产油脂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以及所要精炼的油脂的性质。所以,选择精炼工艺是油脂生产中的精华所在。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精炼方法与试剂、试剂的使用方法和具体的精炼过程。选择适合的精炼方法才能更有效的保证油脂质量。不同的油脂对应不同的精炼方法。 其次,试剂的选择和具体的使用方法也在精炼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试剂对不同的杂质有不同的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及用法才能有效破坏杂质胶体系统的平衡,降低杂质在油脂中的溶解度,从而使杂质以不同的形式被有效地分出来。在精炼过程中使用的油脂要做到以下几点:1.添加溶剂时不能过量。避免油脂被皂化难于分离;2.不能少量,以免油脂中的杂质不能被彻底的去除。 最后,对待工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工艺条件既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杂质与水、空气中的氧、热和化学试剂的不良作用,又可充分地从油中分离出。植物油精炼工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

食用植物油精炼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分析

食用植物油精炼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分析 2002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已下文要求首批实行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五类食品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对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及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等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实施几年来,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质量安全问题仍不断的出现。近年来食用油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油脂企业要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不能仅仅依靠终端检验,还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渗透到生产过程当中,实行全程监控。分析每一个生产过程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以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改进,生产出更好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很多,其加工方法也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方法生产,毛油必需经过精炼油,达到国家食用油的新标准(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油)才可用于烹调各种食物。由于从油脂原料预处理、榨取或浸出制备的毛油,进一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才能把油脂中除甘油三酸酯以外的所有杂质从油脂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更纯净、更健康的食用油脂。因此,成品油的质量安全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①原料本身就有危害因素,②加工期间新形成的化合物: 如肥皂、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聚合物及其分解产物、发色体、异构体和高熔点甘三酯,③加工辅料:氢化催化剂、白土、磷酸、金属螯合剂即柠檬酸等,④加工引起的污染物: 水分、微量金属、含碳物质和不溶于油的物质,⑤植物油加工处理后遭微生物或毒物污染,⑥油脂包装容器不符合卫生标准等。本文对油脂的制备过程中各工序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对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及应对错适,以利于生产的控制及产品的质量安全,使人们吃的放心。 1油脂的制备工艺流程 1.1毛油的制备过程 毛油的加工工艺主要有压榨法、浸出法和预榨-浸出法,压榨法又分液压压榨和螺旋压榨。主要流程是:原料清理-脱壳和去壳-破碎-蒸炒-压榨毛油;浸出法是用非极性溶剂(6号溶剂)来溶解油脂,主要流程是:原料清理-脱壳和去壳-破碎-轧坯-溶剂-浸出-毛油,现在比较先进的工工艺中加入了膨化处理,便于出油;预榨浸出是预榨提取一部分油脂,然后再进行溶剂提取。通过

题库---微电子工艺原理

微电子工艺原理复习知识点与题库 一、绪论微电子工艺的概述 知识点:集成度、摩尔定律、微电子系统的概念 1集成电路的制作可以分成三个阶段:①硅晶圆片的制作;②集成电路的制作;③集成电路的封装。 2评价发展水平:最小线宽,硅晶圆片直径,DRAM容量 二、晶体结构和晶体生长 知识点: 5金刚石结构特点:共价四面体,内部存在着相当大的“空隙” 6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是立方密堆积,(111)面是密排面。 7金刚石结构可有两套面心立方结构套购而成,面心立方晶格又称为立方密排晶格。 8双层密排面的特点:在晶面内原子结合力强,晶面与晶面之间距离较大,结合薄弱。两个双层面间,间距很大,而且共价键稀少,平均两个原子才有一个共价键,致使双层密排面之间结合脆弱 9金刚石晶格晶面的性质:由于{111}双层密排面本身结合牢固,而双层密排面之间相互结合脆弱,在外力作用下,晶体很容易沿着{111}晶面劈裂。 由{111}双层密排面结合牢固,化学腐蚀就比较困难和缓慢,所以腐蚀后容易暴露在表面上。因{111}双层密排面之间距离很大,结合弱,晶格缺陷容易在这里形成和扩展。 {111}双层密排面结合牢固,表明这样的晶面能量低。由于这个原因,在晶体生长中有一种使晶体表面为{111}晶面的趋势。 10肖特基缺陷:如果一个晶格正常位置上的原子跑到表面,在体内产生一个晶格空位,称肖特基缺陷。 11弗伦克尔缺陷:如果一个晶格原子进入间隙,并产生一个空位,间隙原子和空位是同时产生的,这种缺陷为弗伦克尔缺陷。 12堆垛层错:在密堆积的晶体结构中,由于堆积次序发生错乱 13固溶体:当把一种元素B(溶质)引入到另一种元素A(溶剂)的晶体中时,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前,不会有新相产生,而仍保持原来晶体A的晶体结构,这样的晶体称为固溶体。 14固溶度:在一定温度和平衡态下,元素B能够溶解到晶体A内的最大浓度,称为这种杂质在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 15固溶体分类:替位式固溶体,间隙式固溶体 16某种元素能否作为扩散杂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看这种杂质的最大固溶度是否大于所要求的表面浓度,如果表面浓度大于杂质的最大固溶度,那么选用这种杂质就无法获得所希望的分布。 题目 三扩散工艺 知识点: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

d高纲114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280食品工艺原理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各类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药学以及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好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应用新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由夏文水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分8章,教材体系完整、知识新颖、理论先进。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教材第八章《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涉及的保藏原理结合在相应章节中掌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要求应考者对食品工艺原理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食品分类方法、食品加工的目的,掌握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2.了解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干藏原理和干燥机制以及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3.了解食品pH值与腐败菌的关系,掌握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和热加工原理,及热烫、巴氏杀菌、商业杀菌技术;掌握热力致死时间曲线、热力致死速率曲线、Z值、F值、D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掌握罐头食品的主要腐败变质现象及原因。 4.了解冷藏与冻藏、冷链、冷害及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概念;掌握低温对微生物、酶活性、非酶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掌握低温保藏延长食品货架期的原理与技术。重点:常用的食品冷却和冻结方法及其优缺点;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5.了解腌渍、发酵和烟熏的类型,掌握腌渍、发酵和烟熏的保藏原理;以及腌渍和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重点:腌制剂、熏烟的作用;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6.了解化学保藏的概念,在学习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及其应用特性的基础上,掌握以防腐和抗氧化为主的食品化学保藏原理。 7.在了解食品辐射保藏的概念、辐射源、辐射用单位的基础上,掌握辐射的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食品辐射的应用类型及对应剂量、辐射食品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的依据。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首先第一步就是提胚,提胚是玉米榨油设备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玉米胚和胚乳抗粉碎能力不同,先用压轧设备轧碎胚乳,再用筛理设备筛出玉米胚。一般玉米可提取玉米胚4%~8%,要求提出的胚芽含水少,纯度高,无杂质,无霉变。 接下来是除杂,榨前要彻底清理,除去杂质,可用振动筛提纯,以除尽胚芽中的渣,粉等杂质,提高胚芽纯度。若胚芽中含杂质多,不仅浪费粮食,还会降低出油率。 刚提取的玉米胚芽,含水量在13%左右,与人榨水分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压榨前要进行适当烘炒干燥,将胚芽水分降到9%以

下,以增加压榨效果。 榨时要保证料饼温度在100度左右,以便于出油,玉米胚芽含油量高,可采用两次压榨法,即在一次压榨后,将玉米胚芽粉碎,再次蒸炒,包饼,压榨,压榨中要经常注意清油路。玉米胚芽出油率一般为16%-20%。 玉米榨油设备榨出的毛油自然沉淀24小时后即可作为工业用油,如作为食用油,需进行精炼。 玉米油加工设备生产玉米油精炼的工艺,不论是采用榨油机压榨还是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其精炼玉米油工艺所用的设备基本相同。粗油—一般精炼工艺—过滤—水化—脱臭—精炼玉米油或者,粗油—特殊精炼工艺(碱炼—脱色—脱蜡—去杂)—精炼玉米油。 由于玉米油中含有游离脂肪酸、磷脂结合的蛋白质、黏液质等非甘油醋杂质,以胶体形态存在于玉米油中。这些胶状物质在加热过程

会产生泡沫,在碱炼过程会使油脂和碱液乳化,影响玉米油的精炼。所以玉米深加工设备在碱炼以前,首先进行水化脱胶处理。水化是在玉米油加热到75-80℃的情况下,加入对油5%-10%的水,加水的同时,必须进行搅拌,并加入适量的食盐,在水化过程,胶体膨胀并溶入水中,然后将含有胶体的水和油分离,达到水化脱胶的目的。 玉米油毛油往往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酸价一般在6左右,有的高达10。碱炼过程使游离脂肪酸和碱生成絮状肥皂,并吸附油脂中的杂质,使油脂进一步净化,这对于玉米油下一步的脱色或进行氢化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碱炼时采用烧碱,用烧碱脱酸效果好,同时还能提高油脂的色泽。 但缺点是会产生少量的皂化。如采用碳酸钠碱炼,能防止中性油脂的皂化,但所得油脂色泽较差。碱炼过程产生皂脚,沉降于碱炼罐的底部,很容易分离。

植物油加工设备的精炼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1)精炼脱酸工艺 碱炼所生成的皂脚内含有相当数量的中性油,其原因主要在于:钠皂与中性油之间的胶溶性;中性油被钠皂包裹;皂脚凝聚成絮状时对中性油的吸附。在中和游离脂肪酸的同时,中性油也可能被皂化而增加损耗。因此,必须选择最佳条件,以提高精油率。碱炼方法按设备来分,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碱炼法,而前者又可分为低温和高温两种操作方法。 (2)精炼脱溶工艺 间歇式脱溶工艺流程 水化或碱炼后的浸出油–→脱溶–→冷却–→成品油 脱溶设备当用于脱溶时称脱溶锅。还有其他辅助设备,有W型机械真空泵或汽水串连喷射泵、大气冷凝器、空气平衡罐和液沫捕集器等。

(3)精炼脱色工艺 脱色油经贮槽转入脱色罐,在真空下加热干燥后,与由吸附剂罐吸入的吸附剂在搅拌下充分接触,完成吸附平衡,然后经冷却由油泵泵入压滤机分离吸附剂。滤后脱色油汇入贮槽,借真空吸力或输油泵转入脱臭工序,压滤机中的吸附剂滤饼则转入处理罐回收残油。 (4)精炼脱臭工艺 真空蒸汽脱臭法是在脱臭锅内用过热蒸汽(真空条件下)将油内呈味物质除去的工艺过程。真空蒸汽脱臭的原理是水蒸气通过含有呈味组分的油脂,汽-液接触,水蒸气被挥发出来的臭味组分所饱和,并按其分压比率选出而除去。 (5)精炼脱蜡工艺 目前,脱蜡的方法很多,即常规法、溶剂法、表面活性剂法、凝聚剂法、静电法等。虽然各种方法所采用的辅助手段不同,但基本原理均属冷冻结晶及分离的范畴。即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蜡,经过过滤或其它分离手段达到油蜡分离的目的。在脱蜡中,严格的控制冷却速率和搅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它可以促进有利晶体生长的晶核的形成。

当然冷却速率的选定取决于油的种类和脱蜡的工艺。 河南领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公司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科研、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具备很强的各类油脂预处理,浸出,精炼和分提设备加工能力。设备环保节能,出油率高,专业工程师团队为您量身打造方案,欢迎到厂参观!

“氢化植物油”不是好东西

有宝宝的家庭都绕不开零食,除非你把孩子放在“真空”里养,他(她)可能还不会说话,就会把小手伸向那包装得花花绿绿的零食了。据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的零食三次以上。 零食并非洪水猛兽,添加剂也并非都是不好的,给孩子限时、限量地吃一些健康的零食是可以的。如何为孩子挑选对健康的零食大有学问,这也是我们开设本栏目的缘起。我们将陆续邀请营养师,教您如何读懂零食的成分标签、营养标签,为孩子选择安全、健康的零食。 欢迎家有儿女的读者持续关注我们的栏目。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营养医师尤华智 在许多宝宝爱吃的零食中,如果你留意成分,常常能看到“氢化植物油”的字样,有些家长一看到其中有“植物油”这三个字还觉得很亲切,认为植物油会比动物油更健康,于是毫不犹豫就买了。可是你知道吗?如果前面多了“氢化”两个字,“天使”就变成“魔鬼”了,氢化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比我们一直谨慎控制的动物脂肪危害还大。 香酥糕点 爱用氢化植物油 孩子们都喜欢香、酥的口感,其实大人也不例外。这种口感的产生则离不开油脂。如果用动物脂肪,如黄油、奶油、猪油等则成本较贵,猪油还有“不健康”之嫌。植物油倒是便宜,但是供食用的植物油的脂肪酸基本上都是顺式脂肪酸,它们很不稳定,是液体,而且容易变质。20世纪初,德国一位化学家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给植物油中的双键提供氢原子,让它们变饱和,这个过程称为氢化,这样制造出来的油就叫氢化油。 植物油氢化之后,变成了半固体,性质稳定、不容易变质,可以代替动物脂肪使用,而且价格要便宜得多。从德国、英国开始,氢化油很快地被大规模生产,在食品加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被用来制作糕点、调味品和油炸食品。 看到这你应该明白了吧,口感好、易保存且价格低廉,这就是氢化植物油经常出现在零食中的原因。 对宝宝身体有何害处? 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氢化植物油是相关法规允许的,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吃零食,且所选零食中均含有氢化植物油,则会产生累积效应。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 氢化植物油中含有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多多,包括会降低我们身体里好胆固醇,升高坏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令腰腹堆积肥肉,甚至糖尿病发生的几率都会增加;对小孩来说,它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利用,造成中枢系统神经发育的一些障碍。另外,反式脂肪酸一般在体内代谢的时间要超过59天,而一般的脂肪在体内代谢的时间大约6-9天,这也是反式脂肪酸容易在体内积累致病的原因。 氢化植物油 有哪些“孪生兄弟” 家长在给宝宝选购零食时,要尽量避免选择含有氢化植物油的。其实氢化植物油还有一些“孪生兄弟”,虽然“样子”不同,但它们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可能也比较大。比如说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咖啡伴侣的主要配料“植脂末”、“奶精”,珍珠奶茶中乳香的主要来源也是“氢化植物油”,它们都含有有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如何避免 过多使用反式脂肪酸? 让氢化植物油完全与我们的生活“隔离”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开含反式脂

食品工艺流程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艺》(第五章)课程教案 第 1 次课教案(授课时数:2节) 授课章节第五章酿造食品工艺第一节啤酒的生产 教学目的了解啤酒的现状、啤酒的种类及特点;掌握啤酒生产的原料,各原料的作用、麦芽汁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教学重点啤酒的分类、原料、麦芽汁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麦芽汁的制备。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并解凝 第五章酿造食品工艺 第一节啤酒的生产 一、啤酒的概况: 1.啤酒是以优质大麦为主要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制麦芽、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制成的富含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低度酒精饮料。 2.啤酒素有“液体面包”和“人造牛奶”之称。啤酒的历史悠久,大约起源于9000年前的中东和古埃及地区,后跨越地中海,传入欧洲,19世纪 末,传入亚洲。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2005年啤酒产 量已超3000万吨。 二、啤酒的种类: 1.上面发酵啤酒与下面发酵啤酒 (按酵母性质不同而划分) 2.淡色啤酒、浓色啤酒和黑色啤酒 (根据啤酒色泽而划分) 3.鲜啤酒和熟啤酒 (根据啤酒是否经过灭菌而划分) 4.低浓度啤酒、中浓度啤酒和高浓度啤酒 (按原麦汁浓度不同而划分的) 5.新的啤酒品种(1)干啤酒(drybeer) (2)无醇(低醇)啤酒(3)稀释啤酒

三、啤酒酿造的原料 1.大麦:大麦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所以适于酿造啤酒是由于: ①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 ②大麦种植遍及全球。 ③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其谷皮是很好的麦汁过滤介质。 ④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⑤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化。 2.酒花: ①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 ②提高啤酒泡沫的持久性。 ③促进蛋白质沉淀,有利啤酒澄清。 ④酒花有抑菌作用,加入麦芽汁中能增强麦芽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酒花的 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对啤酒酿造有特殊意义的三大部分为:苦味物质、酒花精油、多酚物质。 3.辅助原料 在酿造啤酒中通常多采用未发芽的谷类或糖类作为辅助原料,国内较常用的是大米(用量为25%~45%)、玉米(除去胚芽)、大麦、糖或糖浆等。 4.酿造用水 5.酵母 四、啤酒酿造的基本工艺过程 (一)麦芽汁制造 1.制麦的目的: (1)通过大麦发芽,使其产生多种水解酶,以便通过后续糖化使淀粉和蛋白质得以分解。

食用氢化植物油

食用氢化植物油 大家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很陌生呢?这个很正常,因为食用氢化植物油在生活中使用的人也不会很多。可能说到人造奶油的话大家会比较清楚,其实人造奶油就是食用氢化植物油,只不过名字比较专业了一点。这种油对于制作一些糕点方面是很常见的。下面带大家去多了解一些吧。 如果在糕点里面使用了食用氢化植物油的话,对糕点有着更好的口感。食用氢化植物油有着的特点除了增加口感之外,它的存储时间也是比较久的,所以做糕点的都喜欢用它。 氢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俗称奶精、乳马林或是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的产物。因

为它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还能让糕点更酥脆;同时,由于熔点高,室温下能保持固体形状,因此广泛用于食品加工。 氢化过程使植物油更加饱和。或使其中的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脂肪酸。这种油存在于大部的西点与饼干里头。还有我们去吃韩国烤肉时,旁边放的那一块奶油或是奶油饼里所包的都是这种油脂。 反式脂肪酸会降低我们的好胆固醇,升高坏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诱导血栓形成,心脏病的危险就会大幅度上升。对老人则是促进慢性病,对于所有的人它会促进腰腹堆积肥肉,促进糖尿病的发生,而且有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危险;对于小孩,它会 干扰必须脂肪酸的利用,造成中枢系统神经发育的一些障碍,年轻人可能遭遇生育能力的下降;对孕妇来说,因为胚胎是正在成 长发育的状态,如果把反式脂肪酸结合到孩子的细胞或者系统里面,它就像一个不合格的零件一样,会让我们的孩子的身体变成一个豆腐渣工程,会给他终身的健康埋下隐患。长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产生身体过早衰老的症状。 调查发现,氢化植物油里面包含的反式脂肪,每天要是多吃 4克反式脂肪酸的话,冠心病的危险就会上升25%。按国家标准 氢化植物油最高含0.3%反式脂肪酸计算,吃4克反式脂肪酸约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大纲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0805067 课程学分:3.5 课程总学时:42课时理论,28课时实验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食品工艺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食品工艺原理是运用食品科学原理研究食品资源的选择、加工、包装、保藏及流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卫生安全、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科学。食品工艺原理所研究的内容包括食品加工原理和食品加工或制造过程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食品干制、食品速冻保藏、食品的腌制和熏制和食品辐射保藏技术;掌握各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乳制品、蛋制品、鲜切食品、软饮料、发酵制品、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调味品;掌握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保藏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食品工艺原理》这门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食品加工中的各单元操作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理解食品制作工艺的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 本课程理论教学配合实验,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完成的相关实验基本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测取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三)素质目标 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食用油精炼设备脱臭温度、真空度、时间及蒸汽用量的控制

食用油精炼设备脱臭温度、真空度、时间及蒸汽用量的控制油脂的脱臭是根据在同等条件下臭味组分和甘油三酸酯挥发性 的不同,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利用水蒸汽蒸馏来脱除油脂中臭味组 分的过程。根据其原理,升高温度、提高真空度、增加水蒸气的用量和延长脱臭时间都有助于脱臭的进行,是提高脱臭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时必须考虑这些条件之间的协调及综合成本等问题。 (1)食用油精炼设备脱臭温度的控制:高温有助于去除气味,且缩短时间。有试验表明,在脱臭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7°C,可以使脱臭时间缩短一半。但过高的温度会使部分油脂产生水解或热聚合反应,从而降低油脂的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但温度过低达不到脱臭的目的,且脱臭后油脂的烟点较低。一般脱臭温度可控制在230~250°C,脱臭时的高温可通过导热炉加热导热油产生。在高温下,可同时破坏油脂中的热敏性色素,起到热脱色作用。试验证明,一般可降低黄3~6,红0.8~1.0。 值得注意的是:脱臭结束后,油脂必须在真空条件下冷却到70°C 以下,才能破真空精滤。否则会使油脂过氧化值增加,油色会因氧化而发红。 (2)食用油精炼设备脱臭残压的控制:根据脱臭原理,直接蒸汽喷入量与压强成正比。高真空可以减少直接蒸汽用量,降低油脂水解损失,降低蒸馏分压,有利于臭味组分和游离脂肪酸的挥发。目前,油脂脱臭时的绝对压力一般在600~133Pa。兴博粮油如采用间歇式脱臭生产高烹油时控制残压为600Pa,连续精炼和色拉油脱臭的绝对压力为

133Pa。对一个具体的脱臭系统来说,如采用多级蒸汽喷射泵,其真空度和抽气速率大多不能灵活调节,这样要保持稳定的真空效果,维持 工作蒸汽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就十分重要;但如果蒸汽喷射泵运行的其他条件,如冷却水温度发生变化,则工作蒸汽压力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如夏天水温高,工作蒸汽压力需相应提高;冬季水温低,适当降低蒸汽压力仍能满足脱臭所需的真空度和抽气量。这样既可以减少工作蒸汽的用量,同时也能维持稳定的工作效果。 (3)食用油精炼设备直接(汽提)蒸汽用量的控制:汽提蒸汽在脱 臭时作为携带剂,以除去油脂中的易挥发组分。因此,单位时间内喷入的直接蒸汽量越多, 蒸汽流速就越高, 就越有利于油脂中臭味组分 的脱除。但过量的蒸汽能引起中性油被携带出来并雾化, 造成油脂精炼损失加大。 在生产中, 对于间歇式脱臭, 通常合理的蒸汽喷入量一般控制在油量的 5%~8%; 板式脱臭塔蒸汽喷入量为油重的 1.5%~3%; 填料式脱臭塔蒸汽喷入量为油重的 0.5%~1.5%。 (4) 食用油精炼设备脱臭时间的控制: 脱臭时间与蒸汽喷入量 有关。一般蒸汽喷入量多, 脱臭时间可短些。适当延长脱臭时间, 有利于臭味物质和热敏性色素的脱除, 但脱臭时间过长, 会产生高温下的油脂热聚合, 导致油脂产生焦糊味。因此, 在保证脱臭效果的前提下, 间歇式脱臭时间一般控制在 4h 左右, 半连续式、连续式脱臭时间控制在 25~100min。

微电子工艺原理习题

微电子工艺原理习题 一、填空题 1.传统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以的出现作为大致的分界线,现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又以工艺的作为划分标志。 2.能提供多余空穴的杂质称为,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 3.多晶硅转变成单晶硅的实质是。 4.单晶硅拉制过程中引晶阶段的温度选择非常重要,温度过高时会造成,温度过低时会形成。 5.SiO 2 网络中氧的存在有两种形式,其中原子浓度越高,网络的强度越强;原子浓度越高,网络的强度越弱。 6.目前常用的两种掺杂技术是和。 7.完整的光刻工艺应包括和两部分,随着集成电路生产在微细加工中的进一步细分,后者又可独立成为一个工序。 8.伴随刻蚀工艺实现的图形转换发生在和之间。 9.按照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和两类。 10.能提供多余电子的杂质称为,N型半导体中的少子是。11.固溶体分为替位式固溶体和间隙式固溶体,两类大部分施主和受主杂质都与硅形成 固溶体。 12.单晶硅的性能测试涉及到的测试、的测试和缺陷检验等多个方面。 13.SiO 2中掺入杂质的种类对SiO 2 网络强度的影响表现在:掺入Ⅲ族元素如硼时,网络强 度;掺入Ⅴ族元素如磷时,网络强度。 14.常用的芯片封装方法有、和陶瓷封装。 15.光刻胶又叫,常用的光刻胶分为和两类。

1.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特征尺寸越来越小(B)晶圆尺寸越来越小 (C)电源电压越来越低(D)时钟频率越来越高 2.下面几种薄膜中,不属于半导体膜的是。 (A)SiO 2 膜(B)单晶硅膜(C)多晶硅膜(D)GaAs膜 3.下列有关芯片封装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金属封装热阻小有良好的散热性能(B)塑料封装机械性能差,导热能力弱(C)金属封装成本低,塑料封装成本高(D)陶瓷封装的气密性好,但脆性较高4.下列选项中属于光刻工艺三要素之一的是。 (A)曝光(B)光刻胶(C)显影(D)刻蚀 5.下列有关扩散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扩散是一种掺杂技术。(B)扩散有气态扩散、液态扩散和固态扩散三种。(C)替位型杂质在硅中的扩散方式有替代扩散、空位扩散以及间隙扩散三种。(D)替位型杂质的掺入不会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 6.下列关于光刻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负胶具有较高的固有分辨率(B)正胶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C)正胶的分辨率高,抗干法腐蚀能力强(D)负胶粘附性差,抗湿法腐蚀能力弱7.硅片中同时有浅施主和浅受主时,导电类型和载流子浓度由决定。 (A)杂质浓度差(B)施主杂质(C)受主杂质(D)杂质浓度和 8.下面几种材料的薄膜中,不属于介质膜的是。 (A)SiO 2膜(B)Si 3 N 4 膜(C)多晶硅膜(D)Al 2 O 3 膜 9.下列因素中对扩散系数大小不会造成影响的是。 (A)温度(B)杂质种类(C)扩散环境(D)杂质浓度变化率10.关于干法刻蚀的正确描述是。 (A)化学性刻蚀选择比高且是各向异性刻蚀; (B)反应离子刻蚀(RIE)兼具各向异性与高选择比等优点; (C)化学性刻蚀方向性好,可获得接近垂直的刻蚀侧墙; (D)物理性刻蚀的选择性好。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们

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她和研究生刚刚完成的调查,调查地点是北京的几家大型超市。结果发现,很多在我们平常看来美味可口的食品都用了人造脂肪。在同一间超市,95种饼干里有36种含人造脂肪,51种蛋糕点心里有19种含人造脂肪,16种咖啡伴侣全部含人造脂肪,31种麦片里有22种含人造脂肪,面包、糖果、冰淇淋、速冻汤圆等也不能“幸免”,康师傅、旺旺、奥利奥、康元、上好佳、德芙及徐福记等著名品牌都“榜上有名”。记者发现,研究人员在蛋糕点心一类里特别注明:“名牌产品百分之百含有反式脂肪酸 【可以食用,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收集】*太平全麦系列饼干(黑芝麻、花生等口味)食用植物油 *上好佳不含反式脂肪酸(包装袋有标注)系列 *康师傅蛋酥卷(醇香芝麻口味、牛奶特浓口味)108g精炼油脂(猪油、牛油、棕榈油) 【少食用的食品列表】(少食为佳) *吉利火星微波爆米花(奶油巧克力口味)118克氢化植物油 *吉利火星爆米花即食型(奶油口味)氢化植物油 *雀巢脆脆鲨(就是那种红色包装的巧克力威化)氢化植物油 *嘉顿草莓威化精炼植物油 *日清量鼎天炒面精炼植物油 *四季宝花生酱(小C提供,油种不详) 奶茶、豆浆等冲泡类: *3点1刻原味奶茶植物性奶精 *冰泉女人豆浆(克拉玛moon提供,具体油种不详)

*私房小厨植脂末 速溶咖啡类(基本所有咖啡伴侣都是): *雀巢速溶咖啡(丝滑拿铁口味)植脂末 *雀巢的咖啡伴侣食用氢化植物油 *江苏昆山出的摩卡咖啡含伴侣的(bathball·巴思柏提供,油种不详)饼干类: *奥利奥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 *康元提子饼干植物油(英文写的是vegetable shortening:植物起酥油)*菜园小饼氢化植物油 *格力高百奇牛奶味装饰饼干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 *glico格力高巧心柔 麦淇淋配料表里还有代可可脂巧克力颗粒..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康师傅香浓巧克力曲奇部分氢化棕榈油、氢化植物油 *康师傅甜酥夹心饼干氢化棕榈油 *康师傅咸酥夹心(醇香奶油味)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椰子油)*康师傅3+2苏打夹心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椰子油) *康师傅乐芙球休闲饼干精炼油脂(部分氢化植物油) *康师傅蛋黄也酥酥精炼油脂(部分氢化棕榈油、部分氢化大豆油)*好丽友蘑古力(巧克力味)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卡夫优冠酸奶夹心饼干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 *乐天小熊饼干起酥油 *宾堡多菲角蛋奶口味夹心起酥包人造黄油

食品加工原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食品的定义:食品是指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可供食用的、对人体无害的、经过一定加工制作的食物。 食品品质要求:1.外观:色泽和形态好,包装完整、整齐美观; 2.风味:香气、滋味、质构等良好: 3.营养:有一定含量,各营养素之间比例及平衡性好; 4.卫生安全:微生物及其有害代谢物、有害化学物质不能存在; 5.方便性:携带及食用方便; 6.耐藏性:有一定货架寿命。 食品加工定义:食品加工是以农场品及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用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学的方法处理,调整组成及改变其形态以提高其保藏性,具备运输能力,可食性,便利性,感官接受度或机能性。 第二章 1、细菌形状基本上包括三种形式:球菌、杆菌、螺旋菌。 2、酶的催化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3、根据蛋白质结构的特点,酶可以分为三类: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 4、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冷加工:利用低温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酶活动及其他非酶变质因素的一种方法。(P71) 2、货架期:指导消费者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在食品开始变坏之前所需要的时间。(P83) 3、低共熔点:液体或食品物料冻结时在初始冻结点开始冰洁,随着冻结过程的进行,水分不断的转化为冰结晶,冻结点也随之降低,这样直至所有的水分都冻结,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水达到共同固化的状态。(P91) 4、冻结速率:指食品物料内某点的温度下降速率或冰峰的前进速率。(P93) 二、填空: 1 (P71) 2 (P93) 3 (P90) 4(P104) 三、简答与论述: 1、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影响因素。(P72) 答:1)温度:温度越低,对微生物抑制越显著; 2)降温速率:在冻结点之上,降温速率越快,微生物适应性越差; 3)水分存在的状态:结合水越多,水分越不易冻结,对细胞损伤越小; 4)食品成分:食品Ph值越低,对微生物抑制越强; 5)湿度:湿度变化频率越大,微生物受破坏速率越快。 2、影响冷藏食品货架期的因素。(P83)

植物油提炼设备工艺流程

植物油提炼设备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植物油提炼设备工艺流程! 植物油加工成套设备的预处理工艺 植物油油料的预处理包括油料的清理、剥壳、干燥、破碎、软化、轧胚和蒸炒等工序。 1.油料清理 (1)油料在收获、晾晒、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会混进一些沙石、泥土、茎叶及铁器等杂质,如果生产前不予清除,对生产过程非常不利,油料中所含杂质可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含油杂质三大类。

①无机杂质 泥土、沙石、灰尘及金属等。②有机杂质茎叶、绳索、皮壳及其他种子等。③含油杂质不成熟粒、异种油料,规定筛目以下的破损油料和病虫害粒等。 (2)所谓油料清理,即除去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之总称。对清理的工艺要求,不但要限制油料中的杂质含量,同时还要规定清理后所得下脚料中油料的含量。 ①筛选:筛选是利用油料与杂质之间粒度(宽度、厚度、长度)的差别,借助筛孔分离杂质的方法。 ②磁选: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③水选:水选是利用水与油料直接接触,以洗去附着在油料表面的泥灰,并根据比重不同的原料在水中沉降速度不等的原理,同时将

油料中的石子、沙粒、金属等重杂质除去,而并肩泥则可在水的浸润作用下松散成细粒被水冲洗掉,采用水洗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飞扬。 ④并肩泥的清选:形状、大小与油料种子相等或相近,且比重与油料也相差不很显著的泥土团粒,称为“并肩泥“,特别是在菜籽和大豆中,并肩泥的含量较大,用筛选和风选设备均不能将其有效地清除,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和设备方可。 2.油料剥壳与仁壳分离 剥壳要求 ①仁中含壳率:不超过*%。 ②壳中含仁率(手拣)不超过*%。 3.油料干燥 油料干燥是指高水分油料脱水至适宜水分的过程。油料收获时有

(完整版)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重点

绪论 1、食品工业:是指有一定生产规模、固定的厂房(场所) 、相当的动力和设备,采用科学生产和管理方法,生产商品化食品及其他食品 工业相关的配料、辅料等产品的行业。包括3 大类(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 ,19个中类,50 个小类。 2、食品加工:是指利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对可食资源进行处理,以保持和提高其可食性和利用价值,开发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类食品和 工业产品的全过程。 3、食品加工常用技术:粉碎、蒸煮、烘烤、发酵、腌渍、烟熏 4、食品保藏:对可食资源进行相关处理,以阻止或延缓其腐败变质的发生,延长其货架期的操作。 5、食品保藏常用方法:低温保藏(冷藏及冻藏) 、高温保藏(热处理灭活保藏) 、脱水保藏(干燥保藏) 、提高食品渗透压或酸度的保藏 方法、辐照保藏、化学保藏 6、食品保藏常用原理: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原理、抑制生命活动的保藏原理、运用发酵原理进行保藏、利用无菌原理进行保 藏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 1)果蔬呼吸作用:果蔬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在酶的参与下的一种缓慢氧化过程,使复杂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放出能量。(2)呼吸强度:是衡量果蔬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通常以 1 Kg 水果或蔬菜经过1 h 呼吸作用后,所放出的CO2 的毫克数来表示。 (3)呼吸商:(RQ)也称呼吸系数,为果蔬呼吸过程中所释放出的C02与吸入的02的体积比。 ( 4)呼吸漂移:果蔬生命过程中(常压成熟阶段)出现呼吸强度起伏变化现象。 ( 5)后熟:通常是指果实离开植株后的成熟现象,是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度过渡的过程。 ( 6)催熟:利用人工方法加速后熟过程称为催熟。 ( 7)果实的衰老:是指一个果实已走向它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开始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崩溃及整个器官死亡的过程。 2、果蔬有哪些基本组成成分?各组成成分对果蔬及果蔬制品品质有怎样的影响? (I)水:是水果和蔬菜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平均为80%?90%。 果蔬水分的蒸发作用:失重和失鲜;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降低耐贮性、抗病性。 ( 2)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是果蔬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 3)有机酸:果蔬中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 3 种,一般称之为“果酸” 。酸与果蔬制品加工工艺的选择和确定关系密切。 (4)含氮物质:主要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果实中的含量较少。蛋白质和氨基酸与果蔬制品的风味密切相关,尤其 对饮料口味的影响。 (5)脂肪:在植物中,脂肪主要存在于种子和部分果实中(如油梨、油橄榄等) ,根、茎、叶中含量很少。( 6)单宁(鞣质/鞣酸) :单宁属多酚类物质,具有涩味,含量过高会产生很不舒服的收敛性涩感;但适度的单宁含量可以给产品带来清凉的感觉,也可强化酸味的作用。单宁与糖和酸的比例适当时,能表现良好的风味,故果酒、果汁 中均应含有少量的单宁。单宁可与果汁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絮状沉淀,有助于汁液的澄清,在果汁、 果酒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 7)糖苷类:大多数有苦味或特殊的香味。部分糖苷却有剧毒,如苦杏仁苷和茄碱苷。 ( 8)色素:脂溶性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 水溶性色素:类黄酮色素(花青素、花黄素) 。 (9)芳香物质:醇、酯、醛、酮、烃、萜和烯。( 10)维生素 (II)矿物质:钙、磷、铁、镁、钾、钠、碘、铝、铜等,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或与有机物结合的盐类存在。 ( 12 )酶:水解酶(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 、氧化酶 3、果蔬的呼吸作用类型。 主要是有氧呼吸,缺氧呼吸是有害的。 ①呼吸强度:果蔬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贮藏期限的长短。 ②呼吸商:呼吸系数(RQ)是衡量果蔬呼吸特性(或呼吸状态)的指标,通常是在有氧情况下测定。底物不同,呼吸 系数(RQ)不同;同一底物,缺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大。 ③呼吸状态:A、高峰呼吸型也叫呼吸跃变型或A型:苹果、洋梨、桃子、木瓜、甜瓜、番茄、香蕉、芒果、草莓 特点:生长过程与成熟过程明显;乙烯对其呼吸作用有明显影响;可以推迟高峰期的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