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8第二十八单元肺癌

最新28第二十八单元肺癌

最新28第二十八单元肺癌
最新28第二十八单元肺癌

第二十八单元肺癌

考情分析

二十八、肺癌

1.病理与临床表现

(1)病理:中央型、周围型定义,组织学分型及转移途径

(2)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主要诊断方法

(2)鉴别诊断:结核秋、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纵隔淋巴肉瘤

1.病理与临床表现

(1)病理:右多于左,上多于下

中央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肺门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靠近肺周围部分者段支气管肺癌组织学分型:

协和习题.肺癌较常见的类型。是

A腺癌

B未分化癌

C肺泡细胞癌

D鳞状细胞癌

E小细胞肺癌

答案;D

【真题库】3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

D.大细胞癌

E.

答案:A

【ZL】3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

D.大细胞癌

E.

分类

发生率

发病年龄

性别

位置

速度

敏感性

转移途径

鳞状细胞癌(鳞癌)

最为常见

> 50岁

男性多

常为中央型

生长慢

对放化疗较敏感

淋巴转移为主

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次于鳞癌

年轻

男性多

常为中央型

生长快(恶性程度高)

对放化疗较敏感,但预后最差

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转移

腺癌

女性多

常为周围型

生长慢

早期无症状

可较早出现血转移,淋巴转移发生较晚

大细胞癌

少见

半数为中央型

分化程度低,常在脑转移后才发现,预后很差

【真题库】1

A

B

C

D

E

答案:B

【真题库】4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

D.大细胞癌

E.

答案:B

【ZL】4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

D.大细胞癌

E.

协和习题.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

A小细胞未分化癌

B鳞癌

C腺癌

D肺泡细胞癌

E以上均不敏感

答案;A

肺癌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扩散途径。

交叉转移:肺癌转移至对侧

协和习题.肺鳞癌首先经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

C局部浸润

D支气管内膜扩散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2)肺癌临床表现:

早期无任何症状,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状是刺激性咳嗽、血痰。【真题库】10.中心型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2001)

A.

B.

C.

D.

E.

答案:E2001)

2006-4-012.早期中心型肺癌的常见症状是

A.高热、胸痛

B.声音嘶哑

C.上肢及颜面部肿胀

D.咳嗽、血痰

E.胸闷、呼吸困难

答案:D

与两年真题重复

【真题库】1

A.杵状指

B.面、颈部水肿

C.

D.一侧瞳孔缩小

E.

答案:A

【ZL】1

A.杵状指

B.面、颈部水肿

C.

D.一侧瞳孔缩小

E.

【真题库】2

A.刺激性咳嗽

B.顽固性胸痛

C.

D.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E.霍纳(Horner)

答案:A

【ZL】2

A.刺激性咳嗽

B.顽固性胸痛

C.

D.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E.霍纳(Horner)

(5~7题共用题干)

64岁男性患者,反复咳嗽、咯痰。痰中带血2周。体温38.3℃,WBC 12×109/L,胸片右肺门肿块影,伴远端大片状阴影,抗炎治疗阴影不吸收。

5.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的检查首选

A.CT

B.核磁共振

C.胸腔镜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E.核素扫描

答案:D

试题点评:肺门部阴影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部位,并可取病理活检。

6.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肺化脓症

C.肺癌

D.肺结核

E.支气管扩张

答案:C

7.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是

A.抗炎治疗

B.抗炎止血治疗

C.手术治疗

D.抗结核治疗

E.门诊随访

答案:C

试题点评:肺癌治疗首选手术。

【真题库】4.男,50岁,咳嗽伴声音嘶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触及一个肿大的淋巴结,质

(2003)

A

B

C

D

E

答案:B(2003)

解析:咳嗽为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声音嘶哑,右锁骨上窝触及一个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首先考虑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压迫喉返神经。

晚期肺癌征象:

膈肌麻痹:侵犯了膈神经

声嘶:侵犯了喉返神经

上腔静脉综合症:侵犯了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癌性胸水:侵犯了胸膜

Pancoast肿瘤(上叶顶部肺癌):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侵犯了颈交感神经也很重要

2.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主要诊断方法:

X线检查:中央型肺癌:反复发作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门肿块影,伴远端大片状阴影,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周围型肺癌:圆形或椭圆形块影,轮廓不规则,呈小的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毛糙,有细短的毛刺。癌肿中心坏死,可见厚壁偏心空洞,内壁凸凹不平,一般不出现液平。2007-4-012-2周围型肺癌阻塞支气管腔后,X

A

B

C

D

E

答案:C;中心型肺癌常见肺叶或全肺不张,而周围型常见节段性肺炎或肺不张

CT:对早期肺癌及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很有价值

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80%以上,连续数日重复送痰

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可取病理

纵隔镜检查:直视下判断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

放射性核素肺扫描

2015年中国肺癌诊疗指南

2015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内容: 一、概述 二、病理诊断评估 三、分期 四、治疗 五、姑息治疗 (一)前言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60.59万(男性41.63万,女性18.96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59%(男性23.03%,女性14.75%)。 肺癌发病率为35.23/10万(男性49.27/10万,女性21.66/10万)。同期,我国肺癌死亡人数为48.66万(男性33.68万,女性16.62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4.87%(男性26.85%,女性21.32%)。肺癌死亡率为27.93/10万(男性39.79/10万,女性16.62/10万)。 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低剂量 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4-10 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 年度筛查能发现85% 的I期周围型肺癌,术后10 年预期生存率达92%。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我国目前在少数地区开展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技术指南中推荐采用LDCT 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暴露史、职业史、患癌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暴露)。 风险状态分3组:(1)高危组:年龄55-74 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 年(1 类);或年龄≥50 岁,吸烟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除外的项危险因素(2B 类)。(2) 中危组:年龄≥50 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3)低危组:年龄<50 岁,吸烟史<20包年。NCCN 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在原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0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制订了本规范。 (二)临床表现 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 刺激性干咳。(2) 痰中带血或血痰。(3) 胸痛。(4) 发热。(5) 气促。当呼吸道症状超过2 周,经对症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 (1) 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 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 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 肿瘤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肺癌诊疗指南

肺癌 【范围】 1.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2.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 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 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1.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2.NSE:(neurone specific enola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3.CYFRA21-1:(cytokeratin fragment)細胞角蛋白片段19。 【规范化诊治流程】

图1 肺癌规范化诊治流程 【诊断依据】 (一)高危人群 有吸烟史和/或肺癌高危职业接触史(如石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 刺激性干咳。(2) 痰中带血或血痰。(3) 胸痛。(4) 发热。(5) 气促。当呼吸道症状超过2 周,经对症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 (1) 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 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 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 肿瘤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 上叶尖部肺癌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入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表现。 (6) 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7) 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8) 右上腹痛、肝肿大、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9) 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

中医治疗小细胞肺癌比较好的书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比较有个性的恶性肿瘤,在肺癌这个大家族里,它的特点最为突出,“脾气”也最为火爆,对人的伤害也是最大的。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抗肿瘤效果的日益被认可,很多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家属开始重视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小细胞肺癌比较好的书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确诊后及时采取治疗非常重要。目前能够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方法非常多,给了患者和家属更多的选择,但也容易因此做出不恰当的选择。如靶向抗癌药的面世,由于相比化疗能够有选择地抑杀机体内癌细胞,致使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从而使其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瞩目。靶向治疗固然让一些患者受益,但其治疗的前提是找到靶点,否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容易延误患者病情。因此,随着人们对不恰当治疗危害的认识加深,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更加谨慎,而书籍无疑是人们了解治疗手段的较好途径之一。 近年来,各种抗癌药物不断面世,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医药的注视程度却不减反增。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很多中医药能够很好地抑杀机体内癌细胞,如人参、黄芪、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等,而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且在费用上也有良好优势。此外,中医药配合西医治疗,不仅有助于增强整体疗效,而且还有助于减轻治疗副作用,以及预防复发、转移。因此,越来越多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寻求中医治疗,一些相关书籍也受到重视,如《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肿瘤治疗名方验方》、《中医抗癌临证新识》、《肿瘤患者中医药治疗与调养》、《癌症中医特色治疗与调养》、《癌症的中医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好的书,可供患者借鉴,但用药时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 二百多年来,袁氏家族在与癌魔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取得了不错成果,如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结合毕生抗癌经验创立了“阴阳平衡疗法”。如今,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肩负起继续与癌魔抗争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肿瘤患者,自小就开始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袁希福院长,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系统学习现代中医理论知识。从医三十余年来,袁希福院长运用自身所学及不断的经验积累,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解决广大老百姓“看病难、找专家难”的难题,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特成立远程医疗中心,凡有就医需求的患者,可通过微信提供各种检查资料、或出院报告等,加上患者舌苔、面部照片,由袁希福抗癌专家团制定“三联平衡”抗癌方案,再反馈给患者或家属,药物快递到家。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翟建国(化名),男,右肺小细胞癌,脑转移,河南新乡人 2018年4月,翟建国因眼部浮肿,且久治不愈,甚至演变成脸肿,后被确诊为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引起的浮肿。2018年5月2日,活检显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双侧锁骨上,右肺门及纵膈多发转移,上腔静脉及右肺动脉受侵。病属晚期,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后遵从医生的建议,放疗10次,化疗2次后,翟建国的身体慢慢吃不消了,胃胀、恶心、呕吐、吃不下饭,胸闷乏力,手脚发凉,近一个月体重下降了4斤。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从身边的朋友那了解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2018年6月15日翟建国的子女到希福医院求诊,取了5付药回去服用,觉得有效后,他们决定等放、化疗结束后,专门吃中药。9月10日,化疗四疗程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李 辉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 李辉 一、外科方法在肺癌分期中的现状和地位 肺癌分期治疗目前已成为共识,准确的分期对治疗方案的正确制订十分重要。现行的肺癌分期主要包括临床分期(cTNM,cStage) 、病理分期(p TNM,pStage) 和再治疗分期(rTNM,rStage) ,此外尚有不成熟的分子分期( mTNM,mStage) 。临床分期的准确率有限,与外科病理分期相比仍然存在相当误差。纵隔镜、胸腔镜等外科方法可明显提升肺癌分期的准确率,是目前肺癌最准确的分期方法。 常用的非外科术前分期法包括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而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有不足。 外科分期( sTNM) 包括手术前分期(纵隔镜检查术、胸腔镜术等) 和术中分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达到病理分期水平,外科分期手段正倍受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 纵隔镜检查术是评估肺癌手术前纵隔淋巴结状况最准确的手段,敏感性、特异性高达90 %和100 % ,特别是在N2 、N3 的排除上非常有意义。纵隔镜检查术对提升肺癌术前分期水平有重大意义,某些发达国家已将之作为肺癌治疗前的常规检查和分期金标准。国内该工作虽然起步不晚,但目前的状况依然是认识不足、发展不均、普及不力。纵隔镜检查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纵隔炎、喉返神经损伤、颈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3 % ,严重并发症如大血管损伤、食管撕裂、气管撕裂的发生率0. 2 %~0. 5 % ,死亡率几乎为零,属于相当安全、成熟的手术。 胸腔镜对纵隔肿物活检的准确率为91.9 %。对临床N0 和N1患者,胸腔镜的假阴性率高达25 % ,应用意义不大,而对临床N2 患者,胸腔镜的诊断准确率为63% ,胸腔镜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另外,胸腔镜必须双腔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

-肺癌中医辨证 (2)

肺癌中医辨证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蕴结于肺,以致肺失宣发与肃降为基本病机,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ksR老中医在线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部肿瘤的第1或第2位,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女之比约为5:1。ksR老中医在线 早期肺癌采用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和远期疗效的可靠 手段,但疗效仍不够满意。放疗和化疗对部分患者近期有效,但毒副反应大,复发转移率高,多数仅有姑息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疾病各阶段中的作用。做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抑制或消灭癌细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提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作用,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ksR老中医在线 本病类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如《素问·奇病论》说:“病胁下满气上逆,……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

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难经·论五脏积病》说:“肺之积曰息贲。……久不已,令人洒浙寒热,喘热,发肺壅。”以上这些描述与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类似之处。宋代一些方书载有治疗咳嗽见血,胸闷胸痛,面黄体瘦等肺癌常见证候的方药。金元·李东垣治疗肺积的息贲丸,所治之证颇似肺癌症状。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虚损》说:“劳嗽,声哑,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者,此肺脏败也,必死。”这同晚期肺癌的临床表现相同,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所提到的“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则说明了肺中积块的产生与正虚邪侵,气机不通,痰血搏结有关,对于后世研究肺癌的发病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ksR老中医在线 肺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西医学对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由于肿瘤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以中央型肺癌常见。ksR 老中医在线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部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肺转移性肿瘤等,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ksR老中医在线 【病因病机】ksR老中医在线 迄今为止,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根据患者的起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在我国,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而该病主要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这些人往往存在合并症,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微创外科、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肺叶切除仍然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对妥协性患者(compromised patients)可以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局限性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而对高风险不能耐受微创手术的患者,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二者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在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肺癌研究者分别报告了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临床疗效,结果令人鼓舞。 一、RFA的原理 RFA是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 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 ℃~120 ℃。肿瘤组织对热的耐受能力较正常组织差,当组织温度高于50 ℃时,即出现凝固性坏死,温度高于60 ℃时,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蛋白质和DNA出现不可逆的变性,最终凝固和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并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另外,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由于肺部正常组织可通过肺部大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并且起着绝缘的效果,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加之肺部肿瘤组织的血流量低,散热困难,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因此肺肿瘤非常适合RFA治疗,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二、RFA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 1979年Sugaar等对肺部恶性肿瘤进行RFA治疗,发现加热不仅使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还可使肿瘤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细胞渗出,进一步导致血管壁坏死、管腔闭塞;坏死的肿瘤细胞刺激淋巴细胞聚集,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活性,进一步杀伤机体残存瘤细胞。Goldberg 等于1995年和1996年在兔肺上进行了RFA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RFA治疗后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逐渐出现炎症反应、水肿、出血;7 d后坏死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1个月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增生,肺泡开始重建;2~3个月增生纤维组织逐渐被吸收,恢复正常组织结构。Miao等对兔的VX2肺癌模型进行RFA治疗,结果显示:3个月后对照组所有动

中医治疗肺癌晚期

中医治疗肺癌晚期 中医治疗肺癌晚期的处方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是肿瘤科的常见病之一,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现将中医对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有关文献记载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肺癌的病理基础 《难经》云:“肺之积,名曰息贲……令人洒息寒热、咳嗽、发肺壅”。《素问·奇病论》云:“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详细记载了晚期肺癌发热、胸痛引肩背、恶液质的症状,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可见,“息贲”、“肺壅”、“息积”、“肺积”均可归为支气管肺癌的中医病名范畴。 肺癌的病因病机,《杂病源流犀烛》论述得较为中肯,认为:“邪积胸中,阻塞气逆,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该文深入认识到痰结而致胸中有形结块的病机。而无论是正气内虚、脏腑失调,还是外邪侵肺、寒热太过,均经过肺气贲郁,积聚成痰的病理过程。无痰,则无以生肺积,故痰结于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虚,阴阳失和,受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初未能成积聚,正虚祛邪不力,日久留滞成痰,痰气胶结,乃成肺积。痰瘀化热,灼伤血脉,则咳唾痰血。痰凝着于皮下,则见缺盆结核,流着于骨,则成骨痹,流于脑,则头痛目瞑。肺癌的脏腑病机与肺、脾二脏密切相关,痰结贯穿于肺癌由原发到转移的整个病程。因此,中认为,肺癌的病理基础上痰结。 2.肺癌的辨证分型治疗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其辨证要点和施治方法分述如下。 ①肺郁痰热型症 临床症状: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中医处方:苇茎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贝母20g,桑叶、三七各10g,守宫5g,法半夏12g,陈皮、甘草各6g。 ②气虚痰湿型症

肺癌诊疗方案

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 肺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 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 (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 (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 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 (1)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 (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 (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声音嘶哑、

(完整word版)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0年版)

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发病率为57.26/10万,位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其中男性52.0万例,发病率为73.90/10万,居恶性肿瘤第1位;女性26.7万例,发病 率为39.78/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2015年中国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2015年制定了第八版肺癌TNM分期。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显示,在初诊时约57%的肺癌患者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 因此,Ⅳ期患者的治疗是肺癌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 肺癌治疗领域研究进展最多的部分。病理诊断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基于 遗传特征的分子分型使Ⅳ期肺癌的治疗步入了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时代,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表了新的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与2004年版分类相比,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在Ⅳ期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中强调了分子遗传学的作用。 近年来以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trammed cell death-linand 1,PD-LI)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辟了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 Ⅳ期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在《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制定了《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一、临床表现 Ⅳ期肺癌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干咳、咯血、胸痛、发热和气促等。当肿瘤在胸内蔓延侵及周围组织时,可导致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霍纳氏综合征、

2015年肺癌诊疗指南

2015年肺癌诊疗指南:共识和争议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目前常用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肺癌诊疗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肺癌诊疗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肺癌诊疗指南以及中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各个指南在总体原则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具体的处理细节上有所区别。本文将结合最新的诊疗指南,介绍肺癌临床研究的共识与争议,并通过相关的临床证据进行解读。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 共识一:对于早期肺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以期实现R0 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在尽可能实现R0 切除的前提下,施行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也是可行的。 争议一:NCCN 指南认为,除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外,可进行系统淋巴结采样;IASLC 则具体规定最少清扫6 组淋巴结,其中3 站必须是纵隔淋巴结包括隆突下淋巴结。 如何在完整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正常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是我们的目标,尤其对于肺功能差的患者具有更大的现实

意义。由此提出了亚肺叶切除的概念,包括解剖性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早期研究显示与肺叶切除相比,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显著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因此肺叶切除仍是当前标准切除方式。但由于CT 筛查技术的运用,更多的小结节磨玻璃样(GGO)病灶被发现,最近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显示:Ⅰ期患者亚肺叶切除vs. 肺叶切除的荟萃分析:14 项研究(12 项回顾性研究;1 项配对研究;1 项随机研究);903 例亚肺叶切除患者;1887 例肺叶切除患者。1 年、3 年和5 年生存率差别分别为0.7%、1.9% 和3.6%,虽然这些差异显示亚肺叶切除更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经过严格的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手术人群是可以考虑接受亚肺叶切除的,如仅为ⅠA 期,直径不超过2——3cm 的小肿瘤,周围肺肿瘤(可以扩大切除边缘),CT 图像表现为以GGO 为主。但若要评价在早期的ⅠA 期患者中亚肺叶切除是否具有相对于传统肺叶切除的更大的优势?目前还缺乏确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而正在进行的亚肺叶切除的临床试验CALBG 140503 和JCOG0802/WJOG4607L或许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一问题。 共识二: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包括我国指南在内的几大治疗指南也都推荐进行放疗,尤其是将立体定向放疗(SABR)作为根治Ⅰ期肺癌的可行手段。 争议二:对于术后辅助放疗的适用人群目前还存在争议:ESMO 指南推荐:肿瘤直径>5cm 和(或)中央型肺癌,推荐进行常规放疗或者加速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李时悦)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近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发病率连续上升,特别在大城市情况更为明显,其病死率在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但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多年前的资料显示,明确肺癌的患者70%~80%为晚期,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为1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10%~13%,但T1N0期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80%。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少进展。在美国,据最新的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出现下降的趋势。(一)诊断方面 (1)痰 常规涂片、染色找癌细胞阳性率很低。近年来,为提高其敏感性,对痰细胞学检查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并使人们重新认识痰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诊断的重要作用。 A.痰标本的免疫染色: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痰标本,可使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但特异性为70%~88%左右。 B.痰标本中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应用PCR的方法对痰中脱落细胞进行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可检测出P53突变、K-ras突变 等。从而提供了一种从痰发现肿瘤细胞的方法。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有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正常或异常的上皮细胞。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BALF中基因的改变,从而更早的发现肺癌。 (3)外周血 外周血中存在多种可溶性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传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是用单克隆抗体去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较低。目前已经能够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异常DNA,或直接检测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 A. 癌标志物:迄今尚无任何一种可靠的血清癌标志物用于诊断或普查 肺癌。目前已用于临床测定的如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Ag)、CYFRA21—1等对NSCLC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蛙皮素(bombesin)、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BB(CPK—BB)、胃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9), 837-84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d4729261.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d4729261.html,/10.12677/acm.2018.89140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Lung Cancer Therapy Zhi Yang, Chunlong L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Yuey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Yueyang Hunan Received: Oct. 20th, 2018; accepted: Nov. 6th, 2018; published: Nov. 13th, 2018 Abstract The lung cancer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t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clinic. Treatment includes surgery,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and so on.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the main treatments for lung cancer. However, only 20% to 30% patients are clinically suitabl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regiment has limited efficac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is still less than 15%,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re relatively large. At present, the new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iodine 125 seed stereotherapy and so on, have enriched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lung cancer. Keywords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杨志,林春龙 南华大学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岳阳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6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摘要 肺癌发病率成逐年递增趋势,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化疗、放疗是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临床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只有20%~30%,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肺癌

目前肺癌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备受患者和家属的关注和认可,不过也有患者对中医并不了解,那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肺癌呢? 目前对于肺癌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很多患者都是病情到了中晚期,西医没有办法或者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想起中医,此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较差。其实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不仅仅适用于中晚期患者。西医治疗虽然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手术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且会损伤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给残存的癌细胞以可乘之机。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与西医联合使用有助于弥补西医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如患者在术后配合中医,有助于补充元气,纠正气血阴阳失衡,减缓原位癌向远处扩散转移的速度,为治疗做充足的准备;在术后使用,有助于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残癌,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中医联合放化疗也能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使治疗顺利完成。 中医除了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外,像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注重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调动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使患者能抵抗癌肿的发展,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中医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患者在确诊病情后就应该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对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治疗遵循整体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袁希福接诊了大量病例,并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樊雪梅,女,肺癌,河南漯河市人 2004年8月,72岁的退休教师樊雪梅在省会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随后,女儿四处为母亲求医问药,9月上旬,樊雪梅进行光子刀手术治疗4次。然而,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症状仍然在不断加重。 因母亲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不能化疗,综合考虑后,女儿为樊雪梅寻求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药治疗,9月20日初次就诊,樊雪梅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虚汗、口苦咽干、吐白黏痰、极度消瘦。此次看诊,取了一个月的中药,服药半月后,食欲增加、心慌、气短、出虚汗好转。3个月后,樊雪梅精神身体一般情况好转。2006年11月16日,樊雪梅经医院CT检查,结

肺癌手术放化疗后要不要看中医

癌症,近年来出现的次数是越来越高,尤其是肺癌,在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肺癌患者增加了一倍左右,让人惶惶不安。在肺癌的各种治_疗方法中,手术和放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都能直接作用于肿块,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控制,但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不少患者和家属想到了中医药的调理,但也有患者对中医并不了解,那肺癌手术放化疗后要不要看中医呢? 中医作为炎黄子孙相传了几千年的国粹,有着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_疗中,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可以贯穿于整个治_疗过程。肺癌在中医看来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机体元气亏虚,邪毒入侵,以致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障碍,久之,气滞痰凝癌毒结聚相互胶结形成了肿瘤。肺癌患者经手术、放化疗后虽然癌细胞被杀灭,肿块有所缩小,但体内的致癌因素尚未彻底根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尚在,还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中医治_疗不同于西医的只关注瘤体是否缩小、癌细胞是否被消灭等问题,中医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注重全身状况与局部癌肿的关系,在手术、放化疗后通过扶正的中医药,可以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扶正元气,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缓解后遗症和并发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针对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中医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为原则,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其实对于肺癌的治_疗,中医可以贯穿于整个过程,患者不仅在手术、放化疗后可以看中医,在治_疗前、治_疗期间都应该有中医药的参与;在手术、放化疗前配合中医,可以调节机体,补充元气,减缓病情发展的速度,为治_疗做充足的准备;在放化疗期间,以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为原则,可以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使治_疗顺利完成,因此患者在确诊病情后应及时将中医纳入治_疗方案中,有助于改善预后。 中医治_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_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帮助众多肿瘤患者通过中医中医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_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樊雪梅,女,肺癌,河南漯河市人 2004年8月,72岁的退休教师樊雪梅在省会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随后,女儿四处为母亲求医问药,9月上旬,樊雪梅进行光子刀手术治_疗4次。然而,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症状仍然在不断加重。 因母亲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不能化疗,综合考虑后,女儿为樊雪梅寻求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药治_疗,9月20日初次就诊,樊雪梅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虚汗、口苦咽干、吐白黏痰、极度消瘦。此次看诊,取了一个月的中医药,服药半月后,食欲增加、心慌、气短、出虚汗好转。3个月后,樊雪梅精神身体一般情况好转。2006年11月16日,樊雪梅经医院CT检查,结果表明,右肺肿瘤已经消失。而后,一直坚持服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