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中级:10-20周教案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5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案教案标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3. 能够独立进行数控车床的编程和操作。
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介绍。
2. 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步骤一: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介绍(约10分钟)1. 介绍数控车床的定义和作用。
2. 解释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主轴、进给系统、控制系统等。
3. 说明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步骤二: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约20分钟)1. 解释数控车床编程的定义和作用。
2. 介绍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如数控编程语言、坐标系、刀具半径补偿等。
3. 演示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
步骤三: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约30分钟)1. 介绍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按钮的功能。
2. 演示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包括开机操作、坐标系设定、刀具装夹等。
3. 强调数控车床操作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材料选择等。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约20分钟)1. 提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
2. 监督学生实际操作,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资源:1. 数控车床的实物或模型。
2. 数控车床编程软件或模拟软件。
3. 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教材。
评估方法:1. 学生练习的成果评估,包括编程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评估。
3. 学生在练习中的主动性和合作程度的评估。
教案备注:1. 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
2. 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和补充。
3.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数控车实训概述•数控车基础知识•数控车编程与仿真目录•数控车加工技术•数控车维护与保养•数控车实训总结与展望01数控车实训概述实训目的与意义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开机、关机、对刀、编程、加工等基本操作。
理解数控加工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数控加工原理的理解,包括插补原理、刀具补偿原理等。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包括数控车床的启动、急停、回零、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学生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听讲、积极实践,按时完成实训任务实训要求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规则、常用指令和编程格式,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数控编程基础工件装夹与对刀学习外圆、内孔、端面、切槽、螺纹等典型表面的数控车削加工方法。
数控车削加工0201030405实训内容与要求实训安排与时间01020304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分组实训流程02数控车基础知识数控车工作原理及结构数控车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将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由数控系统解析程序并控制机床各轴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数控车结构主要包括床身、主轴箱、进给系统、刀架、尾座等部分。
床身是数控车的主体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其他部件;主轴箱用于安装主轴,并驱动工件旋转;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刀架用于安装刀具,并可进行自动换刀;尾座用于支撑工件,并可通过顶尖对工件进行定位。
数控车编程基础编程语言编程格式编程技巧数控车操作规范与安全操作规范安全防护安全注意事项03数控车编程与仿真编程软件介绍及使用编程软件概述简要介绍数控车编程软件的功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软件安装与启动详细讲解软件的安装步骤、启动方法及界面介绍。
基本操作讲解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等。
编程指令详细介绍数控车编程的常用指令,如G代码、M代码等,并解释其作用和用法。
数控车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数控车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3. 能够独立进行数控车的编程和加工操作;4.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控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1 数控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数控车的组成部份和工作原理1.3 数控系统的分类和功能1.4 数控车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注意事项2. 数控车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2.1 数控车的开机和关机操作2.2 数控系统的启动和住手2.3 数控车的坐标系和坐标轴2.4 数控程序的读取和编辑2.5 刀具的安装和调整2.6 工件夹紧和测量2.7 加工参数的设置和调整2.8 加工过程的监控和调整2.9 数控车的关机和维护3. 数控车的编程和加工操作3.1 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语法3.2 数控程序的编写和调试3.3 加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3.4 加工过程的实际操作和调整3.5 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控制3.6 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 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4.1 实际加工操作的训练和实践4.2 加工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4.3 加工结果的评估和改进4.4 加工过程的记录和总结4.5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控车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数控车的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四、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预情况、实验操作表现等进行评估,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包括程序编写和加工操作等。
3. 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数控车实训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材,包括数控车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等。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一、实训教案概述数控车床实训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本教案主要包括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编程技巧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流程和编程技巧;3. 能够独立进行数控车床的日常操作和维护;4. 能够分析和解决数控车床常见故障。
三、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基本原理1.1 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2 数控编程语言和代码格式1.3 数控系统的常见控制指令2. 数控车床操作流程2.1 数控车床的开机与关机操作2.2 数控车床的刀具装夹和工件装夹2.3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设置和工件坐标系的建立2.4 数控车床的刀具半径补偿和刀具补偿2.5 数控车床的加工参数设置和切削速度选择2.6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辑和调试3. 数控车床编程技巧3.1 数控车床的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使用3.2 数控车床的插补方式和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3.3 数控车床的循环指令和子程序的编写3.4 数控车床的宏指令和宏变量的使用3.5 数控车床的编程调试和优化技巧4. 数控车床常见故障排除4.1 数控车床的故障检测和故障代码解读4.2 数控车床的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排除4.3 数控车床的系统维护和保养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编程技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控车床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操作技能。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数控车床的常见故障。
五、教学评价1. 实训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评估其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的掌握情况。
2. 编程评价:通过学生编写的数控车床程序,评估其编程技巧和程序调试能力。
3. 理论考试: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检验其对数控车床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控车实训教案一、教案背景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切削工具在工件上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数控车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设计一套完整的数控车实训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
3. 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编写数控程序。
4. 能够进行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5.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数控车床的定义和分类- 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控车床的结构和主要部件2. 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 数控车床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数控车床的刀具的安装和刀具补偿- 数控车床的工件装夹和工件坐标的设置- 数控车床的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3. 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 数控编程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数控编程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 数控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格式- 数控程序的编写和调试4. 数控车床的维护和保养- 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 数控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数控车床的润滑和冷却系统的维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编程软件的使用。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数控车床的操作和编程过程。
3. 实训实习:组织学生参加数控车床的实训实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等内容。
2. 实训考核:通过实训考核,检验学生对数控车床操作和编程的掌握程度。
3.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评定学生对数控车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数控车床实训设备:提供数控车床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2. 数控编程软件:提供数控编程软件,让学生能够进行编程实践。
数控车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数控车(中级工)一、目的和任务:数控车床实习课程是数控专业的主要实习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对数控车床感性认识,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基本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和数控车床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手工编程的方法。
能够达到中级工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二、基本要求和内容:1.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种类、结构、各种坐标的定义以及刀具、辅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等。
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正确操作数控车床。
2.通过本课程的典型实例加工,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数控车床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参数的选择,手工编程方法,工件的装夹,刀具的装夹等。
学习对刀的操作步骤及刀补修改方法。
3.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根据典型零件的加工,具体地对实际生产中的零件进行加工,进一步地使学生熟悉手工编程过程、技巧和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机床的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时间(10周):300学时。
四、效果: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达到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技能)水平。
五、具体要求:1.初步了解数控车床:(1)了解数控车床的种类、结构各部分及件的功能等。
(2)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
(3)初步了解数控车床的零件工艺分析,手工编程过程、方法及重要性。
(4)掌握各种加工参数。
(5)了解模拟软件的功能,熟练使用仿真软件(6)能采用基本指令编制程序并输入计算机进行模拟加工零件2.典型加工实例:(1)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分析,手工编程的方法。
(2)熟练操作机床控制面板。
(3)掌握工件的装夹、刀具的安装及对刀过程。
(4)掌握工作坐标的确定。
(5)进一步掌握加工工艺参数。
3.生产实践:(1) 能正确选择刀具、刃磨螺纹刀具,正确地安装刀具,熟练进行对刀操作。
(2)能正确的进行轴类零件外轮廓加工工艺分析,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进刀方法及分配切削余量,能利用刀尖圆弧补偿指令对零件进行有效的补偿,正确地编写加工程序。
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实训时间为2周(10天),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实训课日授课计划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1. 进入数控实习现场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得擅自启动或操作数控系统及机床。
2. 不得在实习现场嬉戏、打闹及进行任何与实习无关的活动,以保证实习正常、有序地进行。
3. 使用数控车床前,应仔细查看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认真检查数控系统及各电器附件的插头、插座是否连接可靠。
检查车床各手柄位置是否正常,传动带及防护罩是否装好, 并加油润滑。
工作前慢车启动,空转数分钟,观察车床是否有异常。
4. 操作数控系统前,应检查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5. 操作数控系统时,对按键及开关的操作不得太用力,以防止损坏。
自动转位刀架未回转到位时,不得用外力强行定位,以防止损坏内部结构。
6. 安装工件要放正、夹紧,安装完毕应取出卡盘扳手;装卸大工件要用木板保护床面。
7. 刀具的安装要垫好、放正、夹牢;装卸完刀具要锁紧刀架,并检查限位。
8. 戴好防护眼镜,工作服要扎好袖口,头发过长应卷入工作帽中,不准戴手套及穿凉鞋工作。
9. 数控车床的加工程序必须先经过数控仿真软件仿真加工过程,并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使用,以防止编程错误所引起的事故。
10. 开车后,不能随意改变主轴转速;不能打开车床防护门;不能量度尺寸和触摸工件,切削加工时要精力集中,并要防止各部件的碰撞。
11. 数控车床的加工虽属自动进行,但不属无人加工性质,仍然需要操纵者监控,不允许随意离开岗位。
12. 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关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以便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13. 下班时,擦净机床并加油润滑,清理现场,关闭电源。
14. 属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的事故,当事人必须按实际维修费用作出赔偿。
15. 注意过往马路时车辆,必须走斑马线。
16. 若发生塌方事故,应立即撤离现场。
17. 上下班时,不允许走塌方危房小路。
18. 实训期间,禁止去河边玩水。
任务二十:综合零件实训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数控车削编程的特点,掌握FANUC数控系统的常用指令与代码。
2.能够正确地对复杂的轴类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3.掌握数控车床的常用编程指令,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通过对复杂轴类零件的加工,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如下图所示零件,已知毛坯为φ40×150的45钢,要求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完成零件的加工。
建议8~12学时。
零件图
三、实训步骤
1.加工零件图样分析
2.编制数控加工工序卡
3.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刀具,填写刀具卡。
4.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卡。
5.根据零件图要求,选择合适的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并对零件进行质量分析。
四、注意事项
根据零件特点,选择合适的编程指令,简化程序。
程序中的刀具起始位置要考虑到毛坯尺寸的大小,换刀位置应考虑刀架与工件及机床尾
座之间的距离应足够大,否则,将发生严重事故。
五、实训思考题
1.螺纹加工安排在何时进行?为什么?
2.数控车削加工复杂轴类零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总结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复杂轴类零件的操作步骤。
六考核。
1
课题:综合课题练习(中级件- G415)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
动
备注
本
课
题
要
求
1、加工包括外圆、端面、圆弧、螺纹、的复合型
零件。
2、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特性、批量加工装夹方式。
3、单件、批量加工的区别。
4、工艺分析数学处理、刀具设计、工艺线路、程
序编制。
5、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在程序编制的水平、及 工
艺分析处理的能力
明
确
本
周
学
习
目
标。
复
习
导
入
1.复习
上次课的练习G418综合件仅属外型结构,尺寸标注清晰、
不需做复杂的计算并可算出未知的尺寸,且只需用到外圆
刀、外槽刀、外螺纹刀,三把刀具,分析其难度:是一件外
轮廓结构的工件,螺纹部分,大径小,螺距小,粗车时不能
大刀车削,以免受挤压影响过大,最后不够余量精车;要注
意控制好外圆部分尺寸和螺纹部分的测量;调头车端面控制
总长的尺寸精度
。
复习
G02,
G03,等
相关的
只是内
容,方便
后面的
综合课
题的学
习
。
2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
动
备注
新
课
讲
解
一、工量具准备:游标卡尺(1~150mm)钢直尺
300mm、外径千分尺(0~25mm、30~50mm)、中心
规60º、螺纹环规M24
二、刀具准备:外圆粗车刀(90º)、外圆精车尖刀、
外螺纹刀、切断刀、毛坯尺寸Φ50
三、工艺要求
加工步骤
1、 用G94编程车端面;
2、 主要轮廓加工,用G71粗车零件轮廓,
分
析
综
合
图
通过
分析,思
考,讨论,
回答问
题,最后
总结,编
写程序。
3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
动
备注
最后精车外圆所有轮廓部分达到图纸要
求;
3、 车削外螺纹(过通、止规)
4、 调头加工外圆
5、 控制总长
6、 全面检查
四、注意事项:
1、 装螺纹车刀时,除注意刀杆后角外还须
注意牙型角平分线是否垂直于轴心线;
2、 车螺纹前,必须计算好螺纹的切削深度
才进行编程。最后还要通过通、止规的
检查;
3、 车刀刃要始终保持锋利;
4、 编程前要把图纸上所有未知的点通过计
算或计算机画图求出;
5、 编程时径向、轴向都要留一定的余量,
以保证精加工余量的均匀。
6、 工件的所有凌边都要倒钝。
五、安全文明生产
1、 上机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2、 在操作过程中铁屑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应
4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
动
备注
用铁屑钩;
3、 操作过程中工量具要摆放整齐。
六、程序编制:
1号刀-----外圆粗车刀
2号刀-----外圆精车刀
3号刀-----外螺纹车刀
4号刀-----切断刀(刀宽3mm,右角为对刀
点)
七、小结:
学
生
实
操
练
习
一.操作加工前面的综合题 二.操作要求 (1)看清图样要求,计算好各点坐标尺寸。 (2)根据毛坯件的尺寸,修改图样尺寸,确定加工步骤。 (3)粗加工后,再精加工,检查尺寸合格后再切断。 (4)四或五个同学一组,一人操作,其他人观看,依次轮流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共同商量,修改。 (5)轮流操作过程中,依次减小图样外圆尺寸,以节省材料。
注意
安全文
明操作,
遇到不
规范操
作者及
时指正。
5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
动
备注
(6)完成并交验。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进行尺寸控制调整时,要细心,按各刀具所控制的尺寸
逐个进行计算、调整,以免混乱、出错,最好将所测尺寸数
值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2、刀补值调整的方向要注意 ,小了加上去, 大了减掉。并
注意正、负号。
3、程序输入后要认真检查是否有错漏,空运行轨迹作图。
4、注意装刀对中心,刀刃完好。
5、加工过程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暂停。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文明生产。
教
师
巡
回
辅
导
1. 通过已学指令,让学生自行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2. 纠正同学循环指令格式不正确地方。
3. 指导指令中 G71 中的各参数的使用。
4. 要求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的测量与读数方
法。
5. 整个过程要强调安全文明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6.练习在刀补和程序中修改尺寸
7.根据上课时实际情况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如下:
巡回
辅导,特
别是小部
分落后的
学生,发
动团队合
作精神,
尽量让所
有的学生
通过每个
课题。记
录学生在
操作中的
问题,根
据需要随
时集中强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