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龋齿教案】幼儿园小班龋齿教案_预防龋齿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14 KB
- 文档页数:12
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1教学目标: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刷牙方法图解、“小娃娃”的图示若干2、《爱吃糖的老虎》课件3、牙刷人手一个、镜子人手一面、刷牙歌教学过程:一、观看课件《爱吃糖的老虎》,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1、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动画片,看看里面的老虎怎么了?2、幼儿看FLASH提问:你知道小老虎怎么了?它的牙齿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二、找龋齿1、师:我们也来找找蛀牙吧?看看蛀牙是怎么样的?请你用小镜子找一找自己和朋友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幼儿拿小镜子找自己和同伴的龋齿)2、幼儿互相寻找蛀牙3、集中,提问:你找蛀牙了吗?共同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4、小结: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三、预防龋齿,保护牙齿1、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2、观看刷牙方法图解,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模拟学习3、出示“小娃娃”图饰,师:小宝宝平时吃太多的零食了,牙齿都要蛀光了,我们今天来帮它刷刷牙好吗?把留在牙齿里的东西刷掉4、幼儿拿牙刷给“娃娃”刷牙,教师指导5、结束活动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学习擦鼻涕的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师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儿兴趣、有特殊气味的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由添画游戏导入活动:出事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师):这是一为粗心的小朋友在参加画展时画的一幅画,这次她没有的讲,因为她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并引导幼儿把画添完整。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儿平时做事情要细心,由此引出鼻子。
(评:以添画游戏导入,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开发幼儿智力,展开想象,为什么不得奖?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保护牙齿预防龋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和正确的刷牙方式。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牙齿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2)掌握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预防龋齿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使学生明白正确刷牙方式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实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龋齿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龋齿的形成和危害。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预防龋齿的方法。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刷牙练习。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龋齿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牙齿模型、牙刷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龋齿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测这可能是一种牙齿疾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龋齿。
(二)讲解龋齿的形成原因1、细菌因素利用多媒体展示口腔中细菌的图片,向学生讲解:“口腔中有很多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
”2、饮食因素举例说明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饮料等,“当我们吃了这些食物后,如果不及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就会成为细菌的‘美食’,细菌分解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
”3、牙齿因素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发育情况对龋齿形成的影响,“有些人的牙齿本身质地就比较脆弱,或者牙齿的排列不整齐,容易藏污纳垢,也更容易发生龋齿。
”4、时间因素强调龋齿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细菌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三)介绍龋齿的危害1、疼痛“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牙齿疼痛,特别是在吃东西的时候,那种疼痛可难受了。
”2、影响咀嚼和消化展示牙齿咀嚼食物的图片,“牙齿不好,咀嚼功能就会下降,食物不能被充分嚼碎,会影响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1篇一、引言龋齿,即牙齿腐烂,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龋齿不仅影响幼儿的口腔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牙周病、胃病等。
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预防龋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龋齿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幼儿园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龋齿的危害1. 影响幼儿口腔健康:龋齿会导致牙齿疼痛、松动,甚至丧失,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2.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龋齿会导致幼儿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龋齿可能导致幼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
4. 影响幼儿语言能力:龋齿可能影响幼儿发音,进而影响其语言能力。
5. 影响幼儿面部美观:龋齿可能导致牙齿变形、排列不齐,影响幼儿的面部美观。
三、预防措施1.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教育幼儿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方法,如水平刷、圆弧刷等。
(3)选择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如软毛牙刷、儿童牙膏等。
2. 合理饮食(1)限制幼儿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油炸食品等。
(2)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等。
(3)避免幼儿睡前吃零食。
3. 定期口腔检查(1)定期带幼儿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齿。
(2)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口腔保健治疗,如氟化物涂布、窝沟封闭等。
四、幼儿园教育策略1. 开展龋齿预防教育(1)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解龋齿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组织幼儿参观口腔医院,了解口腔健康知识。
(3)开展龋齿预防主题活动,如“刷牙比赛”、“口腔健康知识竞赛”等。
2.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口腔健康。
(2)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家庭口腔保健指导。
(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3. 强化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口腔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龋齿预防的认识。
(2)指导教师将口腔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预防龋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腔卫生意识。
了解龋齿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掌握正确的刷牙和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牙模、牙刷、牙膏、幻灯片或黑板。
材料:学生的练习册或作品纸。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和讨论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龋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口腔卫生的思考。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龋齿的原因和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步骤二:口腔卫生知识
教师讲解口腔卫生知识,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和口腔漱口水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时间,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步骤三:饮食习惯
教师讲解饮食与龋齿的关系,介绍对牙齿有益和有害的食物。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
步骤四:口腔保健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实践活动,包括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并培养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步骤五:口腔保健宣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宣传活动,让他们设计海报或口号,向其他同学宣传口腔保健知识。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和学习成果。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巩固口腔保健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口腔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预防龋齿》教案设计预防龋齿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腔卫生意识和预防龋齿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龋齿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龋齿的成因和危害;b.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c. 了解食物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b.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龋齿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珍惜牙齿健康的情感;b.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本教案设计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活动、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
阶段一:导入活动(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牙齿问题的兴趣;2. 向学生发放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牙齿问题或困惑,并进行交流。
阶段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龋齿的成因和危害;2. 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时间、刷牙顺序、刷牙频率等;3. 介绍食物对口腔健康的影响,如含糖食物、饮料的危害等。
阶段三:实践操作(50分钟)1. 分组进行刷牙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正确的刷牙方法;2. 进行组内讨论,总结刷牙的注意事项和技巧;3. 学生自行设计口腔卫生海报,表达对口腔健康的理解和预防龋齿的方法;4. 学生进行海报展示和评选,提高学生对预防龋齿的重视程度。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手册:提供相关知识的学习材料;3. 海报制作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设计和制作海报。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刷牙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掌握的刷牙技巧;2. 评价学生设计的口腔卫生海报内容和美观程度;3. 收集学生提问纸上写的问题,评价他们对龋齿问题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每天记录刷牙情况和饮食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2. 给予学生龋齿防治宣传册的介绍,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牙齿健康的知识;3. 借助学校保健宣传周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口腔保健宣传。
预防龋齿教案(精选)预防龋齿教案(精选)【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了解龋齿的定义和原因;2. 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技巧;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龋齿的发生;4. 培养正确的刷牙习惯,保持口腔健康;5. 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一、龋齿的定义和原因1. 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龋齿的概念,并解释龋齿的形成原因。
2. 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探讨龋齿与不良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的口腔卫生技巧1. 介绍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方法,包括刷牙时间、刷牙顺序等。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良好的饮食习惯1. 向学生普及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等。
2. 引导学生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粘性食物。
四、正确的刷牙习惯1. 邀请学生进行实地示范,演示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手法。
2. 分发牙刷、牙膏和镜子等道具,让学生亲身实践正确刷牙方法。
五、互动游戏和练习1. 设计互动游戏,如刷牙知识竞答或填空题等,加深学生对龋齿预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演绎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选择。
六、总结与反思1. 给学生提供反思问题,让他们思考自己在日常饮食和口腔卫生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 结合课堂所学,编写课堂总结,概括预防龋齿的关键要点。
【教学流程】一、龋齿的定义和原因1.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解释龋齿的形成原因。
二、正确的口腔卫生技巧1. 讲解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方法。
2. 演示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的正确方法。
三、良好的饮食习惯1. 向学生介绍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物。
2. 讲解糖分和碳酸饮料对牙齿的伤害。
四、正确的刷牙习惯1. 实地示范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手法。
2. 学生亲自实践,使用牙刷、牙膏和镜子等进行刷牙训练。
五、互动游戏和练习1. 开展刷牙知识竞答或填空题等互动游戏。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第1篇一、前言龋齿,又称为蛀牙,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由于幼儿的口腔卫生习惯尚未形成,牙齿容易被食物残渣和细菌侵害,导致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形成龋洞。
为了保障幼儿的口腔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幼儿园应加强预防龋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
二、龋齿的危害1. 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龋齿会导致牙齿硬组织破坏,牙齿变脆,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 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龋齿会引发牙齿疼痛,导致幼儿在说话时不敢大声,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影响幼儿的自信心:龋齿会导致牙齿变黑、变坏,影响幼儿的面貌,降低自信心。
4. 感染其他疾病:龋齿容易引发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严重时还会感染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三、预防龋齿的措施1.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使用适合幼儿的儿童牙膏。
(2)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在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3)睡前不吃零食:睡前不吃零食,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发酵,引发龋齿。
2. 定期口腔检查(1)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问题,进行早期治疗。
(2)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口腔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
3. 增强口腔保健意识(1)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让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
4. 注意饮食结构(1)合理膳食:幼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油腻食物。
(2)适量饮水:幼儿要适量饮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清除食物残渣。
四、幼儿园预防龋齿安全教育内容1. 龋齿的危害:向幼儿讲解龋齿的危害,让幼儿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 刷牙方法: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刷牙的顺序、时间、力度等。
3. 牙膏选择:指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儿童牙膏,并教会他们正确使用牙膏。
龋齿教案幼儿园1. 背景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儿童牙齿蛀烂、疼痛等问题,甚至会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在幼儿园中,开展龋齿防治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意识,预防龋齿的发生。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龋齿防治教育的学习,幼儿应能够:•了解龋齿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增强口腔健康意识,预防龋齿的发生。
3.教学内容1.龋齿的危害及预防方法–简单介绍龋齿的定义和危害;–介绍龋齿的预防方法,如少吃含糖食品、定期刷牙、定期口腔检查等。
2.正确的刷牙方法–讲解正确的刷牙步骤,包括牙刷选择、牙膏使用等;–着重强调刷牙要用心、不能偷懒,牙刷要刷到每个牙齿和牙齿的间隙等。
3.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介绍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口腔清洁、少吃含糖食品等;–强调口腔健康意识的养成,要让幼儿知道“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
4.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传授相关知识;–讲解时要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
2.互动法–老师可以通过教具、图片等辅助物品,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内容;–通过游戏、问答等形式,加强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教学流程1.课堂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准备教具、图片等辅助物品;–确认课堂的时间、地点、幼儿人数等教学环境。
2.入门活动–可以通过游戏、音乐、谈话等形式,让幼儿放松情绪、熟悉教室环境。
3.阐述教学内容–通过讲解法、展示法和互动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认识龋齿的危害及预防方法,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
4.讨论和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互动、操练等教学活动,加深幼儿的体验和理解。
5.总结回顾–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突出关键词、重点词组等;–提醒幼儿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预防龋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龋齿的概念和病因。
2.掌握正确刷牙技巧和口腔卫生常识。
3.培养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4.认识到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龋齿的概念和病因龋齿是由牙齿的表面被酸蚀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以淀粉和糖类为代谢产物,与牙本质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酸性环境而引起的。
2.正确刷牙技巧和口腔卫生常识a.选用牙刷:选择刷毛柔软、密度适中的牙刷,以确保彻底清洁。
b.正确刷牙姿势:将牙刷斜放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以45°角刷牙。
c.刷牙时间:每次刷牙2-3分钟,每天刷牙3次,餐后刷牙尤为重要。
d.使用牙线:牙刷不能清洁到的牙缝位置,需要用牙线去除残留食物和牙菌斑。
e.咀嚼橡皮筋:咀嚼无糖口香糖或橡皮筋有助于刺激唾液分泌,保护牙齿健康。
3.口腔保健习惯的培养a.均衡饮食:减少糖分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制品、鱼虾等。
b.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导致牙齿变色、蛀牙等问题。
c.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d.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氟化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选择含氟牙膏和漱口水可以预防龋齿。
4.预防龋齿的重要性龋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对个人的口腔健康和整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预防龋齿能够降低患龋齿的风险,减少口腔疾病带来的不便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传授龋齿的概念、病因及预防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技巧,引导学生模仿。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龋齿的影响和预防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龋齿病因和预防策略。
四、教学过程1.学习龋齿的概念和病因a.介绍龋齿的定义和成因。
b.通过展示火山模型或实物牙齿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牙菌斑的形成和矿物质流失的过程。
2.学习正确刷牙技巧和口腔卫生常识a.讲解选购适合自己的牙刷的方法。
b.通过演示和示范,教授正确的刷牙姿势和刷牙时间。
防龋虫牙,从娃娃抓起——幼儿班牙齿保护教案一、教案背景儿童时期是口腔健康的关键时期。
幼儿期是牙齿最易受到破坏的阶段,很多儿童都会出现龋齿和牙周炎的问题。
幼儿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幼儿口腔卫生保健教育。
二、教学目的1.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学会口腔卫生保健方法。
2. 通过互动游戏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防止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2)糖分食物对牙齿的危害(3)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保健方法(4)龋齿、牙周炎的症状及危害(5)美齿小常识2. 教学方法(1)口头讲解和演示(2)互动游戏和多媒体课件展示(3)拓展活动和实际操作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绘本。
(2)准备口腔卫生工具:牙刷、牙膏、牙线、漱口杯等。
(3)准备糖分含量高的食品,如糖果、薯片、饮料等。
(4)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环节: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糖分食物对牙齿的危害、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保健方法、龋齿、牙周炎的症状及危害。
2. 教学环节(1)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介绍口腔内部构造、清洁牙齿和保持口气清新的方法。
(2)糖分食物对牙齿的危害将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分发给幼儿,让他们品尝后感受到糖分食物对牙齿的危害。
再讲解,过多食用糖分食物会产生酸性物质,容易腐蚀牙齿,破坏牙釉质。
(3)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保健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保健方法。
让幼儿认识到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保健方法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龋齿、牙周炎的症状及危害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龋齿、牙周炎的症状及危害。
让幼儿了解到龋齿、牙周炎会影响牙齿健康和身体健康。
引导幼儿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5)美齿小常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美齿小常识。
【幼儿园预防龋齿教案】幼儿园小班龋齿教
案_预防龋齿教案
1
教案一:《预防龋齿有办法》
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了解龋齿的危害。
2、知道怎样保护牙齿不得龋齿,学习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电脑、视频、教学挂图数幅挂在活动室墙上小镜子每
人一个
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
活动过程:
1、观察牙齿,引出课题。
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有什么发现?
“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
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带着问题看视频。
提问: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
(2)带着问题重点看视频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3)了解龋齿的危害。
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
3、幼儿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
A、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
B、观察图片学习。
c、请教保健医生。
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
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活动结束:
老师教幼儿表演快板诗。
《预防龋齿》:
牙齿健康人人夸,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记牢,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牙齿早晚正确刷,饭后漱口要干净,
健康饮食少吃糖;牙齿定期去检查;
只要坚持能做到,牙齿肯定会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2
教案二:预防龋齿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活动准备:
1、电脑、视频、教学图片(正常牙齿图片和龋齿图片)
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每人一把牙刷
活动过程:
一、引出牙齿课题。
1、出示牙齿模型,讲述牙齿的作用: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
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
有营养的食物,它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2、观看正常牙齿图片,对比看龋齿图片,有什么发现?“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也叫蛀牙、虫牙。
二、了解龋齿形成原因(放视频1部)
1、带着问题看视频。
提问:宝宝怎么了?(牙疼)医生说宝宝的牙齿怎么了?(患龋齿了)多大的幼儿容易患龋齿?(学龄前儿童容易患龋齿)
2、师: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侵蚀牙齿造成的。
当我们吃完食物,剩余的食物残渣会被吸附于牙齿表面,会被细菌发酵分解生成酸。
牙齿经过一段时间便逐渐被溶解、软化、脱钙、破坏,最后出现龋洞;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龋齿有浅龋、中龋、深龋三种;从无症状到疼痛难忍,逐渐发展加重的。
龋蚀破坏牙釉质和牙本质浅层,在牙
齿表面出现黑洞(浅龋);龋蚀破坏到牙本质,遇到冷、热、酸甜等的刺激,便会有酸软疼痛的感觉(中龋);如病变扩大到牙本质的深层,接近牙齿的髓腔,已经形成(深龋)了。
现在,小朋友互相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有龋齿,他们的龋齿是什么样?严重吗?(找3个有不同程度龋齿的小朋友到前面,和图片比较,告诉小朋友,龋齿有浅龋、中龋、深龋三种)
三、预防龋齿的要点(视频2部)
1、了解龋齿的危害,龋齿是怎么得的?(喝碳酸饮料、饭后不漱口、吃零食…….)得了龋齿怎么预防?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
2、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喝碳酸饮料,特别减少吃零食和次数,睡前刷牙后就
别再吃东西了,涂氟,窝沟封闭,定期检查。
)
四、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放视频3部)。
1、.正确刷牙方法:
(1)先用上下刷的方法刷上排和下排每颗牙齿的外面。
(2)用同样的方法刷牙齿的里面。
(3)将牙刷放平,刷咀嚼食物的牙齿面,也叫咬颌面。
2、预防龋齿的要点: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局部涂氟,窝沟封闭;还要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
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五、游戏:《宝宝一起来刷牙》
放《护齿歌》小朋友都知道了龋齿形成的原因,知道了要预防龋齿的形成,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小朋友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牙齿,早晚刷牙的好习惯,现在我们一起来刷牙,让我们也懂得牙齿的重要,知道每天早晚要刷牙,好不好?一起来吧,动起来!
六、延伸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牙齿,牙齿对我们非常重要,要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牙齿,并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