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7
第1节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旳基本过程上传: 陈艳艳更新时间:-5-11 12:51:22第1节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旳基本过程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旳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旳过程。
学生通过本模块旳学习“体验算法思想,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旳地位和作用;能从简朴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旳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旳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旳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旳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旳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干旳学生,根据具体状况为他们提供充足旳发展空间。
本模块强调旳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旳措施,对程序设计语言旳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课程原则中,本模块主题构成构造如下图2.1 “算法与程序设计”主题构造图本教学指引在沿用课程原则中主题内容旳前提下,为进一步增强对实际教学旳指引作用,对主题构造作了些调节,两者旳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调节前后主题间旳关系图调节后旳模块由四个主题构成,四个主题在知识构造上以螺旋上升方式展开。
“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旳基本过程”主题旨在呈现人是如何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哪些基本过程。
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问题,从身边简朴问题入手亲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旳过程。
应注意结合数学课程中算法这一部分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学会用不同旳措施描述算法,理解算法、程序、程序设计语言之间旳关系,结识算法和程序设计旳地位和作用。
本主题是整个模块学习旳引入,为过渡到其他主题旳学习打下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主题旨在呈现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一种语言,并以该语言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达与解决旳,理解程序设计基本措施,初步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构造,体验程序设计旳实践过程,同步理解程序设计语言旳编译程序、连接程序等基本知识。
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1、人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①~⑤),请按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在下列选项(A~D)中选择正确的答案()①调试运行程序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算法④问题解决⑤编写程序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⑤①D、②③⑤①④2、在下图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流程图中,对于标注为(1)的流程线,以下说明正确的是()A.该流程线可有可无B.当程序运行不出结果时,才需要该部分流程线C.该部分流程线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正确性D.该部分流程线有错3、下列三种算法的描述,缺乏直观性、简洁性,最容易产生歧义的是( )A、自然语言描述法B、流程图C、伪代码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5、“分支判断”作为解决问题的算法的一个基本步骤,正是体现了计算机的()能力。
A、算术运算能力B、逻辑运算能力C、分布式运算能力D、记忆存储能力6、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B、算法只能用框图来描述C、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D、算法的框图表示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但只能有一个输出7、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算法B、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算法C、能解决问题的算法都是好算法,没优劣之分D、算法不是程序设计所必需的8、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B、有穷性是算法的基本特征之一C、可行性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D、算法对程序设计没有任何作用9、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B、算法必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输出C、算法中可以存在不确切的步骤D、描述算法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10、从以下计算S的算法可以看出,S的代数式表示是()①变量S的初值是0;②变量I从1起循环到N;③循环表达式为S=S+(-1)*i;④输出变量S的值A.1-2+3-4+…+(-1)N*(N-1) B.1-2+3-4+…+(-1)N-1*n C.1+2+3+4+…+(n-1)+n D.-1-2-3-4-…-(n-1)-n11、下列选项都是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A、汇编语言机器语言B、Basic语言 Pascal语言C、汇编语言 Basic语言D、机器语言 Pascal语言12、下列选项都是属于低级语言的是( )A、汇编语言机器语言B、Basic语言 Pascal语言C、汇编语言 Basic语言D、机器语言 Pascal语言13、________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理解执行的语言。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个人电脑到超级计算机,计算机在解决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本文将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问题定义、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和解决方案实现。
首先是问题定义,这一步是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
接着是问题分析,这一步是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拆解和理解,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然后是解决方案设计,这一步是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设计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为其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
最后是解决方案实现,这一步是将设计好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四个步骤构成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与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计算机也有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
常见的计算机问题解决方法包括算法、模拟和智能系统。
首先是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它是一系列精确的操作步骤的有序集合,可以用于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
算法可以分为逻辑算法和数值算法,逻辑算法主要用于解决逻辑性问题,而数值算法主要用于解决数学计算问题。
接着是模拟,模拟是一种模仿真实世界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的过程和行为,以解决实际问题。
模拟可以分为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数学模拟主要用于解决数学问题,而物理模拟主要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最后是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模拟人类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智能系统可以分为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它们都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可以不断地优化和改进解决方案。
计算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会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
人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第一步:明确问题在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要求。
明确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解决。
第二步:收集和整理数据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收集和整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于各种渠道,如调查问卷、实验、观测等。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加速处理。
第三步:分析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析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计算机在数据分析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能够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计算,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制定解决方案在理解问题和数据的基础上,需要制定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机在这一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模拟和优化解决方案,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五步:实施解决方案制定好解决方案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编写程序和执行程序。
编写程序是将解决方案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代码。
执行程序是通过计算机运行代码,得到问题的解决结果。
第六步: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后,需要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和质量。
评估可以通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看是否满足之前明确的问题和要求。
如果解决方案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优化,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第七步:总结和反思解决问题后,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反思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所调整和补充,但基本的思路和步骤是相似的。
计算机作为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1、人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①~⑤),请按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在下列选项(A~D)中选择正确的答案()①调试运行程序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算法④问题解决⑤编写程序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⑤①D、②③⑤①④2、在下图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流程图中,对于标注为(1)的流程线,以下说明正确的是()A.该流程线可有可无B.当程序运行不出结果时,才需要该部分流程线C.该部分流程线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正确性D.该部分流程线有错3、下列三种算法的描述,缺乏直观性、简洁性,最容易产生歧义的是( )A、自然语言描述法B、流程图C、伪代码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5、“分支判断”作为解决问题的算法的一个基本步骤,正是体现了计算机的()能力。
A、算术运算能力B、逻辑运算能力C、分布式运算能力D、记忆存储能力6、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B、算法只能用框图来描述C、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D、算法的框图表示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但只能有一个输出7、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算法B、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算法C、能解决问题的算法都是好算法,没优劣之分D、算法不是程序设计所必需的8、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B、有穷性是算法的基本特征之一C、可行性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D、算法对程序设计没有任何作用9、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B、算法必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输出C、算法中可以存在不确切的步骤D、描述算法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10、从以下计算S的算法可以看出,S的代数式表示是()①变量S的初值是0;②变量I从1起循环到N;③循环表达式为S=S+(-1)*i;④输出变量S的值A.1-2+3-4+…+(-1)N*(N-1) B.1-2+3-4+…+(-1)N-1*n C.1+2+3+4+…+(n-1)+n D.-1-2-3-4-…-(n-1)-n11、下列选项都是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A、汇编语言机器语言B、Basic语言 Pascal语言C、汇编语言 Basic语言D、机器语言 Pascal语言12、下列选项都是属于低级语言的是( )A、汇编语言机器语言B、Basic语言 Pascal语言C、汇编语言 Basic语言D、机器语言 Pascal语言13、________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理解执行的语言。
计算机解决问题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一、基本动作要领1. 明确问题这就像是你要去一个地方,得先知道目的地在哪。
你得把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到底是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处理一些文字数据,还是查找某个文件之类的。
比如我之前想要算出自己一个月的收支情况,那我的问题就是统计收入和支出并计算差额。
这可是最基础的一步,要是问题都不明确,后面就全乱套了。
记住了,这个动作很重要,一定要仔细想清楚需求。
2. 分析问题这一步有点像规划路线。
在明确了要去的地方(问题)后,要看看怎么去,有几条路可走。
像要算出收支差额,那我就要分析需要把收入项汇总,把支出项汇总,然后相减。
要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前置条件,有没有特殊要求。
比如说收入是否含税啊,要不要分不同类型的支出什么的。
这是个很重要的思考过程,得多花点时间,不要着急进入下一个步骤。
3. 设计算法这时候就像是根据路线规划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比如为了算出收支差额,我的算法就是先设置两个变量,一个存储总收入,一个存储总支出。
然后把每一笔收入加到总收入变量里,每一笔支出加到总支出变量里,最后用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得到结果。
这个算法就像是做菜的食谱,每一步都得很明确。
4. 编写程序或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这就好比你要去旅行,你可以选择走路去(自己编写程序实现需求),也可以选择乘车(用现成的软件工具)。
如果是自己编写程序,那就要根据设计好的算法用编程语言把它实现出来。
要是用软件工具,就去找个能满足需求的,像计算收支差额就可以用一个账本类的APP。
如果是编写程序,编程语言有很多种,像Python就比较简单易学。
我学Python的时候试过好多次才慢慢掌握怎么把算法转化为代码,像给变量赋值这些基本操作,格式不对就会出错。
这里一定要小心,每个编程语言都有它的语法规则,就像不同地方的交通规则一样,必须遵守。
要是用软件工具,那也要了解这个工具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个人小技巧1. 在分析问题阶段,可以把问题分解得更细。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需求、目标和约束条件。
这可能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准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 设计算法: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算法应该能够细致地描述问题的解决步骤和逻辑。
3. 编写代码:根据算法,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编写代码。
代码应该准确地实现算法的逻辑和处理过程。
4. 调试和测试:运行代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
调试过程中,需要逐步排查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并进行修正。
5. 优化和改进:对代码和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性能。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进行改进和扩展。
6. 部署和应用:将代码部署到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可以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设计原则,例如分析问题、模块化、抽象和复用等,以确保解决方
案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问题和需求。
第1节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上传: 陈艳艳更新时间:2012-5-11 12:51:22第1节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中,本模块主题组成结构如下图2.1 “算法与程序设计”主题结构图本教学指导在沿用课程标准中主题内容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增强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主题结构作了些调整,两者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调整前后主题间的关系图调整后的模块由四个主题组成,四个主题在知识结构上以螺旋上升方式展开。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主题旨在呈现人是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哪些基本过程。
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问题,从身边简单问题入手亲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应注意结合数学课程中算法这一部分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描述算法,了解算法、程序、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本主题是整个模块学习的引入,为过渡到其它主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主题旨在呈现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一种语言,并以该语言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与处理的,了解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体验程序设计的实践过程,同时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连接程序等基本知识。
“算法与程序实现”主题旨在通过解析法、穷举法、排序和查找、递归等常用算法的程序实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在体验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
可以组织学生探讨需解决的问题与其相应算法之间的关系,尝试归纳算法与程序设计应用的一般规律,讨论使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局限性等。
“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主题是对前三个主题内容的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探究如何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解决问题。
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关键技术。
通过引导学生亲历软件的开发过程,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比较准确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立体发展.二、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问题的认识和形成·结合生活与学习的实例说明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中例举出人工解决困难而利用计算机能够快捷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分析与算法设计·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间的关系·模仿分析简单问题的已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写出输入、求解、输出过程的步骤算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结合数学课程中学习的算法知识,说出自己对算法的理解·说出算法的五种特征,举例说明算法特征的含义·了解算法特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算法选择的作用算法的描述·结合数学课程中学习的算法知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算法与程序设计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法与程序设计间的关系程序和程序设计·描述程序概念和解释程序的作用·结合实例描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的单步程序执行方式·画出三种程序基本结构的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针对简单问题设计一套可以解决该问题的人工语言(不超过5条指令)·例举出三种以上高级语言的名称三、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建立问题意识。
程序设计是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有些问题,如:数值、逻辑等问题适合于通过程序的方式解决。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学习实例出发,认识与举证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得到高效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引发学习本模块的兴趣和动机。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图2.4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流程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流程如图2.4所示,教学中选择一个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的实例,教师通过演示等手段协助学生亲历实例问题的分析、设计算法、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经调试后让计算机执行这个程序,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流程中每一步骤的含义,为展开整个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算法的基本概念,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
学生通过高一数学知识的学习,已有算法知识的储备,结合计算机工作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进一步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
2.程序的基本结构学生通过高一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和流程图,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之相对应,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让学生尝试体验程序三种结构的计算机执行方式,加深对三种基础结构的了解。
3.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是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充分认识程序设计语言,通过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感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二)难点分析1.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对初学者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尽可能通过具体问题的算法分析、程序分析,让学生感悟出算法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分析问题、选择算法打下基础。
2.“好”算法的标准算法设计除正确性外,还应考虑其高效性、可读性、健壮性,学生在开始时是做不到的,但可以让学生知道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才能不断改进算法,并通过实践形成这种良好习惯。
四、教学活动建议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入门。
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加工、处理与交流的基础,知道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程序设计是其中的一种。
学生在高一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也已经学习了一些算法的基础知识。
因此,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在学生原有知识与学习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体会算法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完整地认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比较、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
算法与程序设计一)通过例举生活与学习中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如有关数值、逻辑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认识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感受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案例2.1 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教师:提出线性方程组问题,不断增加方程数量,让学生解决。
现象:当方程数量少时,学生能够通过人工方法求解,但随着方程数量的增多,人工求解显得无能为力。
教师:展示计算机高效求解方程组的过程。
教师:提出8 皇后问题,让学生找出符合条件的方案。
现象:学生能找出一些符合条件的方案,但要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方案显得无能为力。
教师:展示计算机高效地找出所有方案的过程。
教师:提出生物课中学到的遗传基因问题,为什么生物课人工只分析到第二层或第三层?教师:展示遗传基因问题的计算机分析过程。
学生活动:尝试从生活与学习提出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回归主题,感受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分析:案例中教师没有直面告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不断地感受人工求解问题的局限性与计算机求解问题的优势,并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的教学是课程入门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把握好度,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人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与人解决问题有何区别;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是什么;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切入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案例2.2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参考教学线索:选择问题à让学生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展开讨论1.选择问题:选择问题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由于是开篇教学,不宜太难,应源自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能与后继内容的学习形成呼应。
例1: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该问题比较简单,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的每一阶段易于理解。
例2:“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 人、5人一列余2 人、7人一列余4 人、13人一列余6 人……刘邦听后茫然不知其数,你能说出有多少兵士?”该问题能够体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特点及相对人工解决问题的优势,当条件少时可以人工求出,当条件多时利用计算机解决就显示出其优势。
例3:借助高一学生正在学习函数图像知识的背景,从演示画学生熟悉的y=x2函数图像的程序入手,提出如何利用计算机画各种函数图像的问题。
该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人工画图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画图的过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分析:对初学者而言,例2、例3利用计算机解决的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学中需要循循善诱,把握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2.让学生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1)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要解决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写出问题的求解过程,将其步骤化,设计算法。
(2)让学生体验利用计算机求解过程给出对应于算法的程序,引导学生打开并执行程序,体验计算机运行程序的过程。
(3)引导学生画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流程图。
3.展开讨论(1)讨论人与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中各自扮演的角色;(2)讨论编写程序解决问题与使用现成软件解决问题的差别,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解决手段;(3)讨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让算法思想溶于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