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题西林壁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题西林壁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题西林壁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题西林壁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试题和答案

小学古诗试题和答案 二、春回大地(在扩号内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数字天地(在扩号内填上数字)。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六、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七、把下面题目补充完整。 1 、《别董大》作者(高适)(唐)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 ,__天下谁人不识君___ 。 2、《凉州词》作者(王翰)(唐)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醉卧沙场君莫笑___ ,___古来征战几人回__ 。 3、《鹿柴》作者(王维)(唐)朝 __空山不见人___,____但闻人语响____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送元二使安西》____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 。这是(唐)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 八、默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5.1 题西林壁长春版(含答案)

题西林壁 一、解释下列词语。 题:__ 西林:____ 只缘:__ ___ 不识:___ _ 横看:__ 二、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后两句写,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积累苏轼诗句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___。 2. 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 __。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

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参考答案 一、题:书写。西林:西林寺。只缘:只是,因为。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不识:不知道。横看:正面看。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古代文学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名著研讨》遴选测试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 篇作品。 2.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韩非子》。 3.屈赋的代表作品是《离骚》、《天问》、《九歌》、《招魂》、《哀郢》。 4. 司马相如的代表是《天子游猎赋》。 5.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6、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9.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文姬,“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 粲、徐干、阮瑀、应 玚和刘桢。 10.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11.徘徊將何見,忧思独伤心。(《詠懷》其一) 12.久在樊籠中,复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一) 1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詠史》其二) 14.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 15.余霞散成绮,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16.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芜城

赋》,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北山移文》,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别赋》和各种人的遗憾的《恨赋》。 17.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儒释道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18.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9.盛唐边塞诗的代表是高岑,分别指高适、岑参。 20.年年歲歲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2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2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燕歌行》)2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2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門山》)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6.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馬嵬》其二)27.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烏夜啼》) 28.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29.無邊落木蕭蕭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3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绵绵无绝期。(《長恨歌》)31.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 3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乌衣巷》诗,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 32.《山园小梅》的作者是林逋,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最新题西林壁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2020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诗词大会”题库四(word版,含答案)

“诗词大会”题库(四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哪个季节?( A )A.春 B.夏 C.秋 D.冬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谙”的意思是( D )。 A.去过 B.知道 C.喜欢 D.熟悉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厌”的意思是( C )。 A.讨厌 B.厌倦 C.满足 D.厌恶 4.陆游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豚”是指( A )。A.小猪 B.一种肉质鲜美的鱼 C.河豚 D.牛

5.《题西林壁》中的“西林”属于今天哪个地方境内?( B ) A. 广西庐山 B. 江西庐山 C. 浙江庐山 D. 广东庐山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的意思是( C )。 A. 缘分 B. 沿着 C. 因为 D. 缘由 7.下列选项中号“东坡居士”的诗人是( C )。 A. 苏洵 B. 苏辙 C. 苏轼 D. 苏迈 8.《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哪一年游庐山时题的诗?( B ) A. 984 B. 1084 C. 1184 D. 1284 9.《题西林壁》中哪句诗直接说出了作者没有认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D )

A. 横看成岭侧成峰。 B. 远近高低各不同。 C. 不识庐山真面目。 D.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游山西村》中哪个字是贯穿全诗的主线?( A ) A.游 B. 山 C. 西 D. 村 11.下列哪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 C ) A.《乡村四月》 B.《四时田园杂兴》 C.《游山西村》 D. 《过故人庄》 1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那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D ) A. 笑 B. 腊 C. 留 D. 足 13.下列哪句诗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

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字。 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ì( )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而逝。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ǎo(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án( )恼之泉。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é( ) 。 2、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 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 幕。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 4、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是() 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 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5、从场合、对象、礼貌三个角度分析,下列语句得体的一项是() A、欢迎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想这对你们是很有益的。 B、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来。” C、你的成绩虽然差,这次考得还可以,希望少犯老毛病。 D、前面的道路正在施工,给您添麻烦了,请绕道行驶。 6、韩愈在《早春》中描绘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 7.、李贺在《马》一诗中抒发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的诗句是, 。 8、《题西林壁》中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9、杜甫《春夜喜雨》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进行思想教育要用恰当的方法的两句是: ,。 10、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最新小学古诗词试题(含答案)

古诗词试题 一、多选题 1、王维在他的名作《画》中提到的景物有:() A、山 B、水 C、花 D、鸟 2、下面诗作中,属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有:() A、《宿新市徐公店》 B、《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小池》 D、《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下面那些诗作中写到了“西湖”?() A、《忆江南》 B、《题临安邸》 C、《饮湖上初晴后雨》 D、《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王维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下列诗句哪些出自他的作品?()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下列诗作中属于送别诗的有:() A、《芙蓉楼送辛渐》 B、《别董大》 C、《送元二使安西》 D、《己亥杂诗》 6、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下列诗句和节日对应正确的有:() 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元宵节 7、下列诗作属于七言绝句的有:() A、《山居秋暝》 B、《望庐山瀑布》 C、《题西林壁》 D、《夏日绝句》 8、下列诗句中描写了春天景色的有:()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和诗并列的一种诗歌体裁,下列属于词牌名的有:() A、浣溪沙 B、渔歌子 C、忆江南 D、游子吟 10、下列诗句属于吟咏梅花的有:()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之手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秋雨过后,花落满地的情景 C、《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其中的名句 D、清朝的纳兰性德所作《长相思》是一首词,分为上下两阙

八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测试题(含答案)

《题西林壁》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分)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 A.试题 B.书写 C.标题 D.姓氏 答案:B 解题思路:古人常在墙壁、书画、器物上题诗,“题”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书写”。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字义理解 2.关于《题西林壁》的作者苏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和仲,号少陵野老、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B.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C.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D.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 答案:A 解题思路:A选项苏轼号“铁冠道人”,杜甫号“少陵野老”。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文学常识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面说明了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B 解题思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表面上是说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同时也是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知,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也就是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描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形态是不同的。 B.这首诗寓意深刻,诗句辞藻华丽,匠心独具,这正是苏轼语言的一种特色。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作业及答案 5-1 题西林壁-长春版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作业|长春版 5-1 题西林壁 积水成渊 一、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缘”字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字字母(),音节是(),这是一个()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缘”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缘故②因为;为了③缘分④沿着;顺着⑤边。请给下面词句中的“缘”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3.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黄金搭档。(把诗句与其相对应的意思连线) 四、精挑细选。(选择最佳答案,填上序号)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 一条山岭;从侧面看 庐山,它是一座山峰。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 的真实面目呢? 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看到的庐山 景色都不相同。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眼界受到局限的缘 故。 横看成岭 侧成峰 远近高低 各不同 不识庐山 真面目 只缘身在 此山中

1.《题西林壁》是一首()。 A.哲理诗 B.咏物诗 C.写景诗 D.抒情诗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白 C.陆游 D.林升 3.苏轼与()合称“三苏”。 A.弟苏辙、妹苏小妹 B.父苏洵、弟苏辙 C.父苏洵、妹苏小妹 D.苏秦、苏武 4.苏轼是()之一。 A.初唐四杰 B.八大怪人 C.三圣 D.唐宋八大家 五、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道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飞跃 六、课外阅读。 (一)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解释词语。

唐诗宋词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唐诗宋词知识竞赛题目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40分 1、诗人杜甫人称( B )。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A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C)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4、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A) A.推B.敲C.扣D、拉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 B )的《蜂》。 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6.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C)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蚕妇》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A、花 B、风 C、竹 D、水 8.对下列诗词中典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以杜鹃鸟的鸣叫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 B.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表明诗人感激君王和报效国家的愿望。 C.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易老”

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胸怀大志,一展宏图的愿望。 D.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用“折柳”曲,引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之情。 9.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想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C.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 D.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0.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恐美人之迟暮,惟草木之零落兮。 B.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D.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依石忽已暝。 11.对下列诗句加点的“意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夕阳:表现对华年易老的慨叹。 B.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沙鸥:比喻自由自在的心情。 D.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莲子:借以表达爱情。 12.下列加点的地名和现在的称谓对应,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维扬帅下逐客令④临安春雨初霁⑤李小二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A. 杭州江阴扬州镇江洛阳 B.南京苏州扬 州江阴开封 C. 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开封 D.杭州苏州扬 州镇江洛阳 13.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禽鸟,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A ①罗幕轻寒,双飞去。②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③中有双飞鸟,自名为。④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啼。 ⑤孤号外野,翔鸟鸣北林。⑥西陆声唱,南冠客思深。A.燕子鹧鸪鸳鸯子规鸿蝉 B.鸿雁子规燕子鹧鸪雁蝉 C.燕子子规鸳鸯鹧鸪鸿蛙 D.鸿雁鹧鸪燕子子规雁蛙 14.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花”,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A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②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③春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白线)、(水墙)和(战马)。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答: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5.《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 潮的是(天下奇观)。 第三课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的句子加标点。 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3、这是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2018年自学考试《宋词研究》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宋词研究》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2.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怀古慨今:“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宫》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醉花阴》中的结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__________________。 6.陈子昂现存的三十八首咏怀诗篇的总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郊《游子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慈祥温暖的母爱。 8.“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宋代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 9.“闷无消遣只看诗,又见诗中话别离。添得情怀转萧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出自宋代女作家朱淑真《自责》一诗。 10.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以“遥岑远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登高所见江天远景,借景抒怀。 11.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_____。 13.《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集。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15.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饮一杯无。 16.盛唐时期是诗歌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的____________。 17.“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这是陈亮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 1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__________________词中的句子。 19.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草书家,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

2021年新人教版9古诗三首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 ) ( ) ( ) ( ) ( )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 ) ( ) ( ) ( ) ( )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 ..九月初三夜。可怜: 2.题.西林壁题: 3.只缘.身在此山中。缘: 4.梅雪争春未肯降.。降: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排序: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 。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答案 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 二、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 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 四、C 五、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9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 A. 降.落伞(xiánɡ) 阁.楼(ɡé) B.萧瑟.(shè) 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 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 ( )地 ( )色吟怜可 ( ) ( )诵 提题问( ) ( )高峰锋烽 ( )火雷( ) 山( ) 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lú ( )舍周围生长着很多( )苇。 shū这是一条特( )的运( )线。 cè公路左( )是深不可( )的悬崖。 yuán ( )来是这个( )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 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 作,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五、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 一、填写名句(12分)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游子吟》 3、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诗中修辞(8%)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名句都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请写出下面的诗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比梨花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比西施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比喻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三春晖:比喻慈母对儿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阳光对植物起的伟大作用。 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后亦用以比喻一个人难以报答祖国的恩情。 字面意思指:稚嫩的小草难以报答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的养育之恩.引申为,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三、一字开花(12%) 人们都说“舞文弄墨”之人皆是“风花雪月”之辈,意思是说会写文章的人,感情都十分丰富。而且很多诗句里都有“风、花、雪、月”这些字哦。试各写出2句来。 有“风”字的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花”字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雪”字的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月”字的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四、学以致用(14%)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落日熔金,夕阳西沉时,你会忍不住发出赞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当你看到气势雄伟的黄河时你会忍不住感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当你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时,就会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 5、我们常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他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6、你看到桃花纷纷落下,你会情不自禁吟诵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苏轼《题西林壁》练习题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练习题答案及翻译赏析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后两句写,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和答案

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一、填空题。(16分) 1.填颜色: (1)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2)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桔时。2.填数字: (1) 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2) 朝辞白帝彩云间,里江陵日还。 (3) 碧玉妆成树高,条垂下绿丝绦。3.填植物: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二、补充句子(10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 江上如此多娇,。 (3) ,飞入寻常百姓家。 (4) ,清风半夜鸣蝉。 (5) 千门万户瞳瞳日,。 三、古诗文中“游”名胜。(10分) (1) 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瓜洲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4) 朝辞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7) 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8) 欲把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0分)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 2、《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 4、“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 5、《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 五、填空(12分) 1.《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本诗描写了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 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 内存知己,”和“劝君更进一杯酒,的诗句,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六、连线。(10分)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浣溪沙》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逢人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清平乐》黄庭坚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七、根据意思写出诗句。(8分) (1) 说明好上加好,更进一步的。(。) (2) 说明生命力强,比喻烈火是扑不灭的。(。) (3) 表达在节假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 (4) 常用来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学校: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教师:王艳 通信地址: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邮编:112616 联系电话:1313773560 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以读代讲、自读自悟 教学资源:课件、苏轼简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指名读,评价合作读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理解诗意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生1:前两句的意思是:横看庐山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岭和山峰的样子:山峰是孤立的山尖,山岭是连绵的山峰,所以说,山岭是由山峰组成的)生2:后两句的意思是: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四、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