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189.75 KB
- 文档页数:2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3例报告邓世荣;凌利霞;朱建新【期刊名称】《人民军医》【年(卷),期】1993()3【摘要】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我们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例1 陈某,男性,15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4年入院。
患者1983年5月上旬无明显诱因而出现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与饮食无关,无其他不适,亦无畏寒、发热和夜间盗汗。
曾在外院作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按慢性胃炎治疗未见好转。
1987年5月上旬入院。
查体:眼睑及下肢无水肿、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
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肾功、生化、蛋白电泳、A/G、血沉、IgG、IgA均属正常,OT试验(-)。
夜间抽血查微丝蚴(-)。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乳头以远肠粘膜水肿、苍白,且有散在分布粟粒和绿豆大小黄白色的隆起小结,质软;【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肠疾病;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作者】邓世荣;凌利霞;朱建新【作者单位】187医院消化科;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相关文献】1.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双侧股骨颈骨折1例报告 [J], 胡健;李洪鹏;宋展昭2.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赵雪梅;邓思燕;朱渝;万朝敏3.联合应用CT淋巴管成像与直接淋巴管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价值[J], 董健;沈文彬;信建峰;霍萌;张春燕;刘鹏飞;温廷国;王仁贵;陈孝柏4.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乳糜胸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周瑜;田东;施贵冬;陆宇海;付茂勇5.CT淋巴管成像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 [J], 赵晴晴;孙小丽;刘揆亮;彭亚辉;沈文彬;王仁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治疗
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应该吃什么药。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治疗主要是低脂饮食和补充中链脂肪。
1.饮食治疗低脂饮食(每天脂肪限5g以下),或用不经淋巴管输送的中链三酰甘油替代食物中的脂肪,从而降低淋巴管的负荷,使淋巴管压力降低,减少蛋白质丢失。
2.药物治疗利尿药对淋巴水肿有益。
如水肿的肢体破损感染,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软化。
3.手术治疗如能明确本病淋巴管扩张仅限于一小段小肠,
则可将该肠段切除。
*2、预后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怎么治疗,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
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例分析报道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rimary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 PIL)是一种罕
见的疾病,其特征为小肠淋巴管扩张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
目前关于PIL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争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5例PIL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探讨其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案,为PIL的诊治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选取5例确诊为PIL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就诊原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四、预期成果
1. 描述5例PIL患者的临床表现,明确其诊断和病理特征。
2. 探讨PI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3. 探讨PIL的治疗方案及其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启示。
五、研究意义
1. 丰富PIL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 探讨PIL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案,为PIL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促进PIL的诊治水平的提高。
3. 通过本研究对PIL的深入分析,扩大医学科研领域的研究领域,为日后医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
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1例徐存美;栗鹏;王秀莲【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1页(P24-24)【作者】徐存美;栗鹏;王秀莲【作者单位】锡林浩特市人民医院内科,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正文语种】中文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内镜下形态特点及病理特点)报道较少,内镜医师对此病的了解十分有限,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
现将我院1例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腹胀伴腹部不适,未排气、排便4 d收住我院。
入院查体:腹软,右侧腹饱满,可触及一巨大包块10 cm×25 cm,边缘光滑,质软,触痛阳性,较柔软,有波动感,压痛阳性,腹水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淀粉酶、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正常。
腹部彩超检查显示:中上腹偏右可见25 cm×20 cm×8 cm的囊实性肿物,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内血供不足。
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肝后叶高密度影,考虑为不全肠梗阻所致。
腹部X线检查显示:未见气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的前外侧壁可见一个5 cm×1 cm的充盈缺损,突出于腔内,表面欠光滑,第4、第5组小肠空虚,被压至中下腹。
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右腹中部巨大占位。
行胃镜检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水平部可见一半环周结节状隆起,表面有薄白苔,黏膜苍白,边缘有息肉样隆起,中心可见皱襞中断现象,活检黏膜质硬,弹性差。
胃镜下取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黏膜呈慢性炎症反应,固有层及绒毛间质中多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绒毛长短、粗细不规则,但无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