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原创预测
- 格式:doc
- 大小:88.26 KB
- 文档页数:2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àng)遮天敝日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模拟荟萃一、坦然翁传翁①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
母蚤②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③也。
尝.携妹北上,艤舟④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
翁惊愕,不觉俱坠。
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
顷之,持妹而出。
论者谓有神相云。
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⑤。
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志,悉.让其田宅。
御史⑥之死网事业,向二毛其施弗究⑦。
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常。
(节选自罗玘⑧《坦然翁传》)【注释】①翁: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
②蚤:通“早”。
③成立:抚养成人。
④艤(yǐ)舟:船泊岸边。
⑤割灶自食: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
⑥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
⑦向二毛其施弗究: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
⑧罗玘(qǐ):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者谓有神相云A.论者/谓有神相云B.论者谓/有神相云C.论者谓有/神相云 D.论者谓有神/相云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尝( 曾经 ) (2)悉( 全,都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顷之,持妹而出。
__一会儿,(坦然翁)拉着妹妹(从水里)出来。
__4.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奋力救妹,让出田宅,遵从父愿。
(写出两件事即可)__二、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余光中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
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
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
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
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
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
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
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亭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
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
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
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月。
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
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
笠亭如盖,半枕山腰。
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
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古诗词10篇一、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第1~2题。
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1.以下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季节正当清和的初夏。
B.颔联写久雨后傍晚转晴的情况与感觉。
C.颔联让人体会到一种格外保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悲观、悲观的人生态度。
D.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快,还是登高览眺所见。
【分析】颔联“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诗人触景兴感句,同时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从诗句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格外保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踊跃、乐观的人生态度。
2.以下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中的“深居〞指诗人在桂林的寓所,“深〞字,意在表现其地之幽僻,环境之清净。
B.颈联前句从正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后句从侧面写,写景角度由外及内。
C.“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经过对暮景的详细描述,写出了一片明亮惊喜的心境,把“重〞字详细化了。
D.全诗抒发了诗人格外保重美好而短瞬的事物的感情以及他的踊跃、乐观的人生态度。
【分析】颈联“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是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绘。
“并添高阁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微注小窗明〞句从正面写,写景角度由外及内。
二、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第1~2题。
①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②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③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④?不待作年芳。
【说明】①扶风:即今陕西扶风县。
②裛裛〔yìyì〕:气味郁盛的样子。
③青女:霜神。
④早秀:早开花。
十一月中旬开的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1.以下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首联写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却长得不是地方;梅花香气沁人,却开放得不合时宜。
B.颔联写嫦娥是只待在月亮中,风霜女神只侍弄风霜。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 xi á)讪笑锐不可当(B. 怂恿( sǒ ng)瓦砾万恶不赦(C. 孱水( ch à n)羁伴相形见绌(D. 牟取( mó u)啜泣踉踉跄跄(【答案】 B dā ng)持之以衡sh è)长吁短叹zhu ó)寻章摘句li à ng)遮天敝日【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字音的识记。
A. 脸颊( xi á)-( ji á)持之以衡-持之以恒。
B.正确。
C. 孱水-羼水羁伴-羁绊相形见绌(zhuó)-(chù)。
D.遮天敝日-遮天蔽日。
据此,答案为B。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 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
使用正确。
B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
使用正确。
C 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使用正确。
D 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与语境不符。
据此,答案为 D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准确书写。
【解答】A.有误,“脸颊”的“颊”应读“jiá”,“持之以衡”准确书写“持之以恒”;B.正确;C.有误,“孱水”的“孱”应读“chán”,“羁伴”的准确书写“羁绊”,“相形见绌”的“绌”应读“chù”;D.有误,“遮天敝日”准确书写“遮天蔽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词语固定搭配的应用。
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解答】A.“宽宏大量”指形容人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事。
对人和事抱着宽大的胸怀去对待。
根据语境可知,文句意思“姑妈不与我们小孩计较”。
准确。
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即读书;益:好处、收获。
意为读书总会有收益。
文句意思“同学们喜欢读经典作品”。
成语使用准确。
C.“草长莺飞”形容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根据语境,准确。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原创预测
一、琐记为公
闻公①有一册历②,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
某日东风,某日西风。
某日昼夜雨。
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③者。
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④书.也。
(节选自明·陆容《菽园杂记》)
【注释】①公:指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今江西省吉州区人。
明朝大臣。
著有《双崖集》。
②册历:记事簿。
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④漫:随便。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A.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B.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C.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D.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故( 原因,缘故,缘由 )
(2)书( 写 )
3.翻译下面句子。
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__周忱责问他丢失船时是哪天?(要扣住“诘”“为”二字)__
4.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民”有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__
5.周忱是明代的理财名家,其人格魅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本文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__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__
二、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①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②。
蒙年十五六,窃③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其母,母恚④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⑤有功,富贵可致。
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注释】①汝南富陂:今属安徽阜阳。
②山越:少数民族政权。
③窃:偷偷地。
④恚:生气,愤怒。
⑤脱误:假如,侥幸。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窃/随当击贼
B.窃随/当击贼
C.窃随当/击贼
D.窃随当击/贼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顾( 回头,回头看 )
(2)归( 回来 )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吕蒙对母亲说了些什么才免遭母亲的惩罚。
__贫贱的生活难以维持,万一我从军立功,就能得到富贵。
再说,不到虎穴里,怎么能得到虎子呢?__
4.结合选文,说说吕蒙少年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__示例:志向远大,向往显达;少年英雄,勇敢杀贼;意气用事。
__。